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從正月初壹到十五,不能翻土。據說此間翻土易觸犯土地神,妨害壹年收成,所以元宵節前不耕地。過去,農田生產,主要用自然肥料,因此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造肥習慣,所謂“豬是農家寶,種田少不了”、“養豬不賺錢,回頭看看田”。春寒閑時,人們習慣背糞箕拾糞,或挖河泥罱河淤堊田。新春期間,開始修理農具。因為此間,壹者有空閑,二者有過年剩的菜肴,便於招待。故有“新年莫賭錢,收拾犁耙好種田。閑時修好忙時用,怕到忙時修不全”的歌謠。農諺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到時,各家住宅前後、溝坡路邊,所有空地都挖出來種上瓜、葫、茄、菜。如果有誰家放著白地不種,不僅半年日子不好過,也受到大家批評議論,所以家家都是“路邊開黃花(長菜),溝邊種蓖麻,樹行格裏金針菜,豬圈棚上長吊瓜。”立夏到時,是鋤田時候(主要是玉米)。農諺說“立夏三天遍地鋤”。所以此時,家家搶鋤田。鋤玉米,第壹遍間苗;二遍刨根,即把根部土刨開讓太陽曬;三遍再培土,這樣玉米才肯長。所以有“要吃稖面餅,稖根刨成井”的說法。割麥是農村中最忙季節。因為麥子成熟快要搶收,所謂“蠶老壹時,麥老壹晌”,“稻老要養,麥老要搶”。此時,農民除起五更、睡半夜外,中午飯多拿到地裏吃。麥子登場後,又要連著脫粒。俗話說“二麥上場連著打(脫粒),打遲莫怨天”,因為此時正是梅雨季節,易遭黴爛。插秧是農業生產中比較單調、繁重的勞動。所以插秧時,飯菜要特別講究。請人插秧多辦酒席招待。插第壹行秧,稱“快門秧”,舊時要鳴放鞭炮。快手在前,慢者依次下排。由於此項勞動艱苦繁重又單調,易於勞累,故舊時插秧有“打秧歌”習俗。秧歌有的是插秧女自行編唱;有的是專門雇請人,邊敲邊唱,稱為“秧田鑼鼓”。秧田鑼鼓是由壹人持鼓,壹人持鑼,以持鼓者為主,鑼隨鼓行,邊打邊唱,且唱且白。歌詞以七言為主,雜以五百十言不等,大多押韻。內容多是言情敘事,民歌、民謠等。舊時,專職鑼鼓師有專門的唱本,說唱七八天,內容不重復。插秧時,每當擊起田鼓,唱起秧歌,秧田裏就會壹片歌聲壹片笑聲。秧手們就會忘記疲勞,從而加快速度。故雍正皇帝在題《耕織圖》栽秧詩中寫道:“令序當芒種,農家插蒔天。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力合聞歌發,栽齊聽鼓前。壹朝千頃遍,長日正如年”。這首詩實似秧田鑼鼓風俗畫。船業生產習俗船業生產,主要是捕魚和運輸。舊時,船業都是個體經營,行船靠航風和拉纖。船上習俗較多。壹年中以春節和中秋節最為講究,除要供祭公雞、鯉魚、豬頭外,還要燒香磕頭,並要用公雞血從船頭擋浪板上往下流,稱為“掛紅”。過年節時,上桌的菜肴,哪壹樣都不能吃光,意謂要“有余”。如果吃光了,以後就永無這樣菜。吃魚不能吃魚頭,不能翻身。裝運物資,卸貨後,不能讓貨主掃倉。如有剩下物資均歸船工收拾。行船時,除要燒香外,還要燒3張黃紙,以保安全。壹般夜裏不行船,半途不靠船。船停靠生疏碼頭時,要用竹篙從船頭到船尾打水1遍,以防水下有女廠埋葬,生出邪氣,此稱為“破漏地”。對船主不能稱“老板”,要稱“老大”。新中國成立後,個體船戶都組織起來,成為船隊,統歸航運公司領導。個體經營的很少。木船多改為水泥船、鐵殼船,用輪船拖行,或直接用機器發動行進。靠掛帆、拉纖航行的已漸淘汰。燒香、供祭等迷信習俗被廢止。然而,“翻”、“沈”的同音字仍是忌諱。所以,稱“掛帆’為“扯篷”、“盛飯”為“裝飯”等等。80年代後,又出現個體船戶用水泥船為人裝運貨物,或自己販運黃沙等。(來源於淮安之窗)
男女結婚後,全家人最盼望的是懷孕生孩子,特別重視生男孩子。因為民間有“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習俗。懷孕婦女禁忌參與紅白喜喪事。禁忌在娘家生孩子,據說那樣會冒犯神靈,招致娘家敗落。生產前,娘家要買些食品和小兒衣服送去,稱為“催生禮”。舊時,產婦臨盆分娩,多請接生婆助產。嬰兒斷臍帶後,脫落之臍帶、胞衣(胎盤),要用舊布或草袋包好,深埋地下或沈入河底。如被動物吃掉,對嬰兒不吉利。嬰兒出生後3天內,僅飲甘草水、蜂蜜汁等。3天以後開始餵奶。產婦可吃酒煎中藥“生化湯”,去凈腹內汙血,滋補血氣。以後要吃雞、豬肉、豬肝、饊子等有營養食品,補壯身體。產後1個月內,不出門,不做重活,俗稱“做月子”。丈夫在產後3天,要送酒、雞蛋等禮品到嶽丈家報喜。親朋好友在壹月內都要送禮物,俗稱“月子禮”。孩子滿月那天,要宴請賓客,鳴放鞭炮,請理發師為嬰兒剃去胎發。請族中尊長為嬰兒命名。幼兒的名字,壹般有2個,壹是乳名,壹是學名。如是嬌慣的男孩子,乳名有叫“小貓”、“小狗”、“小馬”、“小兔”等,以示撫養象小牲畜壹樣,就容易養大。還有叫“小和尚”的,表示已經出家,妖魔鬼怪就不來傷害,更易長大。學名俗稱“大名子”,多是按族中同輩人的“字”命的,留待上學或長大後使用。嬰兒如是女的多稱“大丫頭”、“二丫頭”,就沒有這麽多講究了。有的嬰兒出生後,家庭或親友還用銀子打制的鎖、鐲、項圈等物,戴在幼兒的頸項和手腳上,以示鎖往了,就不會跑掉(不會死去)。過去,沐陽等地還有給獨生子認石爺石娘的習俗。逢年過節,要給石爺石娘燒紙磕頭,讓石爺石娘保其平安多福。有時幾代人都認同壹個石爺石娘,鬧出不少笑話。“新中國成立後,婦女生產,多請助產士接產。講究科學衛生,有利產婦和嬰兒健康。70年代後,為了提高人口素質,政府號召計劃生育。提倡1對夫婦只生1個。機關工作人員多積極響應,但民間仍多重男輕女,不生男孩不罷休。給孩子命名,多結合新的形式,如“五壹、沂淮(導沂治淮時所生)、衛東”。給孩子剃半邊頭、戴手鐲、以“貓、狗”命名等均廢。
送竈的日期各有不同。如祖上是做官的,是十二月廿三日送竈。如祖上是平民百姓,就是廿四日送竈。故有“官三民四,烏龜王八廿五”的說法。實際是沒有人在廿五送竈的。相傳這壹天是竈神爺要到玉皇大帝那裏述職,匯報對這家人壹年來的考察情況,關礙至重。所以這天家家戶戶都很重視。竈爺臨行前的晚餐不僅辦酒菜為之送行,還做糖餅等甜食,來甜竈爺的嘴。此外,還用麥鼓麥草等做些象征性的馬料放在小碟子裏,以備竈神爺的馬吃。然後把神像取下來和紙箔壹起燒掉,並鳴放鞭炮送行。這時,全家人跪下磕頭叮囑:“竈老爺到西天好話多說,壞話少說,保佑全家人幸福”。竈神爺送走後,據說其他神也就工作馬虎,離開職守,無神問事,各家就可開始掃塵了。此後進入了過年期,家中陳設的物件,不可隨便搬動。要做的事情,如做湯圓面、蒸饅頭,宰殺豬羊等,都與過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