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中國的第壹幅對聯的作者是誰,內容是什麽?

中國的第壹幅對聯的作者是誰,內容是什麽?

關於“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說法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孟昶撰

孟昶所書的這副對聯是題寫在桃符上的。題桃符乃古時風俗,元旦(即今春節)那天用桃木板寫上傳說中的“神荼”、“郁壘”二神名,懸掛門旁,以驅鬼避邪。據《山海經》記載,傳說神荼、郁壘兄弟倆住在度朔山上大桃樹下,這桃樹曲蟠三千裏,萬鬼出沒於東北方的鬼門。神荼、郁壘見有惡鬼,便把他們綁去餵虎。於是自春秋戰國以來,人們便將神荼、郁壘視作“衛兇”的“門神”。直至孟昶在桃符上題寫了對聯後,桃符就由原來驅魔除鬼的字牌,變為作者用來表達某種主題思想的壹種特殊文體,這便是“春聯”的開端。壹般認為,聯語始於五代的後蜀。

關於此聯,有四種說法:

《古今詩話》雲:“昶子善書禮,因取本宮冊府書雲:‘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壹聯,文學於茲萌芽。”按此說,則聯語為“天垂餘慶,地接長春”,作者乃孟昶之子孟喆。黃修復《茅亭客話》所載同此。

《洛中記異錄》雲:“孟蜀於宮城近側,置壹策勛府,時昶之子喆居之。昶以歲末自書桃符雲:‘天降餘慶,聖祚長春。’喆拜受,置於寢門之左右。”按此說,則聯語為“天降餘慶,聖祚長春”,作者乃孟昶本人。

《談苑》雲:“辛寅遜仕偽蜀孟昶,為學士。王師(註:宋軍)將致討之前歲歲除,昶令學士作詩兩句,寫桃符上。寅遜題曰:‘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按此說,則聯語為“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作者乃辛寅遜。

《宋史·蜀世家》則雲:“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辛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此說聯語與《談苑》說同,但作者已非辛寅遜而是孟昶了。《宋史·五行誌》和《蜀梼杌》所載同此。

明清以來,壹般都采最後壹說。“末年”,乃孟昶“歸宋前”壹年,即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從這時起,過春節貼聯語,漸成壹種民間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足以證明這壹點。

這副對聯的含義是什麽呢?

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這樣看來,此聯只不過是迎春祈福之辭,沒有什麽新意。

嚴格說來,此聯在平仄上也不甚合律。盡管人們都認為它是迄今所見記載最早的聯語,但它如此出名,並非由於它是首創,更不是因為藝術水平高,而是宋人認為它是讖語,預示了宋將滅蜀。

公元964年春節,孟昶作此聯,965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兵統壹了後蜀,將孟昶等擄走,同時委用了壹個名叫呂余慶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後蜀的都城)的地方長官。另外,宋太祖已於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將每年的農歷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為“長春節”,即所謂“聖節”。孟昶降宋之時,正是宋太祖誕辰之日。這種情況與聯語是壹種巧合,還是預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不過,孟昶寫下的這副春聯在我國對聯發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壹頁,卻是無可否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