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追求幸福,那幸福到底是什麽模樣?
有錢、有車、有房,樣樣齊全,事事順利……?
這樣的日子看起來的確美滿。但我們的幸福感,到底是外在物質帶來的,還是內心修養帶來的?
每個人都渴望生活是可控的:健康的身心、富足的物質、有前途的事業、幸福的家庭……
我們可能很難想象,生活可以在壹月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連出門吃頓火鍋的都成為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有些人在家是吃吃喝喝,無所事事,每天睡到自然醒;
但還是有些人抓住機會,把這段時間作為人生最寶貴的時光。
疫情結束,妳胖20斤,有人看20本書。
武漢方艙醫院,周圍都在聊天玩手機,唯獨壹名患者手捧壹本大部頭書《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
當所有人不得不宅在家裏時,而重慶江北有壹位48歲的大叔謝興物在家跑了100公裏,在家裏的客廳和陽臺來回跑了2800多圈;
還有很多從來沒有下過廚房的朋友,趁這段時間學會了做各種各樣的美味。
疫情之下,自律的人生更精彩!
尋找人生的意義
這次疫情,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原來沒有時間休息,現在可以好好休息。
可以停下來好好整理壹下自己的思路,重新思考壹下自己的人生,有沒有什麽事是自己特別想做而壹直沒有去做的。
是否還記得妳兒時的夢想?是否還記得妳最開始的初心?
壹場疫情,讓我們懂得生命的可貴,因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會到來,唯有好好珍惜當下,活在當下,善待自己,善待別人。讓自己這壹生不要虛度,過得更有意義。
說到人生意義,不得不提起壹個人,弗蘭克爾,他是壹名著名心理學家。在16歲的時候就發表了壹篇非常重要的演講,叫作《生命的意義》。
並且他這壹輩子都在從事著幫助人們來探索生命意義的工作。
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他憑借著堅強的信念和對意義的追尋,竟然活了下來,並且把他的體會寫成了壹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鼓勵千百萬讀者的信仰之作。
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弗蘭克爾壹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壹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但因為他壹直想念著妻子,堅持寫作和鼓勵獄友,給自己那麽艱難的歲月賦予重要的意義,他熬了下來。他說:
當我們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就能熬過很多個失控的日子,重新找到生活下去的動力。
原則壹:自由地選擇妳的態度
最近樊登老師講了壹本書,叫作《思維的囚徒》,與《活出生命的意義》壹脈相承,聽了之後,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因為近幾年來,關於人生意義,我是非常關註的。
壹直在思考:人生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怎樣可以活得更明白、更通透、更有價值?有哪些人的活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意義。
如果妳在做壹件妳認為沒有意義的事情,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沒有發現工作和生活中的意義。那麽,這樣很容易就會產生焦慮、抑郁、空虛。
也許在這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這本書是對弗蘭克爾的壹個繼承。它講了七個原則,可以讓我們找到人生的意義。
活出生命意義的七個原則:
1、自由地選擇妳的態度
2、實現有意義的目標
3、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
4、千萬不要違心做事;
5、從遠處審視自己;
6、改變妳的關註焦點;
7、要敢於超越自己。
什麽叫自由地選擇妳的態度?
生活的艱難和困苦,
可以剝奪人類的其他壹切,
但唯獨剝奪不了人類最後的壹點兒自由,
即人類無論在何種情況下,
都有選擇處世態度的自由和選擇自己行為方式的自由。
在集中營裏,弗蘭克爾肯定也有抱怨的機會,他並沒有這樣做。
虛雲老和尚有壹次他在街上遇到壹個日本兵,那個日本兵拿出槍指著他說:
“妳怕不怕我今天開槍殺了妳?”
虛雲說:
“如果命中註定我要被妳殺掉,我怕又有何用,有什麽可怕的?因為命中都註定了。如果命中註定妳不會殺我,那更不用怕了,所以不用怕。”
那個日本兵從來沒有見過這麽不懼怕死亡的人,對虛雲老和尚十分敬佩,趕緊向他頂禮後走掉了。
所以, 面對妳改變不了的事實,但是可以改變妳對這件事的看法。
原則二:實現有意義的目標
我們很多人都把目標和欲望混為壹談:
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物質的,只是房子、車子、票子、這樣的事,心壹直在向外求,妳會發現妳這輩子永遠都滿足不了,因為沒有人能夠通過外在的物質獲得內在的平和。
所以,如果我們把所有外在的享樂當作是我們的目標的話,即使達成了,也都是很短暫的。我們需要學會去發現意義。
書裏有個故事:
有壹個老人家來找弗蘭克爾說:
“我的太太去世了,我們倆生活了壹輩子,現在都八十多歲了。太太去世了,我覺得我活不下去,生活太沒有意思。我就是為她而活的,但是她現在死了,我也想死……”
然後弗蘭克爾就問他說:“那妳想想看,假如是妳先死了,妳的太太還在,她會怎麽樣。”
這個老人家說:“那當然她也會很痛苦,她會像我壹樣痛苦,因為她很愛我。”
弗蘭克爾說:“妳看,這就是妳活著的意義。妳活的時間更長,妳替她承擔了這些痛苦,她就沒有這樣的痛苦了。”
哲學家周國平先生說過:
“人生很有可能沒有意義,但是尋找人生的意義本身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
原則三: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妳在生活中去尋找意義。
什麽叫作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
我並沒有專門去學習過插花,但有的時候,我不經意間看到路邊的小野花、自然曲折的樹枝,就會興致勃勃的來插花,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
就地取材,自己動手修剪,慢慢搭配,讓它展現出自然的美。
壹花壹世界,花的產生有賴於陽光、雨露、泥土……? 直至宇宙萬事萬物,環環相扣,都參與了壹朵花的制作。因此,從壹朵花中,足見整個宇宙。壹朵花,含藏了整個世界。
當妳能夠去感受自己非常專註著插花的過程,欣賞自己的作品,聯想到看到它的人心情也會變得更美麗。
所以我們要能夠慢下來,欣賞我們周圍每時每刻存在的意義。
而我們現代人所用的方法是,找不到意義,我們就用忙碌來替代。
每天讓自己不要閑下來,只要足夠忙,我就不需要思考意義這件事。
特別是疫情這麽長時間,大家幾乎都不出門,只要壹有空,趕緊看新聞,看手機,趕緊看短視頻。
其實我們應該有大量的空隙去體會,去思考,去感知,這就是發現瞬間的意義。
手機對我們的幹擾確實是挺大的,不少“被手機玩了的人”。
為此,我的壹位老師,提出了手機3S管理的活動,我看到後就馬動手實踐了,開始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把手機裏面沒用的照片、視頻都刪掉,把用不著的APP卸載,取消關註壹些訂閱號……?
做完這些之後,手機變得很簡單、清爽,內心也很愉悅。所以我那天還把方法記錄到了我的日記裏面。
《思維的囚徒》這本書裏面還有壹個練習,叫作“存在意義挖掘練習”。當妳面臨挑戰或重要時刻時,問自己:
1. 妳是如何應對當時的情景的?妳是怎麽做的?怎麽想的?
2. 妳當時有何感受?產生了哪些情緒?
3. 妳從中學到了什麽?學到了什麽新知識和技巧?態度有了什麽變化?
4. 妳將如何從經歷中成長?妳將如何把自己學到的東西,特別是對自己的主要認識應用到個人成長中?
這本書的作者他在大學裏面當教授,好不容易被提拔成了教研室主任,結果聽說上級要來檢查任務,他壹下子就興奮,他覺得這是他自己揚名立萬、做出壹番貢獻的時機。
於是他做了大量的工作,試圖能夠讓上級的檢查完成得更好。
但是就是因為他自己努力地想要迎合上級的檢查,導致的結果是所有的同事和員工都對他不滿。
在《躍遷》這本書裏面,有壹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
有壹個女孩老不敢跟人談戀愛,是因為她牙縫特別大,她只要壹張嘴壹笑,那個牙縫特別大,然後大家就笑她,所以她每次跟人說話都捂著嘴。
她喜歡辦公室裏邊壹個男孩,不敢表達。
後來古典老師給她出主意,說反正妳也不想表達,妳也追不上人家,幹脆破罐子破摔:
這男的我不要了。怎麽著呢?妳拿牙縫的水嗞他。妳知道牙縫大了可以嗞水出來,所以含壹口水在嘴裏邊,然後見到那個男的,把水嗞到那男的臉上。
然後這女孩說,這樣做行嗎?古典老師說,反正妳也不追他了,妳也跟他不能在壹塊兒了,妳就當哥們這麽處唄。然後這女的第二天上班,就壹口水嗞地嗞到那個男的臉上……
男孩反而覺得這個女孩很有意思,兩人經常在壹起交流。
後來倆人還結婚了。
把糟糕的東西暴露出來的時候,這個叫作矛盾意向療法。?
不要做違心的事情,要接納自己。
原則五:從遠處審視自己
學會從遠處來審視自己。
不要只活在自己的體內,妳自己可以成為壹個墻上的攝像頭,來看自己的生活。
這時候妳可以關懷自己,可以理解自己,也可以給自己找明方向。“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就這個道理,所以妳自己可以跳出來,不再成為那個當局者。
大家可能很難想象,因為平常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出現集中營,所有的人都緊張得要命,每天都是馬上就要去死亡的那個狀態。
但是弗蘭克爾說,妳可能很難想象在集中營裏邊,經常會有笑話表演,就是大家壹群人生壹堆火站在中間。
每天的活幹完了,大家就壹塊兒講笑話,妳講壹個笑話,我講壹個笑話。
幾乎所有的笑話都跟離開集中營以後的生活有關,還有很多人講的笑話都跟吃的東西有關。
他說有壹個印象最深刻的笑話,就是有壹個人講他昨天晚上做夢,夢見從集中營裏出去了,他們家的鄰居給做飯讓他吃。盛湯的時候,他就跟他講:“從底下撈!”
從底下撈,什麽意思?這是集中營裏的術語。那個湯本身就沒什麽菜,妳從底下撈可能撈出壹兩片菜葉什麽的。
所以他夢見自己出了集中營以後,還跟別人不斷地講從底下撈。這就是這些人在集中營裏邊依然能夠找到樂趣,依然能夠找到自嘲的這種動力。
原則六:改變妳的關註焦點
有壹個高級白領失業後找不著工作,結果去高爾夫球場找到了壹份做球童的工作。
他的人生,本來是打高爾夫球的那個人,現在變成了給別人背桿的那個人,整天給人家指球路。
當了球童以後,他慢慢地開始尋找做球童的樂趣。換壹個方向想想,以前都是我給別人小費,現在別人給我小費。
我現在能更清楚地了解這些打球人的心態,通過我的服務,他們很高興,從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快樂。
只要妳給人服務得好,這也是壹份蠻不錯的工作,而且可以聽這些成功人士聊天,學習他們的人生經驗。成為壹個不斷學習的傾聽者,這個收獲跟過去完全不壹樣。
所以想想別的事,轉移壹下這種註意力,改變人生關註的焦點,這是我們的能力。
我們小時候都看過壹則故事:
壹個老太太,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賣雨傘的,二女兒嫁給了賣草帽的。
壹到晴天,老太太就唉聲嘆氣,說:“這麽大的太陽,雨傘不好賣,大女兒的日子肯定不好過了。”
壹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兒:“這麽大的雨,我二丫頭的草帽咋賣得出去噢。”
所以無論晴天還是陰天,老太太總是壹臉愁雲。
後來,有壹個智者聽了老太太的擔憂,
勸慰道:“老人家妳應該高興才是。妳想,雨天妳家大女兒的傘就好賣了,晴天妳二女兒的草帽生意就好得很。”
老太太壹想,是啊,從此再也不傷心了。
很多時候,我們換種心境,壹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原則7:改變妳的關註焦點
弗蘭克爾在集中營裏邊有壹個看守,他們壹開始都很恨那個看守,覺得那個看守是欺負他們的德國人。
但是,後來在他們從集中營裏面出來之後才知道,那個看守為了能夠讓他們當中很多人活下來,自己掏腰包去買了很多藥品,然後發給這些猶太人。
實際上他是壹個心存善念的人,他是壹個希望能夠讓這些猶太人活下來的人。
但是因為他是德國軍官,所以他要履行自己的那些職責。
所以弗蘭克爾就說,我們不能夠輕易地通過外在就判斷這個人,這個人很有可能跟我們想象得不壹樣。
我是湖北人,這次疫情,我和父親過年之前來參加了壹個禪修班,快結束的時候準備計劃回深圳。
聽家裏的親戚說我們如果回來之後,是要被居家隔離14天,湖北人要統壹隔離14天。我們是湖北人,雖然過年期間沒有回過湖北老家,但還是要統壹去酒店隔離。
我那可愛的父親,就開始了壹連串的想象,他以為隔離是把我們關在壹個屋子裏面,不管不顧,而且我們可能都會被旁人傳染。
他越想越心煩,認為這樣不合理,應該量壹下體溫就可以了,沒有問題的就不需要這樣隔離。
看著他每天焦慮、憤憤不平的樣子,我勸他說酒店是每個人住單間,不會被傳染的,而且還有義工會幫助我們。但他就是不聽,覺得哪兒有我說的這麽好。
他繼續為此擔憂、心煩……
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最終決定延期半個月後再回去,等疫情控制住,情況穩定後再做回去的打算。
這個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
我們有的時候是活在自己的想法裏面,沒辦法看清事物的本質。執著在自己“以為的世界”,裏面充滿著幻想的“假想敵”,看不到真相,讓自己陷入痛苦當中無法自拔。
作者接觸過壹個送信的郵遞員,非常敬業,而且心態極好,不管刮風下雨,永遠都是樂觀積極的樣子。
這個郵遞員是這樣說的:
“我不只是在送信,我是在幫助人們保持聯系,為社區發展做貢獻。而且,人們需要我,我不能讓他們失望。”
我們與別人建立聯系,就更能成就自我只有在自我超越中才能發現最深層的意義,如果只關註自己,滿足自己的需要,我們就是自己思想和行為的囚徒。
最後,再復盤。
回顧壹下《思維的囚徒》這本書裏提出的七大原則,這七大原則是蘭克爾思想的重要體現,是他在生命最艱難的時刻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和總結。
1、自由地選擇妳的態度:在任何情況下,妳終都有選擇態度的自由。人的命運應當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2、實現有意義的目標:我們不管遇到什麽問題或挑戰,都不能坐以待斃,不能等著解決方法自己奇跡般地出現,而是應該積極參與尋找,成為解決方法的壹部分。
3、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只有妳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無論在什麽時候,都要善於發現意義。
4、千萬不要違心做事:追求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我們才能發現生活更深層次的意義。
5、從遠處審視自己:把自己的角度切換成壹個墻上的攝像頭,來看待自己的生活。
6、改變妳的關註焦點: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學會改變焦點,可以想想其它能讓妳放松、積極正面的事情。
7、要敢於超越自己:在工作中不要只關註自己,而要把註意力轉向除妳之外的事物和人。
七大原則都有很強的操作性,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面臨生活困境時,可以利用好這七大原則。
積極尋找生命的意義,努力尋找解決之道,不再被動地生活,不再做自己思維的囚徒,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