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告訴妳的是,幽默沒有對錯,但是幽默絕對不等於開玩笑( ⊙ o ⊙ )啊!
第二,幽默是高素質的,高品位的壹種表現,是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的壹種語言表達形式;而開玩笑是普通的,甚至是低級趣味壹種語言表達方式,做的不好就會影響感情問題。
第三,我也喜歡幽默,但是我基本上不開過頭是玩笑。
順祝新年快樂,好運常伴!
下面是幽默的詳細解釋及應用,請參考學習:
幽默
它是外來詞,由英文壹詞音譯而來的.而英文中的這個詞,則來源於拉丁文的,本義是"體液".古希臘有壹位名叫希波克拉底的醫生認為,人的體液有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等等,其組成的比例不同, 而幽默壹詞的廣泛運用,則要歸功於英國人文主義戲劇家瓊生了.他創作的《個性互異》和《人各有癖》兩部作品, 均以幽默見稱.他的諷刺喜劇代表作《伏爾蓬涅》裏,其人物性格便是按照 "氣質"劃定的,大概由於文藝的社會功能所致,瓊生的幽默理論也不脛而走.而最初將此詞移入中國來的,則要推林語堂了.這是壹個音,意兩譯的詞,其表述方式自然是恰到好處了.
[編輯本段]註音
幽默(yōu mò)
[編輯本段]幽默解釋
①寂靜無聲:孔靜幽默。
②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充滿幽默的笑,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則是讓妳笑了以後想出許多道理來。
“幽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壹切使人發笑的文字,連鄙俗的笑話在內……在狹義上,幽默是與郁剔、譏諷、揶揄區別的。這三四種風調,都含有笑的成分。不過笑本有苦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種的不同,又笑之立意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緩,有的是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是片語解頤,有的是基於整個人生觀,有思想的寄托。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靈的光輝與智慧的豐富’,……各種風調之中,幽默最富於感情。”(《林語堂——論讀書,論幽默》,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③幽默的英文翻譯:
humor
名詞 幽默感
幽默
心情,情緒
氣質,性情
[編輯本段]幽默的由來
幽默並不是自從漢字誕生,就有的詞匯。有些人以為中文博大精深,很多中文單詞,英文中沒有確切的翻譯,例如: 加油。其實英文中也有些單詞,中文沒有直接的翻譯。
大多數人認為該詞為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於1924年最先介紹入中國,對此,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會委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張繼平認為並不確切,張繼平向記者介紹說,第壹個將英語單詞“humor”譯成中文的應該是國學大師王國維,時間比林語堂首次使用“幽默”的譯法早18年。
王國維在1906年出版了《屈子文學之精神》壹書,書中普議及“humor”壹詞,並將其音譯成“歐穆亞”,認為“歐穆亞”是壹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但並未展開論述,以後也未再議。1924年,林語堂在《晨報》副刊上連續撰文,定“幽默”為“humor”的漢譯名。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humor”壹詞的中文翻譯第壹人應該是王國維,“humor”進入中國已整整100年。
據了解,“幽默”壹詞在我國最早出現於屈原的《九章·懷沙》:“煦兮杳杳,孔靜幽默。”此處的“幽默”意為“幽默無聲”。然而,“幽默”壹詞作為音譯的外來詞,與古漢語詞語“幽默”並無關系。只是隨著“幽默”壹詞新義的淬,“幽默”作為古漢語詞語的本義逐漸被新義所取代。林語堂解釋道:“凡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語堂把“humor” 譯為“幽默”,當時許多文化名人也持有異議。魯迅曾認為它容易被誤解為“靜默”或“幽靜”,而覺該譯法不妥。翻譯家李青崖主張譯為“語妙”、但“語妙天下 ”是句成語,有“光說不做”含義。語言學家陳望道擬將其譯成“油滑”,又覺不夠確切,且有輕浮之嫌。後來,語言學家唐栩侯又將其譯作“諧穆”,認為壹“諧 ”壹“穆”構成“humor”整體。最終,林語堂的翻譯方法被世人所認可,壹直沿用至今。
自20世紀20年代起,林語堂和中國新文學運動旗手魯迅壹起,運用幽默手法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鬥爭,在初中中探索幽默理論,並創造了基調高亢、語言詼諧、諷喻犀利的“語絲體”散文,而林語堂本人也被稱為“幽默大師”。
χυμ?詞源含義: 英語、法語中的humour壹詞來自古希臘醫學,他們相信人類身體有四大類液體控制健康及情緒,稱之為“χυμ?”(chymos),大意是指汁液,它們包括血、黃膽汁、痰及黑膽汁,抑郁是由於體內“黑膽汁”過盛所致,而解決方法正是開懷大笑。英國人以Humour壹字演化成有趣的意思,1924年林語堂按照英文翻譯成幽默壹詞。
英語中的humour也可寫作humor,但兩個詞又有所差別。而且,在西方世界中,Humour壹詞並不壹定都含有有趣的意思。法文中的humour(或寫為Humeur),是指心情,而不存有幽默之意。劍橋大學解剖學家約翰?赫非特(John Hadfield)認為,雖然人類已開始掌握憤怒、抑郁的機制,但對發笑的認識仍十分有限。為什麽我們看見政客在電視上打噴嗤會發笑,依然是個謎。
[編輯本段]幽默概述
"幽默"與滑稽,諷刺不同.滑稽是在嘲笑,插科打諢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處,以達到批評和諷刺的目的:諷刺則是用比喻,誇張的手法對不良或愚蠢行為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幽默與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辭海》上的解釋是這樣的:"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訛謬和不通情理之處." 列寧說:"幽默是壹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正因如此,所以有人把幽默看作是壹個人成熟的壹種表現.我們今天的生活充滿陽光和歡笑,但不妨在緊張的勞作之余,讓幽默充當精神上的"按摩師",那時,生活將更富於樂趣.而且幽默讓生命長久!挪威研究顯示,擁有幽默感的成年人比缺少生活樂趣者更長壽,極具幽默感的癌癥患者比起缺乏幽默感患者,死亡率低70%幽默是壹個相當熱門的話題,幽默到底是什麽?找不到明確壹致的解釋.幽默來源於生活,是學來的.幽默是壹種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言形式,是藝術化的語言.幽默是壹種藝術方法,用這種方法造成以笑為藝術手段的文學藝術作品.
[編輯本段]幽默的心理學釋義
幽默是指某事物所具有的荒謬荒唐的、出人意料的、而就表現方式上又是含蓄或令人回味深長的特征。比如相聲《逗妳玩》中剛開始小偷教小孩說自己名叫“逗妳玩”的過程呈現得很平淡、最多叫人覺得有些不知所以然,只是當小偷偷了衣服後的結果才叫人覺得很荒謬荒唐,直至恍然大悟,而馬三立的表演內緊外松、有條不紊、維妙維肖、含蓄雋永的“抖包袱”過程更使得人們都大笑不止。
精神分析理論對幽默的解釋:
根據弗羅伊德的理論,幽默可以以社會許可的方式表達被壓抑的思想。在他的《笑話和它們同潛意識的關系》壹書中,他指出通過幽默,個人可以不需要恐懼自我或超我的反擊,自由表達他的攻擊(“實用的笑話”)或性欲,在說笑話時,因為通過需要使用反精神宣泄的能量不再需要了,這種能量在笑聲中得到釋放。笑話像夢壹樣,通常很快就忘記了,因為他們也用來對付“危險的”東西的。實際上,笑話為了能逗人“笑”,它必須包含著激發焦慮的東西。根據弗羅伊德的觀點,我們只能嘲笑壹些令人煩惱的事情。壹次對美國幽默的測驗表明,性、消滅和死亡是公眾最喜歡的題材,這對壹位弗羅伊德的信徒來說可能表明它們包含著大量被壓抑的思想,事實上,用他們的話來說,如果妳希望了解壹個人潛意識心理重被壓抑了哪些東西,那只要檢測這個人喜歡什麽樣的幽默便可了然。
[編輯本段]幽默方式
常見的幽默有幾種方式:
相聲:通過語言或者對話來達到幽默的效果。
笑話:通過壹個有趣的小故事來使人們感到好笑。
無厘頭: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使人們有滑稽的感覺戲仿:通過模仿來使人們感到滑稽。
惡搞:通過毫無道理的方式(例如在照片上畫八字胡),來使觀看者感到好笑。
黑色幽默: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壹個文學流派,對充滿矛盾的荒謬的社會現實進行無奈、苦澀的冷嘲熱諷。後也指這種無奈、苦澀的表現風格。是壹種對現實采取嘲笑抨擊,揭露和諷刺,幻想和否定結合在壹起的“黑色”的“幽默”。
愚人節:能引出許多笑話的壹天,人們以多種方式開周圍的人的玩笑。
棟篤笑: 是英文“Stand Up Comedy”的翻譯。這個翻譯很“廣東話”,不少香港人都覺得譯很傳神。雖然這壹詞源自西方,但跟中國人的相聲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只是在這個“求新”和“求創意”的年代,年青人較接受壹些易明和生動的名詞。
冷幽默:帶有壹點黑色幽默的成分,但又區別於黑色幽默。可以理解為意圖不明顯的幽默。當事人在講壹個冷幽默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地要達到幽默的效果,是壹種很隨意的幽默,笑不笑由妳。“冷幽默”是那種淡淡的、在不經意間自然流露的幽默,是讓人發楞、不解、深思、頓悟、大笑的幽默,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幽默。之所以稱之為“冷幽默”,是因為不僅要幽默,還要“冷”。
捷克式幽默:捷克作家赫拉巴爾作品的特點,在幽默中滲透的是對人和社會的思考與擔憂,使人在笑過之後感受到壹種辛酸和壓抑。
白色幽默:白色幽默指令人恐懼而又感到好笑的話或句子
[編輯本段]幽默概念
"幽默"壹詞,在我國最早出現於屈原的《九章 懷沙》裏:"煦兮杳杳,孔靜幽默."不過這裏的"幽默",是"幽靜無聲"的意思.而現在使用的"幽默"壹詞是作為壹個美學範疇,指壹種令人發笑而有余味的情操. 笑是幽默的外部特征,沒有笑就不成其為幽默;但笑還不是幽默的本質特征, 因為笑的種類很多.從笑的形態看,有滿足的笑,尷尬的笑,會心的笑……
從笑的機制來看,有生理的笑,社會的笑,心理的笑等等.只有"會心的笑", "心理的笑",才與幽默的本質有緣.所謂"會心的笑",是說使人在笑聲中明白點什麽道理,得到點什麽啟示.
[編輯本段]幽默由來
幽默的逗笑,其來源只能在於人與人之間發生。逗出的笑,是人看來聽來感覺到的。人與人之間交往,都靠語言,這就要考察語言裏會不會出幽默。
中國有幾千年文明史,語言文化日漸成熟。語言從原始到進化,有不斷漸進的歷程。原始人勞動方式簡單,只是打獵、耕種的活動,語言也就簡單,說的就是壹般生活和幹活的事。使用機械生產後,勞動方式復雜了,在集體活動中,人們之間的關系與交往也變得復雜了,特別是在商業和外交活動中,語言稍有不慎常會造成麻煩。在交往中,由於許多話不宜用直白的說法,人們就學會了用啟發式的語言。例如長者死了,壹般總會說是“去世”、“不在”、“已故”之類,不會直說:“我爸爸死了”的。早年婦女提到她丈夫,或丈夫提到他妻子,也都不好意思直說,而是說:“孩子他爹”,“孩子他媽”。有的老太太說她丈夫是:“我們家那煙袋桿兒”,都拐了個彎,使用曲折、含蓄的說法。人們最初說的“去拉屎”、“去撒尿”,後來也不直說了,而是說:“上茅房”、“上廁所”,再往後說:“去洗手間”,“去化妝室”了。這是因為人們之間關系日漸復雜與文明進步所帶來的語言進化的結果。
俗話說熟能生巧,使用語言也壹樣,尤其是在玩笑之間,人們說話常會用“巧”。如說:“我壹人吃飽,全家不餓”,壹聽就明白說的是:過獨身生活。記得作家馬克?吐溫說過:“戒煙最容易了,我就戒過二百多次。”但人們壹聽就會明白,他說的是老也戒不掉!這種說法意思明白,又很滑稽,顯然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語法,是創造性的語言,自然是出於智慧的。這就是幽默。
[編輯本段]幽默雜談
方式
最近看到幾人談幽默的對話,講的是如何保持輕松心態與笑以及在遇到挫折時采取的態度等等。這也是學者們曾談到過的涉及幽默的問題。
如果從幽默的原理說來,幽默是壹種巧妙的語言方法,其特性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達(或表現)使人領悟,而不是用直敘表達的。比如俗話裏就有許多含蓄的說法,比如說某人“不賣油,光敲梆子”,人們壹聽就明白,是“只會說,不會幹”的意思。兩人爭吵,有人評說:“壹個巴掌拍不響”,也是壹聽就明白,說的是:“發生爭吵不歸咎於哪壹位,而是這兩人都有責任”,或是說:“這兩人在壹起就會爭吵”。又如《資談異語》載“曼卿戲言”:“石曼卿善謔,嘗出禦馬,壹日失鞍馬驚,曼卿墜地,從吏慌忙扶掖升鞍。曼卿曰,賴我是石學士,若是瓦學士,豈不跌碎乎?”這話壹聽就明白,石曼卿不怪那馬和那從吏,表示不介意了。這種語言方法出人意料,也挺巧,聽著有趣,會把人逗樂了。所以幽默也可說是用輕松滑稽的方式說話,或是用這種態度處理問題,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些人所講的。
逗笑的現象,我國習慣統稱:“滑稽”;西方國家習慣統稱:“幽默”。意思是壹樣的。後來學者們發現,逗笑有兩種,壹種是自然出現,或無意中出現的逗笑;另壹種是人有意想出來的逗笑。這裏我們就借用“滑稽”和“幽默”這兩個詞,用“幽默”表明想出的逗笑。現在還有不少學者把逗笑和幽默混為壹談。例如,許多學者論文中,常引用德國哲學家伊曼紐?康德寫的,說幽默是“在緊張的期待突然消失之際產生的壹種情感”。實際上這是壹種逗人笑的原因。幽默的逗笑常用這種方法,滑稽的逗笑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例如孩子放大鞭炮,用香火點燃了,在壹旁的人以為這樣大的鞭炮壹定很響,都堵上兩耳跑開。沒想到這鞭炮有毛病,只刺出火星,不爆響!跑的人先很緊張,突然變得沒什麽可怕的了,就覺滑稽可笑了。
[編輯本段]幽默奇巧
論及滑稽和幽默,常用“奇巧”二字來簡括造成滑稽和幽默的原因。奇是出奇,出人意料;巧是合乎情理,可以理解。巧又是巧合,要巧得合情理,出奇而不合情理,就不會造成滑稽。用滑稽方式的發言或表現,就是幽默。
不協調是造成滑稽的普遍原因,這是論幽默的學者們,大都同意的,因為不協調現象總是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可以理解的。
我在北京上學的時候,就聽過壹個笑話:那時動物園叫“萬牲園”。入門收票的是兩個兩米多高的大漢,收票時應說壹聲“票”,但他們出聲細小總說成“飄”,人聽了就覺得滑稽可笑。那就是因為不協調,也可以理解。
有的對口相聲表演,出場兩人壹胖壹瘦、或壹高壹矮,也會造成滑稽感。這也有巧合的效果。寫文章也會用巧合寫法,如魯迅在《文壇三戶》中寫道:“暴發戶爬上文壇,固然未能免俗,歷時既久,待到藏書日多,藏錢日少的時候,便有做真的破落戶的資格了。”
文中“藏書日多”和“藏錢日少”,藏的壹個“多”,壹個“少”組成對比的巧合,看來便覺得有滑稽感。
又如歐?亨利在《愛的犧牲》中寫道:“喬很快就能有畫問世,那些鬢須稀朗而錢袋厚實的老先生,就要爭先恐後地擠到他的畫室裏來搶購他的作品。”
文中“錢袋厚實”和“鬢須稀朗”也是造成對比的巧合效果,看了很有滑稽感。
這種用巧合的筆法,在作家的文章裏也常可以見到。
說俏皮
我國北方俗話“俏皮”,意為機巧、有趣,有時帶有弄巧的含義。俏皮話,就是巧而有趣的話。平常說:“吃飯去”!改說:“填肚子去”!這裏就有點遊戲的口氣。人們喜好遊戲,得機會總想玩壹下、輕松壹下,有時也會是想顯擺壹下個人智巧,故作俏皮取笑。在壹般民間俗語裏面,就有說得挺俏皮的話,如說:“不賣油,光敲梆子”,是只說不幹的意思。又如:“趁臺階下驢”,借機會罷手的意思;“打壹巴掌揉三揉”,打擊之後安撫壹下的意思;“吃豆腐報肉賬”,這句更好理解。比喻,意思很明白,有幽默感。
北方有壹種俏皮話,分兩句說。頭壹句像謎語,後壹句像解謎。如:“狗咬刺猬——沒處下嘴”“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老虎屁股——摸不得”。也多用比喻,都很有趣逗笑。
幽默的語言方式,大多很俏皮。《調謔編》記載過蘇軾的幽默:坡公在維揚,壹日設客,十余人皆名士。米元章亦在座。酒半,元章忽起自贊曰:“世人皆以芾為顛,願質之子瞻。”公笑曰:“吾從眾。”(米元章名芾,蘇軾字子瞻)
“吾從眾”用現代話說是“我服從多數”,而且“吾從眾”又是巧借《論語》中孔子的壹句話,這都是含蓄地說:“就是顛的。”說得俏皮,很有趣。《啟顏錄》記載:後魏孫紹為太府少卿,高帝問:“卿年何老?”曰:“臣年雖老,臣卿乃少。”遂遷正卿。
壹句俏皮的回答,使孫紹從少卿提為正卿,升了壹大級。
笑話也幽默
因為研究幽默的道理,必須讀許多幽默的作品,如漫畫、相聲、幽默的小品文和小說以及講笑話的書等等,從這些笑話集就能看出來,所有書裏的笑話,都是到處收集來,個人創作的,壹本也沒見過。由此可想,像笑話這種短小精練的幽默小品,都是出於智慧。能編出三五個笑話,就很了不起,想編出幾百上千合成壹本集子,實在很難。如果誰能編得出壹本笑話書來,我想,那壹定是個很有學問的老先生。這種學問家是罕見的。
說來有幸,我真是見到了壹本個人編出的笑話集了。那還是作者親手送給我的,書名《Y先生語錄》。翻開書隨便挑壹條妙語來,請看是不是有點意思?寫的是:
進商場,擠熱鬧。壹樓食品,二樓服裝,三樓體育用品,四樓兒童玩具。Y先生說:“吃好穿好,運動生娃,布局合理。”
有意思吧?別人有這樣想的嗎?另壹條寫的是:某君寫詩明白如話,所以大罵朦朧詩看不懂。Y先生說:“看不懂的詩絕不是壞詩。既然看不懂,妳就不能批。既然不能批,妳就不能說它壞。反過來說,毒草都是看得懂的。”
最後這壹句是話裏有話的,細想就明白。再看壹條:Y先生多年被昵稱為小Y。團支部書記問:“小Y,妳難道沒有缺點嗎?”他答:“當然有嘛。第壹個缺點是看不清楚自己的優點,需要別人經常表揚。”團支部書記是壹位女同誌,忍不住掩口笑了,又問:“第二個缺點呢?”他答:“看不清楚別人的缺點,需要別人經常檢討。”
再看幾條寫得較短的:
1.Y先生看電視,聽某女星高唱愛國歌曲,鼓掌叫好,說:“小女子,以後可別偷稅啦。”
2.Y先生逛市場,指壹白瓷磚門面,告友人曰:“這家商店不賣假貨,不講價錢,也不給人回扣。”
友人側臉看,是公***廁所。
3.夜讀“文革”史,窗外鼠窺燈。Y先生盯著窗外說:“我看見的是壹片黑暗,它看見的是壹片光明。人鼠之間沒法認同,哪怕彼此距離很近。”
有誌於幽默文藝創作者,讀此書開卷有益,對相聲藝術創作更會有所啟發的。
[編輯本段]中國人的幽默
中國人應該是最理解幽默的,幽默是由於社會文明進化、社會生產復雜多樣、人間交往隨之復雜、有些語言不便直說等等所引出的曲折的語言方式,漸漸形成幽默的語法。中國歷史久遠,有上千年連綿不斷的文明史記錄,語言的進化,自然會形成壹些普遍運用的幽默語言。例如,在“文革”期間,我在河南農村看到壹塊地裏的莊稼萎靡不振,長得稀稀拉拉、不像樣,於是我就問身旁的壹位老農是怎麽回事,他說:“這是塊衛生地。”壹聽我就樂了,明白他說的是沒上肥料的地——當地主要使用農家肥,是人畜糞便。地沒有上糞便,就說是衛生地,自然很可笑。
人們使用語言是和他們的文化素質相關的,文化知識越廣,幽默語言使用越廣,也會越靈活。
還有壹點,中國語言文字和別國不同,不是用拼音組合的,每個字有它獨特的形、獨特的音與意。相同和相近的字很多,這種諧音很容易造成滑稽。老百姓常常用諧音說幽默的話,外國人壹般很難聽明白。當時我問:“氣管炎,明白嗎?”好幾位會普通話的,壹聽就笑起來。他們知道那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妻管嚴”的諧音,但不知道的人就聽不懂,也就不可能笑了。
諧音使語言壓韻,壓韻有它的美感。寫詩就以壓韻見美,如李白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壹般人也常用像詩那樣壓韻的話,在俗話、諺語裏就不少。舉例來說,如:
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將出馬,壹個頂倆。渾的怕橫的,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就是文化不高的保姆,哄孩子也會用壓韻的歌唱著:大拇哥(點著孩子的大拇指),二拇弟(點食指),中(鐘)鼓樓(點中指),四出戲,笑妞妞,托茶盤(點手心),掛花籃(點肘),挑水地兒(點肩),聽風兒(點耳朵),看燈兒(點眼睛),聞香兒(點鼻兒),吃飯的嘴兒(點嘴)。抖壹個。(挑下巴逗孩子笑。)
這都是中國北方壹般老百姓運用諧趣語言的例子。諧趣的話,也屬於壹種幽默語法。
[編輯本段]法國人的幽默(笑話)
各國有各國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有壹些笑話就常以此為題編出來。有的看了就明白,有的要想壹下才理會。很多法國人風流倜儻,就出過不少笑話:
壹位學者試圖分析各國的民族性,每個國家挑出二男壹女為壹組,分別送到無人的島上生活。數月後,學者來到英國人住的島上,看見三個人互不相幹地各行其是,問其原因,他們答道:“妳沒有替我們介紹呀!”
學者又來到法國人住的島上,見壹個男人在院裏整理花木。學者問他,那兩個人在哪裏?他答道:“那女人三個月前是我的情人,從昨天起,她成了他的情人,輪到我整理花木。”
另壹個笑話是:壹個小男孩報警:“大街上有人打我爸爸!”警察跟著孩子跑去,果然見兩人在廝打。警察問:“哪個是妳爸爸?”“我也不知道,他們正是為這事打起來的。”
還有壹個:壹個萬能電腦公司開展覽。安格爾教授前往參觀。推銷員說:“可以提出任何問題,這電腦會給妳正確答案。”
教授寫下他的問題:“我爸爸在哪裏?”
推鎖員將這句話輸入,壹會兒答案就出來了:“妳爸爸在海上釣魚。”
“亂講!”安格爾教授說,“我爸爸已經去世十年了!”
“電腦是不會出錯的。”推銷員堅持說,“不如妳再試試用別種方式問。”
於是安格爾教授再問:“我媽媽的丈夫在哪裏?”
電腦回答說:“他去世十年了,但妳爸爸在海邊釣魚。”
[編輯本段]什麽是幽默感
博覽群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知識積累到了壹定程度,與不同的人在各種場合接觸就會胸有成竹、從容自如。
培養高尚的情趣和樂觀的信念。壹個心胸狹窄、思想消極的人是不會有幽默感的,幽默屬於那些心胸寬廣、對生活滿懷熱情的人。
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要善於運用聯想和比喻。多參加社會交往,多接觸不同性格的人。增強社會交往能力,也可以使自己的幽默感增強。
換位思考的幽默
幽默是因為“出人意料”,“匪夷所思”,或誇張,或奇怪。
這無不是換位思考的結果。
換位思考,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擺脫正常思維,出其不意,讓人有意外的驚喜,讓人哭笑不得。
與換位思考差不多的是“走極端”,把壹件事,壹個人,壹樣東西,用誇張的詞語,不協調的語句表達出來,
將其誇張到極致,便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讓人感到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