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看過2002年的春晚沒有,其中《賣車》小品中就有壹句當年的春晚經典語錄:忽悠,接著忽悠。當下年輕人集體反感專家,我覺得用這句話來解釋再合適不過了。
就在前不久,大家應該關註到了吧,專家竟然出現了自相矛盾的建議,有網友說:”專家建議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建議了。”“我這邊建議,專家們建議的時候先和別的專家打壹架。”是哪兩個矛盾的觀點呢?“專家不建議年輕人掏空六個錢包湊首付”和“專家稱買房比租房劃算”,好家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年輕人黑人疑問臉,後來話題登上熱搜後,“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話題也登上了熱搜。
壹會不建議掏空六個錢包付首付、
壹會兒建議收入低的出租閑置房子、
壹會建議月供不超過收入壹半、
壹會說不要用空氣炸鍋、
壹會又說空腹不建議吃東西。
我的確需要建議,但能不能符合壹點基本邏輯。
窮人:可憐可憐我吧,我已經2天沒吃東西了,妳看,衣服都是破的,我還生病了。
專家建議:年輕人,要多吃肉蛋奶啊,病重壹定要去醫院,怎麽這點常識都不懂呢?
what?
其實從生活經歷、人生境遇、知識水平方面來說,每個人的認識都是不壹樣的,專家也是人,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我們每個人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啊,不能大放厥詞吧?尤其是那些專家們,他們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更要註意自己的言行,畢竟是可以影響別人的壹群人。
可如今這些專家們提出了很多脫離實際的建議,壹點都不接地氣,不僅不能為大家指明方向,解決問題,還加重了年輕人的焦慮和恐慌心理。壹些年輕人認為,有的專家,根本沒有深入普通老百姓的實際生活,完全是紙上談兵,這種建議有什麽意義呢?
每天在辦公室挺個大肚子,頂個禿頭邊喝茶邊嘀咕:哎,現在的年輕人怎麽都這樣,我以前多苦啊,壹點不知足……說完給妳上壹堂政治課,讓妳留下加班。最後還說年輕人要多吃苦少玩樂,畢業結婚買房子。
還有壹點讓大家覺得很可笑,就是自相矛盾,就像前壹段時間沖上熱搜的三條話題,#專家稱買房比租房劃算#、#專家稱今年6到10月是購房好時機#、#專家不建議年輕人掏空六個錢包湊首付#。盡管不是壹個專家的建議,但我可不管是哪個人提出的什麽觀點,我只是把專家當作壹個整體。
所以咯,年輕人看到的都是專家截然相反的建議,有網友提議“建議專家們先自己開個會”“建議專家統壹話術,不要自相矛盾”。
腳沒粘過灰,戴著精英眼睛,文質彬彬的建議:
窮人如果沒有閑置的房子出租,可以開滴滴兼職!
不建議掏空六個錢包付首付,這樣壓力很大!
可是妳問我解決方案?對不起,不知道!
建議通勤時間不要太久!可是單位附近房租好,對不起,這不是我的專業範疇,我只能說時間太久不好……
我在這裏建議專家要麽讀萬卷書,要麽去工地搬搬磚,不要閉門造車了,正常人不太需要那些沒用的小建議。建議專家們學習當年咱們的毛主席,還是員工的時候,為了創業做準備,做了三十二天的農民考察工作。
不過反思壹下,當“專家建議......”慢慢沒有權威指導意義的時候,加上信息泛濫的當下,年輕人該從哪裏尋求“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