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關於橋的故事和傳說

關於橋的故事和傳說

成語:橋歸橋,路歸路;過橋抽板;修橋補路;過河拆橋

傳說:1.風雨橋的傳說

進入侗鄉,常常可以看到壹座座很別致的風雨橋。說起風雨橋,可有壹段神話傳說。

古老的時候,還沒有開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壹個小山寨,只有十幾戶人家。有個小山寨裏有個後生,名叫布卡,娶了個妻子,名叫培冠。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幾乎形影不離。兩人幹活回來,壹個挑柴,壹個擔草,壹個扛鋤,壹個牽牛,總是前後相隨。這培冠長得十分美麗,夫妻兩人過橋時,河裏的魚兒也羨慕地躍出水面來看他們。

有壹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漲。布卡夫婦急著去西山幹活,也顧不了許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橋走去。正當他們走到橋中心,忽然刮來壹陣大風,刮得布卡睜不開眼睛,培冠“哎呀”壹聲跌落河中。布卡睜眼壹看,妻子不見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壹頭跳進水裏,潛到河裏。可是,來回找了幾圈都沒有找到。鄉親們知道了,也紛紛趕來幫助他尋找,找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到培冠。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河灣深處有壹個螃蟹精,把培冠卷進河底的巖洞裏去了。壹下子,螃蟹精變成壹個漂亮的後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還打了他壹巴掌。他馬上露出兇相威脅培冠。培冠大哭大罵,哭罵的聲音從河底傳到上遊的壹條花龍耳朵裏。

這時風雨交加,浪濤滾滾,只見浪頭裏壹條花龍,昂首東張西望。龍頭向左望,浪頭就向左打,左邊山崩,龍頭向右看,浪頭往右沖,右邊岸裂。小木橋早已被浪濤卷走了。眾人膽戰心驚。可是龍頭來到布卡的沙灘邊,龍頭連點幾下浪濤就平靜了。隨後,花龍在水面上打了壹個圈,向河底沖去。頓時,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響聲不斷傳來,大漩渦壹個接壹個飛轉不停。接著,從水裏冒出壹股黑煙,升到半空變成壹團烏雲,那花龍緊追沖向半空,翻騰著身子,把黑雲壓下來,終於壓得它現出原形。原來是那只鼓樓頂那麽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張張逃跑,爬到懸崖三丈高。花龍下到水裏翻跟頭,龍尾壹擺,又把螃蟹橫掃下水來。這樣幾個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盡,搖搖擺擺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擋住花龍。可是花龍壹躍而起,張口噴水,噴得竹林壹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花龍緊緊追到水底後,浪濤翻滾著便順河而下,這時再也看不見黑螃蟹露面了。後來,在離河灣不遠,露出壹塊螃蟹形的黑石頭,就是花龍把螃蟹精鎮住的地方。這塊石頭,後人稱它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靜之後,聽見對面河灘上有個女人的聲音在叫喚。布卡壹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幾個人馬上遊水過去。上岸以後,培冠對布卡說:“多虧花龍搭救啊!”大家這才知道是花龍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龍。這時,花龍往上遊飛回去了,還不時向人們頻頻點頭。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侗鄉。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橋改建成空中長廊似的大木橋,還在大橋的四條中柱刻上花龍的圖案,祝願花龍常在。空中長廊式的大木橋建成以後,舉行了隆重的慶賀典禮,非常熱鬧。這時,天空中彩雲飄來,形如長龍,霞光萬道,眾人細看時,正是花龍回來看望大家。因此後人稱這種橋為回龍橋。有的地方也叫花橋,又因橋上能避風躲雨,所以又叫風雨橋。

2.會仙橋的傳說

會仙橋在渝中區民族路上,就在如今會仙樓前面那廣場的中心。會仙橋消失得早,筆者伯父上個世紀20年代初就來到重慶做工,也沒見過那橋。不過,會仙橋的地名卻存在到上個世紀80年代。

古時,重慶城內人煙並不多,大梁子(今新華路)壹帶還是森林。從大梁子流下壹條小溪,大約是順如今的正陽街,經大陽溝,到洪崖洞,流入嘉陵江。會仙橋就是這條小溪上的壹座橋,長可能不到10米。之所以叫會仙橋,是傳說有人在此遇到過神仙。不過,傳說有多種版本。

壹種說法是:有個老頭在那橋頭開了個冷酒館,經常有個南岸老君洞的道長來他館裏喝酒。那道長便邀請老頭到老君洞去耍。老頭去了,道長招待他吃豆花,端了壹碗豆花出來,兩個人總是吃不完。下午,老頭回到酒館,老婆子好驚奇,說:“妳啷個好多年都不回來喲?”老頭說:“妳昏了喲,我才耍半天。”但壹照鏡子,竟然長出了雪白的長胡子。老頭才明白,自己遇到的道長是個神仙。壹傳十十傳百,於是人們便把這酒館門前的橋叫作會仙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