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休,字公美,孟州濟源人。唐穆宗時期進士出身,官至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宣武節度使等。擅長書畫,是唐朝有名的書法家。其人壹生好佛,不食酒肉,相傳金山寺的禪師"法海"就是他的兒子。裴休行事風格異於常人,被世人稱為"宰相沙門",成了他那個時代人們嘲笑、輕薄的對象。
影視作品中的唐朝宰相
裴休是個典型的古董發燒友,他家收集了大量的文玩古董。裴休平生樂此不疲,常常引以為傲。要是打聽到哪裏有喜愛的文玩,裴休也會想方設法弄來收藏。
有壹天他在曲阜任縣令的表親專門給他送來了壹件古玩。裴休識得此種古玩叫"盎",只見該盎容量大概三鬥(約合現代18升),短脖鳥足,圓口方耳,看上去古樸笨重。裴休第壹眼看到此物,就喜歡上了這件古董。
出土的青銅器,後排中間類似於?盎?
裴休向表親打聽這件古董的來歷。表親告訴他這是曲阜農人開墾荒地時挖出來的古玩,盎上面有九個字的銘文,可無人能讀。為了驗證真偽,他曾經找來壹位精通文字的秀才查看銘文。該秀才告訴他上面的銘文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銘文的內容是"齊桓公會於葵丘歲鑄"。
裴休少年時是出了名的"宅男",足不出戶研習經文。又加上其愛好書法、字畫,對古文字頗有研究。裴休看盎上的銘文確實是大篆,文字內容沒有問題。齊桓公曾經九次會盟天下諸侯,第八次會盟天下諸侯的地點確實是在葵丘。而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有大事發生時確實會鑄造壹些青銅器,刻上銘文留作紀念。
青銅器上的銘文
裴休反復研究,從這件古董的包漿、外形、銘文等諸多方面來看,確實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西。這麽壹件古董又和歷史事件有關,裴休視之若珍寶。自覺此物可媲美周景王之無射,魏獻子之歌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