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6年李訪英(實為訪美),受到熱情款待,李用手抓雞,大家愕然,出於尊重,也學樣。從此,英國人吃雞不必拘泥於刀叉。
同時,天天西餐使李無胃口。於是他讓廚師將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壹起,燒成了壹鍋大雜燴。撲鼻香味使英國官員們饞涎欲滴,忙打聽是什麽菜?答曰雜碎。李示意他們盡情享用,結果壹個個贊不絕口。據說後來飯店的菜單上就有了“李鴻章雜碎”。
這說明每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禮儀,無高下之分。李鴻章作為壹個中國使臣,在桀驁不馴的日不落帝國人面前,沒有卑躬屈膝,而是巧妙地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不得不說他有著強烈的民族觀念。
2、李鴻章從政之余,喜歡收藏圖書。在上海寓居丁香花園,有“望雲 草堂”藏書處。鹹豐十年(1860)在上海鎮壓小刀會起義時,經常光顧著名藏書家郁松年的藏書樓“宜稼堂”,郁氏曾奉送多部珍籍給他。
去世後,其藏書歸於李經邁繼承,其珍貴版本於抗日戰爭中經“漢文淵”書肆主人出售不少。其余藏書在1940年由其孫李國超捐獻給震旦大學圖書館,計18000冊。
3、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入京會試,以年家子身份受業曾國藩門下。 出身徽商又為蘇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作為李鴻章太老師的翁心存(孫鏘鳴之師),在青年李鴻章任翰林院編修時,對其經世致用世界觀的形成,均有壹定的啟迪。
而以潘、翁為領袖的蘇南豪紳,對李鴻章後來組建淮軍迅速崛起於江蘇,也予以極大的支持。然而,最令李鴻章慶幸的是,他在初次會試落榜後的“乙丙之際”(即1845—1846年),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國藩門下,學習經世之學,奠定了壹生事業和思想的基礎。
4、鹹豐十壹年(1861年)夏,西鄉團練頭目得知曾國藩就任兩江總督,安徽人李鴻章在幕中主持機要時,就公推曾任李文安幕僚的張樹聲向李鴻章、曾國藩上了壹道稟帖,洞陳安徽形勢,並表示了願意投效的決心。
曾閱後大為賞識,親筆批示“獨立江北,真祖生也”。由於廬州團練的這些基礎和李鴻章在當地的各種關系,淮軍的組建、招募比較順利。
5、李鴻章從19世紀70年代起,進壹步擴大洋務事業,因標榜“自強”進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辦”的形式創辦了壹系列民用企業。同時,又著手籌辦北洋海防,以外購為主,自造為輔,於光緒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軍。
為培養“自強”“求富”所需人才,還創辦各類新式學堂,並派人赴歐美留學。所有這些洋務事業,對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擴展資料:
人們在評述李鴻章功過是非的同時,逐步註意到了他的書法藝術,通過其存世的大量墨跡,我們看到了他書法的非凡功底。但很少有人提及他是位素養頗高的文化人,更是位造詣甚深的晚清書法家。
李鴻章扇面在不方不正的扇面上,布局有序,字字和諧於壹體,美若壹粒粒生動活潑的珍珠在跳躍,行行有度,疏而不亂。覽之讓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不失為壹篇書法高品佳作,顯示出李鴻章的書法造詣之深。
百度百科——李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