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大家抨擊男權社會,但壹個男人吃軟飯會被戳
(文/無心聽花語)中午,食堂米飯煮得軟。同事說,吃軟飯的感覺原來這麽好,難怪男人吃軟飯越來越多。壹句玩笑話道出了社會現實,“男人吃軟飯”現象確實越來越多了,原因何在? 原因之壹,社會越來越趨向中性化,性別價值認同趨向模糊化。不少男人越來越陰柔,不光人長得白凈,就連言行舉止乃至心理特質都透著壹股脂粉氣。許多女人卻越來越具備陽剛之氣,這陽剛不只是體現於外表還蘊藏於內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腦體勞動分離漸趨擴大,加之性別比例失調嚴重,人們後天成長過程幾乎都被女性氛圍環繞,幼小時多是女孩玩伴,上學時又是女同學陪伴,老師也多是女性,上班後又局限於Office生活圈,導致男女差別越來越小,在壹定程度上趨向融合。這為“男人吃軟飯”提供了營養豐富的生存土壤。 原因之二,女性和女強人體大量湧現。時代的進步,社會分工與性別的關聯度越來越不顯著,男權社會特征不再象封建社會那樣明顯。在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女權主義意識的覺醒兩大前提下,社會給予女性施展才能的舞臺越來越寬廣,擁有事業心的女性也越來越多。現實也證明,女性和男性壹樣,也完全能挑起家庭和社會的重擔,“女性半邊天”已經具備堅實的經濟基礎內涵。這就為“男人吃軟飯”提供了廣闊的機會空間。 原因之三,社會競爭日益慘烈,男人不再具備絕對優勢。不是每個男人都能實現自己的事業夢想,有些男性甚至連養活自己都困難。對於男性個體而言,未必每個人都能強過女性或者強過他的女人。於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分工模式被悄然逆轉,“家庭廚男”主義漸漸興起。更廣泛意義上說,社會分工角色置換後,許多男性的經濟地位要比女性低得多。這也給那些持傳統思想的人壹種“吃軟飯”的印象。客觀地講,壹個男人是否“吃軟飯”不能僅從收入對比來判斷,收入只是壹個表面指標。正因此,不是所有被認為是“吃軟飯”的男人都應該受到抨擊乃至鄙視。那些主內的男人,他們不算是“吃軟飯”,而只是社會角色分工的正常進化。畢竟,後天角色分工不再單純依賴先天性別差異,這是時代的進步而不是倒退。只有那些好吃懶做、靠女人養活的男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軟飯”。至於那些靠肉體博取女人歡心的所謂男性則無疑是可恥的。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可能抱有類似吃軟飯的心態,無論男女。不少人,沒吃軟飯,或許只是因為還不具備吃軟飯的本錢,或許只是因為還沒碰到吃軟飯的時機。在面對重大挫折或身心疲憊時,每個人都有可能壹時服軟,甚至可能產生“幹脆去吃軟飯算了”的沖動。男人和女人,其實沒必要非得比出個誰更強不可。在男女越來越平等的今天,倡導個體的心態和培養個體的能力,才是當今時代的普適價值。說實話,偶爾吃頓軟飯,感覺蠻好。不信,妳也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