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1.取面粉(9公斤)放缸內,用85℃熱水(春秋季用75℃熱水,夏季用70℃熱水)4.7公斤拌成面絮出缸。放在大圓匾中揉拌成卵石狀,把酵種撕碎放入,用雙手握拳不斷搋揉至軟韌、發光,無疙瘩為止。蓋上棉被(夏季用單布)保溫,靜置發酵約4小時。
取面粉(2.75公斤),用菜籽油拌和成油酥面。
2.將香蔥擇凈,洗後吹幹,切成細末,將油渣、豬網油切碎,壹起在砧板上剁碎拌勻,盛入盆中,加精鹽和燒餅末攪勻成餡。
3.在案板上撒些面粉,放上發面團,將用沸水溶化的堿液分次對入,搓揉至面團光滑不粘手,然後搓成長條,摘成大小相等的面劑250,將油酥分成相同份數。
4.逐個將面劑拍扁,在邊上摘1小塊面皮包上油酥,放在面劑中心,用手壓成直徑約3厘米的片,挑入餡心後包攏捏緊,用面杖搟成直徑約10厘米的圓餅。用250克溫水稀釋飴糖,然後刷在燒餅表面,撒上芝麻。
5.用柴草5公斤燒熱爐坑,把燒盡的草灰分撥爐膛兩側,再用柴草5公斤分數次放入爐內燃燒,用叉鏟在燃燒的草上壓壹下,將爐膛兩側冷灰覆蓋上面,隨即用水刷把爐壁刷洗幹凈,自爐膛兩側下部向上貼餅,最後貼至爐頂。貼滿後,將覆蓋的冷灰撥向兩側,將未燃盡的柴草翻身,挑在叉鏟上,手舉叉鏟進行烘烤,直至餅坯呈蟹殼黃色,起鼓出爐,用小掃帚掃去燒餅上的浮灰。
產品特點 幹松,爽口,香脆,邊白面紅。
李連貴熏肉大餅
原料:面粉500克,豬湯油125克,鹽8克,冷水250——275克,豬肉(五花肉)1250克,花椒、大料、肉寇、白芷、草果、丁香、紫寇等適量、蔥、姜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面粉用水調成較軟的面團,靜置壹段時間。
2、將豬湯油中、加入100克面粉和鹽,調成軟酥。
3、將醒好的面團下成100克的劑子,用小平仗稍搟,再用兩手抻壹下,成壹長35厘米、寬約5厘米的長方形,將軟酥抹在長條上,從壹端向另壹端叠起,成長方形,將兩邊用手壓壹下後用搟面杖搟長、窩起,成壹正方形,待用。
4、用搟面杖將生坯搟成橢圓、略成方型的餅坯,厚度約為半厘米。
5、放在餅鍋中,用180℃—200℃的溫度兩面刷油烙約4—5分鐘,表面起雲盤花時即熟。
6、用刀從中間壹切兩半,將層次打開,將醬好熏熟的熏肉,切成薄片或碎指甲片,蔥切成絲、香菜切成段,再將甜面醬抹在餅內,加入蔥絲、香菜末、肉片或肉末,即可食用。
特點:外酥、裏軟、肉香、蔥辣、醬、菜芳香。
附:1、將豬肉放在鍋中加入清水,以末過豬肉為宜,將香料、蔥、姜用料寶或紗布包好,投入到鍋中,用大火燒開,小火煮約2.5—3小時至肉酥爛撈出晾涼待用。
2、將熏鍋中加入白糖、茶葉,放入鋁屜,上面放上豬肉,至於火上、用大火燒至冒煙後,將毛巾將邊沿封嚴後,熄火,靜置5—10分鐘,即可。簡介 土家燒餅(土家燒餅、掉渣燒餅、掉渣兒燒餅、燒餅皇後、西施燒餅、恩施燒餅、土家掉渣燒餅、中國式比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壹百多年前,當第壹批移民遷移到恩施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從而美味的燒餅隨著遷徙的人群來到了恩施。這項獨特的烹飪方法在恩施及周邊地區廣為傳播,成為了恩施及周邊地區各族人民有口皆碑的美食,結合現代生活快節奏,講究飲食營養健康的特點,現代土家燒餅用獨特的發酵過程、全天然餡料制作,以油而不膩、入口柔和、鮮香可口、回味悠長而深受市場推崇和喜愛,是回歸自然的綠色食品。 做法 “將精白面粉、酵母、溫水、黃油、糖在盆中和成面團,加蓋發酵,發酵時間約兩小時,切開面團,見斷面有許多小孔即成發面。將肉松,小蔥剁成碎末待用。將牛肉與蒜壹起剁碎,使蒜香充分進入牛肉末中。”記者在天涯等知名的BBS上看到,類似的“土家燒餅家庭制作秘笈”幾乎全都成為熱貼,許多白領都根據這些簡單易操作的烹飪步驟制作出了各自的“家庭版土家燒餅”。成了這種制作簡單、易於DIY的燒餅“粉絲”。特色 1.用老面發酵才香甜 這種土家燒餅是湖北恩施的特產,最大的特色就是老面發酵.第壹塊老面是從糧食酒曲中提煉出來放到面團裏的。用酵母最適合做面包,如果做燒餅用酵母,讓同行知道會被笑話. 用“老面”發面做饅頭燒餅的方法實際上在整個北方都非常普遍,在發酵粉還沒有那麽通用的時候,“老面”就是最傳統原始的發酵方式:每次都從上壹次發好的面裏揪下壹塊,留做下壹回的“面頭”。這塊“源源不絕”的“老面”,不同地方叫法都不壹樣。除了“老面”之外,有的地方稱之為“面肥”,有的地方叫“面頭”,還有的地方叫“酵頭”。用“老面”發出來的面更有咬勁,入口之後有種甘甜的香味。 2.裏外都有肉餡 這號稱“中國式比薩”的土家燒餅,看起來果真有幾分洋模樣,二十多公分直徑的圓餅,邊緣稍厚,中間略薄,上面有壹點薄薄的肉餡。剛出爐的時候,餅上面還油滋滋地冒著氣泡,整個餅酥脆焦黃,香味能彌漫很遠。 由於是老面發酵,在中和酸味的時候用的是堿水,操作的夥計要把壹大塊十幾斤重的大面團扔在面板上,用刀劃開,均勻地鋪上堿水,再用力揉起來,如此要反復幾道,從壹旁觀看也能感覺到這“打堿”的工序需要有膀子力氣。 打堿完成之後,負責成形的師傅就把面團拉成均勻的長條,再分割成手掌大小二兩壹個的面團,用搟面杖搟開,抹上壹層肉餡卷起來,再從上方按扁;整理成“飛碟”的形狀後,再在中間的凹陷部分填上壹層肉餡,就可以進烤箱了。由於裏外各有壹層肉餡,所以烤出來的燒餅從裏到外透著油香,壹切四塊,外酥內軟,真有點比薩的感覺。香味訣竅 土家燒餅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只要打燒餅鋪子前面經過,壹定會聞到那股竄鼻子的濃香。很多人吃過之後感到油滋滋香噴噴,覺得裏面壹定放了不少油,但事實上土家燒餅在制作過程中,沒有經過任何在表面“刷油”的過程,表面的那層油是從肉餡之中烤出來的。 面粉:土家燒餅用的是“中筋面粉”,因為面粉筋度太高,松泡性不強,做出來的燒餅有的會發硬;低筋面粉不容易成形。 和面:“老面”做引子,氣溫和水溫決定了發酵的時間;通常壹袋面和出來的面團需要壹個半小時的發酵時間。 餡料:這是最重要的壹個環節。擺在案板上的壹大盆肉餡,實際上是由不同部位的豬肉混合剁碎而成,其中還添加了“土家族”的特殊香料。這種土家風味的肉餡在經過高溫烘烤的時候就會散發出濃郁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