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壹本著作後,大家心中壹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壹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麽要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讀了《三國演義》壹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壹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壹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壹之間發生的壹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位嫂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壹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位嫂嫂的。等到他得到壹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位嫂嫂,他也不忘把二位嫂嫂帶回去,真是壹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裏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壹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裏萬裏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壹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壹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再說智謀,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壹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壹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壹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
閑暇之余,我經常和爸爸媽媽討論三國人物和故事。誰最厲害,誰最忠義,誰最陰險狡詐,誰最聰明機智,誰最……有時我們還爭得面紅耳赤,但爸爸媽媽都會其樂融融的看待爭執結果。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系著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算不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壹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麽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壹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妳,而且又在妳背後指指點點,妳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妳也不想做壹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2《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從小就開始接觸了,以前是讀少兒版帶註音和插圖的那種,而現在則是原著。這幾年隨著知識的增長,這本書也讀出了壹點門道來。別人總是說曹操是讓人搞不懂的角色,我也不否認,但是在我心裏他只能排第二,那麽第壹是誰呢,是有著鳳雛之稱的龐統。龐統是壹個與諸葛亮並稱的智慧頂尖的人物,並且就連諸葛亮也說龐統的智慧是自己的十倍,這樣的壹個人的戲份為什麽會這麽少呢?這樣的壹個人為什麽會這麽容易就死了呢?
抱著這樣的疑問,我把六十二和六十三章又看了壹遍,果然看出了許多漏洞,從看星象這壹點來說,諸葛亮和龐統這種基本不會出錯的人竟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答案,並且龐統也已經看出來諸葛亮是故意想讓劉備回荊州,才跟劉備說天象這回事,所以證明了這壹點,他們根本就不迷信,迷信只是壹個借口,給劉備看的借口,而且劉備還信了,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劉備是個迷信的人。再看出發之前的那段,龐統也參加過很多大大小小的戰役,他的馬不可能無緣無故把自己弄翻,如果硬要把它分類的話,這應當歸到迷信那裏去。但是龐統又不迷信,所以應該可以證實這個結論:龐統是故意的。那故意幹嘛呢?裝給別人看。給誰看呢?給迷信的人看。那誰迷信呢?剛才證實了,是劉備。六十三章中部也可以看出來,敵方是因為看見了劉備的馬才斷定龐統就是劉備,這樣的話如果把剛才的結論跟這個再連起來,就會很驚人地發現龐統的目的可以用壹個詞來形容——找死。並且作為軍師的他,不可能在決定路線之前連地名都不看,所以落鳳坡應該是他特意為自己選的墳墓。
那麽他為什麽想死呢?因為劉備墮落了,從六十二章中後部可以看出來劉備認為奪了涪關是壹種樂事,換成以前的他絕對不會這樣。六十二的後部與六十三的前部可以看出,劉備這時所謂的仁慈差點害了所有人。這和那個以前的明白真仁假義的劉玄德已經不壹樣了。這不叫仁慈,這叫愚蠢。而龐統就是看出了這壹點,所以不想在劉備手底下幹了。但是以他軍師的身份是絕對不能辭職的。然而從諸葛亮寄來的信可以看出諸葛亮妒忌龐統,妒忌心是會害死人的,龐統應該是料到諸葛亮到最後肯定是要對他下黑手,而劉備又更偏向於諸葛亮,所以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那還不如死在這裏。所以龐統的.死也是為了諸葛亮證明壹點:我不是妳害的,我也不屑和妳爭。
龐統這個人啊,到最後還維護著自己的尊嚴,我覺得他是壹個智者,更是壹個勇者。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3最先知道《三國演義》是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成都玩,看變臉演了桃園三結義,很是喜歡。回來就去圖書館借了繪本的《三國演義》看,當時我還沒上小學,認的字也不多,都是爸爸媽媽讀給我聽。今年我已經是壹年級結業的小學生了,前兩天去圖書館又借了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這次不用爸爸媽媽幫忙,我也可以自己看了,看不懂的地方再問大人。看完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裏面的人,到最後都死了,而且本來他們都很歷害,是統領千軍的將領,但最後死的都讓我覺得很不值得。媽媽說“歷史就是個大舞臺,他們順應需要上來演完了自己精彩的戲就要退場,可惜確實退得不太漂亮,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著名的歷史人物”!我記住了幾個人怎麽死的就寫下來。
諸葛亮:三國裏最神機妙算的人,關於他的精彩部分太多了,可是他日夜操勞,積勞成疾,病死在六出祁山的軍中。他就是太操勞了,什麽都要管,才54歲就死了,好可惜!
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傷都是他的精彩。可是他卻因為大意丟掉了荊州,最後敗走麥城,還因為太自負中了埋伏被捉去砍了頭。媽媽說他太驕傲了!三國裏我最喜歡的就是他和諸葛亮了,他要是小心壹點,最後還可以多打幾場勝仗。
張飛:因為關羽的死,張飛很悲傷,日夜大哭,血都哭了出來。天天喝酒說要給關羽報仇,脾氣本來就暴躁,後來還老是鞭打士兵甚至打死。最後他打了兩個將領,還讓他們三天內做出足夠的白旗白甲,說是要給關羽掛孝出征,結果這兩個將領怕完成不了任務被殺,就趁他酒醉睡著,把張飛殺了,帶著他的人頭去投奔東吳了。
劉備:我覺得劉備沒什麽本事,不過媽媽說他有用人的大本事。他本來因為關羽的死就傷心,聽說張飛的死,就帶著七十多萬水軍去攻打東吳。開始取得了勝利也報了仇,但是他不肯罷休,想完全消滅東吳,還驕傲輕敵,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雖然被趙雲救出退到白帝城,但因為心情不好又得了風寒就病死了。
最可悲的是曹操,得了腦瘤,不聽華佗的建議進行醫治,還懷疑華佗並殺了華佗。結果最後自己也病死了。
其它還有好多人,我都不知道了,因為我的書上也沒講,媽媽說等我大壹點看全版的《三國演義》就都知道了。以後我還要看三國,特別是趙雲和呂布我要知道他們是怎麽死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4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有趣的書,有《明朝那些事》《呼蘭河傳》《隋唐演義》……但我最感興趣的要數《三國演義》這本書了。
這本書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復雜的軍事鬥爭。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每次戰役各有特色,讀起來使人驚心動魄、蕩氣回腸,帶來豐富的歷史文化體驗,讓我感到受益匪淺。文中許多個性鮮明、叱咤風雲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雙全的關羽、寬厚仁義的劉備……想必大家對這些人物都了如指掌,我也不例外。但是,如果問我最喜歡的人物,那要數性情豪爽、勇猛過人的張飛了。
只要提到張飛,估計他給大家的第壹印象便是壹個粗獷魯莽的武夫。殊不知,猛張飛也精通兵法。有壹次,諸葛亮讓張飛帶領十萬大軍攻打西川的巴郡城。巴郡太守嚴顏是位老將,有萬夫不擋之勇,張飛率軍壹連三天不能攻入城中,決定抄小道進攻。消息被嚴顏知道後,提前帶兵在那條小路上埋伏下來。嚴顏擒獲了“張飛”,眼看就要偷襲成功,突然壹隊人馬殺了過來,為首的卻是張飛!原來嚴顏擒獲的是假張飛。張飛活捉了嚴顏,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讓我由衷地為他叫好!他的勇猛過人和智慧讓我深深折服!難怪書中有詩贊曰:“生獲嚴顏勇絕倫,惟憑義氣服軍民。至今廟貌留巴蜀,社酒雞豚日日春。”張飛性如烈火,嫉惡如仇,那份豪氣無人可比。他的許多故事膾炙人口,感人肺腑。他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曾怒鞭督郵,並壹度拔劍欲刺董卓;他在長阪坡當陽橋頭上壹聲吼,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嚇死夏侯傑……至今讀來,那豪氣幹雲的張翼德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張飛也有他致命的弱點。他不吸取教訓,終生不改愛喝酒的毛病,曾因喝酒誤了許多大事,比如如痛失徐州等。他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對手下動不動就打罵,招手下怨恨,終招致殺身之禍,實在可惜!
三國時代,英雄如雲。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勿學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奸詐,要學劉備寬厚仁義、知人善任的品質;勿學關羽的心高氣傲,要學他的勇敢頑強、忠心耿耿……讓我們繼承英雄的精神,做祖國的棟梁之才吧!
指導老師點評:小作者寫出了自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感受,贊美了性情豪爽、勇猛過人、粗中有細的張飛。習作用詞準確,語句通順,內容具體。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5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知識,會讓我壹生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壹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壹之間發生的壹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掏盡英雄……”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正是本書的開篇詞,然後引入正文。這書中有上百個個性鮮明的人物、無數深奧的軍事謀略,更是深深吸引著無數的讀者。書上記載了昏庸的汗獻帝、劉禪,無能的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為人寬厚的魯肅,仁義的劉備,驍勇善戰的張飛、許楮、典韋等,個個描述的生動、形象。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許多個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第壹個就是關羽,他曾溫酒斬華雄、千裏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唯有忠、勇能夠比喻他。他雖然降敵,但忠於故主,壹知故主消息,便會不以千裏萬裏相投。這不可是忠,還是壹種難得可貴的忠。
《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很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之後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壹名著,給他刮骨療毒也壹點不怕疼,斬顏良,誅文醜,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第二個是壹個忠臣,更是壹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並且壹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智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做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當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第三個是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因為大家對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壹面又誇大了。所以作者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但他可是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不僅僅如此他還是個實幹家,以往行刺董卓,召集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也對他有了新的看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個英雄任務人物更是給了我很深刻的感受,他們有著常人沒有的優點,這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6提起曹操,人們腦海裏便會浮現出壹張這樣的京劇臉譜:水白底,上鉤青紋,眉心紅點,典型的奸詐之像。曹操的奸臣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而我以為,曹操是壹位不同尋常的英雄。
英雄表現壹:治世之能臣
人們之所以認為曹操“奸”,是因為它“挾天子以令諸侯”。可在我眼中,這只是他在亂世中的英雄所為。眾所周知,漢獻帝軟弱無能,東漢後期政治黑暗,甚至出現了“民人相食,州裏蕭條”的景象。曹操做丞相後,采用嚴格的法律法規,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此外,他唯才是舉,廉潔奉公,社會風氣日益好轉。在此基礎上,他實行了壹系列經濟改革,如屯田制,戶調制等,不僅很快地恢復了農業,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還有效地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試問,若無曹操的“強硬”,何以平天下?連毛主席都曾經說過:“曹操是白臉奸臣,那是封建正統制造的冤案,這個案要翻”。盡管曹操權傾朝野,能力非凡,他至始至終都做好他臣子角色。有壹次,孫權派使者向曹操稱臣,並勸他做皇帝。但曹操將其書信給群臣看,說“是兒欲據吾著爐火上耶!”群臣也乘機勸他,但是他卻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足見其為人真摯,光明磊落。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實在是令人佩服之英雄也!
英雄表現二:亂世之奇才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說的就是曹操用兵之神速。曹操不僅是壹位能臣,還是壹位軍事奇才。官渡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曹操之軍事之才在戰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曹操統壹北方最強大的敵人是袁紹。當時,袁紹後方穩固,兵精糧足;而曹操處於四戰區域,兵殘不堪。但是曹操毫不畏懼。面對袁紹大軍的白馬之圍,他親自上陣。用計佯攻,吸引袁軍分兵西向,然後突然調轉方向,打得袁軍措手不及,曹操初戰得勝。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持久戰中,曹操處境極為困難。袁軍作高櫓,起土山,挖地道,無所不能。但均被曹操以設投石機,挖掘溝壑等法破解。最終決定勝局的戰役是烏巢之戰。袁紹的謀士許攸投降曹操,獻計偷襲。曹操在分析了形勢後,果斷地采納意見,最後打敗袁紹。想想看,許攸可是袁紹的人吶,曹操的膽識和用人,真讓人嘆為觀止。縱觀官渡之戰,曹操雖身處劣勢,但他有膽,有謀,有文,有武,不愧為“非常之人”吶!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壹本三國演義,壹群英雄人物。我獨愛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有膽,有謀,有文,有武。若能如他,我之大事可成也!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7“草船借箭,借東風,木牛流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民間流傳中,諸葛亮簡直就是智慧與忠誠的化身,但我通讀完《三國演義》,仔細分析後,我對諸葛亮有了新看法。
首先說忠誠:諸葛亮受劉備白帝城托孤,七擒孟獲,七出祁山,病死五丈原;終其壹生,即便明知劉禪不是明君,仍全力扶持,因此被認為是忠誠的楷模。
但是,換個角度講,對於壹個身處三國亂世的臣子來說,什麽是最高的忠誠?應該是幫忙君主取得成功,也就是輔佐君主,將國家治理好;如果表現更為完美,應該是:結束戰亂,統壹國家。
反過來看看諸葛亮他做了什麽,劉備的規劃就是讓諸葛亮輔佐劉禪統壹天下,成就霸業;如果諸葛亮在統壹天下之後沒有篡權,並幫助劉禪成為壹位英主,把國家治理好,那就是真正的忠誠。
而諸葛亮呢?雖然沒有篡權,但他既沒有幫助劉禪統壹天下;更沒有把劉禪培養成壹代英主,反而讓劉禪出演了“樂不思蜀”的千古笑話。諸葛亮只是成就了自己壹代賢相的美名,對蜀國而言,不管是對劉備還是劉禪,他並沒有真正做到人們所誦揚的忠誠。
再說智慧:諸葛亮是中國古代智慧的化身,借東風、空城計、木牛流馬、草船借箭等,均是耳熟能詳的智慧體現。但在我看來,這只能算是壹些小智慧罷了。如果作為壹個普通人,以上任何壹件事,都值得自己吹上個百八十年,但諸葛亮是壹位國家的丞相,不是普通人;他的智慧應該表現在如何調動整個國家的聰明才智,讓大家***同努力,把國家治理好;他的智慧應該體現在,如何建立規範有效的制度,通過合理的制度來管理國家,而不是事必躬親,把國家的治理完全建立在自己壹個人的權威上。
諸葛亮沒有成為壹個聰明的管理者,他只是像個工作狂似的不停地工作(到晚年連打兩百棍以上的軍罰都要親自前往監督);他不相信任何人,認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辦好,別人得不到機會;可能諸葛亮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培養人才這件事,以為自己可以永生不死壹樣。結果最後只是把自己身體搞垮了,留下了壹些看似“人才”的人才,把蜀國推向了滅亡。正可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可以毫不客氣地講,蜀國的滅亡,諸葛亮這位所謂的賢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我認為諸葛亮只是被無限誇大、吹捧起來的完美先生,像神話人物壹樣當故事看看就好!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8“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壹部宏偉的歷史小說,壹部波瀾壯闊的英雄著作。我在領略了三國時期那些亂世英雄的豪邁、勇猛、謀略之後,可謂是頗有感觸。而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壹個人,是曹操。
曹操,多少年以來,壹直受到人們的辱罵和唾棄。起初看到他說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時,我也曾壹度認為他是壹個狂妄、狠毒、陰險的奸詐小人。但在我深入閱讀後,我改變了對曹操的看法。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寫的《龜雖壽》裏的兩句話,這,其實就是曹操的價值觀。從這篇作品中我們便可以看得出曹操是個擁有鴻鵠之誌的人。盡管他也曾有不小的官職,但他並沒有活在當下,安於現狀,而是有著偉大的理想,招兵買馬,討伐董卓,統壹北方。壹個有著博大胸懷,心中有著高遠誌向的人,我想那不叫狂妄,而是豪邁大氣。
人們誤解曹操的,其實還有壹件事情:曹操誤以為有人要暗殺他,所以殺害了縣令陳宮的朋友——呂伯奢壹家。但我認為,那也是曹操的壹種無奈啊!在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誰能分辨出,誰是忠心耿耿的人,誰又是心懷鬼胎的人呢?曹操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此下策。所以,我們應該去理解他,而不是罵他惡毒。畢竟曹操那會兒是身處在那樣壹個人心叵測的時代。
說曹操奸詐的,更是荒誕。曹操的謀略才能在“官渡之戰”裏展現得淋漓盡致!袁紹軍隊聲勢浩大,而曹操才七萬人馬,換作他人,恐怕早已嚇得不戰而降了吧。但曹操沈著冷靜,截去了袁紹的糧草,大敗紹軍。而我們稱曹操此舉為奸詐,難道不過分嗎?軍事上本來就有“兵不厭詐”壹說,更何況曹操只是略施小計而已!
當然,作者羅貫中的確是將曹操作為壹個“亂世奸雄”來寫的,難免會有些地方將曹操描寫得負面了壹些,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為某人的個別行為舉動,就否定了整個人。根據自身的喜好,將過多的自身情緒,帶到另壹個人身上,這是很傻的作法。
我們應該從曹操身上學習:學習他的誌存高遠,學習他對人才的愛惜,學習他對百姓的愛憐之心,學習他的文采超群。
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而不是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凡事都有多面性,所以,我們要全面客觀地看待事情。
以上是我讀三國對曹操的見解。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9我讀了名著《三國演義》以後,受益菲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宮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壹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曹曹死後,曹匹稱帝。大將司馬昭統壹全國,結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奪魏為晉,建立晉朝。
在三國演義中說起最奸詐的人,人們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曹操,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當之無愧。他的名言,您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也是深入人心。當時全國14個州:幽州,並州,冀州,兗州,豫州,徐州,青州,雍州,涼州,荊州,揚州,交州,益州,司隸(司州,就是首都)。曹操占10個。他壹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張魯、馬超等割據勢力。曹操說:假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他夠狠,敗走華容道時,道路泥濘馬不能過,他立刻下令以傷病士卒填坑,完全無視生命;他夠奸,官渡之戰,荀攸來投,問他:"袁氏軍盛,何以待之?今有幾糧乎?"公曰:"尚可支壹歲。"攸曰:"無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歲。"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實也!"公曰:"向言戲之耳。其實可壹月,為之柰何?"攸曰:"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余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今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除了自己,估計他誰都不真正信任,古代帝王稱孤道寡,不得不說是壹種悲哀;他夠勇,基本都是親自率兵,偷襲烏巢時,親自帶少量精銳打袁紹旗號偷襲後部,這相當危險,壹旦露餡必死無疑,做大事兒不惜身……
作為曹操的敵人是悲哀的,而他在有生之年卻很遺憾,沒用達到統壹。應運而生的對手劉備,劉玄德可以說是他宿敵。當年青梅煮酒,他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但他並不向他說的那樣,意識到了劉備的威脅,他這麽說完全是迫於即將和袁紹展開的決戰二進行的拉攏人才行為。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世界著名思想家莎士比亞以前說過這麽壹句話:“卷帙是全球的營養品。”確實,看書能帶給我們很多益處。它能讓我們拓寬視界,讓我們浩博情誼,讓我們提高知識等等。在我看過的書中,《三國演義》印象最深,它裏邊的故事《火燒連營》更是讓我深有感觸,獲得人的生活的啟發。
《火燒連營》主要講了在魏蜀吳壹段時間,蜀國的聖上劉備由於東吳殺翹辮子自個兒的八拜之交關羽和張飛,心生悲憤,於是就壹負氣率領七十五萬大軍進擊東吳。但因為紮營不合適和氣候學問題,被東吳的參謀長陸遜用火攻,造成蜀國的武裝部隊火燒連營,幾乎全軍覆沒。
讀了《火燒連營》,我深有感觸,禁不住為劉備覺得痛惜。七十五萬大軍,為了壹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泉下,多淒慘啊!壓根兒,蜀國食糧豐足、兵多將廣、實在的力量堅強雄厚,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勇敢威猛的武將,絕對有有經驗壹統天下。但因為劉皇叔的興奮過度,讓怒火沖昏了頭,不聽手底下的奉勸,氣沖沖的地去討伐東吳,最後結果把更多昆季的生命都賠了上去。出征作戰廣闊沙地積年的劉皇叔居然被壹介讀書人擊敗,並且輸得那末慘,這對劉皇叔來說是多大的羞辱啊!自打那壹仗後,蜀國便得不償失,不惟沒能報到仇,並且起步向下坡路,成了魏蜀吳中實在的力量最弱的壹國,多令人惋惜啊!劉皇叔的興奮過度造成了他的蜀國打敗仗!
讀了《火燒連營》,我又禁不住想到達自個兒,自個兒不也有過得不償失的事物嗎?
想的起來鐘頭刻,我有壹個好朋友,名叫李力。有壹天,下課後,我和李力各自拿出了自個兒制造的小木制的船來玩。在玩的時刻,李力不謹慎撞了我壹下子,我手中的小木制的船馬上飛了出去,開綻兩半。我立刻怒火極大,不聽李力的詮釋,壹把奪過他的小木制的船摔在地上,成為兩半。李力看後,激憤地對我講:“我往後沒妳這個朋友!”說完便跑出了講堂。我也暴跳如雷地走了。打那往後,我們便沒有再說過話了。
如今回憶起來,我非常懊悔,懊悔自個兒當時興奮過度用事,得不償失;懊悔自個兒由於壹個小木制的船而錯過了壹個好朋友;懊悔自個兒由於壹次聒噪而錯過了壹段寶貴的友情。
讀了《火燒連營》,我知道了壹個做人的道理:做人不使得不償失,興奮過度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則,妳將錯過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