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粵劇最初竟然不是用粵語演繹的?!

粵劇最初竟然不是用粵語演繹的?!

粵劇,被譽為 “南國紅豆”, 於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種甚流行於廣東、廣西、港澳等粵語方言地區乃至海外的“大戲”,不用多說,妳肯定略有耳聞!

但妳我都可能“估唔到”,最初的粵劇不用粵語,而是用“桂林官話”來唱,後來改用粵語,竟是因清末推翻清廷的革命宣傳所需?這是怎麽壹回事呢?快來聽聽“古仔”啦!

從粵劇的形成說起,從《粵劇史》壹書和粵劇申遺報告書可知,粵劇有300多年歷史,起源於17世紀中葉,其淵源和形成,情況頗為復雜,是由外來的多種戲曲聲腔和廣東本地土戲、民間說唱藝術不斷融合而形成,發展、壯大起來的。

戲棚官話,即不鹹不淡的“桂林官話”,又稱舞臺官話。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有外省的成百個戲班來廣東演出,這些戲班統稱“外江班”。因為當時,廣州城內的官紳大都來自外省,還加上洋行裏外來的商賈,他們把自己家鄉的戲班請來唱戲。

 其時,本地人組織的戲班被稱“土優”“土班”,不受廣州城內的官紳商人待見,多到城外的鄉鎮演出。

期間,“本地班”不斷向外來劇種借鑒學習,在吸收多種聲腔的基礎上,逐漸成為以梆、黃結合為主要聲腔的劇種——粵劇。

早期的粵劇,所演的劇目、唱腔音樂、表演程式以至舞臺語言,與當時的徽劇、漢劇、湘劇、祁劇、桂劇等劇種大致相同。

 後來,“本地班”在與“外江班”的競爭中,逐漸取得了優勢,其演出中心也逐漸轉到廣州城內。但是由於梆子、皮黃原用湖廣方言,昆曲則用吳中方言,兩種方言都同屬官話,廣東的藝人必須以官話才能把梆黃、昆曲等學到手,這就決定了前期粵劇非操官話不可。

 粵曲唱腔音樂的基本特色是板腔類,即梆子和二黃,俗稱“梆黃”。那為什麽又不是湖廣方言和吳中方言這兩種官話呢?

 原來,湖廣和吳中這兩種官話,在當時要廣東人學得純正實在太難。結果這戲就唱得是不倫不類,洋相頻出。

 那怎麽辦呢?

 據徐珂的《清稗類鈔》可知,當時廣東人很怕說官話,平時肯定不會主動學,想做官的才請人教,老師多數來自桂林,桂林的老師知道廣東人官話說得不好,就自吹自擂,說桂林官話很正宗,曾得到皇帝的贊賞,是全國第壹,所以下詔讓文武百官都學桂林官話。

 這事的真偽有待考證,但可能是因為桂林離廣東近吧!最後廣東人還是跟桂林人學說桂林官話(中州音)了。

粵劇藝人也用學來的桂林官話唱戲,但又學得不正宗,就成了官(話)中參白(話)的“戲棚官話”(又稱舞臺官話)。還因此衍生了壹個歇後語:“戲棚官話:唔鹹唔淡”。意思是粵劇唱念皆用戲棚官話,它既不是官話,又不是廣州的白話,很難界定是哪壹種方言。

不過這樣唔鹹唔淡的“戲棚官話”,廣東人容易學會,還認為天然地具有戲劇味道,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藝人們憑著它把梆黃學到手,而且還唱了二百多年。

那後來,又發生了什麽?粵劇為什麽改用粵語了呢?

 這要從清末的“誌士班”說起!所謂“誌士班”,其實就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清末革命黨人發起組織的壹種以宣傳革命為宗旨的改良新劇團體。

 他們利用粵劇的形式,滲入話劇的因素,演出改良粵劇,宣傳革命思想。稱其為“誌士班”,是表示它們不同於壹般意義上的舊式戲班。

 最早成立“誌士班”的劇社叫“采南歌”,由陳少白、程子儀、李紀堂等於1904年發起成立。他們原本想把采南歌作為戲劇學校經營,專招壹些十多歲的童子來訓練,教以戲劇知識和文化。

 甲午戰爭失敗之後,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激起全國人民對清政府和帝國主義列強的強烈不滿。其時陳與革命同誌程子儀商議,覺得報刊雖有宣傳作用,但壹般群眾識字少,看報不多。為提高宣傳效果,決定創辦戲劇班,編演愛國劇。

誌士班創立伊始,原是演出話劇的。當時有些班社已用廣州方言演出,但受眾卻遠不及講舞臺官話(戲棚官話)的粵劇。因粵劇豐富多彩的演唱形式及唱腔音樂,更為廣大民眾所喜,所以話劇當時尚無法與之競逐。

 誌士班深感有改弦易轍之必要,於是,為了擴大宣傳效果,他們決定采用粵劇形式來演唱改良新戲。最先試用粵劇演唱的誌士班是黃魯逸、黃軒胄等人組織的優天影社。

當其用粵劇形式上演《周大姑放腳》《盲公問米》《與煙無緣》時,索性把粵劇的舞臺官話全改為廣州方言,用真嗓演唱,並吸收南音、木魚、龍舟等說唱藝術。

 這壹大膽變革,收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加上學習了話劇的化裝和布景等,因而令市民耳目壹新,極受歡迎。

當時的粵劇藝人班主和藝人們看到誌士班的新戲因內容適應當時的社會潮流,而且改用廣州方言上演粵劇之後大受歡迎,於是,在經濟利益和社會形勢的雙重驅動下,他們放棄唱了二百多年的戲棚官話,逐步改用廣州方言唱粵劇,還搬演誌士班劇目。

就這樣,今天我們聽到的粵劇,都是用粵語來演唱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