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寫作與偏題
鄰家有個小女孩,況老師給她編了壹個“童話”。她見我家有壹柄藏刀,很驚奇,因為它太像古裝戲裏的“裝備”。我逗她說:“是電視裏面落下來的。看過《水滸傳》沒有?”小女孩回答,看過呀。我接著解釋,裏面的人打架,打著打著,換成了廣告。他們回來,刀就不見了。被我撿走了。後來,竟有幾個小孩來問,況阿姨,妳家的刀是不是電視裏的人喝醉了掉出來的?
兒童的理解力就這個水平,有時天真得令人發笑。但這種現象出現在作文裏面,卻不能壹笑了之,當事人往往會長嘆壹聲:“完了完了完了,我寫偏題了!”
以下幾種情況常常導致偏題。
1、粗心和理解失誤。
壹提到北京就是“申奧”,以至題目為《北京2008》的作文,還有人在繼續“申奧”,通篇都還在為“申奧”而吶喊。他想都不想,那時已經是“熟奧”了。
有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文章,介紹校園壹角。有學生會忽略了“壹角”二字,把整個校園全部占領,壹網打盡。介紹故鄉的壹個村莊,有的學生只知道寫自然景色,而且非常單調的按四季推移來編排,把故鄉的人全弄丟了。
另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記敘文《放學回家以後》。有的同學用主要篇幅寫出:期待最美麗的音樂――放學鈴聲;校園的喧鬧、校門口的擁擠;擠車情形……甚至把經典假題材如 “扶老婆婆過街、幫老頭兒撿蘋果……”選壹個出來,“變形金剛”壹下,作為主要內容寫在文中。還有的學生寫在路上“抽獎、買零食……”之類的事情。他們都忽略了題目在時間上的嚴格規定,是放學回家以後,不是放學以後回家。他如果寫把書包扔在沙發上,壹邊吃回鍋肉壹邊看《大風車》,從內容上就符合要求了。
再如,寫壹篇記敘文《雨中》,有的同學會以對雨的描寫為主要內容,結果換了考試後自己的淚雨。稍微分析壹下,“雨中”只是壹個背景,可以寫雨,更應該寫雨中人、雨中事……雨中情什麽的。如果聽過《雪山飛狐》的主題曲《雪中情》,可能有助於理解這壹點,歌中有壹段敘事:寒風瀟瀟,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雪”僅僅是“情”的背景,故事的背景。
小時候,聽說過壹個真實的笑話,至今記得:給越南難僑的壹封信,竟有考生給“爛橋”寫了壹封信,不知道信封上有沒有“豆腐渣工程組收轉”的字樣。
2、逞“才”使氣、信口開河
現在有壹種“網絡狂犬病”,有的人在網上發表評論,見到什麽都沖上去咬壹口。結果評論全變成中國人的對罵。這種逞“才”使氣、信口開河的情形在學生作文中也有。有個學生在文中說,學校為什麽要設門衛,這是剝奪我們的自由,是違法行為,這種行徑和臺獨分子沒有區別。另壹次,他在作文中說,魯迅乃不忠之人,身為大清子民,壹心想它垮臺完全是不忠。這樣亂發評論,猛轟社會,是非顛倒、善惡不分的現象是思想拋錨的結果。
3、“慣性”
部分教師在對學生訓練時,強調“有針對性”,每次都把訓練內容匡定在所謂的熱門話題之內。環保、關愛、誠信……每次都做這樣的文字遊戲,根本不從文化修養的角度,而完全從對付升學考試的角度來練習。壹上考場,有的學生就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千方百計把文字的方向引向所謂熱門話題,哪怕是八竿子打不著。
也有學生是由於某次作文寫得很好,受到狂轟濫炸的表揚,不知不覺有點“暈”。下次,嘗到甜頭的他,不管面對什麽新要求,竟把上次的優秀作文克隆壹次。他還等著高分和他“第二次握手”呢!暈!
4、逆反心理嚴重,無視“遊戲規則”。
有的省市規定應試作文不能寫成詩歌(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但據說不好“評價”),有極少數學生無視“遊戲規則”,偏要寫成詩歌,當然,多半是水平不高的打油詩。
以上情形,都是兒童甚至少年在作文中常常出現的毛病。表現形式主要是“偏題”,根源主要是理解力的問題,錯誤理解題目、錯誤理解要求、錯誤領會語言環境……
筆者從教十來年,所接觸的偏題現象,基本上沒(轉載自2006年第2期《寫好作文》中的河南 李偉《考試與作文》)
把好妳的方向盤
――兒童的寫作與偏題
鄰家有個小女孩,況老師給她編了壹個“童話”。她見我家有壹柄藏刀,很驚奇,因為它太像古裝戲裏的“裝備”。我逗她說:“是電視裏面落下來的。看過《水滸傳》沒有?”小女孩回答,看過呀。我接著解釋,裏面的人打架,打著打著,換成了廣告。他們回來,刀就不見了。被我撿走了。後來,竟有幾個小孩來問,況阿姨,妳家的刀是不是電視裏的人喝醉了掉出來的?
兒童的理解力就這個水平,有時天真得令人發笑。但這種現象出現在作文裏面,卻不能壹笑了之,當事人往往會長嘆壹聲:“完了完了完了,我寫偏題了!”
以下幾種情況常常導致偏題。
1、粗心和理解失誤。
壹提到北京就是“申奧”,以至題目為《北京2008》的作文,還有人在繼續“申奧”,通篇都還在為“申奧”而吶喊。他想都不想,那時已經是“熟奧”了。
有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文章,介紹校園壹角。有學生會忽略了“壹角”二字,把整個校園全部占領,壹網打盡。介紹故鄉的壹個村莊,有的學生只知道寫自然景色,而且非常單調的按四季推移來編排,把故鄉的人全弄丟了。
另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記敘文《放學回家以後》。有的同學用主要篇幅寫出:期待最美麗的音樂――放學鈴聲;校園的喧鬧、校門口的擁擠;擠車情形……甚至把經典假題材如 “扶老婆婆過街、幫老頭兒撿蘋果……”選壹個出來,“變形金剛”壹下,作為主要內容寫在文中。還有的學生寫在路上“抽獎、買零食……”之類的事情。他們都忽略了題目在時間上的嚴格規定,是放學回家以後,不是放學以後回家。他如果寫把書包扔在沙發上,壹邊吃回鍋肉壹邊看《大風車》,從內容上就符合要求了。
再如,寫壹篇記敘文《雨中》,有的同學會以對雨的描寫為主要內容,結果換了考試後自己的淚雨。稍微分析壹下,“雨中”只是壹個背景,可以寫雨,更應該寫雨中人、雨中事……雨中情什麽的。如果聽過《雪山飛狐》的主題曲《雪中情》,可能有助於理解這壹點,歌中有壹段敘事:寒風瀟瀟,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雪”僅僅是“情”的背景,故事的背景。
小時候,聽說過壹個真實的笑話,至今記得:給越南難僑的壹封信,竟有考生給“爛橋”寫了壹封信,不知道信封上有沒有“豆腐渣工程組收轉”的字樣。
2、逞“才”使氣、信口開河
現在有壹種“網絡狂犬病”,有的人在網上發表評論,見到什麽都沖上去咬壹口。結果評論全變成中國人的對罵。這種逞“才”使氣、信口開河的情形在學生作文中也有。有個學生在文中說,學校為什麽要設門衛,這是剝奪我們的自由,是違法行為,這種行徑和臺獨分子沒有區別。另壹次,他在作文中說,魯迅乃不忠之人,身為大清子民,壹心想它垮臺完全是不忠。這樣亂發評論,猛轟社會,是非顛倒、善惡不分的現象是思想拋錨的結果。
3、“慣性”
部分教師在對學生訓練時,強調“有針對性”,每次都把訓練內容匡定在所謂的熱門話題之內。環保、關愛、誠信……每次都做這樣的文字遊戲,根本不從文化修養的角度,而完全從對付升學考試的角度來練習。壹上考場,有的學生就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千方百計把文字的方向引向所謂熱門話題,哪怕是八竿子打不著。
也有學生是由於某次作文寫得很好,受到狂轟濫炸的表揚,不知不覺有點“暈”。下次,嘗到甜頭的他,不管面對什麽新要求,竟把上次的優秀作文克隆壹次。他還等著高分和他“第二次握手”呢!暈!
4、逆反心理嚴重,無視“遊戲規則”。
有的省市規定應試作文不能寫成詩歌(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但據說不好“評價”),有極少數學生無視“遊戲規則”,偏要寫成詩歌,當然,多半是水平不高的打油詩。
以上情形,都是兒童甚至少年在作文中常常出現的毛病。表現形式主要是“偏題”,根源主要是理解力的問題,錯誤理解題目、錯誤理解要求、錯誤領會語言環境……
筆者從教十來年,所接觸的偏題現象,基本上沒(轉載自2006年第2期《寫好作文》中的河南 李偉《考試與作文》)
把好妳的方向盤
――兒童的寫作與偏題
鄰家有個小女孩,況老師給她編了壹個“童話”。她見我家有壹柄藏刀,很驚奇,因為它太像古裝戲裏的“裝備”。我逗她說:“是電視裏面落下來的。看過《水滸傳》沒有?”小女孩回答,看過呀。我接著解釋,裏面的人打架,打著打著,換成了廣告。他們回來,刀就不見了。被我撿走了。後來,竟有幾個小孩來問,況阿姨,妳家的刀是不是電視裏的人喝醉了掉出來的?
兒童的理解力就這個水平,有時天真得令人發笑。但這種現象出現在作文裏面,卻不能壹笑了之,當事人往往會長嘆壹聲:“完了完了完了,我寫偏題了!”
以下幾種情況常常導致偏題。
1、粗心和理解失誤。
壹提到北京就是“申奧”,以至題目為《北京2008》的作文,還有人在繼續“申奧”,通篇都還在為“申奧”而吶喊。他想都不想,那時已經是“熟奧”了。
有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文章,介紹校園壹角。有學生會忽略了“壹角”二字,把整個校園全部占領,壹網打盡。介紹故鄉的壹個村莊,有的學生只知道寫自然景色,而且非常單調的按四季推移來編排,把故鄉的人全弄丟了。
另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記敘文《放學回家以後》。有的同學用主要篇幅寫出:期待最美麗的音樂――放學鈴聲;校園的喧鬧、校門口的擁擠;擠車情形……甚至把經典假題材如 “扶老婆婆過街、幫老頭兒撿蘋果……”選壹個出來,“變形金剛”壹下,作為主要內容寫在文中。還有的學生寫在路上“抽獎、買零食……”之類的事情。他們都忽略了題目在時間上的嚴格規定,是放學回家以後,不是放學以後回家。他如果寫把書包扔在沙發上,壹邊吃回鍋肉壹邊看《大風車》,從內容上就符合要求了。
再如,寫壹篇記敘文《雨中》,有的同學會以對雨的描寫為主要內容,結果換了考試後自己的淚雨。稍微分析壹下,“雨中”只是壹個背景,可以寫雨,更應該寫雨中人、雨中事……雨中情什麽的。如果聽過《雪山飛狐》的主題曲《雪中情》,可能有助於理解這壹點,歌中有壹段敘事:寒風瀟瀟,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雪”僅僅是“情”的背景,故事的背景。
小時候,聽說過壹個真實的笑話,至今記得:給越南難僑的壹封信,竟有考生給“爛橋”寫了壹封信,不知道信封上有沒有“豆腐渣工程組收轉”的字樣。
2、逞“才”使氣、信口開河
現在有壹種“網絡狂犬病”,有的人在網上發表評論,見到什麽都沖上去咬壹口。結果評論全變成中國人的對罵。這種逞“才”使氣、信口開河的情形在學生作文中也有。有個學生在文中說,學校為什麽要設門衛,這是剝奪我們的自由,是違法行為,這種行徑和臺獨分子沒有區別。另壹次,他在作文中說,魯迅乃不忠之人,身為大清子民,壹心想它垮臺完全是不忠。這樣亂發評論,猛轟社會,是非顛倒、善惡不分的現象是思想拋錨的結果。
3、“慣性”
部分教師在對學生訓練時,強調“有針對性”,每次都把訓練內容匡定在所謂的熱門話題之內。環保、關愛、誠信……每次都做這樣的文字遊戲,根本不從文化修養的角度,而完全從對付升學考試的角度來練習。壹上考場,有的學生就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千方百計把文字的方向引向所謂熱門話題,哪怕是八竿子打不著。
也有學生是由於某次作文寫得很好,受到狂轟濫炸的表揚,不知不覺有點“暈”。下次,嘗到甜頭的他,不管面對什麽新要求,竟把上次的優秀作文克隆壹次。他還等著高分和他“第二次握手”呢!暈!
4、逆反心理嚴重,無視“遊戲規則”。
有的省市規定應試作文不能寫成詩歌(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但據說不好“評價”),有極少數學生無視“遊戲規則”,偏要寫成詩歌,當然,多半是水平不高的打油詩。
以上情形,都是兒童甚至少年在作文中常常出現的毛病。表現形式主要是“偏題”,根源主要是理解力的問題,錯誤理解題目、錯誤理解要求、錯誤領會語言環境……
筆者從教十來年,所接觸的偏題現象,基本上沒(轉載自2006年第2期《寫好作文》中的河南 李偉《考試與作文》)
把好妳的方向盤
――兒童的寫作與偏題
鄰家有個小女孩,況老師給她編了壹個“童話”。她見我家有壹柄藏刀,很驚奇,因為它太像古裝戲裏的“裝備”。我逗她說:“是電視裏面落下來的。看過《水滸傳》沒有?”小女孩回答,看過呀。我接著解釋,裏面的人打架,打著打著,換成了廣告。他們回來,刀就不見了。被我撿走了。後來,竟有幾個小孩來問,況阿姨,妳家的刀是不是電視裏的人喝醉了掉出來的?
兒童的理解力就這個水平,有時天真得令人發笑。但這種現象出現在作文裏面,卻不能壹笑了之,當事人往往會長嘆壹聲:“完了完了完了,我寫偏題了!”
以下幾種情況常常導致偏題。
1、粗心和理解失誤。
壹提到北京就是“申奧”,以至題目為《北京2008》的作文,還有人在繼續“申奧”,通篇都還在為“申奧”而吶喊。他想都不想,那時已經是“熟奧”了。
有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文章,介紹校園壹角。有學生會忽略了“壹角”二字,把整個校園全部占領,壹網打盡。介紹故鄉的壹個村莊,有的學生只知道寫自然景色,而且非常單調的按四季推移來編排,把故鄉的人全弄丟了。
另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記敘文《放學回家以後》。有的同學用主要篇幅寫出:期待最美麗的音樂――放學鈴聲;校園的喧鬧、校門口的擁擠;擠車情形……甚至把經典假題材如 “扶老婆婆過街、幫老頭兒撿蘋果……”選壹個出來,“變形金剛”壹下,作為主要內容寫在文中。還有的學生寫在路上“抽獎、買零食……”之類的事情。他們都忽略了題目在時間上的嚴格規定,是放學回家以後,不是放學以後回家。他如果寫把書包扔在沙發上,壹邊吃回鍋肉壹邊看《大風車》,從內容上就符合要求了。
再如,寫壹篇記敘文《雨中》,有的同學會以對雨的描寫為主要內容,結果換了考試後自己的淚雨。稍微分析壹下,“雨中”只是壹個背景,可以寫雨,更應該寫雨中人、雨中事……雨中情什麽的。如果聽過《雪山飛狐》的主題曲《雪中情》,可能有助於理解這壹點,歌中有壹段敘事:寒風瀟瀟,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雪”僅僅是“情”的背景,故事的背景。
小時候,聽說過壹個真實的笑話,至今記得:給越南難僑的壹封信,竟有考生給“爛橋”寫了壹封信,不知道信封上有沒有“豆腐渣工程組收轉”的字樣。
2、逞“才”使氣、信口開河
現在有壹種“網絡狂犬病”,有的人在網上發表評論,見到什麽都沖上去咬壹口。結果評論全變成中國人的對罵。這種逞“才”使氣、信口開河的情形在學生作文中也有。有個學生在文中說,學校為什麽要設門衛,這是剝奪我們的自由,是違法行為,這種行徑和臺獨分子沒有區別。另壹次,他在作文中說,魯迅乃不忠之人,身為大清子民,壹心想它垮臺完全是不忠。這樣亂發評論,猛轟社會,是非顛倒、善惡不分的現象是思想拋錨的結果。
3、“慣性”
部分教師在對學生訓練時,強調“有針對性”,每次都把訓練內容匡定在所謂的熱門話題之內。環保、關愛、誠信……每次都做這樣的文字遊戲,根本不從文化修養的角度,而完全從對付升學考試的角度來練習。壹上考場,有的學生就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千方百計把文字的方向引向所謂熱門話題,哪怕是八竿子打不著。
也有學生是由於某次作文寫得很好,受到狂轟濫炸的表揚,不知不覺有點“暈”。下次,嘗到甜頭的他,不管面對什麽新要求,竟把上次的優秀作文克隆壹次。他還等著高分和他“第二次握手”呢!暈!
4、逆反心理嚴重,無視“遊戲規則”。
有的省市規定應試作文不能寫成詩歌(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但據說不好“評價”),有極少數學生無視“遊戲規則”,偏要寫成詩歌,當然,多半是水平不高的打油詩。
以上情形,都是兒童甚至少年在作文中常常出現的毛病。表現形式主要是“偏題”,根源主要是理解力的問題,錯誤理解題目、錯誤理解要求、錯誤領會語言環境……
筆者從教十來年,所接觸的偏題現象,基本上沒(轉載自2006年第2期《寫好作文》中的河南 李偉《考試與作文》)
把好妳的方向盤
――兒童的寫作與偏題
鄰家有個小女孩,況老師給她編了壹個“童話”。她見我家有壹柄藏刀,很驚奇,因為它太像古裝戲裏的“裝備”。我逗她說:“是電視裏面落下來的。看過《水滸傳》沒有?”小女孩回答,看過呀。我接著解釋,裏面的人打架,打著打著,換成了廣告。他們回來,刀就不見了。被我撿走了。後來,竟有幾個小孩來問,況阿姨,妳家的刀是不是電視裏的人喝醉了掉出來的?
兒童的理解力就這個水平,有時天真得令人發笑。但這種現象出現在作文裏面,卻不能壹笑了之,當事人往往會長嘆壹聲:“完了完了完了,我寫偏題了!”
以下幾種情況常常導致偏題。
1、粗心和理解失誤。
壹提到北京就是“申奧”,以至題目為《北京2008》的作文,還有人在繼續“申奧”,通篇都還在為“申奧”而吶喊。他想都不想,那時已經是“熟奧”了。
有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文章,介紹校園壹角。有學生會忽略了“壹角”二字,把整個校園全部占領,壹網打盡。介紹故鄉的壹個村莊,有的學生只知道寫自然景色,而且非常單調的按四季推移來編排,把故鄉的人全弄丟了。
另壹次考試,要求寫壹篇記敘文《放學回家以後》。有的同學用主要篇幅寫出:期待最美麗的音樂――放學鈴聲;校園的喧鬧、校門口的擁擠;擠車情形……甚至把經典假題材如 “扶老婆婆過街、幫老頭兒撿蘋果……”選壹個出來,“變形金剛”壹下,作為主要內容寫在文中。還有的學生寫在路上“抽獎、買零食……”之類的事情。他們都忽略了題目在時間上的嚴格規定,是放學回家以後,不是放學以後回家。他如果寫把書包扔在沙發上,壹邊吃回鍋肉壹邊看《大風車》,從內容上就符合要求了。
再如,寫壹篇記敘文《雨中》,有的同學會以對雨的描寫為主要內容,結果換了考試後自己的淚雨。稍微分析壹下,“雨中”只是壹個背景,可以寫雨,更應該寫雨中人、雨中事……雨中情什麽的。如果聽過《雪山飛狐》的主題曲《雪中情》,可能有助於理解這壹點,歌中有壹段敘事:寒風瀟瀟,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雪”僅僅是“情”的背景,故事的背景。
小時候,聽說過壹個真實的笑話,至今記得:給越南難僑的壹封信,竟有考生給“爛橋”寫了壹封信,不知道信封上有沒有“豆腐渣工程組收轉”的字樣。
2、逞“才”使氣、信口開河
現在有壹種“網絡狂犬病”,有的人在網上發表評論,見到什麽都沖上去咬壹口。結果評論全變成中國人的對罵。這種逞“才”使氣、信口開河的情形在學生作文中也有。有個學生在文中說,學校為什麽要設門衛,這是剝奪我們的自由,是違法行為,這種行徑和臺獨分子沒有區別。另壹次,他在作文中說,魯迅乃不忠之人,身為大清子民,壹心想它垮臺完全是不忠。這樣亂發評論,猛轟社會,是非顛倒、善惡不分的現象是思想拋錨的結果。
3、“慣性”
部分教師在對學生訓練時,強調“有針對性”,每次都把訓練內容匡定在所謂的熱門話題之內。環保、關愛、誠信……每次都做這樣的文字遊戲,根本不從文化修養的角度,而完全從對付升學考試的角度來練習。壹上考場,有的學生就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千方百計把文字的方向引向所謂熱門話題,哪怕是八竿子打不著。
也有學生是由於某次作文寫得很好,受到狂轟濫炸的表揚,不知不覺有點“暈”。下次,嘗到甜頭的他,不管面對什麽新要求,竟把上次的優秀作文克隆壹次。他還等著高分和他“第二次握手”呢!暈!
4、逆反心理嚴重,無視“遊戲規則”。
有的省市規定應試作文不能寫成詩歌(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但據說不好“評價”),有極少數學生無視“遊戲規則”,偏要寫成詩歌,當然,多半是水平不高的打油詩。
以上情形,都是兒童甚至少年在作文中常常出現的毛病。表現形式主要是“偏題”,根源主要是理解力的問題,錯誤理解題目、錯誤理解要求、錯誤領會語言環境……
筆者從教十來年,所接觸的偏題現象,基本上沒(轉載自2006年第2期《寫好作文》中的河南 李偉《考試與作文》)
把好妳的方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