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嚼檳榔真能患口腔癌嗎?

嚼檳榔真能患口腔癌嗎?

近日,媒體報道嚼檳榔易致口腔癌,但有專家表示,檳榔與口腔癌並無因果關系,孰是孰非?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求辟謠。那麽——

“經常咀嚼檳榔容易增加口腔癌的風險,這個結論是勿庸置疑的。”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鐘凱副研究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2004年國際癌癥研究中心把檳榔確認為壹類致癌物,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專題報告第85卷。

檳榔嚼後易形成致癌物

咀嚼檳榔容易導致口腔癌,這主要與檳榔含有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後形成致癌化合物——亞硝胺類物質有關,研究者從嚼檳榔的人的唾液中檢測出三種亞硝胺類物質。另外,檳榔質硬,易使口腔黏膜受損,特別是用荖花(或稱為榔葉)和石灰包裹後對口腔的磨損更厲害,經常使口腔黏膜處於受損狀態,增加癌變幾率。煙草(包括嚼食和吸煙)還和檳榔“臭味相投”,***同促進口腔癌的形成。

許多調查研究的資料都表明,經常咀嚼檳榔與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口腔癌、口腔白斑、牙隱裂、牙根縱裂等多種口腔疾病的發生有關,特別是用荖花和灰粉包裹檳榔咀嚼,更易增加其致癌風險。

鐘凱告訴記者,1985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含煙草成分的檳榔制品致癌的確鑿證據,只是當時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檳榔本身就能致癌。後來流行病學證據逐漸出現,尤其是從印度、巴基斯坦獲得了含煙草和不含煙草成分的檳榔制品都能致癌的證據。同時,大量的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證據不斷湧現,證明不僅檳榔制品有致癌性,其青果同樣致癌。

在致癌物分級中,檳榔屬壹類致癌物,雖然致癌物等級和致癌性的強度沒有必然聯系,但“壹類致癌物”意味著它對人的致癌作用證據確鑿。

“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說法具欺騙性

檳榔食用時味微澀略帶甜辣,有輕微刺激感,可使人發熱興奮,因此咀嚼檳榔有成癮性。人類咀嚼檳榔的歷史非常久,目前,喜食檳榔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印度、我國南方及臺灣。雖然流行病的研究發現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但目前全世界約有兩億人咀嚼檳榔,而且還不斷增加中。

在歐美,癌癥譜排行前幾位的分別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但是東南亞國家口腔癌壹直名列前茅。在南亞壹些地方,口腔癌甚至是男性癌癥第壹殺手,這是證明檳榔與口腔癌相關性的非常重要的佐證。

“檳榔和口腔癌沒有直接因果關系,這完全是混淆視聽”,鐘凱告訴記者,“這個說法從科學上講完全正確,因為理論上不可能完全排除別的原因導致口腔癌的可能性,其實這是壹種很具欺騙性的說辭,容易被某些人用來胡攪蠻纏,最後陷入詭辯”,鐘凱說,“對於任何壹種慢性損害或長周期事件都存在這壹現象,比如吃鹽多和高血壓有相關性,但吃鹽多和高血壓並無因果關系;長期喝高糖飲料和肥胖有相關性,但長期喝高糖飲料和肥胖未必是因果關系”,嚴謹的研究者只能說“檳榔可以增加患口腔癌的風險”或者“吃檳榔與口腔癌高度相關”。

應像戒煙壹樣戒檳榔

檳榔是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嚼著吃的檳榔是將果實去核,用荖花、石灰包裹制成,也有壹些國家和地區是把檳榔、煙葉和其他壹些原料混在壹起制成嚼塊。它也可入藥,壹般主要作為驅蟲藥使用,已列入藥典管理目錄。

臨床上正確使用檳榔可以達到治病效果。但專家建議,嚼檳榔弊大於利,為了減少口腔癌的發病風險,應盡可能改變嚼食檳榔的不良習慣。

近些年來,檳榔產業不斷擴大,僅在印度的規模就超過每年數億美元。由於檳榔可能帶來的公***衛生問題,壹些國家或地區早已開始控制,比如美國1976年就嚴禁各州之間運輸檳榔果,加拿大直接禁止銷售檳榔產品。

鐘凱建議,“對於檳榔,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應像戒煙壹樣戒檳榔”,他說,“目前已經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檳榔是致癌物。”他認為政府應當從公***衛生政策層面考慮,借鑒國外經驗,該限就限,該禁就禁。同時加大對檳榔消費地區和人群的宣傳,讓更多人了解檳榔危害健康的真相,早日戒除這壹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