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老媽不入時了怎麽辦?而且還不讓我花錢,四十七了,感覺代購好多,見面就吵架,花壹百多買個保溫杯也覺得

老媽不入時了怎麽辦?而且還不讓我花錢,四十七了,感覺代購好多,見面就吵架,花壹百多買個保溫杯也覺得

以下這篇文章,妳可以看壹下,也就明白為何他們舍不得花錢。

下次買東西就說買成二三十的便宜貨,善意的謊言!

老爸老媽,妳們為啥總舍不得花錢

不管是去商場、飯店還是電影院,妳壹定會發現,現在這些地方都是年輕人的天下。就說買衣服吧,年輕人買東西大手大腳,幾乎不會討價還價,貫徹“喜歡就買”的原則;可老年人,買東西總是價格先行,左思右想,覺得“太貴”堅決不下手……兩代人不同的消費觀在當下產生了碰撞:老爸老媽,每月拿著不低的退休工資,怎麽就舍不得花錢呢?

跟營業員“串通”降價,老媽才肯買 記者最近去商場購物時,聽營業員說了壹個故事。

壹個女兒陪媽媽來買褲子,老人家六十多歲,看見壹條褲子樣子挺喜歡,就翻出價格牌來看了看。“這麽貴?”老人家拉著女兒就走。女兒看出了媽媽的心思,讓老媽先去試穿壹下再說。然後,在她試衣服的間隙,女兒私下跟營業員商量將這條380塊錢的褲子說成150塊錢,等媽媽試完出來,營業員告訴她:“褲子打折!”老人家這才開心地接受了。

這個故事不是個案。當下有壹定經濟條件的70後、80後壹代,家裏也許都有這樣“舍不得花錢”的父母。年輕人大概都有這樣的***識:帶他們出去吃飯,說貴;給他們花錢買衣服,不花他們的錢也心疼;舍不得打車;舍不得看電影……用享受生活“開導”他們,他們聽不下去。

年輕人搞不懂了,老爸老媽怎麽就這麽想不開呢?

老吳:孝順父母但不要笑話他們的消費觀

老吳聽了這個話題,深有感觸,“我們這壹代人和上壹代人,都是吃苦吃過來的。我們苦日子過慣了,節儉慣了。”

老吳坦言,他們這代人有文化又沒多少文化,雖然有中學以上學歷,但大部分都沒經過高等教育。從計劃經濟年代過來,看到現在物價飛漲,覺得很多東西都不值,比如衣服貴得不得了,他們過去可是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過來的,條件好點也就是自己買布料做衣服,“就是因為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我們會算小賬,不管有錢沒錢都節儉。”老吳拿自己舉例子,他有私家車但依然是能騎車就騎車,能坐公交就坐公交;買衣服也舍不得買貴的,老婆、女兒給他買衣服也都會“瞞報價格”,他覺得這樣穿著才舒服,要不然心裏頭難受。“南京有壹怪,老頭老太穿得大紅大綠,其實都是買的便宜貨。”

那麽年輕人的消費觀是怎麽形成的呢?老吳覺得,這是當下這個時代所特有的,“計劃生育國策從我們這壹代生小孩開始,我們把所有傾註在小孩身上,所以我們培養的下壹代,消費觀念變了。他們沒有經過壹件衣服‘新老大舊老二破破爛爛給老三’的年代,買衣服是‘與其買十件不好的不如買壹件好的’;他們講究的是效率,所以出門都勇敢地打車。這符合他們的經濟條件,但別忘記,這是父母培養出來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是父母培養了他們的消費觀。”

由此,兩代人產生了碰撞。“子女有經濟條件,就想著讓父母穿好壹點,制造壹些善意的謊言,這是壹種孝順。但千萬不要笑話父母這壹輩,要知道現在年輕人對金錢的無憂是建立在父母辛苦壹輩子勤儉的基礎上。”

老吳同時也擔憂,當下的消費觀念也養成了壹種奢靡的文化背景,“到了我們子女的下壹代,自我自私膨脹,他們的消費觀會變成什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