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念昆明的雨。——汪曾祺《昆明的雨》
汪老筆下,他寫昆明雨,寫了倒掛著的濃綠的仙人掌,還有它末端開出壹朵金黃色的花;水分達到飽和狀態的草木枝葉;黑紅黑紅的“火炭梅”,賣楊梅的聲音嬌嬌的苗族女孩兒;軟軟滿滿的緬桂花,那些房東給客人們送花的日子;還有他想起的《夜雨寄北》的鄉愁;積雨少住的早晨和友人從聯大新校舍到蓮花池去;蓮花池邊小酒店壹碟豬頭肉,半市斤酒,結果雨纏住了腳,走不了,壹直坐到午後的日子。
哦,還有,昆明的菌。於是牛肝菌、青頭菌、雞縱、幹巴菌、雞油菌在老頭的筆下活了起來。
汪老說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須多放蒜,否則容易使人暈倒。
這種菌是牛肝菌科和 松塔牛肝菌 科等真菌的統稱,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類,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黃、 黑牛肝菌 。牛肝菌因肉質肥厚,極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為"四大菌王"之壹。牛肝菌味道鮮美,清香可口,營養豐富,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牛肝菌在雲南各地均有分布,產期為每年的6~10月。
這種菌主要產自雲南滇西 三江並流 區 原始森林 地帶。生長環境相當純凈,主要生長在樹林裏的草叢裏,每壹年六至九月出菇。當地老百姓很喜歡吃。菌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植物纖維等成份,入口很細嫩,香味很悠長,有濃郁大自然清香氣息。剛出土時呈球形,後逐漸展開呈扁圓形,菌帽質地十分堅固,為青綠色,表面有壹片青褐色鱗片。
什麽是雞樅呢?它是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壹。雞樅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無論炒、炸、腌、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雞樅僅西南、東南幾省及臺灣的壹些地區出產。以貴州產得最多,四川攀西地區6-8月較多野生,雲南與貴州交界處偶爾會出現。
“雞樅是名貴的山珍,但並不真的貴得驚人。壹盤紅燒雞樅的價錢和壹碗黃燜雞不相上下,因為這東西在雲南並不難得。”這是汪老的原話,他說,有壹個笑話:有人從昆明坐火車到呈貢,在車上看到地上有壹棵雞樅,他跳下去把雞樅撿了,緊趕兩步,還能爬上火車。這笑話用意在說明昆明到呈貢的火車之慢,但也說明雞樅隨處可見。
幹巴菌是雲南省特有的珍稀 野生食用菌 ,中國其他省份及國外都無法生長。又叫做: 繡球菌 ,也叫對花菌、馬牙菌等。它生長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樹間。產於七八月雨季,至今仍未實現人工養殖。其貌不揚,黑黑的帶有壹層白色。但味道卻 鮮香 無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
想來汪老也是發現了,說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壹堆半幹的牛糞或壹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裏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凈,撕成蟹腿肉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妳張目結舌:這東西這麽好吃?
好了,這有壹種菌和幹巴菌對比了,中看不中吃的雞油菌!“”都是壹般大小,有壹塊銀圓那樣大,的溜圓,顏色淺黃,恰似雞油壹樣。”可惜,“這種菌子只能做菜時配色用,沒甚味道。”
雞油菌在烹制時菇體很吸油,吃的時候壹口咬下去,和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擠壓流出來,如雞油壹般, 故此得名。成熟的雞油菌有點 喇叭花 的樣子,顏色很鮮艷,比壹般的蘑菇要韌,有點彈性, 聞起來有明顯的杏香味。據說雞油菌在德國非常有名,它和著名的德國香腸壹樣受人喜愛,但價格要貴很多。中國傳統醫學對雞油菌有諸多評價。據資料記載,雞油菌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補益腸胃、清熱利尿、益氣寬中之效,經常食用可治療維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膚粗糙、幹燥癥、夜盲癥、視力失常、眼炎等疾病。
明明是沖著昆明涼涼的雨去的,又或是潮濕的空氣裏香軟的緬桂花,卻被老頭帶去了昆明山間,酒店桌上,那壹盤盤香嫩鮮美的菌。汪老的文筆,從不離生活氣息,哪怕在那個年代裏的生活,今天看來,依舊是不變的主題。
他說,我想念昆明的雨。真是壹個可愛的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