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通遼各地名的“前世今生”?快看看妳家鄉名字的來歷

通遼各地名的“前世今生”?快看看妳家鄉名字的來歷

通遼各地名的“前世今生” 快看看妳家鄉名字的來歷

科爾沁都市報

4月21日 · 科爾沁都市報社官方賬號

有人說,內蒙古面積實在太大了

額濟納旗到滿洲裏要坐57個小時的火車

而北京到拉薩坐火車才41個小時

有人說,內蒙古時間跨度實在太長了

最東邊是東經126度

最西面是東經97度

時間整整相差116分鐘

很多來內蒙古旅遊的朋友

都會覺得內蒙古的地名

十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

內蒙古各個縣(旗)、市、區

村、鎮(嘎查)

命名來源十分廣泛

但大多都是源自蒙古語音譯

不熟悉的朋友

僅憑著字面意思理解

往往會鬧很大的笑話

我帶大家來了解壹下

內蒙古地名的含義

↓↓↓

內蒙古橫跨中國的東北、華北和西北,與俄羅斯的邊界和蒙古北部邊界線長達4221公裏,因此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開放前沿。

內蒙古自治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9個地級市;興安、阿拉善、錫林郭勒3個盟;另外有滿洲裏、二連浩特2個計劃單列市(縣級市);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17個縣,11個盟(市)轄縣級市,23個市轄區。

“蘇木”,指壹種介於縣及村之間的行政區劃單位。縣之下有鄉、鎮、民族鄉、蘇木、民族蘇木,政府下文件時,壹般是“各蘇木、鄉、民族鄉、鎮”,“蘇木” 在前,鄉鎮在後。在內蒙古,壹般來說,鎮是工業區,鄉是農業區,而蘇木則是牧業區,行政性質接近,而生產方式不同。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城市。其中“呼和”為青色的意思,“浩特” 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區北依大青山,故得名。

包頭市

包頭——蒙古語“包克圖”的諧音,意即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稱,包頭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交通要沖,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在包頭地區設九原郡。

呼倫貝爾市

曾用名:呼倫貝爾盟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得名於呼倫湖和貝爾湖。“呼倫”是蒙古語“哈溜”的音轉,意為“水獺”;“貝爾”意為“雄水獺”,因古代這兩個大湖盛產水獺,居住在湖畔的蒙古族牧民便以其古老的以動物名稱命名湖泊名稱的習慣為兩個湖泊命名。

興安盟

興安盟——興安是滿語,意思為小山(丘陵),興安盟因地處大興安嶺山脈中段而得名,“興安”滿語意為丘陵。

通遼市

曾用名:哲裏木盟

哲裏木盟是通遼市的舊稱——“哲裏木”是蒙古語音譯,意為馬鞍吊帶,因清代內劄薩克十旗會盟於哲裏木山而得名。

通遼各旗縣名字由來

通遼——為什麽叫通遼?壹看這個帶諧音的地名——通遼,人們就知道,它的崛起與鐵路密切相關。確實,內蒙古通遼,以前是個無名小鎮,據說1921年第壹條鐵路修通,“火車通了(遼)”。於是,人們便把這個地方叫通遼。也有說因為這裏鐵路四通八達,很是遼闊,所以叫通遼。“通遼”二字作為地名,其沿用的歷史並不久遠,至今才百余年。

哲裏木——“哲裏木”是蒙古語音譯,意思是“馬鞍肚帶”,成吉思汗時期這裏專門生產和供應馬鞍肚帶,故得名。通遼市撤盟設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科爾沁——蒙古語,帶弓箭之意。科爾沁有4旗分布在興安盟、通遼市兩地。

西拉木倫河——譯為漢語為“黃色的河”之意。位於通遼市。

霍林郭勒市 —— 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由通遼市代管,位於大興安嶺南麓,在科爾沁草原腹地,是壹座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2014年霍林郭勒市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80位和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45位。“霍林郭勒”據蒙古語音譯而來,“霍林”為美食、茶飯、休養生息之意,“郭勒”為河的意思,“霍林郭勒”即美食之河,寓意富饒美麗之地。

科左後旗——科爾沁系蒙古族部落名,其意為帶弓箭的侍衛;蒙古語稱東為左。清初設旗。清朝早期以進軍方向將蒙古分為左、右翼兵。1650年建旗後,以位於科爾沁部中心的左後方稱為科爾沁左翼後旗。

甘旗卡——19世紀末甘旗卡壹帶還是人煙稀少,地勢寬闊,水草豐美的地方。當時為賓圖王旗跟博王旗交界處,地帶空曠,野生動物出沒其間是以天然獵場,兩旗獵人常到此地圍獵,以獵無不獲,滿系獵物於鞍鞘(馬鞍子上系的皮繩,蒙古語成甘珠嘎)出名,是甘旗卡名字的由來。

科爾沁左翼中旗——是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後故裏,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故鄉,國際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也出生在這裏。

最先踏上科左中旗這片土地的科爾沁蒙古人是莽古斯及其部眾。

明萬歷二十壹年(公元1593年)莽古斯、明安等曾隨同翁阿岱參加了進攻努爾哈赤的古勒山大戰,翁阿岱、莽古斯兵敗被俘,努爾哈赤懷之以德,賜錦衣放歸。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的首領們對努爾哈赤深懷感激,遂向努爾哈赤提出結盟要求。努爾哈赤遣巴克什、希福、庫爾禪至科爾沁,在伊克唐噶哩坡(今科左中旗花吐古拉壹帶)雙主刑白馬烏牛盟誓,結成同盟。結盟之舉,使科爾沁部可從努爾哈赤處尋得庇護,從而明目張膽地擺脫察哈爾的殘暴統治。努爾哈赤實現了分化瓦解蒙古之步驟。

後金皇室與科爾沁部蒙古王公世締國姻,互為嫁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達到羈縻蒙古之目的。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部49臺吉會聚盛京(今沈陽),同滿漢貴族壹道向皇太極奉上“博克達徹辰汗”尊號。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敕封蒙古諸臺吉。宰桑長子吳克善被封為卓哩克圖親王。同年,清廷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派官員赴蒙地劃定旗界、編造牛錄、造丁冊。確定本旗為科爾沁左翼中旗。

庫倫旗——意思是家園或占地領域。庫倫旗位於通遼市。

奈曼旗——據說在蒙語中是第八的意思,奈曼旗即哲盟第八旗之意。在通遼市。奈曼旗源於奈曼部,最早稱“乃蠻”。“奈曼”意為“八”。最初由八鄂拓克或和碩形成。奈曼旗住民,大約在秦漢時期就有,元朝,已經形成部落。據《清史稿》記載:“奈曼部轄壹旗:紮薩克駐章武臺,在喜峰口東北七百裏。西南距京師壹千壹百十裏。古,鮮卑地。隋,契丹地。

開魯縣——其由來據說有兩個,壹是為開發哲盟的“三魯”(阿魯科爾沁旗、紮魯特左、右二旗)之地的意思;二是開魯北面有壹大坨崗,稱“海魯吐召”。海魯吐召系蒙古語,即有旱獺的地方。開魯,即蒙古語“海魯”的諧音。開魯縣位於通遼市。

紮魯特旗,系蒙古族部落名。位於內蒙古通遼市西北部,商周至秦漢時期,這片土地屬於東胡人的牧場。漢至晉朝時期,系烏桓、鮮卑人住地。南北朝及隋唐時期,是契丹住地。遼代,為北大王擦喇之牧地,契丹人居住。金朝時期,金界壕以南為北京路,女真人居住。元代屬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時期,歸於烏梁海三衛占地。三十九年(1560年)內喀爾喀五部,征服三衛之壹的公寧衛,附屬於察哈爾部。烏巴什繼承其父和爾朔齊哈薩爾諾顏之位,自稱偉徵諾顏,駐牧於泰寧東部。對所管轄的部號稱紮魯特。從此“紮魯特部”這壹名稱開始載於史冊。

赤峰市

曾用名:昭烏達盟

赤峰——蒙古語為烏蘭哈達,是紅峰的意思。宜有紅山文化發源地之意。紅山,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畔。

錫林郭勒盟

曾用名:察哈爾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錫林”蒙古語譯為“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的意思。錫林郭勒意思就是“高原上的河流”。

烏蘭察布市

曾用名:烏蘭察布盟

烏蘭察布市——“烏蘭”為蒙古語“紅色”的意思;“察布”這裏當“崖口”講,烏蘭察布就是“紅色崖口”的意思。

鄂爾多斯市

曾用名:伊克昭盟

鄂爾多斯——是蒙古語,意為“眾多的宮殿”。因有成吉思汗陵而聞名。

巴彥淖爾市

曾用名:巴彥淖爾盟

巴彥淖爾市——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因境內有著名的淡水湖烏梁素海以及眾多的湖泊而得名。

烏海市

曾用名:烏達和海勃灣

烏海——不是蒙語,是漢語縮名,烏海由烏達、海渤灣和海南三區組成,取字頭縮拼即成。因烏海盛產煤,故又有“烏金之海”之美譽。

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阿拉善”是賀蘭山的音轉,賀蘭山名源於匈奴族賀蘭部在此住牧,阿拉善因賀蘭山而得名。

盤點那些內蒙古有趣的地名

宇宙地很黑村

宇宙地鎮,是中華人民***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下轄的壹個鄉鎮級行政單位。宇宙地鎮位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東北部,黃崗梁南麓,木石匣河中下遊,東與林西縣交界,西與新廟鄉接攘,南與新井鄉為鄰,北與同興鎮接邊,地勢北高南低,是壹個典型的土石山區。

“很黑”是蒙古名兒,意思是高山上的壹塊兒低窪平地兒,蒙古人叫肯可兒(kenker),不知咋的就叫成“很黑”啦!

七號鎮七號村

如果妳在呼滿省際大通道開車遇到七號收費站,別擔心 ,妳並沒有錯過六號收費站,因為根本就沒有六號五號等其他收費站!

敲黑板!雖然鎮上同樣有熱情豪爽的老板娘!但七號鎮可不是七俠鎮,腦海中開始胡思亂想的同學們要註意了!

這麽個神奇的地方在哪呢?七號鎮隸屬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化德縣,位於縣城最東端。距化德縣60公裏。北、東部與錫盟黃旗、正鑲白旗比鄰,南部與河北省交界。所以說,從河北開車的遊客很容易經過此地。

大板(鎮)

大板,聽名字很容易跟日本的大阪市搞混。外地遊客聽當地人念叨大板時,總是以為當地有很多旅居國外的華裔。其實這是赤峰市巴林右旗的政府所在地。

1650年清順治帝的姐姐固倫淑慧公主下嫁巴林右旗第壹代王爺時,從燕冀帶來了各種工匠三百余戶,在王府附近自成部落,建造了許多磚瓦房舍,當地人稱其為“伊和白興”,即大房子之意。“白興”與“板升”壹意,因而大板鎮即由此得名。

大板鎮,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鎮政府駐大板,人口1.28萬人,面積138平方千米。大板是巴林右旗首府,同時轄12個村委會:大板、三家子、大嶺、東五家子、各力各、二板、衙門、滿土溝、朝陽寺、山嶽、石灰、三合。

阿爾山

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好多人都去過。我到阿爾山市了,但周圍的哪座山才是阿爾山?

看,這就又壹個憑字面理解而錯誤的地名。阿爾山全稱是“哈倫阿爾山”,並非山名,系蒙古語,而是蒙語中“熱的聖水”的意思。意即溫泉。所以說並沒有阿爾這個山名。但阿爾山地處大興安嶺,山脈縱橫,資源豐富。

阿爾山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興安盟林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匯處。森林覆蓋率超過64%,綠色植被率達95%。這裏地處寒溫帶,年均氣溫-3.2℃,年降雨量460毫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非常高,外國遊客贊譽“空氣都可以罐裝出口”,是非常理想的避暑、休閑、度假、療養的地方。

烏海

烏海是海嗎?烏海不是海,肯定是個蒙古語名字!

其實並不盡然,烏海的命名並不是完全來源於蒙語。在醞釀成立烏海市時,最初確定的名字是海烏市,來由是從海勃灣和烏達這兩個原來的地名中各取頭壹個字即海、烏組成,又考慮到市政府所在地將確定在海勃灣,便海字在前,烏字在後,便成了海烏市。

當烏海市建市報告呈送到國務院時,病中的周總理看到了報告,當他老人家了解到海勃灣與烏達都是以煤炭生產為主的工礦城市時,便提議新建城市的名字叫烏海市,並說:“烏海,烏海,烏金之海嘛!”於是,國務院下達了《國務院關於內蒙古自治區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並成立烏海市的批復》。這座城市便有了響亮、雄奇、動聽的名字——烏海市。

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三山環抱,壹水中流,民風淳厚,被譽為鑲嵌在黃河金腰帶上的壹顆明珠。

如果妳已經決定

來到內蒙古壹睹風采

在欣賞風景的同時

請不要忘記

內蒙古各地的地名

我要說

其實內蒙古的草原故事與風土人情

才更值得妳回味

部分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