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壹種比較文藝的說法是:這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可見,吃,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不僅能滿足味蕾,填飽肚子,還能有效治愈心情。
也因此,美食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在近幾年備受歡迎,比如始終位於豆瓣高分榜的《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早餐中國》、《老廣的味道》等等,這些下飯神片通過講述美食的制作方法,聯接上人間故事,將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展現在觀眾眼前,收獲了滿滿的好評。
不過,論會吃,文化大咖梁實秋先生可是頗有心得。梁先生是著名的作家和學者,在散文和翻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時,他還是壹名資深美食家,早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曾創下令人咂舌的紀錄,壹頓吃了12個饅頭,3碗炸醬面。
梁先生不僅能吃,還特別懂吃,食物在他眼裏不僅僅是果腹之需,更是對生活的熱愛。他壹生寫下了無數談吃的文章,《雅舍談吃》就是壹本美食散文集。
《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的總導演陳曉卿曾經在采訪中說過這樣壹段話:“讀大學的時候從安徽老家來到北京,壹下子就被梁實秋的《雅舍談吃》給迷住了。美食在作家的筆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壹種文化底蘊的代表。後來參加工作,拿著菲薄的工資,我專門去把《雅舍談吃》裏寫到現在能找到的美食嘗了個遍。”
可見,這本書對他影響至深。
翻開書,首先吸引人的是目錄,燒羊肉、鮑魚、咖喱雞、糟蒸鴨肝、芙蓉雞片、炸丸子、瓦塊魚、煎餛飩,是不是有種在飯館裏看菜譜點菜的感覺?
其實,這些菜名都是每壹篇文章的標題,要說梁老真是夠厲害,僅用標題就能讓人流下壹長串口水。
《雅舍談吃》壹***有93篇文章,在先生的筆下,食物沒有貴賤之分。
無論是“熊掌”、“鮑魚”、“魚翅”這樣的珍饈佳肴,還是“湯包”、“燒餅”、“窩頭”、“豆汁兒”、“蔥油餅”這樣尋常的街頭小吃,都能被先生寫得風生水起,妙趣橫生,就連不起眼的醬菜,在先生的筆下都是無上的美味,堪稱是文字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梁老是天生的美食家,會吃懂吃,還喜歡研究烹飪方法,他在書中娓娓講述了不少美食的做法。比如這道 “芙蓉雞片”:取雞胸肉,細切細斬,使成泥。然後以蛋白攪和之,攪到融為壹體,略無渣滓,入溫油鍋中攤成壹片片狀。片要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起鍋時加嫩豆苗數莖,取其翠綠之色以為點綴。如灑上數滴雞油,亦甚佳妙。
還有我們經常吃的蔥油餅,在先生眼裏也有標準版:要層多,蔥多,而油不太多。可以用脂油丁,但是要少放。要層多,則搟面要薄,多卷兩次再加蔥。蔥花要細,要九分白壹分綠。撒鹽要勻。鍋裏油要少,鍋要熱而火要小。烙好之後,兩手拿餅直立起來在案板上戳打幾下,把餅的層次戳松。
這些生動精妙的描寫極具畫面感,不知道大家看完有沒有動手的沖動,反正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試試了。
陳曉卿說:“食物裏面自帶密碼,這個密碼就是文化。”
先生學識淵博,見多識廣,信手拈來的詩文典故為普通的美食增添了幾分文人的雅趣,尤其是那些有趣的小故事,像是壹枚枚開心果。
比如,在《栗子》壹文中他調侃詩人徐誌摩:徐誌摩告訴我,每值秋後必去訪桂,吃壹碗煮栗子,認為是壹大享受。有壹年他去了,桂花被雨摧殘凈盡,他感而寫了壹首詩《這年頭活著不易》。
寫到天津狗不理包子湯汁多,先生講了個笑話:兩個不相識的人在同壹張桌子吃包子,其中壹位壹口咬下去,包子裏的湯汁直接飆到對面,把對面那位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壹位並未覺察,還在低頭猛吃。堂棺在壹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壹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對面客人很是沈得住氣,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
書中像這樣詼諧幽默的小故事,比比皆是,讀來真是好歡樂。
盡管從頭到尾都是在講吃,但這本書的絕妙之處,就在於始於“吃”卻又遠遠不止於“吃”,美食背後的文化和先生的“鄉愁”,更值得細細品味。
人間煙火氣,最撫遊子心。
先生離家多年,對家鄉的人和物充滿著深深的思念,尤其是對北平風味美食情有獨鐘。
他寫年少時跟隨父親出入大大小小的飯館,寫母親做的魚圓、核桃酪,寫與朋友壹起品嘗各地特色美食,字裏行間無不是在追憶父母、懷念友人、重溫老北京的生活,看似閑適的文字裏縈繞著壹股淡淡的惆悵,這是屬於先生的“鄉思”和“鄉愁”,是他對過去無限懷念的味道。
其實,我們何嘗不是這樣,無論身在何方,家鄉美食總能讓我們念念不忘,有時候壹口熟悉的味道,便能激活埋在心底的記憶,那些做飯的人、壹起吃飯的人都是回憶的源泉,或快樂或憂傷,不得不承認,美食有壹種帶我們穿越回過去的魔力。
美食和人生看似無關,但它們其實是有壹個契合點,而梁先生很輕松就找到了。
這本別有風味的美食書,展示的不僅是壹個豐沛的美食江湖,更是先生人生境界的體現。就連壹缽蘿蔔湯他都能聯想到做文章的道理。
由此可見,食物在他眼裏不僅僅只是食物,更是壹門高雅的藝術,蘊含著他對生活的洞察和鑒賞。
跟隨著先生樸實溫暖的文字沈浸在美食世界中,發現原來吃飽喝足也不失為平淡生活中壹件幸福之事。
可以說,人生百味,盡含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