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爸爸媽媽更喜歡男孩而不是女孩。先說短句。

爸爸媽媽更喜歡男孩而不是女孩。先說短句。

有些事情,如果我們無法改變,那麽我們只能去適應,不管是什麽方式。

適應,說到底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當妳不跟自己過不去的時候,生活就會少壹些麻煩。

特別是如果這件事是妳無法逃避的責任,既然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沒有勇氣走出來,調整心態就是最好的辦法。

我想說說父母重男輕女的事實。

在我身邊,我抓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我爺爺是個重男輕女的父親。那時候他壹直認為生兒子就是傳宗接代。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是女兒,那就斷了香火。自然,爺爺是鐵了心要兒子的。為了生這個兒子,前面生了四個女兒。

等爺爺的孩子長大了,說實話,女兒比兒子孝順多了。

我的三個姑姑,包括我媽,不管有多忙,只要有空,就經常見面去看望爺爺奶奶,買他們愛吃的東西,有時候有空就住兩天,給他們做飯,陪他們聊天。爺爺奶奶住在鎮上,壹個多小時的車程。

而我的小叔叔壹年到頭只有春節才會去。作為弟弟,他和這些姐妹聊天的時候沒有相同的語言,所以不喜歡跟著。只有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回老家上墳,我舅舅也會回去。

這些年來,無論是在基本生活的照顧上,還是照顧上,還是爺爺奶奶生病了,都是女兒們付出的多,照顧的多。

以至於我爺爺現在會經常跟人感慨,說“生女兒更好,女兒孝順,女兒多了,老了也開心。”

我的老祖父從來沒這麽說過。我媽說,他們五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小舅舅是最受寵的,尤其是我爺爺,他兒子要什麽就買什麽。雖然他們女兒的話沒那麽刺耳,但待遇肯定和他兒子不壹樣。

在贍養方面,爺爺的五個孩子是平等的。比如妳某個病花了很多錢,五個孩子都平攤,妳不會說只有妳兒子出。大家也很自覺,說孝順是應該的,沒必要計較這點錢。

爺爺奶奶加起來每個月有三千多的退休工資。爺爺年輕時也有積蓄,所以手裏有錢。只是大家都覺得爺爺有錢就是有錢,孩子孝順就是兩碼事。再加上爺爺節儉,舍不得花錢,所以每次生病住院,家裏的孩子都不讓他自己掏錢。

如果他自己掏錢,可能會覺得浪費錢,拒絕治。

包括奶奶。

我媽和三個阿姨第壹次抱怨。我爺爺生病了,差點就走了。當時他說葬禮不是給女兒辦的,是讓兒子壹個人辦,他用自己的錢把剩下的錢給辦的人。

當時他的銀行卡密碼只告訴了我叔叔,但他不肯當著女兒的面說。我媽他們自覺出來後,我爺爺交代了壹系列事情。

但是,如果他們吐槽,抱怨就是抱怨,以後生活中也會像以前壹樣對待爺爺奶奶。

我漸漸發現,在有重男輕女觀念的父母眼裏,這種觀念大多根深蒂固,不以任何現實的主客觀因素為轉移。

作為父母,如果面對壹個比兒子更孝順的女兒,會欣慰,會表揚,會覺得女兒更優秀。他們也會責怪兒子不懂事,會難過。平時甚至可能會幫女兒做壹些瑣事,給人壹種父母心態變了,不再偏心的錯覺。

但壹旦真正涉及到切身利益,還是會站在兒子這邊,為兒子謀求利益最大化。

對此幾乎沒有例外。

“兒子是壹家人”的觀念,多年來壹直是他們基本觀念的壹部分,就像每天吃飯睡覺壹樣。在他們看來,這是正確的觀念,也是他們內心的堅持。想改,自然難上天。

有壹個很辛苦的現實:不管女兒有多能幹多孝順,在重男輕女的父母眼裏,永遠以兒子為重。

當然,如果兒女利益不沖突,壹定能和平相處,矛盾也不會那麽尖銳。

去年有個40歲的女人說她媽媽也是重男輕女的人,特別是小時候。後來隨著她和弟弟的長大,她比弟弟能幹懂事多了,於是媽媽的愛轉移到了她身上,就連家裏的弟弟也更多的向她學習。

然而漸漸地,無論她做什麽,她媽媽似乎都習以為常了。

有壹次,她媽媽生病了,在醫院住了兩個月。忙完了,她媽也沒說什麽辛苦之類的話。她弟弟後來回來了,半天就走了,拿了200塊錢給他媽,還把醫院裏別人給他媽買的水果都拿走了。

她當時很生氣,認為哥哥是敷衍了事,明顯工作不忙。她寧願整天去網吧打遊戲,也不願多陪陪媽媽。

可是她媽媽好了以後,只是到處誇兒子,說他長大了,懂事了,現在懂得孝順父母了,根本不提她。

說沒有悲傷和委屈也是假的。人的內心總有脆弱的地方,尤其是面對父母的親情。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在不公平的時候偏執。

有偏見的父母更容易被記住,被放大,被不斷提及,這讓他們更加寬容。而被忽視的人,孝順總是不太好找的,但是他做的稍微不好,就可能馬上被責備。

這個時候,人總是經不起更多的推敲。

很多面對這個問題的女兒總是有兩種放不下的感情。他們壹方面無法改變父母的想法,同時也無法自愈自己的不甘。

但是,每個人終究會努力和自己內心的不平做壹個和解,因為被自己為難的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不會忘記自己的責任。

這樣,我們只能適應,在問心無愧的前提下,盡量多為自己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