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皆音歇後語 笑話 對聯 古詩句;字謎 漢字來歷

皆音歇後語 笑話 對聯 古詩句;字謎 漢字來歷

諧音對聯

賈島醉來非假倒;

劉伶飲盡不留零。

(賈島是唐代詩人;劉伶是魏晉時“竹林七賢”之壹,喜好飲酒)

諧音笑話

校長在學期結束時的校務會議上,對人事行政效率之低,大發雷霆。他說:“負責董事業務的不懂事;負責人事管理的不省人事;身為幹事的又不幹事!”

元旦晚上,小弟帶兩位僑生到家晚餐,壹個性情開朗,壹個較為拘謹.

席間,那位開朗的同學笑指拘謹的同學給我們介紹說:"他是緬甸來的,所以比較靦腆."隨後他舉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壹飲而盡,接著說:"我是仰光來的."

諧音歇後語

小爐竈翻身--倒黴(煤)

飛機上掛暖瓶--高水平(瓶)

景德鎮停業——沒詞(瓷)了

夢中遊太空——想入非非(飛飛)

賣油的不打鹽——不管閑(鹹)事

諧音古詩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情)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絲—思)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楊柳枝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郎長行莫圍棋。(燭-囑,圍棋-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西洲曲 南朝樂府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憐)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蓮—憐)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子夜四時歌.秋歌 南朝樂府

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

願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梧—吾,解—結)

諧音字謎

1.道是姻緣恰並頭(韻)---音勻=姻緣

2.音樂旋回焉又聞(胭)---因月=音樂

3.不同規格回然聚(鞋)---圭革= 規格

4.聞聽左右盡歌聲(戩)---晉戈=盡歌

5.笛歌聲起各西東(戳)---翟戈 =笛歌

6.遠羌鼓樂聲又起(胡)---古月=鼓樂

7.書聲樂聲和鼓聲(股)---月 =樂鼓

8.觀世音(視)---視=世

9.大澤起義辨狐音(湖)---湖(大澤)=狐

10.聽其音,知為商(殷)---殷(商)=音

11.書聲伴我居茅宅(舒)--予舍=舒=書

12.東湖閣裏聽歌聲(胳)---各月= 閣樂(歌聲)

13.暗香春雨聽琴聲(秦)---秦=琴

14.小橋星月聽簫聲(宵)--- 宵=簫

15.吟詩川前帶古風(虱)---虱=詩

16.有牛、有馬、有羊、有豬聲(朱)---朱=豬

漢字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壹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壹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壹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裏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壹些基本方法,進壹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壹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壹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麽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余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壹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壹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壹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壹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壹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蔔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征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壹部分形體特征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征。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