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清華女生入伍,為什麽?

清華女生入伍,為什麽?

娜2005年考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年,正在讀大三的她入伍當了壹名義務兵。2009年11月23日,她服役結束。告別軍旗的賈娜留下了以下這篇文字,標題為編輯所加。

兩年前,我和大多數清華女生壹樣,每天奔波於教學樓和圖書館之間。喜歡漂亮的衣服和時尚的裝扮,同時絲毫不放松專業知識的學習。我的夢想是做壹名楊瀾、柴靜那樣美麗大方又秀外惠中的才女記者。

但命運的車輪沒有按照預定的軌道前進。有壹天騎車經過校園主幹道,我看到紅色橫幅上有幾個醒目的大字——2007年大學生應征入伍報名通知。只是壹剎那,我告訴自己:“賈娜,也許妳可以去試試。”

為什麽

報名、體檢、政審,壹切都忙完後,我才將當兵的消息通知給親朋好友。意料之中,很快我的手機就被打爆。無壹例外,拋過來的第壹個問題都是:“為什麽要去當兵?”

家鄉的朋友認為我是為了錢。因為我出生在農村,8年前父親去世,母親壹人撫養我們兄妹3人,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奶奶,經濟非常拮據。入伍後北京市政府每年會有1萬元的補助,所以不少人理所當然地推斷我是迫於經濟壓力才不得不選擇入伍。

但有壹些情況他們並不了解。因為我是山西省永濟市13年內唯壹考上清華的大學生,家鄉某企業董事長已承諾負擔我大學4年的學費,而且我從大壹開始就利用周末和假期做各種兼職,月收入在千元以上。除了必要的生活開銷,偶爾還能幫家裏減輕壹些壓力。

也有人懷疑我是因為成績太差,為了保研才入伍,但當時已讀大三的我正好是班裏的學習委員,並兼任3門專業課的課代表。最主要的是,學校沒有任何政策寫明入伍就可保研。

當兵的消息壹經傳出,“清華第壹女兵”的稱號就扣在了我的頭上。校內外多家媒體要求預約時間采訪,各類網絡消息更是鋪天蓋地。因此,有人開玩笑問我:“妳該不會是為了出名吧?”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苦笑。沒有告訴他的是,我拒絕了所有個人名義的采訪,只是簡單回答了學校聯系的新華社記者的幾個問題。

進入新兵連不久,網上開始盛傳壹句話——“清華女生當兵原是為減肥”。因為此說法更具娛樂性,所以傳播的速度也最快。後來我給家裏打電話,哥哥很生氣地說:“妳用女孩子最美好的兩年時光來當兵,為了減肥值嗎?”聞此我真是哭笑不得。

既然以上說法都不成立,大家不禁要問,那妳到底為什麽來當兵?不可能沒有理由。說實話,沒有為什麽!當時的我僅僅出於年輕人的獵奇心理,想去體驗壹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而已。

後悔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個軍人夢。同樣,不了解軍營的我,想象中的軍旅生涯也是既艱苦又有趣,既激烈又神聖。夏天,驕陽似火,我們大汗淋漓地進行各項高難度的體能訓練。冬天,寒風凜冽,大雪彌漫中仍舊有我們傲然屹立的身姿。三個月新兵連結束後,部隊會考慮我的新聞特長,把我分配到某個宣傳部門做個小記者。這樣就有機會去孤山野島和遠海高空,生活壹定是新鮮刺激又充滿樂趣的。這是入伍前同學們為我勾畫的軍旅藍圖。

但很快,美夢就破滅了。入伍第壹天,心愛的披肩長發被班長壹刀剪成了齊耳短發。第二天壹大早,我因被子疊得不好受到批評。接下來的每天都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疊被子、打掃衛生、訓練隊列,做任何事情都要向班長打報告。每周寫壹封信,打5分鐘電話,吃壹次零食,同年兵之間平時不允許說笑聊天,而且經常聽到諸如“大學生了不起嗎”之類的話。雖然早已做好了身體上吃苦的準備,可心理上的壓抑卻是真正的始料未及。

因為從小成績優異,我壹直是家裏的寶貝,老師的寵兒,犯了錯誤別人也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哪經歷過這些,心裏自然難以接受。

但為了不讓家裏人擔心,我每次打電話還是會調整好心態,說些“壹切都很好,不用擔心”等安慰的話,壹掛上話筒就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軍隊不同情弱者。班長的口頭禪就是“哭有啥用!部隊裏最不值錢的就是眼淚!”我只好繼續忍著,晚上躲在被窩裏偷偷哭,又不敢發出聲音。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時間過得快壹點,再快壹點,早點退伍,早點離開部隊這個“鬼”地方。

初入軍營,我想我是有點後悔了。

許三多

三個月新兵連生活結束後,我被分配到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某通信站學習報務專業。這和我想進入宣傳部門的初衷相去甚遠,於是更加心灰意冷。就在這時,同學給我寄來幾本書,其中壹本是《士兵突擊》。收到書後,剛看完第壹章,我就被許三多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住了。接下來的壹天做什麽事情都是心猿意馬,壹心只想著書中情節。終於聽到熄燈哨,趕緊鉆到被窩裏看書,壹口氣讀完全書時已經是淩晨四點。

安靜的宿舍裏可以聽到戰友們均勻的呼吸,偶爾夾雜有打鼾聲,但此時的我卻異常的清醒和興奮。許三多,他似乎就站在我面前。他的堅韌,他的隱忍和單純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聯想到我入伍以來的生活,第壹次意識到也許問題不在於部隊這個環境,自己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三個月,除了抱怨和抵觸,我還做了什麽?又收獲了什麽?我來部隊又是為了什麽?

是的,既然來了,就不能虛度兩年時光。與其消極頹廢,無奈地品嘗失敗的苦澀,何不嘗試著轉變態度,積極適應部隊的生活。

媒體的關註、清華的光環造成的壓力,再加上骨子裏天生的好勝心,都促使我打起精神,轉變心態,重新投入到部隊生活之中。

首先是學習業務。報務員第壹步是定位,經常壹坐就六七個小時,每次練習結束,雙腿麻木、腰酸背痛是唯壹的感覺。因此有些戰友支持不住,經常趁班長不註意,將手搭在鍵盤上休息,但我從沒偷過壹次懶。後來練習擊鍵,為了培養手感,班長說擊鍵壹定要重。很快我的十個手指全被擊破,鍵盤上滴滿了血自己卻毫無知覺。再後來練習五筆打字,為了熟悉字母鍵分工,晚上熄燈後我會打著手電筒鉆在被窩裏摸鍵盤,好幾次不知不覺就抱著鍵盤睡著了。課後練習五筆拆字,班長規定壹天拆壹頁***80字左右,我壹般都要拆兩頁以上。立功了

不管怎樣,業務學習畢竟是單純的個人行為,我只要把在清華學習的精神搬過來即可。對於我,最難的還是過生活關。

剛來時,連裏新老兵都有意避著我,同年兵也不大願意和我聊天兒。我知道大家是把我當作“異類”了。但我不能對著所有人大喊:“我不是妳們想象中的那樣!我想和每個人成為好朋友。”要想改變這種處境,我必須“先下手為強”。因此,打掃衛生時,刷廁所的活壹般都被我搶先占用。幫廚時,什麽活大家都不願幹我就上。

我們全連只有二樓洗手間有壹個熱水器,而大家都住在四樓。冬天天氣很冷,就只能用熱水瓶打了熱水提到四樓洗漱用。於是我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把全連的熱水打好。五點半以後當戰友們陸續起床時,已經可以看到四樓走廊裏擺放整齊的50多個熱水瓶。而且平時有戰友需要幫忙我都是有求必應,不久就被冠以“大媽”的稱號,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幹活”著稱。

時間長了,大家對我的為人有了了解,不少人主動找我聊天兒,說以前覺得大學生心高氣傲,不好接近,沒想到生活中的我卻“像大姐姐壹樣善解人意”。與此同時,我在業務上的優勢也日益顯露。很快就在壹次集中考核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第壹名的成績,第壹個達到新兵跟班的要求。跟班後又再接再厲,第壹批考出工作代號,並可獨立擔負值班。年終評比,因為各方面表現突出,我榮立三等功,是中隊有史以來第壹個榮立三等功的義務兵。

帶兵了

都說部隊裏只有新兵最辛苦,到了第二年就可以“舒舒服服的當老兵”。但對於我,如果說第壹年是在儲存能量,第二年才算得上真正的釋放和起飛。

今年3月,14名新同誌被分配到我們通信站。按照連隊慣例,初學業務都要集中訓練兩個月。因為這兩個月是打基礎和適應連隊生活最重要的時期,所以歷來領導都會選擇經驗豐富、業務突出的第五年兵當集訓班班長。考慮到我的文化水平和平時的為人處事能力,領導決定讓我作為副班長來帶今年的集訓班。而我也有幸成為連隊歷史上第壹個帶集訓班的義務兵。

為了做好傳幫帶,結合自己新兵訓練時的切身體會,我著重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壹,在業務學習上,相比較方法和技巧,我更強調正確的態度和理念。提倡培養她們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和主動奉獻的工作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持久的熱情和動力,方法和技巧卻是依靠重復性的訓練即可掌握,所以工作中我對她們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有新兵說“賈班長生活中是只溫柔的貓,工作中就變成了兇狠的老虎”。

第二,生活中,我提倡與人相處壹定要寬容大度。俗話說“三個女人壹臺戲”,壹個女兵連50多個女孩子,生活中難免有嗑嗑拌拌鬧別扭的時候,但只要有壹顆寬容大度的心,遇到問題時站在對方角度考慮,想動怒時告訴自己先冷靜5分鐘,就能起到“化幹戈為玉帛”的效果。因為初入軍營,各方面有待適應,又要學習新的專業,新兵普遍壓力較大。為此,我提出“好事減壓法”,建議每人每天幫同年兵做壹件好事,便可從中獲得巨大的快樂和滿足。第二天,就有壹名新同誌找到我,興奮地說:“班長,謝謝妳!”摸不著頭腦的我很奇怪,她繼續笑著說:“班長,我剛剛把所有同年兵的迷彩鞋晾到樓底去了,現在我感覺很開心。”慢慢的,更多的新同誌向我表達她們做好事後的愉悅心情。

第三,針對敏感的新老兵觀念問題,我不贊成完全的平等更不同意絕對的等級,而是強調平等基礎上的尊重。新同誌尊重老同誌,但這尊重絕不是巴結和討好,而是尊敬與照顧。

作為班長,打掃衛生、幫廚、打水等我都和大家壹起幹,休息時和她們圍坐在壹起講笑話、聊天兒。為此有些老班長私底下不無擔心:“這樣帶兵她們怎麽會怕妳?那還管得住嗎?”我說:“帶兵不是管兵,更不是讓兵怕我,只要她們服我就夠了。”

兩個月集訓班結束考試,14人成績全部合格,而且平均速度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8組。班長們也驚訝:“原來這樣也能帶好兵!”並將此歸結為“賈娜快樂訓兵法”。

助人樂

集訓班結束後,我回臺位值班,開始每天的上下班生活。我發現身邊的班長們為了打發時間,閑暇時間幾乎都用來繡十字繡。由於工作性質的關系,我們上班時都是坐著,這倒好,下班後又壹坐幾個小時。所以不少戰友年紀輕輕就得了頸椎病。我想,也許可以鼓勵大家幹點別的。

於是,我去閱覽室借了幾本名著和勵誌類書籍,然後在聊天兒時給她們講其中的故事,盡量將內容描述得精彩紛呈、趣味橫生。不出意料,聽完故事大家都搶著問“妳從哪裏看到的啊”,我就將書名道出。遇到有借書意向的立馬順水推舟地搬出“閱覽室”三個字。此後,無人問津的閱覽室變得“門庭若市”了。

有的戰友想學計算機,我就主動找到她說:“我買了壹本關於計算機使用的書,但壹個人學沒意思,我們壹起學好不好?”對方自然樂意。於是兩人相約去電腦房,從最基本的WORD、EXCEL、PPT到比較高端的電腦配置、改裝等,我們都是在嘰嘰喳喳的討論中壹步步攻克,最終,我自己也有了不少長進,而且逐漸形成了壹種風氣,陸續有戰友找我借書。後來我又用節余的津貼費買了幾本,現在還放在我們電腦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