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人格教育》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壹,也是幫助成人了解兒童心理、塑造兒童人格的經典之作。自出版以來,它對全世界的家長、教師和兒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阿德勒認為,壹個人的人格結構是在童年形成的,而要解決壹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就必須從他的童年開始。因此,幫助孩子形成正常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孩子的首要和核心問題。
在這本書裏,阿德勒揭示了兒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機制,回答了兒童如何看待外界刺激,如何應對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減少自卑,如何追求優越感。
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如何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進而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面對成長的挑戰。
現代發展心理學證明,兒童的人格在5歲左右就已經完成了基本的建構。之後整個人生的發展也不過是這種人格模式的重復和調整。童年的人格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兒童的人格教育對每壹個家長、孩子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義。
本期我們要講的《兒童人格教育》壹書是個體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之壹,也是幫助成人了解兒童心理、塑造兒童人格的經典著作。自出版以來,它對全世界的家長、教師和兒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本書裏,阿德勒揭示了兒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機制,回答了兒童如何看待外界刺激,如何應對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減少自卑,如何追求優越感。
我分三部分為妳解讀這本書的核心內容:第壹部分,人格與四種主要生活方式的統壹;第二部分,“問題兒童”的成因及矯正方法;第三部分是如何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
先說第壹部分,人格與四種主要生活方式的統壹。
壹般來說,心理學上的“人格”就是“個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相對固定的個性。同壹個人在不同場合的態度和行為可能是不壹樣的,但在這些不壹樣的行為背後,作為個體的真正的“人格”,也就是俗話說的“個性”,永遠是穩定的,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壹般來說,人們習慣於認為壹個人之所以變成這樣,是因為他身上發生了壹些事情。但是,阿德勒指出,人格建構的基礎不是基於客觀現實,而是基於這個人對事實的主觀看法。換句話說,決定我們每個人想法和行為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對事實的看法和理解。
同樣的事情,A這麽看似乎也是合理的,B和A意見完全不同似乎也是合理的。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看到的事實去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找到自己的最佳解決方案,形成自己的人格模型,也就是人格基礎。阿德勒的理論也得到了現代心理學領域的認可,成為心理學領域的基本概念之壹。
每個人的世界都經過了自己的主觀加工,存在壹些扭曲和錯覺。因此,個體心理學認為,對個體行為的解釋必須與這個人的生活背景相聯系,才能客觀評價這個個體的人格傾向。只有結合他的性格傾向,才能洞察具體行為背後真正的心理動機。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兒童的每壹個行為活動都不是單壹的,而是兒童整體生活和個性的表現。阿德勒把這種現象稱為“人格的統壹”。
在《對兒童的教育》中,阿德勒提出了這壹概念,這對理解兒童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在阿德勒之前,心理學領域並沒有所謂的“人格的統壹”。許多心理學流派基於單壹行為做出心理診斷。人們習慣於把某種行為當作壹種特定的心理表達,好像它是壹個獨立的整體,然後按照壹個模板對這種行為做出公式化的解釋,然後相應地采用公式化的解決方案。
這種理論在今天的教育方法中仍然被廣泛使用。對孩子心理缺乏了解的家長和老師,特別信任這種方法,以為“管教孩子”的訣竅就在於掌握壹些按鈕式的切換技巧。當妳按下這個按鈕時,妳可以打開或關閉壹個孩子的行為,所以妳可以在網上到處看到方便的答案,比如“如果孩子不吃飯怎麽辦?”“孩子不寫作業怎麽辦?”但事實證明,孤立地尋找解決孩子壹種異常行為的方法,而不考慮孩子成長的具體環境,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掩蓋甚至加重孩子的錯誤認知,導致更壞的結果。
比如壹個從小在家裏受寵的獨生子女,到了學校可能會出現壹系列問題: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上課搗亂,捉弄同學等等。如果孩子不能按照單壹的行為完成作業,可能會被認為是愚蠢的,在課堂上搗亂可能會被認為是挑釁老師,捉弄同學可能會被認為是惡意的,人品不好的。如果按照這種思路,學校應該對孩子嚴格把關。如果我們控制不了,只能要求家長收回,禁止孩子上學。
但是,如果用阿德勒的“人格統壹”理論來看這個問題,答案可能就不壹樣了。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他的能力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而是壹直處於被嬰幼兒照顧的狀態,所以缺乏獨立能力,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事情,包括不能自己完成作業。另壹方面,他習慣了被關註,隨時隨地都需要被關註。當他感到被忽視時,他通過不守紀律、制造麻煩和捉弄同學等令人討厭的方法來尋求關註,即使這會招致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其實這個孩子所有的不良行為的根源都在於他有壹個錯誤的人生目標:在學生的年紀,他想要像嬰兒壹樣被照顧。
了解了“人格的統壹性”理論後,家長和學校就會知道面對這樣的孩子應該怎麽做:不是去制止和懲罰孩子的行為,而是給予他理解和鼓勵,幫助他逐漸學會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提高他的自理能力,幫助他以正確的方式吸引別人的註意,爭取自己的存在感;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年齡和成長需求,正確調整人生目標。不是懲罰,而是鼓勵和具體的幫助,讓孩子有改變的勇氣,逐漸成長。
根據阿德勒的人格發展理論,本案中的孩子屬於典型的“苛求型”。阿德勒認為,當壹個人長到5歲左右,他的內在人格就基本定型了。
不同類型的人格表現為四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壹,顯性-顯性型。這是特別霸道的類型。它有強烈的支配和統治周圍人的欲望,需要控制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價值。這類人缺乏社會意識,很少顧及他人利益,不惜利用或傷害他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需求型。相對於優勢-主導型,這類人相對被動。他們更習慣於依賴別人照顧,很少嘗試解決自己的問題。
第三,回避型。這種生活方式類似於需求型,即不面對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缺乏自己解決的信心。
第四,社會利益。擁有這種生活方式的人能夠真正自信地面對生活,勇於解決自己的問題,善於與他人合作。他們有強烈的社會意識,會積極服務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是阿德勒認為最合格的社會公民。這類人往往成長在壹個良好的家庭,家庭氛圍友好開明,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幫助支持,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尊重。
在上述四種生活方式中,阿德勒認為只有第四種才是正確的、適合社會需要的;前三種是失調或者說是錯誤的。有這三種生活方式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問題兒童。
好了,這是我們的第壹部分:阿德勒的“人格統壹”理論和四種生活方式。阿德勒認為,兒童的每壹個行為都是兒童整個生活和個性的表現;兒童的生活方式分為四類:主導-主導型、要求型、回避型和社交興趣型。只有社交興趣才是健康的,前三種生活方式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問題孩子。
接下來進入第二部分:“問題兒童”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孩子的成長。健康的孩子都差不多,有問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問題。但是,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規律,所以阿德勒總結了問題孩子的三個主要原因。
第壹個主要原因是孩子由於生理因素或者家庭環境形成了強烈的自卑感。
自卑是壹種普遍而正常的心理現象。人從出生開始,就本能地追求發展、強大、完美,也就是追求優越感。人為什麽會有這種本能?就是因為我們不完美,形成了自卑感。為了減少自卑,我們追求優越感。克服自卑和追求優越感是壹個硬幣的兩面。它們同時存在,是個體追求不斷優化和完善的動力源泉,也是驅動個性發展的內在動力。所以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生發展的動力”。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行為也貫穿著克服自卑、追求優越感的動機。在孩子的成長經歷中,導致自卑的原因有很多:與成人相比,孩子在體型和力量上處於劣勢;在孩子中,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身體缺陷、外貌和體質的差異、兄弟姐妹間的競爭、貧困、父母對孩子的過高期望,都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同時,這些感受會對孩子形成心理刺激,使他們采取行動,爭取平等地位,並試圖通過獲得優越感來降低自卑感。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風險:第壹,感到脆弱的孩子為了避免自卑,往往會試圖用錯誤的方式獲得優越感;第二,家長的不當引導也可能導致孩子走入過分追求優越感的誤區。
先說孩子的原因。
被自卑困擾的孩子,往往顯得缺乏勇氣。有些孩子為了減少自己的自卑感,自暴自棄,有些孩子則以破壞性的、不合作的方式表達自己。他們有壹個共同點,就是堅信自己做不好該做的事。為了避免做錯事被嘲笑和批評,這些孩子寧願什麽都不做,或者躲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裏,努力與現實世界拉開距離。這些孩子可能會形成要求型或回避型人格的問題兒童。
另壹些孩子,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卑心理,會矯枉過正地追求優越感。這樣的孩子會特別有野心,過分的優越感會讓他嫉妒,對競爭對手表現出惡意和仇恨,甚至會表現出壹些犯罪的特征,比如傷害或者詆毀對手。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擺出壹副挑釁的姿態,隨時準備和假想的對手打起來。所以這些孩子可能會形成支配型人格。
在“以不恰當的方式追求優越感”這個問題上,父母對孩子的過高期望也是孩子的成長風險之壹。如果父母對孩子出人頭地的期望過高,因而對孩子的鞭策過重,孩子基於想得到父母表揚的天性,會全力以赴地滿足父母的期望,但這些超出孩子正常能力的標準,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時間長了,孩子要麽因為達不到目標而放棄,要麽因為不得不竭盡全力而疲憊不堪,形成身心創傷。
而且,對孩子期望過高的父母,往往習慣於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漸漸地,孩子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把人生目標定為“超越他人”。當他們贏得比賽時,他們會壹直對同齡人保持警惕;而當他們的同齡人成功或得到表揚時,他們往往會生氣。無論成敗,這些孩子都享受不到真正的快樂,也學不會與人合作,很難形成健康的社會利益導向型人格。
有強烈自卑感的孩子,無論是因為孩子本身,還是因為父母的不當引導,如果得不到糾正,就會壹直活在別人的評判中,逐漸失去自我主導。
對於明顯自卑,或者通過搗亂、不配合來掩飾自卑的孩子,糾正的首要前提是對他們抱有同情和理解的態度。通過鼓勵他們,與他們建立友好信任的關系,可以發現他們的能力和才華,讓他們相信,通過勤奮、毅力和實踐,他們可以獲得自己渴望的壹切。我們有必要向孩子解釋清楚,進步不是壹蹴而就的,需要勇氣和堅持。這樣孩子才不會失去信心,放棄努力。
對於過於雄心勃勃,對自己期望過高的孩子,建議家長和老師不要強調孩子行為的最終結果,而要關註孩子努力的過程。我們需要反復向孩子強調,壹切都是沒有意義的去和別人比較,引導孩子從學習本身而不是從和別人的競爭中獲得快樂。幫助他們看到每個人的優點,逐漸改變自己輕視別人的習慣。這些孩子也需要理解和鼓勵,讓他們與環境和生活達成和解,最終把用於競爭的力量轉化為與他人的合作。
對於給孩子過高期望的父母,阿德勒建議,不要培養孩子的野心,而要培養孩子面對困難時的堅韌、勇敢和自信。
兒童生活方式的形成和發展取決於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環境。克服自卑、追求優越的方式是影響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之壹。如果能引導孩子克服自卑,用正確的方式去追求優越感,孩子的成長會變得順利很多。
問題兒童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過於溺愛他們的孩子。
對孩子的溺愛包括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他們在物質上過於滿足孩子的需求,在精神上過於順從孩子。這種情況在獨生子女家庭或隔代贍養中尤為常見。
過多的物質滿足孩子的需求,表現為無限制地給予他們各種禮物和特權,為他們包辦壹切,剝奪了他們學習自己處理事情的機會,使他們像皇帝壹樣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態度,無視他人的權利,變得自私自利,缺乏與人合作的能力;而且咄咄逼人。這樣的孩子往往是苛求型人格和支配型人格的結合體。
這種過分縱容的育兒方式並不能讓孩子快樂,因為沒有合適的方法讓孩子應對挑戰,提高能力,孩子會在這種寄生的生活中變得被動、無聊、冷漠。因為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在欲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特別難以接受。
要糾正這樣的孩子,首先要讓他擺脫之前被慣壞的環境,然後在新的環境中,比如轉到新的學校,讓他開始學會獨立,學會照顧自己。在經驗豐富、耐心的老師幫助下,他逐漸學會了克制自己的欲望,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學校是孩子成長的試驗田。孩子壹旦上學,他在家裏積累的所有問題都會在學校呈現出來。家庭教育觀念很難端正。壹般來說,這種孩子只有有幸遇到壹個能鼓勵他,幫助他自立的老師或同伴,他才能改變。
問題兒童的第三個主要原因是父母忽視或拒絕他們的孩子。
65438年至0959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心理學家哈洛在恒河猴身上做了壹系列實驗,其中在絨猴和鋼絲猴身上的實驗廣為人知。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巴爾比提出了依戀理論。依戀理論認為,父母不僅要給孩子提供食物,還要給孩子提供身體上的撫摸、情感上的交流和陪伴,讓孩子相信父母總能保護孩子的安全感。
在家庭中被忽視的孩子很難有足夠的安全感。當妳不能陪伴和關心孩子的時候,孩子覺得自己是壹個完全沒有價值的人。這些孩子會讓自己對壹切都漠不關心,戴上被動冷漠的面具,拒絕與任何人建立親密關系,情緒激烈時會暴跳如雷,肆無忌憚,自殘甚至自殺。
被父母嫌棄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被父母視為負擔和包袱,生活在被拒絕的恐懼中。這些孩子容易記仇,不相信任何人。所有促使他們進步的建議,都會被解讀為束縛和壓迫。不管大人說什麽,都極力抗拒,羨慕其他有著快樂童年的孩子。
對待這些在關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無疑會很難,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我們要做的仍然是同情他們,理解他們在需要愛的時候得不到愛的痛苦,發現他們潛在的才能,激發他們的勇氣,鼓勵他們學會面對和解決問題,告訴他們與人相處的恰當方式,培養他們的社會感情。
對於壹些誤入歧途、需要幫助的問題兒童,阿德勒對教育者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他說: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務,或者說神聖的職責,就是保證每壹個學生都不喪失勇氣,通過教育使那些喪失勇氣的學生重拾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生命本能。所以阿德勒建議父母和老師不要放棄孩子,不管他們看起來有多絕望。鼓勵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獲得自信和尊嚴,就像把壹些不會在壹個果園摘水果的孩子介紹到另壹個可以摘水果的果園,讓他們收獲自己能收獲的。這些孩子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以上是今天故事的第二部分:“問題孩子”的成因及矯正方法。當然,我們不希望任何壹個孩子成為問題孩子,而是希望孩子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如何做到這壹點?
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三部分:如何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
在古代,人的個體生存能力非常有限。為了保證生存,人們不得不過社交生活。因此,阿德勒認為,除了智力因素,社會情緒的發展是影響人格建構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童年時期。選擇什麽樣的方式發展成長,決定了他成年後在群體中的生存狀態。
為了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社會情感,形成健全的兒童人格,可以從四個方面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積極的困難觀、積極的他人觀、積極的異性觀。
第壹個方面,培養積極的自我概念,就是要註意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受歡迎的,能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具體方式是:家長和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在評價他們的行為時,要從鼓勵的角度肯定他們的優點,避免過多的批評,這樣只會造成他們的懦弱和退縮。
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也需要避免過多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優越感,以免孩子產生依賴。性別角色也是孩子自我接納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年人需要通過言行引導孩子認可和喜歡自己的性別角色,避免孩子對自己性別的排斥和抗拒。
第二個方面,培養積極的困難觀,是指培養和保護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教育者需要給孩子提供壹些適當的挑戰,引導孩子克服困難,爭取自己想要的結果。需要註意的是,這些挑戰要符合孩子心智成長的特點,不要太難,也不要太容易,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增強孩子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育者不應該把孩子當成可以操縱的木偶,而應該允許和鼓勵孩子嘗試創新,即使失敗。壹個能夠面對困難,妥善處理挑戰的孩子,壹定會培養出耐心、毅力、堅韌、細致的優點,成長為壹個有力量的人。
第三個方面,培養積極的他人觀,就是培養孩子對社會、對人類、對環境的關註,鼓勵孩子關心和理解他人,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鼓勵孩子幫助同伴,培養樂於分享的品質,幫助孩子建立公平的規則和邊界意識,教會孩子如何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願意接受自己的公平份額,對孩子的思想保持警覺。
第四個方面,養成積極的異性觀,是指孩子在認可和接受自己性別角色的同時,能夠深入了解和認可異性,對異性產生好感和親近感,不貶損和排斥異性,不刻意與異性拉開距離。
以上是今天故事的第三部分:如何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阿德勒認為,母親是兒童社會情感培養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家庭中孩子與母親的關系將構成孩子未來與他人關系發展的基礎。如果母親以信任和積極的態度與孩子互動,同時在上述四個方面給予孩子積極適當的引導,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興趣,建立健全的人格。
《兒童人格教育》這本書就講到這裏,今天就講到這裏。最後,這裏補充壹個精華的簡要總結。我們為您分享了三個重要內容:
第壹部分:兒童的每壹個行為都是兒童整個生活和人格的表現。當我們想要糾正和調整孩子的行為時,首先要找到行為背後深層的心理原因。這就是阿德勒的“人格的統壹”理論。阿德勒把人的生活方式分為四類:主導-主導型、獲取型、逃避型和社交興趣型。四種生活方式中,只有社交興趣是正確的、恰當的,前三種都是錯誤的。具有前三種生活方式的孩子可能會成為問題兒童。
第二部分:“問題兒童”的成因及矯正方法。問題兒童的出現主要有三個因素:兒童強烈的自卑心理和過分追求優越感;過分溺愛的育兒方式;父母對孩子的忽視和排斥。矯正問題兒童的關鍵點在於家長和老師的理解和鼓勵,通過教育讓失去勇氣的學生重拾信心是教育者的神聖職責。
第三部分:如何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阿德勒認為,我們所有的教育規則和方法都應該致力於培養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發展兒童的社會情感。母親是發展孩子社會情感的關鍵因素。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需要從四個方面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積極的困難觀、積極的他人觀、積極的異性觀。
出版近百年的《兒童人格教育》是壹本個體心理學的入門讀物,為了解兒童人格的形成機制和矯正觀念提供了很好的視角。阿德勒在這裏提出了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有效策略:父母要註意與孩子相處的態度和方式,為孩子提供積極的情感支持;學校應該成為孩子們精神發展的地方;重視青春期和性教育;這些孩子的教育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點遺憾的是,這本小冊子有些籠統,缺乏對如何矯正和重建孩子人格的具體指導。
為了彌補這壹不足,可以參考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勞拉·E·伯克在他的《伯克終身發展心理學》中明確提出:“人的發展是終身的,不存在對整個人生有最重要影響的年齡階段,每個階段的變化對未來的發展有同樣重要的影響。”希望這些更新的知識和信息,對那些被“敏感期”和“童年決定論”的洪水誤導和恐嚇的家長來說,是壹劑消除焦慮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