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南溪書院)
南溪書院 ,尤溪縣城南,原為邑人鄭義齋館舍,北宋宣和五年(1123),朱熹父朱松任尤溪縣尉,去官後寓居尤溪。南宋建炎四年(1130),朱熹生於此地。朱熹去世後,縣令李修於嘉熙元年(1237)捐資於原址建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築,祀朱家父子。寶佑元年(1253年),宋理宗賜額“南溪書院”。
(南溪書院前朱熹塑像)
從桂峰村復返尤溪,天時過午,快餐小面壹碗,步行去“南溪書院”。仍是細雨綿綿,微風拂面,只覺得不那麽寒涼。書院坐落城南,已經規模成景區,壹尊高大雄偉的朱熹雕像屹立中樞,提醒妳進入了“閩中尼山”的理學聖地。 望見那兩株朱熹手植的“沈郎樟”,在郁郁蔥蔥的後面就是“南溪書院”。
(朱熹畫像)
朱熹童年有七載生活在這裏 ,後曾多次回歸,關心桑梓,扶持書院,留有許多文章詩作,及逸聞掌故。
(南溪書院,朱熹手植“沈郎樟”)
書院內外有“壹塘兩樟”蔚為景觀。
書院左側的兩株古樟據傳為朱熹手植,人稱“沈郎樟”(朱熹乳名沈郎),樹高30米,需三四人合抱,歷800余年而參天葉茂,庇蔭著這方理學聖地。 雨中的樹有些寂寞,遊人寥寥,甚至躲雨的人都沒有,枝葉在微風中沙沙地響著,呢喃中夾雜著壹絲空望。 我用鏡頭去致意,遠遠地打量,才能欣賞它的全貌。
(南溪書院,半畝方塘)
那“半畝方塘”鑒開庭院,壹座石橋分為兩下,因朱熹的《觀書有感》詩意浚成。 水借雨絲而粼粼,魚遊天光而亂影,角上壹通“半畝方塘”的石碑字跡蒼蒼。遙想當年,尤溪城南毓秀峰下的這間別院,會有壹方寒塘凝波,正應了環山抱水的吉象,有花柳扶風,鴨鵝遊弋,那坡岸應是黃土瘦石,縵著茵茵細草,淡淡出鄉舍的自然味道,不似眼下的水泥方塘瘆著冰冷。兒時朱熹的許多傳說都發生在這裏,如“半畝方塘二度桃”、“小沈郎坐沙畫卦”、“六齡孩童勝棋王”等,那童年自是快樂的。
(半畝方塘)
三十六年後,42歲的朱熹因舅氏祝嶠的喪事而南下尤溪,又回到出生地鄭氏館舍。他看到父親朱松題在墻上的《蝶戀花?醉宿鄭氏閣》, “清曉方塘開壹鏡,落絮飛花,肯向春風定。” 睹物思人,憶起館前的方塘舊夢,寫下膾炙人口的《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借池塘水清是因活水註入,來比喻要除弊求新的思想,以景說理,成為傳世名篇。塘邊有高考後的學子在拍照,似是祈求“活水”帶來好運。
(瓷瓶上的朱熹故事)
南溪書院閱盡春夏秋冬,那樟樹繁葉籠蔭,那方塘清光鑒月,莘莘學子於枝影下說今道古,在雕欄間尊聖誦經,繾綣而氤氳著壹懷的秀色與文氣,不知會是怎樣壹種浸淫與享受。
(南溪書院內景)
中國四大書院:應天、嶽麓、白鹿、嵩陽,我四者訪其三, 對書院葆有壹種崇敬之心。 說點題外話,參加工作之初,恰逢評法批儒,我誤入理論組,小學五年級的學歷,哪有理論可言,甚至分不清“諸子”與“朱子”的區別,鬧出笑話。經人指點才知道,壹個是先秦學派的總稱,壹個是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的尊稱,更深了解已經是大學以後的事了。
(巨筆如椽)
在書院的韋齋祠、觀書第、毓秀坊、毓秀亭間拜訪,真切感到,朱熹是位儒家理學之集大成者,是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壹生著述126部、700多卷,為“古今著述第壹人”。他親手創辦書院27所,培養了真德秀(宰相)等362位名重朝野的各類人才。 他學識淵博,人格高尚,是繼孔子之後,在人類思想史上貢獻頗豐的文化聖哲。
(《朱子家訓》圖解)
但似乎朱熹早已不怎麽提起了,孔子尚且“實用”,後賢更是默默,只是在家鄉,在典慶,在申遺,尚可借作神靈。還好,在傳統文化的復歸中,朱熹的“重農務本、興文重教、清廉造福、循理守禮、忠孝愛親”的思想在課堂上還有提及;耳熟能詳的“源頭活水”典故,《朱子家訓》中“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箴言,都或多或少地規範著家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心。由此看來, 傳承不是高調的虛倡,不是故居的豪施精建,甚至不是誇祖耀宗的說辭,而是,期望內心洗練的需求,仰慕高雅時的虔敬,以及恬淡和寧靜下神誌的歸屬。
南溪書院,是妳在告訴我嗎?我仿佛聽到,方塘活水在涓涓,古樟綠葉也諄諄。
(朱熹誕生地碑)
(文公祠)
(半畝方塘碑)
(朱熹手跡)
(南溪書院外景)
(朱松課子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