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讀到這裏壹定會哈哈大笑。誠然,這個想法很顯然充滿稚氣,但如今想來,卻有頗有感觸。我個人認為,孩童的想法往往最能體現我們的本能和天性。“變成蝴蝶”的理想我想可以側重於三個點進行討論:
第壹,“蝴蝶”是美麗的,這體現了孩子對於美的追求;
第二,“自由自在”這個對於飛行的修飾詞,體現了孩子釋放天性、張揚個性的本能;
除此之外,“飛”表達了孩子對於飛翔和天空的渴望,這也是自古以來的人類的夢想;
最重要的壹點是,“我要是”是孩子對於美好未來的理想,體現了孩子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我要是”實際上就是“我要試”,正是因為人類心懷理想,才促使我們做出行動將夢想付諸於實踐。
短短的孩子的壹句話,我們卻看到人類的本能和天性的縮影。當我們被挫折打敗在地,壹時間感到垂頭喪氣,為什麽不看壹看翻壹翻兒時的理想,這也許能喚醒我們內心最深處對於美好事物追求的動力,從而堅強地爬起來,心懷理想,勇敢地面對生活和未來!
在說完了兒時的我第壹次接觸莊子的思想之後,我們來正式的讀壹讀《莊周夢蝶》的原文:
從這裏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莊子具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常深刻的思維洞察力。如果是我,我夢見我變成了壹只蝴蝶翩翩飛舞,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蝴蝶夢見了我自己。我讀到這裏,對莊子對於“逆向思維”的運用十分敬佩。可能對於莊子來說,這種“逆向思維”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齊物論》中“齊物”的觀點之壹就是道家的經典觀點:對立的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莊子繼承了道家學派的思想,也就能夠非常自然地在提出哲學觀點時對正反(順逆)兩方面的論證進行兼顧。
道家對於“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化”的觀點,實際上已經初具樸素辯證的意味,我認為莊子哲學中“齊物”的觀點在先前的道家學派的觀點上更進壹步,莊子認為:
這句話最早是我在上初中時的壹個暑假讀到的。當時我的第壹感受是:這仿佛是老子道德經中“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逆命題”。這句話讓當時的我感到費解許久:老子的觀點認為世間萬物產生於同壹個根源我上可以理解,但莊子認為世間萬物的本質是同壹個物體,這讓我無論如何也無法想明白!我當時就想,比如說書和筆,顯而易見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事物,如果說組成書和筆的微觀粒子都是由宇宙大爆炸時產生,那我認為“世間萬物的本質都有壹個***同的根源”這個觀點有壹定的正確性,可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說明書就是筆,筆就是書啊?
現在我逐漸意識到,我認為,莊子不僅看到了“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化”的表象特征,同時也對於這種表象特征做出了理論上的解釋。從上方的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莊子的“齊物”觀點可以大致理解為將世間萬物看成壹個統壹體,而這個統壹體的內部並非是壹成不變的,這也就造成了事物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的本質並沒有什麽不同,他們都產生於同壹個根源。
我認為,莊子“齊物”的觀點可以同老子所提出的“道”的觀點進行對比。這兩種觀點的***同之處在於,他們都認為世間的壹切事物的產生都有***同的根源。而這兩種觀點在對於不同事物關系的討論上又有壹些差別:老子深刻的看到了對立事物可以互相轉化的關系,但他可能還是將不同的事物進行客觀區分,而“道”即使產生世間萬物的根源,又是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道”仿佛“淩駕”於客觀事物之外;而莊子在老子觀點的基礎上,不僅認為世間的壹切事物產生於同壹個根源,而且認為世間的壹切事物本就是壹個統壹體,不同的事物在本質上都是同壹個事物,沒有本質區別。
人生難免有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的曾祖父去世了。這是我第壹次深切的體悟到感受到“死亡”帶來的痛苦。當我走進曾祖父的院子,望著院門口的壹棵桔子樹的時候,總會想起夏天吹起徐徐涼風,我和曾祖父分別坐在壹把小椅子和壹把大椅子上,嘴裏嚼著甘甜的橘子,聽著曾祖父給我講他的故事。當我走進曾祖父的書房,看到白色的粉墻上掛著的兩幅國畫,我會想起我初學國畫的時候曾祖父對我畫的古橋的指導。他認為我畫的橋洞太高了,而我偏偏認為調洞高才能夠讓小船經過。他會心地笑了,說我調皮又可愛。
而如今,曾祖父永遠的離開了我。老屋還在,桔子樹還在,兩幅國畫還在,但熟悉的聲音、慈祥的面容永遠留在了回憶裏,物是人非。
但同樣面對生離死別,莊子的態度卻反常到了極致:
當時我們班的同學在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有些同學感到詫異,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莊子之所以認為妻子世事不必悲傷,那是他認為“人之生死”是壹種客觀的自然規律,是生命周期再正常不過的組成部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這樣壹個細節, “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這句話說明莊子並非是壹個不通人情的人,在妻子逝世的時候,壹開始他也是感到非常的悲傷, 只是莊子和我們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能夠將自己的哲學觀點融入於生活,真正做到“知行合壹”,從而停止哭泣。對於莊子能夠將自己的哲學觀點融入生活 ,我們將在下文中的另壹個例子中繼續闡述。
我之所以把這壹個典故放在莊子“齊物”觀點的這壹個篇章內,是我認為莊子停止哭泣,還有其他的原因。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莊子認為世間事物都是壹個統壹體,“人去世”在普通人看來是從此以後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但在莊子看來只不過是以另外壹種形式存在於宇宙的時空。也許莊子會這樣認為,“人去世”只是從個體和獨立的角度來看待“死亡”,如果從整個宏觀的宇宙來看,世間萬物本就是壹體的,人又如何會因去世而消失呢?
我們在後面的討論中會說明莊子的這種觀點可能存在壹些不足之處。 但我們現在不妨將它理解為物理上物質的守恒。當人的遺體逐漸被微生物給分解,組成人身體的微觀粒子實際上是以另外壹種形式分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或是構成新的物質,亦可能產生組成新的生命的微觀粒子。這樣壹來,便是以另外壹種方式存在於宇宙的空間內。莊子正是拋開了人個體的誕生和消亡,從整個宇宙的宏觀角度上觀察物質運行的規律。宇宙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改變的只是組成物質的形式,但物質的總量是守恒的。
我們再來看莊子的這句話:
我認為,在剛才的討論中,我們已經說到,莊子認為世間的事物在本質上是壹體的,因此在本質上並無區別。但造成事物客觀存在的區別表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麽呢?在這裏莊子進壹步進行了闡釋。 我認為,莊子承認客觀事物有對立的狀態和表象上的差別,但這種差別,是由主觀體驗者的態度所產生的,就如上文這句話所說,“我”的存在,將我們自己和外在的事物首先對立起來,通過這樣的觀念對世間的壹切事物壹點壹點的進行分別和對立,就造成了客觀事物存在差別的表現。
讀到這裏,相信讀者朋友們已經感受到 , 莊子的哲學觀點,可能帶有部分“唯心”的部分:即認為客觀事物的差別在本質上是不存在的,體驗者的主觀態度導致了事物存在差別的表象。 我個人認為,莊子的這種觀點可能並不正確。事物的差別是壹種客觀存在的現象,並非由體驗者的主觀感受產生,莊子的這個觀點實際上可能是擴大了事物存在的***通性和相似性,而忽視了事物客觀存在的性質差別。
但莊子的觀點也有許多優秀的精華,我認為,“齊物”觀點站在整個宇宙的宏觀整體上,對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進行討論,他看到了世間萬物所構成的壹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莊子的這種觀點讓我想到了“系統論”,他將各部分統壹起來,形成壹個整體進行考察,這便可能是他理論的優秀之處。但莊子過分側重於整體的考量,忽視了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客觀差異性的存在,甚至認為只有整體而忽略部分、整體是客觀而部分是主觀的,這可能是他理論的不足之處吧!
我認為,莊子“齊物”的觀點對於我們後人也有壹些借鑒意義:其壹是從整體上對於系統進行考察,其二是註重考察不同事物內部存在的***同規律,註重不同事物間的轉化關系。
上高中之後,我再壹次品讀了《逍遙遊》這壹篇著名的哲學古文。可能同很多人壹樣,我認為《逍遙遊》這篇文章最能夠體現莊子的個性和處世的態度。同時,極富想象力的文字和生動的比喻論證也體現了莊子文學的精彩之處。下面讓我們來讀壹讀《逍遙遊》的這壹個片段:
當時我就有壹個疑問,莊子的觀點認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那如果這樣,是不是也就意味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在於追求功名利祿?那是不是也意味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在於為理想而奔波?如果我們對生活失去了奔頭和動力,只是完全沈浸於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自由和逍遙,這樣的人生態度真的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嗎?
至今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我初中的語文老師在我的隨筆後的評價中寫過“出世”和“入世”這兩個詞。的確,在古代,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和哲人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寄情於山水悠遊自在。但同樣我們也看到,有千千萬萬的文人和思想家在朝廷上為國家的強盛出謀劃策,有千千萬萬的將士血灑疆場保壹方平安,有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在勤勤懇懇耕種和紡織,安居樂業。人生的生活方式壹定程度上是可以由我們自己進行選擇的,在古代,有些人選擇了為國家為社稷鞠躬盡瘁,作出無私奉獻,有些人選擇了平平淡淡過完自己的壹生,有些人選擇了精神世界的逍遙自足,寄情山水的閑情雅致。
當我和壹個朋友在討論莊子的這個“出世”觀點的時候,我的朋友開了壹句玩笑: 如果人人都講求出世,那麽社會還如何向前進步呢?
這雖然是壹句玩笑話,但卻能夠引發深刻的思考。 誠然如此,如果我們只註重個人在精神上的絕對自由而完全忽視了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這樣的人生我是不會選擇的。我想說的是: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並不壹定就是錯誤的,這種追求在壹定程度上反映著我們的本能和使命:即對於人生理想和目標的追求,這恰恰是能夠體現我們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所在的方面。但在追求功名利祿的同時,我們同樣也應該肩負著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同樣也應該至始至終秉持自己內心的道德和底線。 正如孔子所說:
如果過度追求功名利祿,甚至產生畸形和扭曲的價值觀,為此做出如孔子所說的“不義”之舉,這樣的功名利祿,即使得到了也只是暫時的,並不會長久,最終會被人們和歷史所唾棄。
現在讓我們來分析莊子產生“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觀點的社會背景的原因。讓我們來看這樣的壹個片段:
楚國派使者給莊子很高的官位,請莊子出仕做官,但莊子卻認為這相當於帶上精神的枷鎖而失去了精神的自由。莊子生活的年代是壹個充滿了戰亂和紛爭的時代,莊子應該同許許多多的有學之士都認識到: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和吞並並不會給社會帶來進步,反而給普通百姓帶來了水深火熱的生活和飽經戰亂的苦難。因此說到底,莊子並不信任當時的為政者。但為什麽除莊子以外,還會有如此之多的有識之士出仕做官呢?
在這樣的壹個動蕩不安的時代裏,產生了“百家爭鳴”的歷史現象,湧現出許許多多的知識分子,他們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並傳播自己的思想,其根本目的源於對於當時時代的失望,因此產生自己對於社會和時代如何治理和運行的想法。他們的想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入世”,雖然對於時代感到失望,但依然滿懷希望地從思想上進行拯救,比如墨子所提倡的“兼愛”和“非攻”:
但莊子顯然就是“出世”的那壹派。可能是對於社會的徹底失望使他心灰意冷,內心再也無法燃起對於“治國安邦”的理想。這種失望和無奈是他在註重個人的精神世界的考察中獲得了解脫的突破口。不得不說,莊子在對於個人的精神世界和個性張揚、隨性自然的考察和體悟是非常深刻和富有智慧的見解的,他的眼光從對於人類社會內部的關註轉移出來,將人類同自然和整個宇宙的聯系融入於自己的哲學觀點之中。
我認為,《逍遙遊》給我帶來的啟發主要是人生態度上心態的調整。 當我們在為理想奮鬥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壹些困難坎坷,除了對困境保持樂觀以外,我覺得更本質的需求是壹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就像逍遙遊中所提到的“鵬程萬裏”的典故,雖然莊子認為“鵬”在飛行的時候,依舊需要有所憑借,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的是“鵬”這種為誌向堅定不移的拼搏和進取精神。莊子認為絕對的精神上的逍遙不應該有任何的憑借,這種觀點可能過於絕對,但他同時也能告訴我啟發我們:我們在精神和信念上要做到足夠的堅定,堅定自己的理想,不隨波逐流的盲從,也不狂妄自傲不聽取他人的意見。就像“鵬”在飛翔的時候,學鳩等小鳥嘲笑其誌向遠大,但“鵬”依舊堅定自己的理想,這便是對於自己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的正確把握。
在上文中,我們也已經提到過,莊子能夠在生活中踐行自己的哲學理念,做到“知行合壹”。
在壹次中學的課外閱讀的時候,我讀到了下面這個片段:
在這則故事中,許多人有可能看到的是莊子生活的困頓,亦可能從莊子在如此困頓的生活中依舊追求精神自由看到莊子的灑脫。 但我看到的是莊子對於哲學實踐“知行合壹”的態度和秉持的為人氣節。
如果是我,在如此困頓的情況之下,也許會放低身份和姿態,請求他人借米,但莊子沒有!我們可以從“莊周忿然作色曰”看出莊子在為人處事的時候至始至終保持著自己的尊嚴和氣節,這是他精神品質的高貴之處。莊子借米還巧用了比喻,再借米這壹最普通不過的生活細節中融入哲學的思想方法,這體現了他對於哲學理念的實踐。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莊子的哲學理念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完全融入於生活實踐。
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莊子講究精神上的自由和逍遙,也許有壹些讀者會產生疑問,莊子在物質生活上如此困頓,竟然還堅持不懈的追求精神上的逍遙,是否有壹些不切實際和本末倒置?
雖然我對莊子的觀點並不完全認同,但在這裏我想說的是這恰恰體現了莊子優秀的精神品質。壹個精神品質高貴的人,往往能夠在最落魄的時候保持樂觀的心態,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守住自己的尊嚴。正如孔子對於顏回的評價壹樣:
在中學時期,我非常喜歡的文章之壹是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章清新自然,沒有華麗辭藻的矯飾,通過四字詞語的高度概括,寥寥數句寫盡了“山川之美”。在閱讀《答謝中書書》的時候,就仿佛在欣賞壹幅高雅的中國山水畫。作者用寫意的筆觸,在宣紙上潑墨暈染,用極簡的筆法來表達對於自然的哲思。的確,自然本就很美,也許並不需要過度的文字進行刻意描摹,陶宏景潑墨揮筆之處恰到好處,用樸實無華的文字的點睛之筆來襯托自然的自在之美。現在讓我們來看壹看原文:
我個人有壹個發現,陶弘景在這篇短文中,先從非生物的物質開始寫:巍峨的山峰,清澈的流水,五彩斑斕的石壁;之後寫的是植物:青翠的竹林,茂盛的森林;最後是結合氣象景觀對於生物的描寫:猿猴和飛鳥,水中遨遊的魚兒。從最為靜態的事物逐漸過渡到最富有生命活力的動物,從組成世間萬物的基本元素逐漸演變到生命的誕生。這讓我不得不感到驚嘆,仿佛就是物質通過不斷進化產生生命的歷程(僅為個人感受)。
除此之外,陶弘景的這段文字中也構造了幾個優美動人的畫面,比如這其中的兩個:
我個人認為,通過氣象景觀破曉時的晨霧的襯托,給人壹種置身於仙境的夢幻之感,而此時引入猿猴和飛鳥的鳴叫聲,使壹個原本安靜的氣氛,頓時鮮活起來,同時與早晨萬物蘇醒朝氣蓬勃的氛圍相呼應。“亂”字並不體現叫聲的雜亂無章,反而給人壹種生物爭相鳴叫,競相展現朝氣和活力的積極向上的情緒。
這壹句對於傍晚景物的描寫同樣很具有畫面感,讀者們不妨想象:壹輪深紅的太陽即將緩緩沈入水中,落日的余暉灑在粼粼的波光上,閃爍著點點金色的星光。在這樣壹個舞臺的背景中,水中的魚兒競相跳出水面,劃過天空,從太陽的表面穿過,此時定格,紅色的落日中有壹個靈動的身影。這個畫面真是太美麗了!
從上文我們對於陶弘景文字的分析中不難看出,陶弘景對於自然是真心的熱愛,並且他對於自然之美的傳達是那麽的真切。當梁武帝即位後,屢次邀請他出山出仕,可能是陶弘景太過於喜愛和沈醉於山水之間的悠然生活,並不出山做官。但是,
陶弘景寄情於山水之間,我想實際上是對於自己本心的遵從和對於自己天性的張揚。這讓我想起了陶淵明的詩句:
為什麽我認為陶弘景具有莊子的哲學思想呢?他對於自己本心的遵從和對於天性的張揚,實際上也許就是莊子所認為的在精神上做到逍遙。但除了“出世”的思想以外,其實我們可以從細節上發現,陶弘景並不對於政事不聞不問,他在滿足自己天性的同時,也以獨特的方式為國家的治理做出自己的貢獻,正如上文:
“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我個人認為,陶弘景在實現了自己精神滿足的理想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使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這也許就是對於莊子思想精華吸收後的良好運用吧!
說到李白,大家壹定並不陌生,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他是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
之前我也同許多人壹樣,從李白豪放的詩句主觀臆斷的認為他的生活也是那麽的充滿仙意和詩意,壹定是美滿和幸福的。但當我在小學五年級讀了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之後,我逐漸意識到,這位偉大的詩人,也有自己的孤獨和痛苦之時,下面讓我們來讀壹下《獨坐敬亭山》:
我記得當時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書本上古詩的旁邊配有插圖:壹個落魄的文人坐在壹塊石頭上,看“眾鳥”和“孤雲”朝著遠方飛去,目光最終停留在敬亭山的石壁上,深深地嘆氣。
在查閱資料之後我得知,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和創作背景可能有待商榷。有壹種觀點認為: “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後浪跡江湖中的某壹年。”(引用自“百度百科”詞條“獨坐敬亭山”) ,而另外壹種觀點認為:
在我看來,無論是哪個時期,李白在仕途上都是失意的。這個細節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李白對於出仕的憧憬,這也許是李白對於施展自己滿腹才華,為家國作出貢獻的渴望。李白的肩上也同樣肩負著對於國家和社會正的責任和使命。如李白自己所說:
其實在我查閱資料之後,我發現李白在仕途上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坎坷。以我的認識,李白在進長安遇到賀知章之前的生活境遇並不順利,而在“安史之亂”之後,李白也可謂是顛沛流離。我們可以來看以下這幾個片段:
而正是這樣坎坷的壹生,李白卻寫下了無數瀟灑豪放的驚人詩句。正如杜甫對於李白的評價:
我為什麽個人認為在李白的身上,可以看到莊子的哲學思想呢? 首先,李白同莊子壹樣,具有很高的文學天賦和後天的文學造詣,具有驚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雖然李白可能並沒有形成壹套自己的哲學的理論體系,但他豪放的詩句往往能夠透露自己的哲思。其次,李白和莊子壹樣,在精神上能夠做到逍遙和自由,充分展現和釋放自己的天性。現實生活的坎坷並沒有擊退李白對於生活的鬥誌和沖垮精神世界的富足,相反,李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自由馳騁,逍遙自在。
壹提到蘇軾,我的精神就壹下子振奮起來。也許是壹種偏見吧,在中國古代的文人中,我最崇敬和喜愛的就是蘇軾,甚至可以說沒有之壹。
喜歡蘇軾是有原因的,每當吃起東坡肉的時候,當紅燒的肥肉與瘦肉的滋味在口中回味,往往會想起蘇軾在被貶謫時期自己總結經驗發明“東坡肉”的故事。每次去杭州旅遊,走過西湖上的蘇堤,便會自然而然想蘇軾在做杭州太守時治理西湖中的淤泥,將西湖的景色變得更為美麗。高二時每次翻開課本,每當讀到:
心中便回蕩起壹股豪邁的激情!
第壹次“認識”蘇軾應該是在小學的時候,當時在學蘇軾的壹篇描寫西湖的詩歌:
這個比喻讓人不禁贊嘆!很小的時候去遊過西湖,因此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對於西湖的印象有所淡忘,不免產生了小小的懷疑:壹個湖泊真的有那麽美嗎?後來又重遊了西湖,人長大了許多審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觀景讀史都能夠帶有自己的思考,這壹次西湖之美深深地震撼到我的內心:西湖很廣闊,但並非廣闊到無邊無際而是恰到好處,連接著遠處的青山,山上長著茂盛的叢林,雷峰塔屹立於山坡之上。遊船和畫舫親吻著水面,成為了點綴風景的畫龍點睛之筆。西湖晴天的景色真的完全如蘇軾所描寫的可以和西施比美。幾次遊覽西湖都沒有遇到雨天的景色,這也許是壹個小小的遺憾。希望能夠在以後的遊覽中恰逢雨天,撐壹把油紙傘從斷橋上走過,這該是如何的幸福啊!
在品讀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之後,我才知道蘇東坡對於杭州原來有如此之大的貢獻,西湖的美麗和蘇東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相信各位讀者壹定聽說過蘇東坡的優秀品質:樂觀!
記得小學上寫字課的時候,書法老師是蘇東坡的“鐵粉”。她給我們講關於蘇東坡的故事。我至今仍舊記得的是,當蘇東坡被關在牢獄中時,壹天又關進來壹個犯人,晚上只聽得蘇軾酣聲壹陣接著壹陣。這個犯人其實是皇上派來的宦官,皇帝於是知道蘇軾的問心無愧,最終只是將蘇軾貶謫,並沒有判他死罪。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出,無論面對怎麽樣的艱難險阻,蘇軾都有壹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蘇軾的樂觀體現在很多的地方,我們這裏就已《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為例:
我之所以認為蘇軾的身上可以看到莊子的哲學思想,除了蘇軾樂觀的品質和豪放的性格,他在自己的文章中也透露出自己的哲思。記得在剛上高中時學的《赤壁賦》就是壹片十分富有哲思的文章,我把我最喜愛的片段摘錄下來向讀者朋友們展示,這次我不做點評,讓我們壹起來細細品讀:
相信讀了以上兩個片段,讀者朋友們既感受到了蘇軾的悠然自在,也為蘇軾深刻的思考深深折服。我個人認為,蘇軾的另壹篇文章《記承天寺夜遊》也是壹片充滿哲思的佳作,我個人也十分喜歡這篇文章中對於景物的生動形象的描寫和壹種朦朧意境的營造。
相信大家都應該明白這樣壹個道理,壹本充滿智慧的書籍,妳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境遇去品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獲。讀《莊子》也是這樣,壹遍讀完並不意味著妳已經讀完了《莊子》這本書,只有在歲月的不同時段反反復復細細咀嚼,才能慢慢嚼透其中的滋味,是自己的精神品質得到提升。
我個人認為閱讀《莊子》是壹種享受,當妳流連於壹個又壹個生動形象而又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的時候,妳的精神世界也變得逍遙起來。
但閱讀哲學作品畢竟不是閱讀故事,除了享受之外,我們更應該帶有自己理性的思考。對於作者的觀點,我們應該壹分為二的進行判斷。用壹個不恰當的比方,這種閱讀的感覺就像在修改壹篇超級優質的作文,妳要從這篇文章中汲取精華,又要能夠用犀利的眼睛發現觀點的瑕疵之處,並引發自己的深刻思考。
感謝讀者朋友們能夠抽出寶貴的時間閱讀我寫的這篇文章!以上觀點僅為我個人的心得體會,難免會有觀點上的謬誤可不足之處,望各位讀者朋友們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