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案例分析美國心理學家做過壹個實驗

案例分析美國心理學家做過壹個實驗

心理學案例分析

壹、人怎會變成“狼”?

[現象實例] 歷史記載,1920年在印度發現的8歲的狼孩卡瑪拉(女性),其身體外形與人不同,特點是:四肢長得比壹般人長,手長過膝,雙腳的拇指也稍大,兩腕肌肉發達;骨盆細而扁平,背骨發達而柔弱,但腰和膝關節萎縮而毫無柔韌性。她有明顯的動物習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總是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裏,夜間則在院內、外四處遊蕩,淩晨1時到3時像狼似地嚎叫,給她穿衣服,她卻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覺敏銳,但不會說話,沒有人的理性。

[心理點評] 人們不禁會問,這位8歲的女孩,她原來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稟性變成“狼”了呢?這壹實例有力地說明了社會生活對人的心理發展的決定性意義。由於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餵養長大,有長達8年的時間在狼群中生活。雖然她有人的遺傳素質,具有人的壹切外貌特征、生理機構和感覺器官,確確實實是由人生育出來的,但她沒有壹般人的心理機能和理性思維能力。這是因為她自幼脫離了人的社會生活,雖然生下來就具備說話的神經機構,但沒有同人們接觸,沒有同人們進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類的語言;雖然她有人的腦,以及各種感官神經機構,但沒有在社會中生活,沒有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的熏染,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與訓練,所以無法形成人的心理現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於她長期過著野獸的生活,在獸群的生活環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經機構發生了萎縮,身體的特征也發生了壹些變化,時間越長,其狼的習性就越多,這就是使人慢慢變成"狼"的原因。類似的豬、羊、熊孩也如此。可見,僅有人健全的腦,若離開人的社會生活環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發展。狼孩卡瑪拉被帶回人群中生活後,經精心護理和培養,逐漸恢復了正常人的心理狀態。

二、從“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現象實例]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曾有人設計"拾柴火"的自然實驗,實驗對象是保育院的40個學生。實驗是在冬天晚上進行的。實驗者把濕柴放在附近的棚子裏,而把幹柴放在較遠的山溝裏,要求學生必須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則隱蔽在壹旁觀察孩子們的動靜。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結果發現有的孩子是興高采烈地到山溝裏去了;有的則邊走邊發出怨言;有的不敢走遠,只是到附近的棚子裏去取濕柴。後來實驗者對他們講了有關勇敢者的故事,於是到山溝裏取柴的人漸漸多了。經過幾個月的教育和觀察,發現有20個孩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此了解到孩子們的性格差異,有的勇敢主動,有的畏縮圖方便;有的動搖,有的則是膽怯。而他們的性格是可以通過教育改變的。

[心理點評] 由以上實驗可以看出孩子們對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這相同的客觀現實,各人的態度不壹樣。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興興地到山溝裏去取幹柴;有人雖然也去山溝,卻嘟嘟嚷嚷不願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圖方便就近取濕柴等等。可見每個孩子對待相同的事情會產生不同的態度,因而采取的行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學中將他們這些態度和行為稱為性格特征。用科學術語說,性格是壹個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穩定的心理特征。所謂對現實的態度,反映了人們追求什麽,拒絕什麽,表明人們活動的動機和方向。而行為方式即在其態度下與之相適應的行動,即指人們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絕的事物,並且這種態度是穩定的,行為方式也是習慣化了的行為模式。以上述試驗為例,說某個孩子是勇敢的,不僅是他的態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裏到山溝去取柴的行動,而這又是經常性的、穩定的。所以恩格斯認為:壹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他在做什麽,而且表現他怎樣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復雜的,其模式也各種各樣。如何了解人們的性格特征,則可以從其對待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著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訣

[人物故事] 海倫·凱勒(1880-1962),美國女學者,生於亞拉巴馬州的小鎮塔斯康比亞,1歲半時突患急病,致其既盲又聾且啞。在如此難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她踏上了漫漫的人生旅途……人們說海倫是帶著好學和自信的氣質來到人間的,盡管命運對幼小的海倫是如此的不公,但在她的啟蒙教師安妮·莎利文的幫助下,頑強的海倫學會了寫,學會了說。小海倫曾自信地聲明:"有朝壹日,我要上大學讀書!我要去哈佛大學!"這壹天終於來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學考試。只見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練地摸來摸去,然後用打字機回答問題。前後9個小時,各科全部通過,英文和德文得了優等成績。4年後,海倫手捧羊皮紙證書,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海倫熱愛生活,她壹生致力於盲聾人的福利事業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贊揚。她先後完成了《我生活的故

事》等14部著作,產生了世界範圍的影響,她那自尊自信的品德,她那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被譽為人類永恒的驕傲。

[心理點評] 1歲半就又盲又聾且啞的海倫,若沒有強烈的與命運挑戰的勇氣和信心,是不可能成長為受世人贊譽的學者的。人生會面對壹個接壹個的挑戰,我們如何面對挑戰?倘若自我毫不畏縮,知難而上,並且最終戰而勝之,那麽,自我將會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挑戰面前,首先要肯定自己,肯定就是力量,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強不息,迎難而上,可以發掘深藏於內心的自我潛能。海倫就是壹個強有力的實證。海倫曾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培養自信的氣質十分重要。但自信並非天生的,它是在個人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發展的,認真地總結我們的長處和成功經歷吧,讓自信給我們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挑戰,向海倫學習。

四、酸葡萄效應

[現象實例] 在伊索寓言中有個《狐貍與葡萄》的故事,說的是那狐貍本來是很想得到已經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來,未夠高,又跳起來,再跳起來……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夠高,,這也算是壹種"挫折"或"心理壓力"了,此時此刻那狐貍該怎麽辦呢?若是壹個勁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還是跳不夠那葡萄的高度。於是,那狐貍說:"反正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夠高,摘得到也還是"不能吃",這樣,狐貍也就"心安理得"地走開,去尋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心理點評] 寓言中的狐貍遇到"挫折"或"心理壓力"時,采取了壹種"歪曲事實"的消極方法以取得自己的"心理平衡"。憑心而論,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像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被人打時口中或心中念壹句"反正是兒子打老子",於是也就悠悠然忘卻了皮肉之苦痛。人們不也常采用"阿Q"精神來緩解自己的壓力而獲取"心理平衡"嗎?無可否認,它們確實也有著實際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當人們認為自己對所面臨的壓力已經是無能為力的時候,也不妨采用這種應付方式,以免走向極端。任何壹種事物都會有正反兩種意義,只要起到暫緩心理壓力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實際意義,即"合理化"的酸葡萄效應。當然,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此,事後應采取積極措施,解決問題。

五、理性情緒調節

[現象實例] 有壹個笑話:壹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壹個開洗衣店,壹個開傘店。老太太左右為難:晴天,擔心開傘店的女兒的生意不好;陰天,擔心開洗衣店的女兒的衣服曬不幹。有壹天,有人勸導,老太太妳好福氣,下雨天,妳開傘店的女兒生意好,該高興;天氣好,妳女兒的衣服幹得快,也該高興。對妳來說,哪壹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壹想,也真是這樣,心情頓覺好多了。

[心理點評] 人們的不良情緒有些確實是因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但也有些不良情緒是由於人們對事情的真實情況缺乏了解或認識有偏差而盲目地生長起來的。同壹事物,由於出發點和認識的不同,心情就不同,以上事例正是如此。由於老太太未能全面合理地認識事物,而是單方面地、只從不利的悲觀的壹面看待問題,這種不合理信念導致了消極的情緒。若從積極的角度理性地分析問題,就能獲得愉快體驗。

六、“剝奪感覺”如何

[研究實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了壹個實驗,他們將55名自願被試者分別孤單壹人地關閉在幾乎隔音的暗室裏。為了盡量剝奪感覺,被試者的手上套上長至肘部的棉手套,蒙上眼罩。他們的頭套在壹個U形枕頭裏以降低聽覺刺激,同時空氣調節器發出單調的聲音,以限制聽覺。這些被試者就這樣沒日沒夜地躺在小床上,或者百般無聊地昏睡,或者胡思亂想,所有的人都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有的還產生幻想。4天以後對被放出來的被試進行了各種測驗,發現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受到損害。而他們要恢復正常狀態,則需要1天左右的時間。心理學家在其他大學做了類似的剝奪感覺實驗,其情形也是如此。

[心理點評] 感覺雖然是壹種簡單的心理活動,但卻十分重要。首先,感覺向大腦提供了內外環境的信息。通過感覺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種屬性,保證機體與環境的平衡。感覺是認識的開端,知識的源泉。而以上實驗可以證明刺激和感覺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壹個正常人來說,沒有感覺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七、善於“變通”的孫臏

[人物故事] 戰國時期,孫臏初到魏國,魏王要考查壹下他的本事。壹天,魏王召集眾臣,當面考查孫臏的智謀。

魏王對孫臏說:"妳有什麽辦法讓我從座位上下來嗎?"

龐涓出謀說:"可在大王座位下邊生起火來。"

魏王說:"不可取。"

孫臏撚撚胡須道:"大王坐在上邊嘛,我是沒有辦法讓大王下來的。"

魏王問:"那妳怎麽辦?"

孫臏道:"如果大王在下邊,我卻有辦法讓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說:"那好,"就從座位上走了下來,"我倒要看看妳有什麽辦法讓我坐上去。"

周圍的群臣壹時沒有反應過來,也哄笑孫臏無能。忽然,孫臏卻哈哈大笑起來,說:"我雖然無法讓大王坐上去,卻已經讓大王從座位上下來了。"

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對孫臏的才華連連稱贊。

[心理點評] 看了上面的故事,誰會不稱贊孫臏的聰明呢?孫臏之所以聰明,這與他善於"變通"的思維品質分不開。在解決問題時,人們較多按常規去思考(即使魏王如何下來這壹方面去思考)。而孫臏則能從"讓魏王坐上去"反向思維,而巧妙地解決了問題,即能從另壹個角度、另壹個側面去思考。這種思維具有發散性。

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與創造力有直接聯系,因此,應有意識地培養、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即從思維的獨創性、變通性、流暢性入手,逐漸養成學生多面向、多角度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習慣,使學生的學習更具創造性。

八、聲調軼事

[名人趣事] 有壹次,意大利著名的悲劇影星羅西應邀參加壹個歡迎外賓的宴會。席間,許多客人要求他表演壹段悲劇,於是他用意大利語念了壹段"臺詞",盡管客人聽不懂他的"臺詞"的內容,然而,他那動情的聲調和表情,淒涼悲愴,不由使人流下同情的淚水。可壹位意大利人卻忍俊不禁,跑出廳外大笑不止。原來,這位悲劇明星念的根本不是什麽臺詞,而是宴席桌上的菜單。

[心理點評] 這則軼事說明在人際關系中,說話聲調本身的溝通作用。壹個人的態度是友好還是充滿敵意,是冷靜還是激動,是誠懇還是虛假……都可以從他的聲調節奏、停頓等表現出來。俗語說:"聽話聽聲,鑼鼓聽音。"我們在判斷壹個人說話的情緒和意圖時,固然要聽他"說什麽",但更應該註意他"怎樣說",即從他的聲調高低、音量大小、抑揚頓挫及轉折、停頓中領會其"言外之意",而這些就叫輔助語言。同時還有那些發出來的無固定意義的呻吟、嘆息、叫喊、哭泣、咳嗽等所謂的"類語言"。這些對語言的表達起到"補充"和協助作用。如"妳真聰明"這句話,若運用了輔助語言和類語言,它能加強或改變詞語本身的含義,既可以表示贊揚,也可以表示譏諷,全靠語調和語氣的不同。在人際交往中,請妳正確使用輔助語言,以期達到有效的溝通效果。

九、交往空間趣聞

[現象實例]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霍爾(E·hall)有壹句名言:"空間也會說話。"他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空間需求。霍爾曾觀察到壹種有趣的情景:壹個南美人與壹個北美人在大廳的壹端交談,由於前者按照自己覺得最適宜的距離而不斷向前靠,而後者也自然地保持著自己的個體空間而不斷退後,當談話結束時,兩人已不知不覺地移到了約12米長的大廳的另壹端。

[心理點評] 人們在交往中,相互距離的不同,也是壹種溝通。我們在同他人交往時,相距的空間盡管是在無意中確定的,但也反映了壹個同他人已有的關系或希望形成的關系。霍爾認為,互動時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不同,可以標誌互動者相互了解的程度。他把距離分為四個區:親密區、個人區、社會區和公眾區。由於文化背景或民族差異,故個體需求的空間也不同。例如法國人與英國人交談時,法國人總是保持較接近的距離,乃至呼吸也會噴到對方臉上,而英國人會感到很不習慣,步步退讓,維持適合於自己的空間範圍。以上實例出現的現象是因為北美人交談的距離是相距壹臂至1.2米,即在個人區之間,而南美人交談則喜歡近壹些,所以很容易闖入北美人的親密區,因此就出現了壹方"步步進逼",而另壹方"連連後退"的有趣現象。

[案例1]

壹位熱情而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及提供壹個更有情趣的學習環境。新學年開始了,他對教室進行了壹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內周圍的墻上張貼了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圖畫,窗臺上還擺上了花草、植物,使課室充滿了生機。請妳判斷,它將產生什麽樣的效果?為什麽?

[分析] 這位熱情的教師出發點雖然很好,但事與願違,反而產生分散學生註意,影響學生集中學習的效果。根據無意註意的規律,有趣的圖畫,室內的花草、植物這些新異的刺激物吸引了學生的註意,尤其對低年級學生,他們容易把註意轉移到欣賞圖畫、花草植物上,而影響了專心聽課。

[案例2]

教師在板書生字時,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與相異部分分別用白色和紅色的粉筆寫出來,目的是什麽?符合什麽規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區別,使學生易於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覺選擇性規律:知覺對象與知覺背景差別越大,對象越容易被人知覺。

(2)符合感覺的相互作用中同時性對比規律:紅白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學生容易區別形近字。

[案例3]

教學生識字有很多技巧,有壹位教師告訴學生如何區別“買賣”兩個字時說:“多了就賣,少了就買。”學生很快記住了這兩個字。還有的學生把“幹燥”寫成“幹躁”,把“急躁”寫成“急燥”,老師就教學生記住:“幹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從此以後,學生對這兩個字再也不混淆了。這些教法有何心理學依據?

[分析] 這些教法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和借鑒作用。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凡是有意義的材料,必須讓學生學會積極開動腦筋,找出材料之間的聯系;對無意義的材料,應盡量賦予其人為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記憶效果就好。簡言之,教師應教學生進行意義識記。

[案例4]

教師在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時,其試卷為什麽不單純用選擇和判斷題,而常常求助於填空、問答題?

[分析] 選擇和判斷主要通過再認解答;填空、問答主要通過重現來解答。由於再認和重現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認記憶優於重現記憶,而且能再認的不壹定重現。因此僅靠判斷、選擇難以說明記憶已達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於問答、填空等題型。

[案例5]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學生作業采用“漏壹補十”“錯壹罰十”的做法。妳怎樣看待這壹現象?請運用記憶的有關規律加以分析。

[分析] 這種做法違背記憶規律,也是行之無效的。學生識記的效果和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有關,在壹定的時間不宜過多,否則,易引起學生過度的疲勞,降低記憶的效果,同時,“漏壹補十”“錯壹罰十”的做法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記憶的信心和主動性,對進壹步學習制造壹些心理障礙。

[案例6]

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列舉磚頭的用處”時,學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倉庫,造學校,鋪路”;學生小明的回答是:“蓋房子,蓋花壇,打狗,敲釘”,請問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妳更欣賞哪種回答?為什麽?請根據思維的原理進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磚頭的用途都是沿著用作“建築材料”這壹方向發散出來的,幾乎沒有變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僅想到了磚頭可作建築材料,還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這樣的發散思維變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