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談到工作,無非是上班、下班,壹樣有進退迷茫,偶然有些驚喜,明天生活還是繼續。要說最不同的,或許就是它的工作地點——河南嵩山少林寺。
要說這是壹份怎樣的工作,我想先分享壹個招聘啟事:
基本信息:
工作地點:河南·登封
所屬部門:錘譜堂
匯報對象:監院
待遇:高於同行業平均薪酬;
福利:五險壹金、崗位晉升、技能培訓、績效獎金、節日禮物、團隊聚餐;
崗位職責:
1.能適應春夏秋冬與二十四節氣變化規律,並制定相應的生活策略;
2通過禪、武、醫的訓練,維持身體與心靈的平衡;
3.因工作需要,要求進可談儒、釋、道,退可論文、史、哲;
4.定期沐浴、誦經、焚香,上班規定服飾為亞麻衣物;
5.能攀爬原始山路,方向感強,同時接受每周三次的爬山頻率;
6.能辨別基本的草藥,及其生長特性;
任職要求:
1.生而為人,需有所敬畏;
2.至少精通壹門外語;
3.懂得耕種、釀造、茶道以及其他手工技藝者優先考慮;
4.琴棋書畫有特長者,優先考慮;
5.熟悉國家宗教政策;
6.生活不規律者不予考慮;
公司簡介:
少室山密林。
這份非典型的招聘啟事,是我在少林寺工作兩年後,尋找接班人時寫成的。看似調侃,實際上誠意十足,關於少林寺工作的基本面,大致如此。
概括來講便是: 在少林擔任對外文化傳播的工作,負責接待來自不同國家的外交使團,進行國學以及少林文化的輸出,並在業余時間鉆研武術、禪修和中醫。
有許多朋友經常問我,為什麽去少林?怎樣才能進入少林??
我個人看來,很多時候壹種工作選擇,本身不存在太多寓意。就像有的人畢業後奔著去投行或麥肯錫,抑或投身互聯網BAT,又或者跑去深圳、矽谷創業,都是壹種綜合性的決定,關鍵是那份篤定,以及妳的心性如何在工作中延伸。
這位男生(我),為了這份工作,準備半年,若算上所有的規劃和籌備,至少三年。籌備的過程是理性、嚴謹和單調, 相對而言,比較精彩的是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輪回中,他究竟在少林寺經歷了怎樣的生活?
立夏,壹般在公歷五月五前後,按《周易》的說法,五月是天風姤,壹陰初生,《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天地相遇,品物鹹章;剛遇中正,天下大行”。
卦象說的是剛柔相濟,萬事萬物大有可為,就像夏天的少林。
這是最繁忙的時候,在“壹帶壹路”政策的影響下,少林承接了壹系列文化交流項目,維也納、瑞士、北非五國等各種團體陸續掛單入住,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制訂並實施系統性的武術和國學訓練。
白天
每天清晨5點起床,陪著壹群外國人開始晨練,早餐後壹起從擒拿手、五步拳,練到開山棍和梅花單刀。我常跟朋友說,練武極其艱苦,大抵是正常軍訓的2.5倍。
下午是文化課時間,在寺院西面的少林文化學院,課室裏筆墨紙硯壹樣不少,各種顏色的手“龍飛鳳舞“起來”,然而墨跡還未幹,禪醫師傅又開始為他們講解經絡、穴位以及針灸手法。日日如此。
我喜歡和那群非洲學員待在壹起,去體會那種原始的生命力。壹個人開心大笑,其它人便跟著笑;壹個人練武怒吼,其他人便壹起吼。 這是壹種很緊密的人與人的鏈接,它屬於精神或更高的層面。
記得離別的那個晚上,非洲團和少林武僧們圍著篝火,跳著非洲本地舞蹈,唱著古老的歌謠,每壹個音符和鼓點,都源於生命的跳動。告別,也可以轟轟烈烈。
夜晚
然而夏季少林最有趣的時光莫過於夜晚,晚飯後先打打坐。參禪打坐,其先決條件是萬緣放下,壹念不生,所謂:
修習空花萬行,宴坐水月道場。
降服鏡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
這是壹生的修行。坐禪,實際是壹種復原和治愈。
隨後精神抖擻,筆者便會邀請聊得來的朋友壹起喝茶,往往是這樣的局:茶臺左邊是幾個外國友人壹臉問號和壹堆問題,而右邊則是三兩個老和尚大笑指點,接著大家壹邊品茶壹邊下棋,我就坐在正中充當翻譯,這種每天每夜中西碰撞的妙處,不言而喻。
在坐的外國人,多不是壹般的遊客,大多是該國某些政府部門的特派官員,抑或是大學教授,而右側的老和尚,也皆有相當道行,大家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當弗洛伊德、薩特、加繆、王爾德、黑格爾還有倫勃朗、韋伯、伍迪艾倫的觀點,和寒山、老莊、錢穆、曹雪芹、李漁的境界每天晚上不斷交織碰撞, 夏天的夜晚也因此變得有趣且悠長 。
當然,也不是每天晚上都這麽吵。少林是壹個平臺或載體,它能不斷吸引壹些傳統文化的藝人聚集。有次深夜,和壹位古琴老師交談,除了茶與琴之外,寂靜山裏的夜,只有燭火不停閃爍。
有天晚上,蔡誌忠老師說:“禪,不只是那壹瞬的開悟,還有悟之前和之後的生活。” 壹瞬間擊中了我,以前的自己太過於強調巔峰的那壹刻,但忘了去想,得到了之後怎麽辦?解脫了之後又怎麽辦?是維持,還是慢慢放下?這些問題沒人躲得過。
其實就像這份工作,筆者把它當成壹次冒險,壹次對工作框架的再定義。
這份工作它需要勞作,有付出,也有財務上的回報。學習文化,傳播文化,再傳承文化,吃素、練字、練武、打坐、采藥,每壹天的勞作與心中理想的生活模式相互印證。這本身就是壹種完滿。
但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沒那麽線性。沒有太多線性的升職加薪抑或買房買車人生巔峰,沒有太多的同類對比或競爭,它的巔峰可能取決於每壹天,取決於每個當下,它是非線性的,過得好了,每天都可以是巔峰。
少林的冬很簡單,潔凈精微,需要做的就是進修,為來年做準備。
有壹次大雪封山,百無聊賴的上午,便步行至監院的房間,發現他在寫書法,於是二人各寫幾筆,然後喝茶閑聊,忽而窗外風聲大起,走出門壹看,雪花翩翩飛落,兩個人就這樣看壹上午。
鹽飛亂蝶舞,花落飄粉奩。
奩粉飄落花,舞蝶亂飛鹽。
又壹次雪夜,當時正值Alphago和李世石大戰,我每天都晚上都去找壹位圍棋四段的老和尚復盤。那晚是大雪,我們復到第四盤,耳邊放著戴荃的《悟空》,那壹盤棋李世石幾乎可以說是節節敗退,以致有些淒涼。
復到後面老和尚嘆壹聲:阿法狗的棋有很深的禪意吶! 說罷欲言又止,眼眶泛紅,歌曲正好唱到那句“金箍當頭,欲說還休”。
諸位可以想象,少林是沒有暖氣的。天寒地凍,只得與松柏比壹比誰先雕了。
古人說: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故每年冬天都做壹定的梳理,少林有三件寶貝,這裏簡單提壹下:
禪
禪宗,是佛教中很有意思的壹個分支。它不強調念經,不強調打坐,不強調所有形式性的修行,它講究的是每壹天的衣食住行,講究頓悟,和頓悟前後的生活。
其實佛教各門派的目標大多壹致,即解脫論。為了實現解脫,要經歷漫長的修行,要虔誠和堅持。 但禪宗歷來都是,壹言半句就悟道,接著就解脫。
少林是禪宗祖庭,有達摩面壁的山洞,也有二祖斷臂求法的立雪亭。為這些故事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但最令他們想不到的是,這裏卻很少大型的法會,也沒有太多誦經。僧人們大多都是寫字喝茶,種地養花,時不時再做些清掃。他們也樂意聊天,兩三句話總能把人逗笑。
有時候,笑就是壹種悟。
就如禪宗的教學方法,其實已經說明壹切: 即境示人,借題發揮,下壹轉語,當頭棒喝,以姿代言,正言若反。
馮友蘭先生曾說,禪的起源是漢末至魏晉時期,作為外來者的佛教僧人,與本土的道士經常互相交流,這種被稱作“清談”的魏晉之風,後來便演化為禪宗。這是壹門使人愉悅的宗教,這是它的善意。
寒山曾作過壹首詩,筆者很喜歡,在此分享:
“高高山頂上,四顧極無邊。靜坐無人識,孤月照寒泉。泉中且無月,月是在青天。吟此壹曲歌,歌中不是禪”。
武
這是個太大的話題,但卻不得不講。因為對於武學,我們都有太多的誤解。
首先,武學是壹門學問,而不是壹門運動或體育,它博大精深又十分講究,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其次,武學的目的不是天上飛或水上漂,而是技擊——第壹時間擊倒敵人(包括太極);最後,武學體系起源於漢朝,它的大多數理論根基是中醫,也就是《黃帝內經》中的經絡學說,它的表現形式為套路,發展於唐宋,衰落於明清。
這是壹個真實存在的世界,有無數的天才與大師究其壹生投身武學 ,哪怕到2017年,中國還存在的門派和拳種至少有百種以上,無論是少林拳、太極、八極、八卦,抑或意拳、柔拳、形意、詠春,他們遍布大江南北,但主要集中在河南、山西、天津與河北。
任何壹個門派的合格武者,對普通人來說,只要出手都會是致命的。這也是武學必須低調的壹個重要原因。古時候練武,都要挑晚上練,還要找四面高墻的院子,就是怕別人偷學,因為真的功夫極具危險性。
話說回來,其實也沒有那麽玄乎,就是通過大量重復的訓練,能夠快速、有效地攻擊他人最致命的穴位,但壹般沒練過的人基本不可能躲開,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壹擊必須致命,不然就是沒練到家。因此,師傅收徒弟需非常謹慎,骨骼第二,人品第壹。這也是武學體系不可能枝繁葉茂的另壹重要原因。
我在少林是練武的,夏天外功練得多些,如站樁、石鎖、沙袋、打樁、拍水各種基本功,所謂外練筋骨皮,也練套路,如小洪拳、五步拳、七星拳等,基本是白天練功,晚上抹藥;冬天則是內功為主,如易經和洗髓,大多練氣,大冬天晚上有時坐著練也能出汗。這些都是基本功,至少堅持百日,方算入門,俗稱“百日築基”。
關於武術,說到底還是要以身傳身,只有搭上手,才知分量與真假。若有真正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私聊我,其實目前中國對傳統武術感興趣的人,不在少數。特此聲明壹下,我不是壹名武者,我只是半個武癡。
醫
武術裏有句老話,“拳起於易,理成於醫”。
武術從壹種搏擊,演變成壹門學問,和中醫是分不開的。如打哪裏,怎麽打,需要醫學指導;如練功或對抗時受傷,需要中醫正骨療傷;更有壹些武術,如鐵砂掌,都必須用祖傳的藥方配合著練,不然必定越練越傷。
這種迫切的需求,促成了以中醫為主體的少林醫宗。我只是簡單學習了針灸和藥理常識,偶爾上山采藥,主要用於四季養生。後來親戚朋友生些小病,能簡單加以治療調養,也y已經很滿足。
其實禪、武、醫三者,在少林寺的僧人眼裏,是同壹個概念,是相通的。 所謂理成於醫,以武入禪,再以禪運武,三者缺壹不可。 少林的拳法練久了,慢慢就能懂得如何養生,有智慧的人,慢慢更能領悟出壹種禪意。
這些都不是玩笑話。
以上,便是我在少林寺的工作經歷總結。
最後想說:
有壹種生活,看不見過去和未來,因為活在季節的深處。
冬天的果實在春天就要開始播種。夏天的味道在夜晚,在如何將田野的夜過得廣闊且漫長。入秋忌閑看大雁,要釀酒儲糧,采集藥草,否則蕭索寂寥的情緒容易滋長,會難以過冬。隆冬是壹場戰役,古時過冬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天地萬物遇寒則殺,所以心氣要暖,再輔以飲食,導引。開春時沐浴,踏青行歌,它的快樂是冬天的饋贈,讓春天變得可愛。
有人說,生活在別處。我並不認同。生命中的每壹刻不是永遠都會是這樣,眺望有時是壹種疲憊,不如用心學會珍惜眼前。
忘卻過去和未來,生命就會廣闊,這是我們的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