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同時也是令人沮喪的地方。
姜文在整部電影裏尋求了無數開啟民智,企圖讓人的精神站起來的方式,最終還是沮喪地發現,人們就是喜歡縱情聲色,喜歡在蒙昧和無奈中跪下去。
人們不關心涼粉的公平,不關心被摁在桌子上的時候要不要開燈的尊嚴,也不關心縣長和黃老爺到底誰是匪的正義。人們甚至不是很在意“張麻子”會不會殺自己,最驚悚的是,真正宰殺他們的“黃老爺”,都不需要看見他們,就可以剝奪他們的財產和生命。
他們不在意黃老爺的死活,他們忙著搬走值錢的東西,他們更關心什麽叫他媽的驚喜。同時,他們對新縣長要用什麽樣的姿勢睡自己滿懷忐忑和期待。
這麽多年過去,民智開沒開不知道,人確實是很難站起來了。有壹種被撕裂的痛苦, 壹方面出於良知要同情民眾,要對生命有悲憫之心,另壹方面又實在怒其不爭,想扶他壹把,他甚至還想拉妳跪下。
大多數導演,人的聲音都弱於作品。很多電影大師外表看起來頗為柔弱,很難把那些殘酷的電影表達和他們本人聯系起來。但 姜文是個異類,姜文這個人本身,就像壹部電影壹樣強大。 至少看起來是,說的話也是,做的事也是。如果他不是,那只能說明壹件事,他的演技已經甄至化境,壹個人狠起來連自己都騙,又或者他就是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即使他不是。
簡單講講姜文的創作歷程。
當年他去美國拍了部電視劇。就像是家裏有出息的大兒子,出了躺遠門看了看別人家的高樓大廈,回來瞅了眼家裏的殘垣斷壁,覺得這他媽的不行吧?要不我弄壹個?
如果把這個家比作壹艘破船的話,姜文屬於有能力棄船逃生,但沒有做出這種選擇的人。他不批判逃生的人,沒多大意義,又或者說他根本不屑去看那些棄船逃生的人。 他想和大家壹塊把這艘破船修得更結實、更牢靠、更體面壹些。
他希望這艘破船裏的新人,不再像《鬼子》裏的舊人壹樣蒙昧無知,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他是那個沖出來奪下鬼子的刀,在手裏握了握,仔細掂量之後擺在桌上沖大夥說:
翻譯翻譯什麽叫他媽的驚喜, 這他媽哪是武士刀啊,這不就是壹把匕首嘛 。他在通過電影做這樣的表達,他想把大家晃壹晃,他想說太陽曬屁股了,醒醒別睡了。他希望每個人都很有本事,他希望這個家充滿百花齊放的生命力。這是他這個有本事的老大願意看到的,而不是家裏只有壹根頂梁柱,他也嫌累。
觀評論區有感
觀察到了無數愚蠢的人,覺得自己是救世主的“清醒”;看到了無數輕佻的發言,卻被自己誤解成深邃,導致我產生悲觀的猜想:我們都是被宏大敘事沖昏了頭腦的炮灰,但我又不想讓偶得的激情快速冷卻。所以還在觀察。
姜文對大眾並沒有居高臨下的厭惡,壹個有同理心的創作者,他的姿態壹定是很低的。姜文無奈和困惑的壹點:為什麽大家會這麽弱?或者說心甘情願地繼續弱下去?姜文自然是有精英意識的,不能指望壹個聰明人把自己變成傻子。
他有足夠的資本驕傲,這是另壹種形式的真誠。 他坦然接受自己的強大,坦然接受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這是另壹種形式的善良。
但他並不悲觀,他對生活沒有惡意。他從來沒覺得過去多好,他覺得現在挺好,而且未來壹定比現在好。這是他在《十三邀》裏親自對許知遠說的,我非常願意相信他這番話是真誠的。這不是針對許知遠的真誠,這是針對北大那所世紀名校的真誠,這是針對有壹定審閱門檻的《十三邀》觀眾的真誠,他願意給他認為的“聰明人”壹份真誠,不在電影之外使用他擅長的戲謔。又或者幾部作品之後,他發現聰明人好像沒他想的那麽多?他老了,願意說些簡單明了的話。
相比拯救世界, 他希望大家都能熱愛生活,先救自己。
回復評論區之壹
姜文是華語電影史上真正的鬼才,他的作品經得起“高估”。國師和李安都是勤勤懇懇紮實透頂的創作者,但這不代表姜文的創作標準不高、創作態度不誠懇。請回去把鬼子和太陽多看幾遍再來聊姜文。
壹部子彈飛就站在這裏十二年無人比肩,更不要說還有壹部太陽懸在天上。
他的才華取之不盡,別人需要挖空心思才能掏出來的東西,他不需要。別人使勁挖都挖不出來的,他可以毫不在意地撒出去。看似水準下降的邪不壓正也有很多值得細讀的東西,原著《俠隱》的骨架被他直接扔掉,妳想這人多狂啊。僅憑近幾年的創作就判斷姜文是壹個淺顯鄙陋的創作者,這麽說吧,玩砸了的《壹步之遙》也是某些導演壹輩子難以企及的高度。
侯孝賢讀完沈從文自傳後才開啟更高維度的電影創作。鬼知道姜文讀了多少書?壹個勤勉且產量稀少的導演,妳告訴我姜文的電影沒深意,不值得細讀?些許無知和狹隘了。
回復評論區之二
妳沒有30歲就別講這些了, 社會 比妳想象的要復雜。
古人講見賢思齊焉,可從沒說見老思齊。如果這世上的本事能耐,能力眼光能夠以年齡計算的話,中國上下五千年,我們早征服太陽系了,怎麽還在地球爭來爭去。有些人罵妳眼高手低都屬於擡舉妳。照妳的邏輯,那我是不是走到街上,看見個老人就要上去拜師求人家教我怎麽認識 社會 ,如何寫作啊?
您要是有高見,麻煩長評寫出來,我還敬您三分。寫文沒本事,陰陽怪氣挑刺是壹把好手是嗎?真對妳的腦回路感到震驚,比冤枉我吃了涼粉沒給錢還震驚。我的文章就在這裏,您請。中國電影有您這樣的觀眾,我感到遺憾。翻譯翻譯什麽叫他媽的浪費。
回復評論區之三
有些人擔心子彈被禁,大可不必。可以懷疑上面說話的自由,不要懷疑他們的標準和眼光。
希望這個家越來越好的人,總比自私自利的人多。 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該相信他們約束惡的能力。知識如果不能約束惡,我不知道還有什麽能了。
還有評論說想成為姜文這樣的人。我的建議是不要。
讓姜文重來壹遍都不壹定成為現在的他。不要丟失自我,要悅納自己,接受自我的局限性,接受可以是個普通人的設定,然後在此基礎上持續努力。別人也只是別人,姜文能做的也只是幫助妳思考,不會給妳壹口飯吃。
過好自己的生活,成為妳自己。
回復評論區之四
很多朋友過於糾結那兩個字了。
以下這些話才是我要說的重點:
在和平年代,大家都很本分。人們都能找到稟賦之所在,人人都能在小小世界裏自得其樂,互不幹擾、互不傷害。人人都能愛音樂,能夠欣賞美。
人人都能尊重女性,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有多大勁兒使多少勁,有多大能耐吃多少飯。
人人都能尊重個體,尊重作為人的尊嚴。人人都能憑本事掙錢但又不被錢奴役,人人都能尊重權威但又敢對權威提出質疑,人人都能愛自由且有能力追逐自由。
但是在動蕩時代,他不希望大家像面對屠殺的猶太人,不是被明晃晃的刀槍大炮所殺,而是被分解為壹個又壹個的程序,溫水煮青蛙壹樣被毒氣抹除。 他希望大家能夠愛好和平,但又足夠勇敢,面對侵擾能奮起反抗。
因為這不光是站著把錢掙了的問題,這是站著死還是跪著生的人道。戰爭是人類負擔不起的奢侈,但朝聞道的死得其所才是人努力生存的真正價值。這是對老師謝晉的最高致敬。他想告訴大家,人不能像《芙蓉鎮》裏所說的壹樣:“像牲口壹樣地活下去。”他能理解,但不接受!
這就是子彈的內核。
作者閑聊
捫心自問,我在解讀姜文的電影意圖嗎?
是,但並非全部。我摻雜了壹些私貨。這是必然,我又不是姜文腦子裏的蛔蟲。
還有壹條評論比較刺眼:
“企圖通過壹部電影開民智。”
有點不屑和嘲諷?我回復壹下吧。如果藝術不能喚醒人的思想,那妳期待通過什麽方式?生活的重錘還是他人的侮辱?別這樣,悲觀和無力留著自己消化,不要影響其他人奮進。
讓世界進步的是沈默行軍的苦行僧,不是路邊的看客。妳屬於那種被甩在身後還抱怨別人為什麽拋下妳的人。
結語
最初的那幾段,是最純粹的,是只屬於我和《子彈》的交流。
電影終究是壹對壹的對話,能夠引起大家的***鳴,說明我的文字有感染力,我很開心。後來我感到壹種迷失,當我開始寫作的時候,眼前出現很多張議論紛紛的嘴,有好多雙等著看笑話的眼睛,這種幻覺讓我感到厭惡和惡心。
老實講,我對探究人性興趣不大。比起 科技 的進步,人類思想的進步,這幾十年都處於蹣跚學步的階段。能夠沖破思想禁錮的作品真的不多,即使沖破了也很難實踐,有種白費功夫的無力感,畢竟誰也不敢說自己具備超越時代的遠見。所以我的決定是不再向前,我想主動停下來。在過去的思想海洋上轉壹轉,撿些文明的碎片支撐自己活下去。
以後會寫更多影評,我無法保證質量,大家給我的起點太高了。想寫壹篇好的影評,首先,就要寫壹篇好的影評。想法變為實踐才能產生影響力, 我只能不斷的書寫。至於接下來的命運,屬於這些文字,我所能做的就是放手。放他們出去撞大運,撞到好運氣算他們的,如此而已。
世間事十有八九,冷暖自知。
我能控制的,只有繼續書寫,我能拯救的,也只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