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給孩子制定適當的規則,孩子內心會沒有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他們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沒有規則和紀律的約束,那麽孩子很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如何給孩子制定規則,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1,我們可以和孩子壹起制定規則。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制定規則是家長的事,孩子沒必要參與;只要家長直接告訴孩子規則,讓孩子遵守。其實孩子才是活動的主體。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考慮孩子的感受,規則就可能演變成壹種強制命令,甚至成為壓制孩子合理要求和願望的手段。
即使對更小的孩子,父母也應該持平等和尊重的態度。不要因為孩子小就命令孩子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其實孩子可以從父母的態度中感受到尊重和愛。如果父母習慣以權威的方式教導孩子,孩子可能會產生敵意,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故意打破規則。
在看電視的問題上,我和孩子做了壹個約定,比如每天看半小時電視,或者只在周末看電視。不管最終的規則是什麽,關鍵是孩子參與了規則的制定,覺得自己被尊重了,才願意執行規則。
2、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規則壹定要在孩子能接受的範圍內。家長在制定規則時,壹定要考慮孩子的年齡階段和發展特點。最好不要提前給孩子制定不切實際的規則,這樣會讓孩子焦慮,孩子痛苦。如果很多規則是在孩子還沒明白規則之前就強加給孩子的,那麽規則就很難執行。兒童對規則的理解是“當場”的,即只有在意識到規則的必要性時才會考慮。
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考慮規則是剛性的還是苛刻的。壹開始我就給孩子規定,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晚上幾點之前壹定要睡覺,寫完作業再和別的孩子玩。我們可以看到,有些規矩(比如吃飯不說話)連大人都難以遵守,何況是孩子?所以我制定的這些規則是不正確的,執行起來非常困難,孩子也很難遵守。
3.父母以身作則,遵守規則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沒有條條框框的孩子,往往會向父母學習。* * *制定規則後,家長尤其要以身作則。有的家長規定孩子放學後不準看電視,但是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就坐在客廳看電視。有的家長要求孩子讀書時坐直,孩子卻躺在床上看書。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也是不斷反思,不斷糾正,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總結:壹個有規則意識的孩子更容易融入集體環境,更願意與人合作,將來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但是,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不可能壹蹴而就。家長需要和孩子協商,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制定合適的規則。家長要以身作則,遵守規則,執行規則,不要為了取悅孩子而輕易打破規則。當孩子違規時,應該讓孩子承擔自然或邏輯的後果,而不是懲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