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全職媽媽更容易造成教育失敗?(心理學應用)
題記 兩個故事:壹個是狀元老子做“職業爸爸”,花三十年時間證明教育的失敗。另壹個是學歷不高的“無業父母”無力顧家,孩子成為高考狀元!這種巨大的反差,為何會不斷地出現在身邊?裏面有什麽奧秘,有必然性嗎?如何從心理學理論上說明這種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對於全職爸爸和全職媽媽們有什麽啟示?如何防止自己的兒女教育失敗? 這篇文章很可能遭遇全職媽媽們的反感。很正常,符合文中心理需要理論:文章打擊了全職媽媽們自我成就的需要,以及歸宿感,以及獻愛心的需要,這讓她們難以接受。不過這個目的並非我的初衷,這些問題也不是只出現在全職媽媽的身上,而是全社會的通病。只不過全職媽媽們身上表現得更突出,更典型壹些而已。如何反思目前存在的問題,並設法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對號入座地去“扮演角色”,進行“角色維護”“自我辯解”“情感保護”等心理反映,正好考驗媽媽們的智慧和教育的理智! 心理學應用:為什麽全職媽媽更容易造成教育失敗?為什麽媽媽會被孩子稱為魔鬼媽媽?為什麽被照顧得越周到的孩子越不快樂? 今日學堂校長:張健柏 壹:全心全意地投入為何帶來相反的結果?壹個孩子,如果享受過於“職業化”的待遇,壹旦由全職爸爸,全職媽媽,或者全職爺爺,全職奶奶全職照顧,甚至僅僅是因為父母過於重視孩子,把孩子的前途未來看得比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為重要,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結果往往更容易造成教育失敗。這個結論,是我們大眾認為“不應該出現”的事情:專門讓壹個人來“全面負責”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這種”慷慨投資”理所應當帶來“豐厚產出”:應該提升孩子教育成功的可能,變得更加優秀才對。這也是全職媽媽們的初衷和願望,怎麽可能還相反呢?我了解過周圍壹些全職媽媽的子女教育情況,大約孩子都是幼兒園,小學階段“好像還可以”,媽媽們會很自豪地宣揚自己的“成績”,其實孩子身上已經隱藏了很多不良的種子,只是家長視而不見。媽媽們對孩子取得的壹點點進步都津津樂道,絲毫不見孩子身上潛藏的問題。說這些媽媽眼睛有問題壹點都不過分。我就見過壹個全職媽媽,孩子因為調皮搗蛋被學校開除了。即使這個時候媽媽不得不承認孩子“有問題”,但是說不出什麽道理,反而不斷說:這孩子進步多麽大,心地多麽善良,媽媽病了會給她端水等等,覺得孩子很委屈,甚至會幻想自己對不起兒子,如果當年如何做,孩子就更會開心有出息了等等。可是我看到的是:這個孩子由於教育不良帶來的行為心理問題很嚴重,今後還會出問題。另外壹個全職媽媽,如果光聽她說的話,她嘴裏的女兒簡直就是個完美的天才,如果我們學堂錄用她簡直就是白撿了個大便宜。我見過後才發現這個孩子也是有嚴重的行為和心理問題,僅僅是在學校裏的學業成績還不錯而已。結果我婉言謝絕這個孩子入學。不是這孩子已經教不好了,而是有這種糊塗媽媽,孩子沒法教。全職媽媽的教育對象,壹般都在中學以後問題暴露,壹般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已經養成了慣性,來不及改正了,因此全職媽媽們的教育成果,總體上是失敗的。孩子們往往在心理個性行為上,有很多的問題,學業上失敗的情況也很普遍。這裏講兩個都是我身邊親友的真實故事:壹個是狀元老子做“職業爸爸”,花三十年時間證明教育的失敗。另壹個是學歷不高的“無業父母”無力顧家,孩子自己成為高考狀元!我的壹個長輩,當年是我們地區的高考狀元(文革前),可後來所在的國營廠倒閉後被迫下崗,可以說這生運氣很不好。由於自己的職業失敗,就把人生的全部希望放在兒子身上,孩子從小就在父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成長,小學中學壹路呵護,操了很多心,在父親的辛勤栽培下,結果高考的時候成功地考入了武漢大學,算是我們家族中僅有的幾個考上全國壹流名校的佼佼者了。可是,考上大學也就是問題的開始:進入大學後,爸爸失去了全面指導控制的機會,兒子得到了自我發展的“自由”,而且脫離監管的孩子也有獨立自主的願望。於是“乖”了兩年,勉強上到大二之後,就連續兩年留級。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名牌大學雖然不好進,但是很好出,老師很願意送學生及格,只要別太過分,大家壹起混文憑。實際上大學裏大多數學生都是在混日子,女生看韓劇,男生玩遊戲等等,可是基本上都可以混畢業,還有壹個不錯的成績單去騙騙企業。這孩子能考上武大絕對不笨,可他偏偏連體育課都要去拿個不及格,可見這孩子“故意不學”,連混日子都懶得混。最後當然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回家後父母當然很生氣,後果卻不嚴重!因為愛子心切,雖然沒有畢業證,但是父母到處找高人幫忙,居然還是在省城的銀行幫他找了壹份相當不錯的工作:輕松,有層次,薪水也高。可是最可笑的是:他“毅然決定”繼續反抗父親安排的理想道路,還是要走自己的小路:兩年之後,就因為挪用公款滿足“高消費”,買高檔手機等物,被銀行辭退。父母再次出來為已經三十多歲的兒子買單:把養老金全部貢獻出來還不夠,還到處借錢來為他填窟窿退賠,背了壹身債,以免兒子被關進監獄。他現在的職業是“自由人”,父母已年老,無力管教,只好遠遠離開,暗自傷心地品嘗自己壹生中最後的,也是最大的失敗。相反:壹些自顧不暇的父母,沒有時間和能力專門來“照顧和幫助子女”的,往往孩子卻很成器。我另外壹個親友,也算是我的長輩,沒上過大學,也沒有正式工作,靠外出給人打工,當保姆賺點錢回家過日子,也沒有學卡爾威特和斯特娜夫人的教育法,也沒有時間和精力管孩子,父母唯壹能做的,就是教了孩子壹招:家長沒有本事,什麽都不懂,妳將來要考上大學,連學費都別指望父母,得自己想辦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想要什麽就自己去努力。得自己的為自己負責!結果孩子去年高考成為狀元,電視臺來家報道,官員們來家看望,連學費都有別人爭著送,家長壹點都不操心。上面所說的兩個故事看起來很偶然,實際上,這種奇怪的現象,如果學習過心理學,就知道是必然的: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全職爸爸,以及全職爺爺,全職奶奶,如果專業負責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都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教育失敗。放手讓孩子自擔責任,反而會成功。這是人性的必然定律。當然也有例外:如果該全職媽媽或者全職爸爸精通心理學和教育學,而且很善於應用心理學全力幫助孩子成長,善於行為教育,也可能會提高孩子的教育成功可能性。實際上,這就是精英教育的本質----讓思維能力強的優秀成人來教育孩子。不過,這樣的全職媽媽有幾個?這樣的全職爸爸存在嗎?如果有這樣的爸爸媽媽,他們的事業會很忙的。因為真正精通心理學的人,無論做什麽都很容易成功,特別在這樣壹個商業社會中,精通心理學將讓他們成為各行業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不太可能呆在家裏當專職保姆。當代中國人普遍非常缺乏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因為中國人在概念上,以為心理學是壹個“專業技能”,好像離實際生活很遠。中國大學裏大量由根本不懂心理學的教授們編出來的[心理學教材]和講授的心理學課程,主要是堆砌概念的壹些迂腐無用的內容,更加強化了這個印象。結果是:由於缺乏基本的心理學常識,國人的日常生活經常處於無序和混亂中,不太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快樂度極低。相反:美國等西方國家非常重視心理學,即使是壹個沒有考上大學的普通職員,也會利用業余時間去社區大學修學心理學課程。這不是為了提職,而是因為他知道:這是壹門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實用性課程。實際上,美國某高級官員總結說:美國之所以強大的原因,不是因為美國的技術專家有多高明,而是因為美國有壹大批很高水平的心理專家。這種說法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難以理解。 二:馬斯洛心理學理論關於學習動機和成就動力的解讀!這裏我用壹個基本的心理學理論常識,來解讀壹項經常令中國父母們大惑不解的現象:就是為什麽全職媽媽往往導致教育失敗?為什麽對孩子傾註了全部人生希望的父母,往往最後收獲的是壹個徹底的失敗者?為什麽被照顧得越多的孩子越不快樂?這些問題,不僅令中國的普通父母們不解,即使是現在很紅的“教育大師”們也沒有說清楚。甚至是中國家長們的偶像如卡爾威特的父親,斯特娜夫人,這些全力關註孩子教育的家長,僅僅是在孩子的學術教育上成功了,就成為國內家長們壹窩蜂追著學習的榜樣,但是家長們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在人生教育上,卻基本上無例外地失敗了:因為他們的孩子的人生並不快樂。要說明這個問題,這裏需要先補充說明壹點基本的心理學理論和教育理論:第壹個是心理學大師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有五個不同層次的需要,第壹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歸宿和愛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第五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在馬斯洛的這個需求動機發展模型中,最重要的啟示就是:人絕對不會滿足於目前已經達到的狀態而穩定下來,相反,壹旦達到第壹層次的生存生理需要上的滿足後,就開始不斷追求更高的心理上的滿足,精神和心理的要求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和動機。最終,自我實現也就是成長和成功的需求,會激發我們更高的動機,成為我們最高的精神需求。人生就是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開始,壹步壹步地向更高的層次邁進,能夠實現這個轉移過程的,人生就會很快樂,很充實,心理就會比較健康和積極。相反:如果人生的需求無法向上轉移,就會覺得很壓抑和失敗。如果不僅不能夠向上提高需求層次,反而被剝奪了更高的需求層次,被迫向更低的層次轉移的話,往往帶來巨大的挫敗感,心理上常常不能夠接受,容易導致各種障礙,甚至會自殺。例如,金融危機讓很多很風光的總裁們破產,但絕對不會嚴重到讓他們失去最基本的生活條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因為“事業失敗”,讓他們更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受到了打擊,就導致很多人情緒低落,還有不少人自殺。另外壹個教育學理論,與上述理論相同:就是人是生來就熱愛學習的。因為真正的學習就是人生的成長,符合人的需求心理層次向上轉移的要求。因此真正的教育就是不斷讓學生心智成長的手段。明白了這兩個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原理,就明白為什麽全職媽媽(爸爸)為什麽更容易造成教育失敗,以及我們國家的孩子為什麽都普遍很不開心的原因了。因為我們家長目前的做法,違背了基本的心理學原理,也違背了教育學的原理。 三:全職媽媽們用提供孩子低層次要求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更高層次的需求!首先,生理需要固然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人如果得不到食物,會冒險去偷去搶。但是壹旦生理和安全需要沒有問題,人關註的其實就是歸宿和愛,以及尊重的需要。這裏的愛指的不是被寵,不是人能夠“集三千寵愛在壹身”就開心了,而是寵人,是有愛的能力,是自己“很重要”和“被需要”的感受需要。如果現實中不存在這種需要,人往往會刻意制造出這種需要,或者通過遊戲來假裝自己被需要。例如,孩子喜歡扮家家,模擬當媽媽爸爸,來“照顧”洋娃娃做家務等等,也喜歡養小動物,想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對“弱小群體”提供幫助,用遊戲來滿足自己心理深處的這種需要。大人們喜歡玩的“建設類,戰略類”的電子遊戲”,如“文明”等,也是這種成就需要的表現。大人們喜歡養寵物,也是實現自己內心深處“愛和歸宿”的成就需要!實際上城市裏喜歡養寵物的群體,她們在現實生活中是缺乏“被需要感”的,她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壹個旁觀者,這本來就是她們選擇的“有福氣”的活法,但是這種不被人需要的“生活”卻讓她們很缺乏成就感,於是就找個小狗,在動物身上實現自己“愛與歸宿”的需要。實際上,全職媽媽的心理需要,也基本上停留在這個階段:角色歸宿的需要(我是某某的媽媽)。我們在網上看到很多全職母親,網名就是孩子的名字,或者“小寶媽媽”等角色命名,很多全職媽媽的博克內容,全部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壹點壹滴,孩子取得壹點點進步她們就當作天大的新聞公布給全世界。這些全職媽媽們很盡心地演出自己的角色,以此得到心理歸宿感。壹旦離開孩子的需要,她們往往茫然無措。這種全職媽媽往往在孩子升學離開家後,都會變得心態失衡。這說明本質上不是孩子需要她們,而是她們需要孩子。學堂孩子的壹些全職媽媽,把孩子送到學校住宿後,甚至會哭好幾場,會公開和偷偷地找各種理由跑來看孩子,會不斷打電話給老師:我的孩子怎麽樣了?他會不會不習慣?他能夠適應嗎?難道他真的不想媽媽?等等。另外,大多數的媽媽,在給孩子打電話的時候,都會問“想不想家,想不想媽媽”,孩子們當然很乖巧地說“當然想”,這樣家長就很滿足。這些事例,充分說明照顧孩子,當全職媽媽,實際上是這些母親為實現自己較為高層次的需求,滿足“歸宿和愛”的心理需求而存在的。本質上,這種行為與這些媽媽當小女孩的時侯扮家家沒有什麽兩樣,只不過洋娃娃被真實的孩子代替了,但是心理的本質需求完全壹樣:孩子實際上是她們用來滿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工具。也正因為如此,她們沒有懂得把孩子作為壹個獨立個體來尊重,也同時剝奪了孩子本身更高壹個層次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孩子往往被這些媽媽們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來滿足媽媽們“歸宿感”和“獻愛心”的心理需要。不客氣地說,這樣家庭中孩子的地位,跟壹個玩具沒有什麽兩樣。第四個層次的心理需求是尊重需求,國人基本不懂什麽是尊重,只知道講面子。在家裏,家長們基本上都不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也不懂得自我尊重,因此彼此都無法滿足尊重的需要。在日常的社交中,我們通過互相給面子來獲得虛假的心理滿足,也不懂得真正的尊重。由於缺乏尊重和互相尊重,中國人的生活質量缺乏提高的空間。這壹點,美國蘭德公司的中國報告也說得很明白,就不多說了。家長們往往很奇怪:學堂裏管教學生很嚴厲,孩子們很“怕”的老師,同時也是孩子們很喜歡的老師。而且學堂的老師即使處罰了孩子,孩子也不生氣。而且在規矩嚴格的學堂,孩子們還過得更快樂壹些。反而在處處寵孩子的家裏,孩子往往容易發脾氣,常常不高興。家長們不解之余,把結論說成是孩子天生怕老師,其實不是這個原因。本質原因是學堂的老師強調尊重需要,即使對孩子,我們也像對大人壹樣,講原則和規矩。我們甚至尊重孩子犯錯誤的權利,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唯壹不同的是:我們要求孩子必須為自己的錯誤買單,這也是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學會規則意識。而家長基本上剝奪了孩子的這種心理追求,以“為孩子好”為理由剝奪孩子的心理需求,甚至於用滿足孩子低層次需求的方式來剝奪孩子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如打斷孩子的遊戲來強迫孩子吃各種“好東西”等。孩子當然不高興,當然會發脾氣了。家長們基本上會盡力阻止孩子“犯錯誤”,而壹旦犯錯誤後,又盡量不讓孩子承擔後果,結果造成孩子的反感,心理需求被剝奪,也養成孩子錯誤的行為模式。我壹般明知孩子會吃虧,但只要影響不大,也會讓孩子自己去吸取教訓。例如,我的孩子小時候壹貫被老人強迫餵食(極度不尊重孩子基本生理能力的例子),而且會在孩子玩得很投入的情況下把孩子壹把抓過來餵食(非常不尊重孩子的心理願望和需求,把孩子當動物養),結果不僅經常導致孩子的強烈反抗,還形成厭食的心理價值觀。接回家教養後,孩子說如果能夠不吃飯就好了,我告訴他可以尊重他的要求,他可以壹天都不吃飯。他很驚喜,說真的嗎?我說當然是真的。我很尊重地跟他約定好,壹天不吃飯,但可以喝水。結果他後來餓得團團轉,只好不斷去喝水。孩子並沒有因此恨我,反而更尊重我,因為我充分地尊重了他的選擇和自由,即使是錯誤的。而且我故意用這種方式來教育他,讓他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可惜,中國的父母嘴巴上說教,行動上卻更喜歡教自己的孩子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結果出現大批問題孩子。第五個層次的需求是“自我成就”的需要。簡單壹點說,就是成功和成就的需要,這是心理需求的最高層次要求,而且,這個層次的需求是無限高度的,不像低層次的需要是有限制範圍的。比如妳不可能為了滿足“吃”的生理需求而不停地吃。但是自我成就是無止境的空間,人的壹生都在不斷地追求自我成就,它成為人生最大的動力和滿足的來源。孩子自我成就需要的滿足,首先來自於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的成就,越能夠控制自己身體的孩子,動作越靈活的孩子,心理滿足度越高,因此他們越快樂,越自信。這就是西方教育中非常重視用體育來塑造孩子心理健康的原理。我們從學步的孩子身上,能夠看到孩子學習會走之後的巨大滿足感:他們不停地嘗試,不停地失敗,終於有壹天能夠到處走來走去,非常開心。因為孩子學會了成功地控制自己的身體。不過不少愚蠢的家長會以“照顧”為名,以防止孩子失敗為名,以保護為名,剝奪孩子身體控制的自我成就要求,來滿足自己“好家長”的心理歸宿要求。其實本質上就是為了滿足家長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剝奪了孩子成長的需要。內心深處覺得必須讓孩子保持無能的狀態,才會更需要家長的“幫助”。當然,在嘴上,家長們是“抱怨”孩子“這不行那不行”,所以他們才“不得不”幫助孩子,以此彰顯自己的“能耐”和“重要”。最嚴重的例子,是我看到過的壹個7歲的悲苦小孩,他被家長剝奪了幾乎可能的成長過程心理需要,臉上寫滿了無助和痛苦,常常毫無理由地哭泣:因為他連路都走不好,平平的地板上走路都會摔跤。跟他父母交流後發現:小時候因為怕孩子摔跤,怕衣服弄臟等等理由,因此他無論到那裏,都是被家長們抱著(輪流接力交換,反正家裏老人沒事),很少自己運動,結果造成孩子嚴重的心理問題:脆弱,敏感,無助,自卑,而且我認為這個問題基本上無法解決了,即使這孩子只有七歲,但是由於破壞得實在徹底和嚴重,在生理上已經無法挽回。這個孩子今後,可能只有在悲苦和無助的處境下過完壹生了,實在是可憐。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當很有活力和很有成就的人,被疾病和傷痛綁到病床上的時候,他們的痛苦很大壹部分並非來自於身體,而是來自心理需求的被剝奪而並非病痛本身:他們對於自己身體的控制力喪失了,這讓他們非常沮喪。因此很多人會得抑郁癥,甚至會因此導致更嚴重的事件如自殺等。醫院的醫生都知道:這種類型的病人,在身體的問題沒有解決的時候倒不用擔心,但是壹旦身體開始恢復好了,反而可能會出事。因為身體的生存需要滿足後,剩下來就是心理成就需要,會對自己的失去功能而難以接受。所以,身體的健康直接與心理的健康快樂緊密聯系。另外,汶川大地震壹年後,當初活下來倍感慶幸的幸存者,卻大量出現自殺的情況。這顯然是心理因素導致的問題:因為失去親人的他們缺乏“愛和歸宿”的需要,在剛開始的生存問題解決之後,他們開始面對這個問題,而由於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而自殺。這不是政府給他們撥款就能解決的,這反過來說明:心理的情感需要,比現實的物質需要更重要,更能夠決定人生的幸福和快樂。滿足自我成就的需要,還體現在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上面:當孩子們在持續不斷提高身體和思維能力的時候,以及孩子擁有更廣泛的知識面時,孩子的心理是積極而正面的,這證明本質上孩子們很願意參加學習。而且孩子實際上還很願意參加各種有競爭性的活動,“贏”的感覺讓他們有巨大的滿足感,同時,失敗的挫折,又激發他們不斷的努力和進步,這個過程持續壹生。理論上說:任何壹個個體,如果找到了壹個自己願意不斷努力的領域,都可以獲得極大的成功。而家長們此時過度保護的結果,就是造成孩子終身都不敢面對困難和懦弱的個性。因此,西方的教育,特別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家長只是盡量幫助孩子選擇最佳的路線。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擁有選擇的智慧和選擇的能力,而不是強迫孩子接受死板的知識。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的投入並做出驕人的成績來,所以西方才有各種層出不窮的人才和天才。可惜,在中國的家長,基本上只關心孩子的低層次物質需求,忽略孩子的高層次需求。甚至更可惡的是:家長們經常剝奪孩子們高層次的需求而用低層次的需求來“滿足”孩子,並灌輸壹套違反心理需求原則的人生價值觀,造成孩子的心理病態。比如說,家長目前普遍對孩子的教育價值觀就是:好好讀書,將來考好大學,才有好工作,才能夠養活自己,才能夠買車買房,才能討老婆,成家生孩子。這表面聽起來很正常,其實特別可笑:因為這些笨家長們,把豐富多彩,具有無限可能性的精彩人生,變成了動物似的“活下去和繁殖”的生存需要。把馬斯洛心理學中的高層次心理需求全部抹煞,只用最低壹級的“生存需要”來“激勵”孩子,這怎麽可能讓孩子有真正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孩子們基本上感受不到“生存壓力”的時候,在家長們的全力維護下,他們的生活很舒適很滿足的時候,這種教育目標和激勵方式,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笑話,他們骨子絕對不認同。但是他們自己也找不到答案,所以心理“很郁悶”!只能無奈地混壹天算壹天,甚至找到了網絡和遊戲,用這些虛幻的遊戲來打發自己。這就是家長的錯誤教育的結果。實際上,這種低層次目標更適合農村和貧困家庭,他們在基本的生存壓力下,會比城市的孩子特別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更有實現基本生存需要的願望和動力。但是,絕大多數孩子,內心根本不可能認同家長的讀書學習是為了“找工作”“過生活”的“中國式人生需求理想”理論,因為這完全與基本的心理學要求背道而馳。西方普遍教育孩子的人生學習目標就是追求真理和智慧,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倒是更本質地反映了人的最大成就需要。中國的金錢拜物教,違背人的精神發展要求,不僅培養的是畸形的人格,而且培養了失敗的,不快樂的人生。在造成孩子的心理和行為障礙上面,全職媽媽們做得要更“成功”壹些:本質上,由於缺乏自己的事業空間,自然也缺乏真正的“自我成就”心理需求的滿足感。當她們把“媽媽”作為自己的“人生職業”,自然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獲得自身心理滿足需要的工具。因此,往往全職媽媽,全職爸爸和全職爺爺奶奶們,把孩子作為自己的心靈寄托,為了實現自己的高層次需要,如自我成就感等,用滿足孩子的低層次物質需要的方式,來剝奪了孩子的更高層次心理精神需要,剝奪孩子的能力發展和成長空間,讓孩子不得不依賴他們,離不開他們,以此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和“重要感”。可以說,這些家長本質上都是很自私,很自戀的。在具體表現方式上,這些自私的全職媽媽們有很不相同的面目:壹種是無怨無悔型的“賢慧媽媽”,她們無微不至地照顧好孩子生活的每壹方面,剝奪了孩子體驗生活的需要和基本生活能力,造成出壹個生活上極端無能的孩子,從而也讓孩子在心理上脆弱和缺乏自信。可能孩子很乖,但是往往對未知的世界充滿恐懼,變成心理上長不大的孩子。這種孩子,即使小時候學業成績比較好,但是長大後不太會有什麽出息:因為他們的個性偏於內向和封閉,心理上也缺乏自信,情感脆弱,敏感,身體上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生活上難以自理,自然談不上什麽“人生成就需要滿足”,他們的人生將很缺乏成就感。另外壹種好強心更重的全職媽媽,把孩子作為實現自己心中夢想的工具,比如,希望孩子考上哈佛,自己就可以成為“哈佛媽媽”了,實在不行上清華北大也行,這樣就可以到處自吹自擂,滿足自己心理成就的需要。這也是她們“媽媽事業”的成就需要。這種媽媽可能會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甚至是冷酷:她們非常關註孩子的學習成績,會逼孩子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除了生活方面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生活需要外,其他方面孩子都必須服從職業媽媽的意願和要求。她們為了讓孩子就範,會無情地收拾孩子,當然,心理上,她們會說這是為孩子好。如果孩子學業表現不良,她們痛打孩子也不奇怪,我就見過壹個家長因為10歲的孩子彈鋼琴沒有專心就被當眾壹個耳光打過去。我雖然不反對打孩子,但堅決反對因為孩子學業不良打孩子,只建議用於處罰孩子的行為不良。這種媽媽,往往在孩子小學階段會比較有“成就感”,她會用孩子取得的各種成績,考級的證書等等來炫耀自己的“功績”,滿足自己的“成就需要”。小學階段很容易取得這些垃圾證書,而這些東西很容易讓媽媽自以為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她還會在媽媽圈中到處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其實是通過誇耀孩子來滿足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不過,壹旦孩子上了中學以後,就開始分化了:壹些個性弱壹點的孩子(女孩居多),可能願意繼續壓抑自我,服從家長的意願,乖乖地讀書,犧牲自己的意願和要求,壓抑自己的心理和願望,最後成功地考上大學。但是,即使考上了名牌大學,這種孩子的心理狀態也很不好,會偏於冷漠和感受遲鈍,缺乏激情和熱情,就像是壹個沒有靈魂的工具。這種人,即使名牌大學畢業,或者繼續上研究生,壹生中也不會有什麽真正的成就,更不會快樂,另外也不會有什麽生活能力。我在武漢大學看過太多這樣的城市孩子,壹個個像個老頭老太般,病懨懨的活在夢幻中的樣子。這些,已經算是全職媽媽們的“成功案例”了,媽媽們也自以為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直到發現孩子在工作和結婚後出現壹系列的問題,才悔之晚矣!另壹批小孩,比例上占大多數,特別是男孩居多,則上中學後開始反抗父母。他們不能忍受自己的高層次需求被剝奪,所以開始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由於缺乏指導,往往會迷上網絡遊戲等,讓他們在虛幻的世界裏獲得“自我成就”的滿足感,逃避現實中冷酷的學習生活和冷酷的媽媽。因此,這批孩子往往成為“問題孩子”,其實主要是心理上長期需求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