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關於書法家的小故事,50字左右?

關於書法家的小故事,50字左右?

1、掘墓偷藝

鐘繇是東漢末年人,他對於書法學習十分的執著熱衷,幾乎已經到達癡狂的地步。據說他以前在抱犢山讀書,為了練習好書法,將山中的石頭、樹木都寫成了黑色。有壹次,他和曹操、韋誕等人談論書法用筆,因為興致濃厚,以致於睡前還不斷的心摹手畫,竟然將被子給劃破了幾個洞。

韋誕也是當時壹位書法家,據說他手頭東漢大書法家蔡邕的“筆論”,因此他的書法水平十分高,當時人都推崇他的書法,認為是當朝第壹書法家。鐘繇想向韋誕借閱這本“筆論”,但韋誕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絕,鐘繇氣得捶胸嘔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了他壹命。等到韋誕過世後,鐘繇便派人從墳墓中挖出那本書,反覆研究,最後了解用筆的奧妙。

2、潛心苦學墨當飯

王羲之大約五六歲的時候,就拜衛夫人為老師學習書法。他的書法進步很快,7歲的時候,便以寫字而在當地小有名氣了,很得前輩的喜愛和誇獎。

王羲之在11歲的時候,就讀了大人才能讀懂的《筆說》。他按照《筆說》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都入了迷。過了壹段時間,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寫的比較,果然有些變化。壹天他的老師衛夫人看了後吃了壹驚,對人說:“這孩子必須是看到書法秘訣了,我發現他近來的字,已到達成年人的水平了,照這樣發展下去,這孩子將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必須會淹沒我的名聲的。”

王羲之並沒有因老師稱贊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他臨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達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壹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擡,像沒聽見壹樣,專心致誌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裏正拿著壹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裏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先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裏也在想這個字怎樣寫才好,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

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王羲之還不明白是怎樣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這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堅持數十年如壹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紮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3、鄭板橋學書法

清朝揚州“八怪”之壹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壹番苦練,最後和前人寫得幾乎壹模壹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樣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壹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壹下說:“妳有妳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麽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壹樣嘛。

我為什麽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壹樣,也但是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麽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最後構成了雅俗***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4、侍郎行者

唐開元時,有壹位名為徐安貞的人,作官時因怕事被牽累,逃隱到山裏。因病聲啞不能言語。數年之後,某佛寺要選擅長書法的人,為寺廟的梁柱書寫楹聯。徐安貞不留意跨過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廟中住持很生氣,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趕緊用手在地上寫道:“我雖不能說話,但學過大字書法,期望能讓我試試看”。

結果,姑且讓他壹試之生,廟裏的僧眾都心悅誠服,心甘情願地請他全部書寫,而不計較他的過錯。

5、皇帝練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壹位帝王,他常常在處理政事的空閑時間裏,潛心練習書法。當時,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壹的虞世南就在宮中任職,由於他精通古今,文章書法下筆如神,因而唐太宗壹向很尊敬他,也經常臨摹學習虞世南的書法。

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不容易寫出其中的神采。有壹次,他練習“戩”,因怕寫不好有失體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話,於是便故意將“戈”字空著不寫,而私下請虞世南代為填補。

唐太宗為了顯示自己在書法方面有所進步,便拿著幾幅作品請諫議大夫魏征觀看,並征求魏征的意見說:“妳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學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細看了壹遍,始終含笑不語。這時,唐太宗有些焦急地問他:“是像還是不像,妳怎樣不說話”魏征連忙說道:“臣不敢妄加評論陛下的書法。”唐太宗說道:“妳直言無妨,朕恕妳無罪。”

這時魏征才奏道:“據臣看,其中只有'戩’字右半邊的'戈’旁和虞學士寫的壹般無二,其余的均相去甚運”。唐太宗聽了這番話後後,感嘆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從而也領悟學習書法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想學有所成,務必痛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