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討厭的人文言文

討厭的人文言文

1. 古文中自己討厭的人叫什麽

1.孤陋寡聞:學識淺薄,見聞不廣泛。

抱樸子˙外篇˙自敘:“貧乏無以遠尋師友,孤陋寡聞,明淺思短,大義多所不通。”三國演義˙第十回:“某孤陋寡聞,不足當公之薦。”

◎例: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為不使自己孤陋寡聞,與社會脫節,就必須多看報紙、多聽新聞。2.目光如豆: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

如:我看他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不可能有美好的遠景。3.鼠目寸光:形容人目光短淺,識見狹小。

如:自私自利的人,往往鼠目寸光,難成大事。4.目光短淺:比喻見識淺陋。

如:規劃市政要有長遠打算,不能目光短淺。5.眼光短淺:見識淺陋,沒有遠見。

如:眼光短淺的人,難以成就大事。6. 井蛙:井底之蛙。

語出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用以比喻見聞偏狹,識見短淺的人。

宋˙蘇軾˙辨道歌:“吾恨爾見有所遮,海波或至驚井蛙。”◎例:學海無涯,人人都應該努力吸收新知,千萬不要成了井蛙之人。

7.井底之蛙:比喻見識淺薄的人。三國演義˙第壹壹三回:“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奧乎!”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壹無二的。”

8.井中視星:從井裏觀看星星。周˙屍佼˙屍子˙卷上:“自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星。”

後比喻人識見短淺。9.井蛙之見:比喻識見偏狹。

弘明集˙卷二˙宋˙宗炳˙明佛論:“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妄抑大猷。”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詞曲:“世人未曾遍觀,逐隊吠聲,詫為絕唱,真井蛙之見耳。”

10.井蛙醯雞:醯雞,壹種小蟲,常用以形容極微小的東西。井蛙醯雞比喻人的識見短淺。

唐˙劉禹錫˙送惟良上人詩˙序:“淺哉!余聞乎,曾井蛙醯雞之不若也。”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七十˙還丹內象金鑰匙:“今既聞命,實是飽於玄風,醉其真義也。

吾向來井蛙醯雞哉!”11.井蛙語海:坎井之蛙卻談論著海。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比喻不自量力。如:以他的識見,竟在這兒大放厥詞,真是井蛙語海,不自量力。

12.坐井觀天:坐在井底看天。語本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西遊記˙第十六回:“我弟子虛度壹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

警世通言˙卷二十壹˙趙太祖千裏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輩,坐井觀天,望乞恩人恕罪則個。”13.甕天之見:甕天:坐在甕中觀天,見天不大。

比喻短淺的見識。典故:宋·黃庭堅《再次韻奉答子由》詩:“似逢海若談秋水,始覺醯雞守甕天。”

14.鸴鳩笑鵬:原指鸴鳩以低飛飽食自滿,卻取笑大鵬鳥聚糧三月而高飛南下的行動。典出莊子˙逍遙遊。

比喻見識淺短,又缺乏自知之明。如:妳自己層次太低反而批評他曲高和寡,簡直是鸴鳩笑鵬嘛!15.壹孔之見 :比喻見識淺薄狹窄,只見片面,不見整體。

如:他所發表的意見,不過是壹孔之見,不足以采納。16.壹得之愚:謙稱自己的壹些淺見。

見“千慮壹得”條。宋˙嶽珂˙桯史˙卷七˙吳畏齋謝贄啟:“喜拜重來之命,試伸壹得之愚。”

17.坐井觀天 :坐在井底看天。語本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西遊記˙第十六回:“我弟子虛度壹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

警世通言˙卷二十壹˙趙太祖千裏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輩,坐井觀天,望乞恩人恕罪則個。”18.管中窺豹:比喻所見狹小,未得全貌。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壹班。”亦作“窺豹壹斑”。

19.窺豹壹斑:比喻所見狹小,未見全貌。宋˙李光˙與胡邦衡書:“三經新解未能遍閱,然嘗鼎壹臠,窺豹壹斑,亦足見其大略矣。”

亦作“管中窺豹”。20.以蠡測海:用勺水的瓢來測量大海的水。

比喻見聞短小淺陋。三國˙魏˙曹操˙與王脩書:“但恐旁人淺見,以蠡測海,為蛇畫足。”

2. 討厭的文言文作文

文言文是與現今生活完全脫節的壹種文句形式。

文言文不僅現在不用,就是在古代人們日常生活中也不使用。它只是古代的書面用語。

有兩則古代笑話這麽說:明代趙南星《笑贊》中說:“壹秀才買柴,曰:‘荷薪者過來。’賣柴者因‘過來’二字明白,擔到面前。

問曰:‘其價幾何?’因‘價’字明白,說了價錢。秀才曰:‘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

’賣柴者不知說甚,荷的去了。”還有壹則古代笑話說:壹秀才晚上睡覺被蠍子蜇了,喊老婆說:“賢妻,迅燃銀燈,妳夫為毒蟲所襲!”連說幾遍,老婆不知其意。

書生實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點燈,蠍子蜇著我了!”老婆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這兩則笑話就可以證明文言文與古代人們日常生活嚴重脫節。古代人說話大概就像電視劇《三國演義》那樣子,壹般人是能夠聽懂的。

老師給學生講課,可能用的也是白話,象今天我們講解文言文壹樣。孔夫子的《論語》中就保留著壹些口語的東西。

既然古時候人們也說白話,那文人為啥就不用白話的形式進行寫作呢?我想,大概壹是他們怕浪費紙張。很早的時候是沒有紙張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簡上,寫在布帛上,成本高,當然文章要簡練。

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寫作就顯得沒有文化,文人就覺得丟人,所以不用白話。例如唐代張打油用白話寫了壹首詩,後來遭到挖苦諷刺嘲笑。

中國的文化革命,首先是從語言文字方面入手的。新文化運動與五四時期的語言革命對中國人民的思想現代化具有無與倫比的推動力。

胡適等人認為“文言的文字可讀而聽不懂”,“乃是壹種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須要有壹種活的工具來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在胡適他們的推動下,白話文的普及轟轟烈烈,並出奇地順利。

中國迅速地推進白話文,大量地引進西方的文法語法結構、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標點符號、數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國終於與現代社會接軌。如果沒有語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東西,那中國本鄉本土的文言文該如何承載現代這鋪天蓋地的信息量呢?中國該如何匯入到這浩浩蕩蕩的世界洪流中去呢?文言文改革為白話文當然是好事,但改革後也出現了新的問題:今天,我們每個人不僅得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學習現代漢語,還得花費大量精力去學習那些被稱作中國文化精髓而實用價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

語文是學生的主課,壹個人從小學到大學壹直在學,耗神費力地學習了半輩子,但許多人還是文字識不全,句子不會譯,文章寫不好,知識學不完……唉,這討厭的文言文……PS:大家同意的頂壹下+2,不同意的也談談自己的想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