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知道唐朝的李林甫這個人物,都是因為成語"口蜜腹劍"這則成語,之所以用這則成語描述李林甫,史學家們壹定是經過反復斟酌確定的。通過這個成語,李林甫陰險毒辣的醜惡嘴臉,形象地顯現在人們面前。嘴上說的比蜜甜,肚子裏藏著壹把殺人的劍!太可怕了!
李林甫是李唐宗室出身,論輩分,唐玄宗李隆基還得管他叫叔叔。
李林甫的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比親弟弟遠壹步的弟弟),封長平王,官任刑部侍郎,死後贈靈州總管,從二品;祖父李孝斌官至原州長史,從五品;父親李思誨最不如意,終其壹生只混了個揚府參軍,正七品。到了李林甫這壹代,雖然尚有恩蔭的資格,和普通百姓差別不大了。他入仕之初,也不過是個小小的千牛直長(宮廷侍衛官,警衛員的小頭頭)。
因為門庭衰微,所以李林甫從小就有強烈的出人頭地、光大門楣的欲望。
經過幾十年壹番努力奮鬥,在開元二十四年(736年),53歲的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升任中書令(右宰相),後進封晉國公,又兼尚書左仆射(首席宰相)。李林甫和張九齡比較起來,反差太大了。張九齡才華橫溢學富五車,他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等句子在文壇熠熠生輝。李林甫呢?腹內沒有墨水只有陰謀。
天寶十壹年十壹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可是,死後沒幾天,被楊國忠誣告謀反,遭削官改葬,抄沒家產,子孫流放。
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李林甫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壹。
李林甫雖是皇族出身,但是家道中落,從小就沒受過多少正規教育,加上他自己對讀書也沒啥興趣,所以自從入仕之後,就壹直因不學無術而遭人詬病,同時也鬧了不少笑話。
比如有壹回,他舅舅家的表弟、太常少卿姜度(姜皎之子)添了個兒子,朝臣們紛紛前去道賀。李林甫也趕緊寫了封賀信,連同賀禮壹起讓人送了過去。
宰相表哥這麽給面子,姜度當然很高興,隨即當著賓客的面拆讀賀信,打算好好顯擺顯擺。沒想到剛剛把信拆開,姜度就傻眼了,慌忙要把信合上。可是,還是有幾個眼尖的賓客早就已經把信上的內容看得壹清二楚了。
原來,宰相大人的信上赫然寫著:"聞有弄獐之喜……"
這幾個眼尖的賓客,頓時忍俊不禁,掩口偷笑,這回宰相李林甫丟人丟大了,賀詞出了個白字。
古人通常把生兒子稱為"弄璋之喜",生女兒稱作"弄瓦之喜"。"璋"是壹種玉器,"弄璋"就是懷抱玉器的意思,是預祝新生兒壹生吉祥富貴的象征。而李林甫卻把玉器的"璋"寫成了動物的"獐",意思等於說人家的兒子抱著壹只臟兮兮的獐鹿在玩,錯得實在離譜。要是壹般人也就罷了,可堂堂大唐帝國宰相兼禮部尚書卻犯這種低級錯誤,簡直是令人笑掉大牙。
從此,李林甫就有了"弄獐宰相"的"美譽"。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李林甫自己沒文化,手下自然就都不咋地了,羊群不能有駱駝,羊群出了駱駝,就顯得羊們太矮小了,比如他引薦的戶部侍郎蕭炅(jiǒng),就跟他壹樣是個白字先生。有壹次,朝中有個同僚辦喜事,百官都前去赴宴,蕭炅也去了。開席前,大夥在主人的書房裏坐著,蕭炅閑得無聊,就信手拿起壹本《禮記》大模是樣地看書。往往越是沒文化的人,越是擺有文化的樣子!翻著翻著,蕭炅忽然覺得有個地方不太明白,便不由自主地念出聲來。他念出的兩個字是"伏獵"。
此時坐在他旁邊的人叫嚴挺之,是原來的宰相張九齡非常賞識的部下,很有學問。嚴挺之壹聽就知道蕭炅念白字了,錯把《禮記》中的"伏臘"讀成了"伏獵"。所謂"伏臘",是指壹年中的兩個祭祀節日:伏日和臘日。《禮記》是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但凡開過童蒙的,幾乎無人不識"伏臘"二字,如今這個堂堂的戶部侍郎蕭炅居然把它讀成了"伏獵",真是無知得驚人,堪與他的主子"弄獐宰相"李林甫媲美!
嚴挺之既然是張九齡的人,自然看不起這幫不學無術的家夥,於是故意拿蕭炅開涮,提高嗓門大聲問他:"蕭大人,請問您剛才念什麽?"
蕭炅不知道人家在玩他,還壹臉無辜地說:"伏獵呀,怎麽了?"
在場眾人本已掩嘴竊笑,聽到這裏終於控制不住,登時捧著肚子哄堂大笑。
嚴挺之過後跟張九齡說:"朝廷已經出了壹個'弄獐宰相',豈能再來壹個'伏獵侍郎'?"
高官讀白字比不得平民百姓,壹笑了之。高官讀白字,失身份,鬧笑話,丟人現眼。
高官讀白字,自古至今都是官場的壹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