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在線等....有關圖拉丁cpu的問題

在線等....有關圖拉丁cpu的問題

圖拉丁P3的主頻是1.26-1.4,圖拉丁C3的主頻是1.0-1.4

關於補充問題:請購買圖拉丁C3 1.0或1.1,50元左右。或者圖拉丁P31.4,200元左右。815EPT主板,100元左右。顯卡請購買9600移動版或者9550,150元,是性價比最高的AGP顯卡。

我轉的以下文章不是故意搜出來的,而是早前我在論壇看到的。覺得寫的很好,我也據此弄來了圖拉丁C3。

文章主要詳細說了圖拉丁賽揚和圖拉丁P3的詳細產生和發展。也可以直接去這裏看

/topic.jsp?tid=6477512&lastUpdate=04-26.20:54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轉貼自ZOL 生不逢時的祭品 談英特爾圖拉丁處理器

摘要:如今火熱的扣肉是圖拉丁的後代?我正好是2002年1月購的機,當時p4 1.6 1000多壹點 845D的板子也900多呢 圖拉丁塞揚1.0 600,815ept的板子600多。慶幸當時買了圖拉丁,沒白花冤枉錢。超頻後的圖拉丁 p4 2.0以下都不是對手,現在還在用,性能真的很強,絕對經典。就是815系列構架和sdram限制了他性能的進壹步提升。

本文主要闡述以下幾個問題:

1、圖拉丁的分類與技術淺談;

2、英特爾為何要推出圖拉丁;

3、圖拉丁與奔騰4,性能孰優孰略;

4、奔騰4的致命缺陷,輕薄筆記本仰仗圖拉丁;

5、奔騰4止步3.8GHz,英特爾迷途知返;

6、酷睿遙祭圖拉丁:奔騰4 NetBurst架構終結,古老的P6架構重新登場

第壹部分 圖拉丁的分類與技術淺談

圖拉丁,英文名Tualatin,是美國壹條河流的名字。這是英特爾最後壹款奔騰III處理器的核心研發代號,圖拉丁奔騰3的歷史極為短暫,但又有著特殊的地位。不要忘記,桌面版奔騰III有三種核心:最古老的Katmai奔騰III(其實就是奔騰II的核心加上SSE指令集,0.25微米工藝,512KB半速二級緩存,Slot 1接口)、最流行的Coppermine奔騰III(0.18微米工藝,256KB全速二級緩存,Socket 370與Slot 1兩種接口),以及本文的主角Tualatin奔騰III(0.13微米工藝,256KB全速二級緩存,Socket 370接口)。在這三種奔騰III中,只有圖拉丁被單獨羅列出來,以示與另外兩種奔騰III的本質區別:圖拉丁奔騰III集古老的P6架構優點於壹身,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發熱量的優勢,是奔騰III的極致,也是奔騰M和酷睿(這兩種處理器依舊是繼承了P6架構)出現以前的P6微處理器架構的極致。時至今日,就連不懂CPU技術的二手筆記本商家都懂得以“圖拉丁”的名字來標榜自己奔騰III二手筆記本的與眾不同,由此可見圖拉丁在用戶心目中的神聖地位。

上面所說的都是桌面版本處理器的情況。其實圖拉丁除了具有桌面版以外,還有移動版和服務器版,桌面版也有奔騰III和賽揚的分別,下面就來具體介紹壹下它們的區別。

先說桌面版圖拉丁奔騰III。這款處理器和133MHz FSB銅礦(Coppermine)奔騰III有很多***同的地方:同為133MHz FSB,同樣具有256KB全速二級緩存,不同的地方在於:圖拉丁奔騰III不支持雙路處理器並行工作模式而銅礦奔騰III支持;圖拉丁奔騰III的二級緩存延遲時間為1而銅礦奔騰III為0;圖拉丁奔騰III支持自奔騰4開始采用的數據預讀取技術而銅礦奔騰III不支持。因此在性能方面,同主頻的圖拉丁奔騰III並不比銅礦奔騰III快(數據預讀取技術可以彌補二級緩存延遲時間長而帶來的性能損失)。圖拉丁奔騰III有如下幾款:1A GHz/1.13A GHz/1.2 GHz/1.33GHz。

再來談談桌面版圖拉丁賽揚。很多人認為圖拉丁賽揚就是采用100MHz FSB的圖拉丁奔騰III,這是不正確的。圖拉丁賽揚的性能比同主頻的圖拉丁奔騰III要低,除了FSB低以外,還因為圖拉丁賽揚僅支持精簡的數據預讀取技術(還有壹種說法是根本不支持,筆者手中資料有限,所以不做論證),此外二級緩存的位寬也低,所以不能和圖拉丁奔騰III相比。根據我的測試,圖拉丁賽揚1.4 GHz的性能略低於圖拉丁奔騰III 1.13A GHz,但是高於1GHz的銅礦/圖拉丁奔騰III。圖拉丁賽揚有如下幾款:900A GHz/1A GHz/1.1A GHz/1.2 GHz/1.3GHz/1.4 GHz。很多人都否認圖拉丁賽揚有1.4GHz的版本,其實IBM NetVista A22就有采用賽揚1.4 GHz的機型,筆者就買了壹款。

第三談談服務器版的圖拉丁奔騰III-S。這款處理器是圖拉丁家族的性能王者,價格也是出奇地昂貴(筆者收藏過兩款:1.26GHz和1.4GHz)。圖拉丁奔騰III-S面向雙路服務器市場,采用133MHz FSB,具有512KB全速二級緩存,二級緩存延遲時間為0,支持增強型數據預讀取技術,性能極為強悍。當時國外很多英文硬件評測網站都有圖拉丁奔騰III-S與奔騰4/Athlon XP的對比評測,以Tom's Hardware Guide網站的評測為例,在采用815平臺、PC133 SDRAM內存的情況下,圖拉丁奔騰III-S 1.26GHz戰勝了850平臺、PC800 Rambus內存的奔騰4 1.8GHz。圖拉丁奔騰III-S有如下幾款:1.13 GHz/1.26 GHz/1.4 GHz,此外還有極少量的1.53 GHz工程樣品散落於世界各地的著名硬件評測室。

最後來談談移動版的圖拉丁奔騰III-M。這款處理器的技術特征基本等同於桌面版圖拉丁奔騰III,但是二級緩存增大到了512KB,同主頻下的性能顯然強過桌面版圖拉丁奔騰III而直追圖拉丁奔騰III-S。圖拉丁奔騰III-M顯然比桌面版圖拉丁奔騰III的地位高,因為移動版奔騰4處理器發熱大功耗高,很難應用在輕薄筆記本上,相比之下發熱低功耗低的圖拉丁奔騰III-M就有了用武之地,得到了長足發展,直到奔騰M出現以前,圖拉丁奔騰III-M都是輕薄筆記本的當然之選。而桌面版奔騰III因為性能太強會威脅到奔騰4,所以英特爾人為打壓它:閹割二級緩存、保持高售價和低產量、鼓勵品牌機廠商采用奔騰4等等不公正的市場舉措。圖拉丁奔騰III-M的型號很多很復雜,以正常電壓版為例,主要有866 MHz/933 MHz/1 GHz/1.13 GHz/1.2 GHz/1.33 GHz等幾款。

第二部分 英特爾為何要推出圖拉丁

奔騰III及以前的微處理器時代,是壹個處理器性能與主頻緊密結合的時代。那個時候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他們的處理器產品在主頻提升的同時,同樣也會帶來相應的性能提升。以Katmai奔騰III為例,在FSB相同的情況下,主頻每提升50MHz,性能相應提升7%左右(參考《PC Shopper-電子測試》)。當時英特爾與AMD的處理器競爭和現在壹樣,說到底就是性能之爭。但是當時處理器的性能高低與主頻高低是合二為壹的事物,因此性能之爭也就是主頻之爭。從4004微處理器推出以來,英特爾壹直就是微處理器性能(也就是主頻)領先者,而Cyrix和AMD等則是追隨者,這種局面壹直持續到奔騰III時代,直到AMD Athlon推出時為止。還記得當時AMD提前宣布將要發布全新架構的Athlon處理器,主頻為600MHz的時候,英特爾著慌了。那時候奔騰III還停留在0.25微米工藝時代,最高主頻僅有550MHz, 如果讓AMD超越,微處理器老大的顏面何在?於是英特爾匆匆忙忙給奔騰III加了0.05v電壓,搶先推出了奔騰III 600MHz處理器以保持顏面。誰成想AMD在如期發布Athlon 600MHz處理器的時候,還同時發布了此前根本沒有對外宣布的Athlon 650MHz處理器!這是壹個偉大的時刻,英特爾在微處理器發展史上第壹次被自己的競爭對手超越!挨了壹記當頭悶棍的英特爾開始昏招叠出,先是將Katmai核心奔騰III的外頻提升至133MHz,推出了奔騰III 533B和奔騰III 600B(有人將這兩款處理器說成是新核心,代號Confidential,真是天大笑話,各位自己去查查Confidential是什麽含義,英特爾任何壹款沒有正式發布的工程樣品處理器都有Confidential的標記),但是性能無法抗衡同主頻的Athlon,於是采用0.18微米工藝的Coppermine奔騰III匆匆登場,主頻從500E MHz直到700MHz,接口從Slot 1到Socket 370,FSB有100MHz有133MHz,型號十數款,讓人眼花繚亂。Coppermine奔騰III的二級緩存是256KB全速,延遲時間為0,位寬也高於512KB半速二級緩存的Katmai奔騰III,因此性能有了明顯提升,和同主頻Athlon相比互有勝負,基本持平。這時候英特爾與AMD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主頻之爭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主頻高就意味著性能高,沖擊1GHz大關也因為變得分外引人註目,當時英特爾拼命尋找加工最好的矽晶元,希望能搶先制造出1GHz的處理器,這也使933MHz高主頻的奔騰III產量極少進而斷貨(因為最好的矽晶元都用來生產測試1GHz奔騰III了)……

最先達到1GHz主頻的是AMD的Athlon,僅僅領先奔騰III 1GHz不到壹個月,但這足以讓AMD自豪了。美中不足的是,1GHz的Athlon性能不敵1GHz奔騰III,這是因為AMD找不到能在500MHz下穩定運行的Athlon二級緩存芯片(最早的Athlon二級緩存也是外置在CPU PCB板上的芯片,以處理器主頻壹半的速度運行),因此不得不讓二級緩存的運行速度降低到CPU主頻的三分之壹也就是333.3MHz,而奔騰III 1GHz處理器的二級緩存雖然容量較小,但是運行速度高達1GHz,依靠強大的二級緩存,1GHz的奔騰III在性能上戰勝了1GHz的Athlon,多少為英特爾挽回了壹些顏面。

但是事情卻沒有這麽簡單。

AMD已經意識到了外置半速緩存的缺陷,決意開發二級緩存On Die的Athlon XP。這是最讓英特爾害怕的,於是英特爾想搶先推出1.13GHz的奔騰III,先在性能上領先,然後再去建設0.13微米工藝的生產線,用圖拉丁來對抗Athlon XP,備用方案就是奔騰4 Willamette,這是因為英特爾可以用0.18微米工藝來生產奔騰4,但是因為奔騰4高頻低能,非要到主頻提高到壹定程度下(例如2GHZ以上)才能發揮威力,並且奔騰4的NetBurst為架構是需要超線程、高FSB來配合的,所以英特爾並不希望奔騰4過早登場,而是寄希望於圖拉丁。當時英特爾給媒體的內部文當中規劃的圖拉丁桌面處理器,技術參數基本等同於實際生產的圖拉丁奔騰III-S,只是FSB提升到了166MHz/200MHz,規劃中的830芯片組也是準備支持DDR內存的,令人頗為期待。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當時的0.18微米工藝應用不到壹年,生產1.13GHz的奔騰III實在是勉為其難。英特爾霸王硬上弓的後果,就是全面回收幾乎不能正常運行的奔騰III 1.13GHz處理器。而這時候呢,AMD正在春光滿面地向媒體介紹他們剛剛推出的1.1GHz Athlon XP處理器呢……

英特爾顏面盡失,於是開始籌劃轉移視線,把處理器的主頻-性能之爭轉變為純粹的主頻之爭,以轉移公眾視線。於是,奔騰4 1.4 GHz/1.5 GHz發布了,壹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們根本想象不到,剛剛回收了1.13GHz處理器的英特爾居然能馬上拿出這麽牛x的處理器,1.5 GHz吶!這時候天真的人們還在用主頻即性能的固定套路來看待奔騰4,這就中了英特爾的奸計。

可是總有清醒者,那就是公正的硬件評測媒體。

奔騰4 1.4 GHz/1.5 GHz發布前夕,就有評測媒體質疑:為何奔騰4的主頻這麽高,但是實際測試項目很多都不如1GHz的奔騰III呢?對此英特爾的回答是:奔騰4是壹種全新的架構,它的性能不能用傳統的觀點去評判,用1GHz奔騰III去對比1.5GHz的奔騰4沒有實際意義。可是奔騰相對於486也是壹個全新的架構,為什麽那時候英特爾大肆宣傳奔騰比同主頻的486快兩倍並且拿出了官方測試數據呢?此後奔騰MMx/奔騰II/奔騰III的發布,英特爾同時也都會拿出他們與前壹代處理器的性能對比評測數據,為什麽奔騰4發布,英特爾卻交了白卷沒有官方評測數據呢?事實上,英特爾直到2GHz的奔騰4問世,才羞答答地拿出了壹個2GHz奔騰4與1GHz奔騰III的性能對比官方測試數據。當然,2GHz的奔騰4自然是完勝1GHz的奔騰III了,但是,這又有什麽意義嗎?486DX4-100MHz處理器也照樣完勝奔騰 60MHz處理器,人家的主頻高啊。

奔騰4的發布,開了壹個惡劣的先例:從來沒有下壹代處理器在同主頻的情況下性能低於上壹代處理器,奔騰4做到了;英特爾處理器發展史中處理器的更新換代從沒出現過主頻斷檔,奔騰4也做到了。奔騰4的起始工作主頻是1.4GHz(1.3GHz的奔騰4是過了很久才發布的,僅限量供應品牌機廠商),奔騰III的截止工作主頻是1GHz,400MHz的頻率斷檔靠誰來填補?這個受累不討好的任務,就交給幾乎已經胎死腹中的圖拉丁來完成了。這幾乎是圖拉丁奔騰III桌面版問世的唯壹原因。圖拉丁奔騰III就像壹個受虐待的童養媳,小心翼翼地出世了,為了盡量壓低它對低主頻奔騰4的巨大性能優勢,英特爾先是閹割了它壹半的二級緩存;壹看性能還是太牛x,再把FSB降低到133MHz;壹看性能還是太牛x,於是再把二級緩存延遲時間增大為1;壹看還是太牛,於是還要閹割,我靠打住吧,再閹割不就成了賽揚了嗎?圖拉丁的開發工程師不幹了,於是英特爾又在配套芯片組上打主意,取消了830主板的發布,而是推出了整合i752顯卡的815GM芯片組來搭配圖拉丁奔騰III……即便這樣,圖拉丁奔騰III 1.13A GHz還是打得奔騰4 1.5GHz滿地找JJ,於是英特爾又出損招,嚴格限制圖拉丁奔騰III的出貨量,將其售價人為提升到很高的位置,鼓勵品牌機廠商采用奔騰4處理器。這樣壹來,圖拉丁奔騰III在市場中芳蹤罕覓,其稀缺程度甚至超過了服務器版的奔騰III-S……從1GHz攀升到1.33GHz,圖拉丁奔騰III終於完成了填補兩代處理器主頻空白的任務黯然退場了(圖拉丁奔騰III 1.33GHz最慘,才發布就停產)。

圖拉丁賽揚的命運比同門大哥好得多。這是因為英特爾需要它來抗衡AMD的鉆龍(毒龍),繼承了圖拉丁的優良性能,256KB緩存(圖拉丁賽揚的256KB緩存可比賽楊D的256KB緩存實在多了),100MHz FSB,加上精簡數據預讀取技術,圖拉丁賽揚確實出色完成了任務。可是圖拉丁就是雙刃劍,英特爾又開始擔憂它和Willamette賽揚的工作交接了,如果圖拉丁賽揚像圖拉丁奔騰III痛扁低主頻奔騰4那樣痛扁Willamette賽揚怎麽辦?如果他也把Willamette賽揚打得滿地找JJ怎麽辦?哦忘記了,賽揚本來就是太監,沒有JJ,不過圖拉丁賽揚顯然是韋小寶,假太監真男子漢。英特爾想不出妙策,於是就給兩款賽揚留下了300MHz的主頻空白,外行壹看,我考,怎麽賽揚1.4GHz完了就是賽揚1.7GHz呢?1.5/1.6GHz的產品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圖拉丁賽揚1.4GHz照樣輕輕松松把Willamette賽揚1.7GHz打得滿地找假陽具……

服務器版的圖拉丁奔騰III-S問世有英特爾自己的苦衷。奔騰4至強的性能不濟(照樣被圖拉丁奔騰III打得滿地找JJ,更不要說跟奔騰III-S叫板了),配套主板平臺昂貴(1GB Rambus內存,價格您自己算去吧),用戶不理睬,於是拿出奔騰III-S來,兼容現有815平臺,性能強大發熱低,做1U服務器和低端雙路服務器最理想,得,就它吧。於是奔騰III-S高價問世了。這裏透露壹下,圖拉丁奔騰III-S很多都是不鎖頻的喲……相比之下,移動版的圖拉丁奔騰III命最好。如前所述,奔騰4具有高發熱量高功耗的特點,用來做筆記本CPU實在是趕鴨子上架趕豬爬樹,勉為其難。圖拉丁奔騰III呢,具有發熱低功耗低的優點(其實 圖拉丁用好的散熱片,機箱通風良好情況下根本不用風扇),同時還具有很高的性能(圖拉丁奔騰III-M壹樣能把主頻比自己高幾百MHz的移動版奔騰4打得滿地找JJ,不過移動版處理器太小巧,找JJ要用放大鏡),是最適合筆記本的處理器。所以英特爾高調宣傳圖拉丁奔騰III-M,還給它設計了壹個和移動版奔騰4風格類似的logo,希望能用圖拉丁奔騰III-M占居主流移動處理器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是圖拉丁再好也是奔騰III,英特爾不是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說4比3好嗎?為什麽買筆記本不買奔騰4的卻買奔騰III的呢?英特爾有苦說不出,筆記本廠商也跟著倒黴,不得不用移動版奔騰4來制作主流筆記本,輕薄筆記本實在容不下移動版奔騰4這位大爺,才采用圖拉丁奔騰III。結果呢,用戶紛紛抱怨,買了主流筆記本的責問廠商,妳的最新款筆記本怎麽電池使用時間比老奔三筆記本短這麽多?買 了輕薄筆記本的用戶也責問廠商,都說輕薄筆記本采用的才是筆記本廠商最先進的技術,妳為啥賣給我壹個已經淘汰的奔騰III筆記本啊?廠商的不滿用戶的抱怨,促使英特爾另辟蹊徑,開始設計奔騰M。這個奔騰M迅馳平臺,其實就是換了新湯(名字)加了調料(SSE2)搭配了兩碟點心(無線網卡和855芯片組)的圖拉丁奔騰III而已。

第三部分 圖拉丁與奔騰4,性能孰優孰略

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先打個比方。妳認為要完成扣籃動作,需要什麽條件?答案是身高和彈跳力。身材很高的人輕輕壹跳就能扣籃,但不是說矮個子就不能扣籃,我們國家那些壹米六左右的舉重運動員,不用助跑就可以原地跳起輕松來個倒扣,靠的就是機器發達的腿部肌肉和驚人的彈跳力。同樣道理,決定處理器性能高低的因素也不是壹個,主要有兩個,壹個是主頻,壹個是單位主頻下的執行效率。

奔騰4能夠在同樣的0.18微米工藝下輕松達到2GHz的主頻,奔騰III剛剛達到1.13GHz就已經到了極限,這是為什麽?這是因為奔騰4的運算流水管線多達20級甚至31級,而奔騰III只有11級。運算流水管線越長,就越容易在同樣制造工藝下達到更高的工作主頻。Athlon在同樣制造工藝下可以達到奔騰III難以達到的高主頻,就是因為Athlon的運算流水管線比奔騰III略長。但是運算流水管線過長也會帶來負面影響,管線越長,單位主頻下的處理器執行效率就越低,性能的發揮就會受到影響。眾所周知,奔騰4正是在流水管線上的加長設計,才能夠達到如此之高的主頻,並在主頻爭霸戰中戰勝AMD,逼得Athlon XP“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指Athlon XP不用真實主頻標註,而用“相當於奔騰4多少”的主頻標註)。但是流水管線的加長會導致數據在管線逗留的時間增長,導致數據出錯的可能增加,壹旦壹 個數據出錯,其結果就在於整個運算步驟都將重新來過,這樣就會造成處理器處理性能的降低。依靠高效的分支預測體系和Cache機制可以改善這壹點,但僅僅是“改善”而不是“彌補”。要想彌補高頻低能的缺點就要靠更高的主頻來抵消,比如同樣制造工藝下,2GHz的奔騰4性能總會高過1GHz奔騰III,這就是在不改變制造工藝的前提下帶來的性能提升,只是英特爾不厚道,故意把人們誤導到“高主頻=高性能”這個自奔騰4問世後已經不再是真理的誤區中來。而AMD呢,即便是Athlon 64,流水管線也很短,所以執行效率非常高。Athlon 64的整數流水線達到12級,浮點流水線達到17級,相比Athlon XP僅僅提高兩個工位,但是大力改善了分支預測機制,所以同主頻下性能提升明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英特爾設計奔騰4與AMD設計Athlon的兩個根本不同思路:英特爾是追求主頻優先,靠極高的主頻來提升性能;AMD則是追求效率優先,靠高效的執行機制實現在相同主頻下達到更高的性能。AMD這種做法,其實師承於英特爾的P6架構設計思路(奔騰III、奔騰M以至酷睿,承襲的就是這種設計思路)。

明白了兩種設計原理,再考慮到奔騰4單位主頻下的執行效率只有奔騰III 70%-75%左右的事實,我們就能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同主頻下,奔騰III的性能顯然要高於奔騰4。但是,奔騰4在相同制造工藝下可以達到奔騰III所不能達到的高主頻,這個高主頻完全可以彌補低性能還顯得綽綽有余。如果不考慮處理器的功耗和發熱量,我們可以認為,這兩種處理器設計思路都是可行的。但是處理器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必須要生產制造出實物來才能實現價值,而實際的處理器在工作時必然要耗費電量發出熱量,這時候就要看哪種設計思路更實際更合理的問題了。流水線運算管線不是像輸精管輸卵管那樣細微的生物細胞管子,而是由壹個個的晶體管組成的。顯而易見,流水線運算管線越長,晶體管數量就越多;晶體管數量越多,耗電量就越大;耗電量越大,發熱量就越高。這就是奔騰4處理器的命門所在,誰願意養壹個電老虎在家裏供著?

第四部分 奔騰4的致命缺陷,輕薄筆記本仰仗圖拉丁

自從奔騰4問世以來,先後經歷了三代核心。筆者給這三代產品的評價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然後從成功走向新的失敗”。

奔騰4第壹代核心就是Willamette,於2000年11月發布。它采用0.18微米工藝制造,擁有256KB全速二級緩存,400MHz FSB。在整數處理速度和浮點性能這兩個重要指標上,Willamette奔騰4相比P6架構的奔騰III沒有有任何提升,它僅僅是對抗雷鳥Athlon的權宜之計,因為當時英特爾根本沒有準備好0.13微米工藝生產線用來生產Northwoood奔騰4和圖拉丁奔騰III。好在當主頻提升到1.7GHz以後,奔騰4在性能上已經完全超越了銅礦奔騰III,多少給英特爾帶來壹些心理安慰。但是Willamette奔騰4的最致命問題不是性能低下,而是它的功耗和發熱量實在大得驚人。曾有個內部消息指出,英特爾某些工程師建議給Willamette搭配512MB緩存甚至三級緩存(後來在Gallatin至強和北木奔騰4至尊版實現了),以求提升Willamette的性能,至少要讓它的性能不輸給自家的上代產品奔騰III。但是這個建議很不現實,反駁的人士指出,如果真得這麽做了,恐怕Willamette奔騰4就會做得像壹塊板磚壹樣龐大。這或許是笑話,但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Willamette奔騰4是倉促推出的事實。但是英特爾的宣傳能力是在強大,很多新裝機的朋友都花了數千元的高價去買Willamette奔騰4+850主板+Rambus內存的套裝,卻根本想不到自己成了英特爾死要面子舉動無辜的替罪羊。

第二代核心Northwood由於有充裕的準備時間,加之采用了0.13微米工藝制造,較好地解決了發熱與功耗的問題,所以迅速取代了Willamette成為市場主流。此後隨著800MHz FSB、超線程等新技術的引入,NetBurst架構的威力的以充分發揮,所以從性能上來講,圖拉丁奔騰III已經沒法和Northwood奔騰4叫板了。筆者自己實際使用,無論是玩遊戲(Q3A)還是看高清晰影片,奔騰4 2.8C GHz都遠遠超過奔騰III-S 1.4GHz。就算是AMD,也開始認真審視起奔騰4這個壹向被它看成是成人玩具的處理器來了。

Northwood奔騰4確實可以成為壹代經典,因為他很好地再現了Netburst開發團隊的本意。Netburst架構采用超常流水線運算管線,這麽長的運算管線天生就是為超線程技術準備的,要知道像奔騰III/奔騰M/酷睿那樣P6架構短流水線的處理器是沒辦法實現超線程技術的!有關超線程的技術文章有很多,我在這裏不再贅述。Northwood奔騰4的繼任者Prescott則是壹個新的失敗作品。這個敗筆使得英特爾最終下決心放棄了Netburst架構。我很奇怪Netburst的開發團隊是怎麽想的,搞出這樣壹個怪物來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能源:它繼承並發揚了Willamette奔騰4的壹切缺點,流水線更是加長到31級!雖說Prescott奔騰4也有優點(例如SSE3、更大的二級緩存和更高效的超線程技術),但是玉不掩瑕,它的晶體管太多了,以至於它每個時鐘周期比Northwood多產生大約60%的熱量,同時功率消耗也增加大約10%!Prescott處理器很容易過熱,過熱的結果就是降頻運行。Prescott最終敗給了溫度,英特爾必需要考慮到風冷散熱能不能滿足Prescott的需要,如果壹定要采用水冷散熱的話……那還是讓Netburst去死好了。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英特爾不得不全部放棄Prescott架構,並且開發4GHz部分的努力也被認為是浪費內部資源而被放棄了。止步3.8GHz,英特爾終於承認自己錯了。不要忘記當初英特爾發布奔騰4時吹噓說奔騰4是為10GHz的運算速度設計的,這肯定是英特爾歷史上最重要的或許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工程失敗事件。

移動版奔騰4脫胎於桌面版奔騰4,它的致命缺陷當然也是功耗和熱量。專門網的網友幾乎都有筆記本,想必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本本溫度低低,電池續航能力長些長些再長些吧?移動版的奔騰4顯然不符合朋友們的要求。

說起移動版奔騰4,主要有兩類。壹類是在2002年4月23日發布的移動奔騰4-M處理器(Mobile Pentium 4 M),具備SpeedStep和深度休眠技術,但是不支持超線程技術,功耗約35W。另壹類則是移動奔騰4處理器(Mobile Pentium 4),它的發布原因是因為進壹步提升移動奔騰4-M主頻的同時保持較低功耗的努力已經被證實為不可能,移動奔騰4就是為了給筆記本提供壹個高主頻的處理器,當然它的功耗也比臺式機奔騰4低壹些,“僅僅”有70W,是不是很爽?移動奔騰4-M無法進壹步提升主頻,功耗的控制也差強人意。移動奔騰4的主頻提上去了,功耗和發熱量又大得嚇人……這就是擺在英特爾和筆記本廠商面前的難題。圖拉丁這時候派上了用場,它具有移動處理器所需要具備的壹切優點:低功耗、低熱量以及高性能。如果光從技術設計的角度講,幾乎所有的筆記本廠商都喜歡圖拉丁奔騰III-M,但是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在英特爾鋪天蓋地廣告的宣傳下,主推圖拉丁筆記本就是自尋死路。在嘗試了主推圖拉丁奔騰III-M受冷落的苦果以後,幾乎所有筆記本廠商都不約而同地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以移動奔騰4來設計制造壹般的筆記本,將圖拉丁專門用於輕薄便攜筆記本產品的開發。只要妳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采用移動奔騰4處理器的筆記本,不論品牌如何都是又大又厚又重,設計得好的廠商可以解決這類筆記本機身過熱的問題,但是電池續航能力就無法保證了,總不能為又大又厚又重的筆記本再配壹塊又大又厚又重的電池吧?相比之下,圖拉丁奔騰III-M就好得多,采用這類處理器的筆記本,輕巧便攜,電池續航能力超長,同時性能也很強大。我不知道英特爾設計與桌面處理器完全不同的奔騰M的靈感到底源自哪裏,但是圖拉丁奔騰III-M就是奔騰M的原型,這壹點是無可置疑的。

第五部分 奔騰4止步3.8GHz,英特爾迷途知返

2004年10月15日,英特爾決定不再推出4GHz的奔騰4處理器,並表示將不再以時鐘速度作為評價芯片性能的主要標準。在宣布這壹決定的時候,時年64歲的英特爾總裁克雷格?貝瑞特面對著6500人說道:“請原諒我們”。或者這個性情幽默的可愛老頭是在開玩笑,可是現在的他卻是右膝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