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的,我覺得妳更像個笑話。
王陽明
心外無物
1.基本含義:也即是“意之所在便是物”,指事物不能離開人的知覺意念而存在。
立言宗旨:他的心外無物說及其中所有對“物”的解說都是針對自青年時代面竹格物以來壹直困擾他的“格物”問題。他的“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題根本正是要把物歸結為意念,只有把格物的物歸結為意念,才能把“格物”解釋為“格心”,心外無物的意義就是要人在心上做格物功夫。
2.典型表述:“愛曰:昨聞先生之教,亦影影見得功夫須是如此,今聞此說,益無可疑。愛昨曉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從心上說。先生日: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壹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為壹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壹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壹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分之物。”
這表明,在王守仁關於心、意、知、物四句話的解說中,“意之所在便是物”具有重要的地位。“意之所在便是物”是要為‘物”下壹個定義,照整個問答特別是“物字即是事字”的說法,這裏的“物”並不是泛指山川草木等物,而是指“事”。就是說,“心外無物”這個命題在壹開始提出來時,主要是指“事”而言。
然而,盡管陽明曾肯定心外無物的“物”是指“事”而言,但他始終沒有明確地把實在的客觀物體(如山川草木)排除在心外無物這壹命題的適用範圍之外。由於“物”的通常意義包括山川草木乃至人與萬物,這使得王守仁心外無物說必然會面對外界事物客觀實在性的挑戰。《傳習錄》(下):“先生(王守仁)遊南鎮,壹友指巖中花樹問: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妳末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妳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壹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妳的心外。” 王守仁回避了花是否不依我們的意識所在而自開自落的問題,只是用“妳未來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說明意向作用與意向對象的不可分離性(當然也可以說是事物對人的表象不能離開人的意識結構。)
然而,如果宇宙中每壹存在物及其屬性都是必不可少的結構成分,那麽不但無人的良知即無天地,無禽獸之惡亦不可為天地,因而,這種說法並不是哲學的論證,只是換了壹個看問題的角度,或者提升了壹個理解世界的境界而已。
評價說明:對王守仁宋來說,心外無物說的提出本來不是面對外在的客觀存在的物體,而是著眼於實踐意向對“事”的構成作用,因而心外無物說本來與那種認為個體意識之外什麽都不存在的思想不相幹,至少對於壹個儒家學者,決不可能認為父母在邏輯上後於我的意識而存在,也不可能認為我的“意之所在”不在父母時父母便不存在。然而,心外無物這壹命題的形式本身超出了王陽明應用這壹命題的特殊意旨,王守仁又沒有選擇其它的命題,由此產生山中觀花—類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說他不能完滿回答關於外界事物獨立於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性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本來不是面對這壹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