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讀書人的鄙視鏈有多可笑-儒林外史第二回筆記-2020-01-04

讀書人的鄙視鏈有多可笑-儒林外史第二回筆記-2020-01-04

儒林外史的正經故事是以請先生來教學開始的。薛家集上百十口人家雖然都是務農為業,但是他們也還是很重視教育的,商議請壹個先生來教孩子們讀書。周進周先生是壹個頗有業績的老師,他自己雖然沒有什麽功名,但是學生卻高中,因為認可這個升學率,大家集錢壹起請了他來。

周先生來了,讀書人的鄙視鏈隨著他的入職儀式的開始也正式清晰地展示了出來。想要看懂他們之間的鄙視鏈,需要先了解壹下再科舉時代(明朝),讀書人是怎樣劃分等級的:

等級壹: 童生。 他們通過了 縣試、府試 兩場考核,是讀書人的預備役,周先生就是這樣壹個在縣試裏得過第壹,但是後來卻壹直沒有再升級的老童生,處於讀書人鄙視鏈最低端。

等級二: 秀才 。這些人通過了 童試 ,算是步入了讀書人的門檻,進入府、縣學讀書,所以他們也叫“ 生員 ”,中秀才也叫做“ 進學 ”。這些人雖然等級不高,但是已經開始有讀書人專享的政治權利了:見到官員不用下跪、免役免稅等等,已經開始是體面人了。

等級三: 舉人 。這些人是通過了省城裏舉辦的鄉試(秋闈),這個等級就厲害了,可以開始做官,相當於徹底改變階級翻身做主人,在讀書人裏相當硬氣了。

等級四: 貢士。 做了舉人之後如果想要仕途高升,舉人們會去京城參加全國性的 會試 (春闈),如果中了便可以成為貢士,登頂曙光就在眼前了。

等級五: 進士。 殿試 顧名思義是皇帝做主考官,這次考試卻只是給來參加的貢士們定個名次,不會往下刷人了。(這大概也是貢士這個名稱聽的少的原因,因為只要成為貢士就可以成為進士了。)這些名詞也就是我們非常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皇帝欽點的,叫做天子門生,那是何等的榮耀,算是走上讀書人巔峰了。如果可以做到鄉試、會試、殿試都能得第壹,連中三元,那是巔峰中的巔峰了,真可以說是世間少有了。

了解清楚了這些,我們再回到儒林外史第二回中,且看周先生這壹次職場經歷,裏面出場的三位讀書人:周先生本人、入職聚餐上來的梅玖、到學堂避雨的王舉人。他們三人對應的讀書人等級分別是:童生、秀才、舉人。鄙視鏈非常的清晰,寫出來卻有壹些好笑,

大家特意請來的做陪客的梅秀才,表面上似乎很和氣謙讓,但是實際上他是著實看不起周先生。在大家見禮的時候,眾人道周先生為年長理應受梅秀才壹禮,梅秀才趕緊仔仔細細解釋自己是考中秀才的人,不用跟周先生這樣的老童生行禮的。古人很早就用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所以文中有壹個很直觀的比喻:女孩出嫁時叫做“新娘”,後來稱作“奶奶”“太太”,但是要是給人做妾,就是頭發白了,都還是被叫做“新娘”。這是將童生比成妾,秀才比成妻,妾的地位比妻低,就連自尊也要全部拋棄屈居人下才好。難怪周先生聽梅秀才這樣與人解釋,自己也就賭氣壹定要受他的禮了。

但是梅秀才的驕傲在王舉人面前又變得壹文不值,“妻妾”位置瞬間對調。王舉人與周先生吹牛的時候,說自己在考場裏做了夢才中了舉人的,聽到周先生提起梅秀才也是做夢中了,立刻改口說做夢是不可能準的,為了顯得自己比秀才高壹等不惜這樣打自己的臉。

這樣的讀書人,再與第壹回中王冕的人品對比壹番,讀書與讀書對人的影響竟有了這樣的差別。是時候該思考壹下,讀書是為了修身養性重要,還是為了“黃金屋”“顏如玉”重要了。

申祥甫拱進堂屋,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來和他相見。周進就問:“此位相公是誰?”眾人道:“這是我們集上在庠的梅相公。”周進聽了,謙讓不肯僭梅玖作揖。梅玖道:“今日之事不同。”周進再三不肯。眾人道:“論年紀也是周先生長,先生請老實些罷”。梅玖回過頭來向眾人道:“妳眾位是不知道我們學校規矩,老友是從來不同小友序齒的;只是今日不同,還是周長兄請上。”原來明朝士大夫,稱儒學生員叫做“朋友”,稱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進了學,那怕十幾歲,也稱為“老友”,若是不進學,就到八十歲,也稱為“小友”。就如女兒嫁人:嫁時稱為“新娘”,後來稱呼“奶奶”,“太太”,就不叫“新娘”了;若是嫁與人家做妾,就算到頭發白了,還要喚做“新娘”。閑話休提。

荀老爺向申祥甫道:“妳親家自從當了門戶,時運也算走順風;再過兩年,只怕也要弄到黃老爹的地步哩。”申祥甫道:“他也算停當的了。若想到黃老爹的地步,只怕還要做幾年的夢!”梅相公正吃著火燒,接口道:“做夢倒也有些準哩!”因問周進道:“長兄這些年考校,可曾得個什麽夢兆?”周進道:“倒也沒有。”梅玖道:“就是僥幸的這壹年,正月初壹日,我夢見在壹個極高的山上,天上的日頭,不差不錯,端端正正掉了下來,壓在我的頭上,驚出壹身的汗;醒了摸壹摸頭,就像還有些熱。那時不知什麽原故,如今想來,好不有準!”於是點心吃完,又斟了壹巡酒。直到上燈時候,梅相公同眾人別了回去。……

周進道:“老先生的殊卷,是晚生熟讀過的;後面兩大股文章,尤其精妙。”王舉人道:“那兩股文章不是俺作的。”周進道:“老先生又過謙了。卻是誰作的呢?”王舉人道:“雖不是我作的,卻也不是別人作的。那時頭場,初九日,天色將晚,第壹篇文章還不曾做完,自己心裏疑惑,說:‘我平日筆下最快,今日如何遲了?’正想不出來,不覺瞌睡上來,伏著號板打壹個盹;只見五個青臉的人跳進號來,中間壹人,手裏拿著壹枝大筆,把俺頭上點了壹點,就跳出去了。隨即壹個戴紗帽紅袍金帶的人,揭開廉子進來,把俺拍了壹下,說道:‘王公請起!’那時俺嚇了壹跳,通身冷汗;醒轉來,拿筆在手,不知不覺寫了出來。可見貢院裏鬼神是有的。弟也曾把這話回稟過大主考座師,座師就道弟該有鼎元之分。”……

王舉人笑道:“說起來竟是壹場笑話:俺今年正月初壹日,夢見看會試榜,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說了;那第三名也是汶上人,叫做荀玫。弟正疑惑我縣裏沒有這壹個姓荀的孝廉;誰知竟同著這個小學生的名字,難道和他同榜不成?”說罷,就哈哈大笑起來道:“可見夢作不得準!況且功名大事,總以文章為主,那裏有什麽鬼神?”周進道:“老先生,夢也竟有準的:前日晚生初來,會著集上梅朋友,他說也是正月初壹日,夢見壹個大紅日落在頭上,他這年就飛黃騰達的。”王舉人道:“這話更不作準了。比如他進個學,就有日頭落在他頭上,像我這發過的,不該連天都掉下來,是俺頂著的了?”

元明以來職役名稱。明 清 賦役制度,以壹百十戶為壹裏,裏分十甲,總甲承應官府分配給壹裏的捐稅和勞役等。 總甲設置的目的主要在於維持社會治安。 明代總甲設置極為廣泛,社會治安系統、軍事建制、徭役組織以及商稅機構等都設有總甲壹職。? 明 沈榜 《宛署雜記·街道》:“城內各坊,隨居民多少,分為若幹鋪,每鋪立鋪頭火夫若幹人,而統之以總甲。”

舊時官方為某具體目的而填發的固定格式的書面命令,差役執行時持為憑證。

掌管收糧的稅吏

舍人,古代官名, 宋 元 以來,世俗尊稱貴顯子弟為舍人,也稱小舍人。對別人孩子的尊稱。

出生於五代時期,自幼好讀書,勤奮、聰慧有才,博覽群書,成為當地有名才子。後晉鄉試第三名,35歲時意誌滿滿,進京考試,誌在必得。但卻意想不到,名落孫山。但梁灝從不放棄,愈加勤奮學習,幾乎每屆科考均去參加,但卻壹直不中。五代時期戰亂不斷,重武輕文,朝代更替頻繁,科考制度時斷時停。直到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重開科考,此時梁灝已經82歲高齡,但仍去參加,這次終於得中進士,殿試時以其文采及滿腹經綸,戰勝眾多進士被欽點為頭名狀元,跨馬遊街,全國上下無不稱奇!但梁灝年歲已高,遂自己要求不再做官,宋太祖準其榮歸故裏,享受俸祿。自頭次科考於後晉至宋,其***參加了四個朝代的科考終於實現夙願。

此後梁灝成為激勵恒誌,堅持不懈的學習榜樣。三字經:“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庭,魁多士,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誌!”

名詞:豆漿

灝,豆汁也。——《說文·水部》

形容詞:

水勢無邊際。通“浩”,又如:灝汗,灝瀚(水勢廣大的樣子。引申為廣大、眾多的意思);灝茫(水闊大蒼茫的樣子)

廣大 。如:灝漫(宏大);灝噩(博大)

巳時(sì shí),指上午9時至中午11時。如《淮南子·天文訓》雲:“日至於衡陽,是謂隅中。”故巳時又稱隅中。

科舉制度中,考入府、州、縣學,做了生員,叫做“進學”,也叫做“中秀才”。

1.明清兩代指童生考取生員,進入府、縣學讀書。2.使學業上有進步。

明 清 時代,凡經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秀才,稱為“在庠”。庠,古代的地方學校。

信佛的人長年吃素,叫吃長齋。

佛教戒律中規定中午12時以後進食為非時食,稱遵守過午不食戒者為持齋,長時如此則謂之持長齋,在我國,持戒者多伴隨著吃素(不食葷腥),故民間多謂終年素食者曰吃長齋。《般舟三昧經》:“壹食長齋”。《南史》:“劉虬精信釋氏,衣粗布,禮佛長齋。”

科舉時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稱為「同案」,稱同案的父親為「案伯」。

西賓(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舊時家塾教師或幕友的代稱

故師曰西席。——《稱謂錄》

禮制名。又稱“祭丁”。為祭孔之禮。每年春、秋二祭,均在仲月上丁,故稱丁祭。

1、謂手執禮品求見。

2、見面禮。

初次拜見長輩所送的禮物

史冊,史籍。 《文選·班彪<王命論>》:“全宗祀於無窮,垂冊書於春秋。” 李善 註引 張晏 曰:“冊書,史記也。” 唐 劉知幾 《史通·采撰》:“中世作者,其流日煩,雖國有冊書,殺青不暇,而百家諸子,私存撰録,寸有所長,實廣聞見。”

冊命之書,古代帝王用於冊立、封贈等事的詔書。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授君印綬冊書。”《新唐書·百官誌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壹曰冊書,立皇後、皇太子,封諸王,臨軒冊命則用之。”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冊》:“古者冊書,施之臣下而已……其目凡十有壹:壹曰祝冊,郊祀祭享用之;二曰玉冊,上尊號用之;三曰立冊,立帝、立後、立太子用之;四曰封冊,封諸王用之;五曰哀冊,遷梓宮及太子、諸大臣薨逝用之;六曰贈冊,贈號、贈官用之;七曰謚冊,上謚、賜謚用之;八曰贈謚冊,贈官並賜謚用之;九曰祭冊,賜大臣祭用之;十曰賜冊,報賜臣下用之;十壹曰免冊,罷免大臣用之。”

指壹般詔書。 《漢書·公孫弘傳》:“書奏,天子以冊書答。” 明 何景明 《醉歌贈子容使湖南》詩:“冠冕諸邦拱至尊,冊書十道開天府。”

明 清 時向官府承包若幹戶錢糧的稅吏。 《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 顧二哥 是俺戶下冊書,又是拜盟的弟兄。’”

明 清 科舉制度,鄉、會試卷考生用墨筆書寫叫墨卷;然後由專門謄錄的人用朱筆謄寫,不書姓名,只編號碼,使閱卷者不能辨認筆跡,叫做朱卷。 發榜後朱卷發還考生,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明史·選舉誌二》:“考試者用墨,謂之墨卷,謄録者用朱,謂之朱卷。”

特指中式朱卷文章。 《儒林外史》第二回:“老先生的朱卷,是晚生熟讀過的,後面兩大股文章,尤其精妙。”

鼎元:狀元的別稱之壹,因居鼎甲之首而得名。狀元的資質。

照範本寫的字。

典故名,典出《老子·道經·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 太牢(即古代 帝王 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為“太牢”) ,如登春臺。“指春日登眺覽勝之處。後亦有指飯桌。也是古代 禮部 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