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長恨這身體不是我的,何時忘了營?夜半風平浪靜,線條平平。從此舟楫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子——夜歸臨高》
第壹,蘇軾
1,人物的壹生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1年8月24日),本名子瞻,又名何中,號鐵管道人、東坡居士、蘇仙。。漢族,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河北欒城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宋神宗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應永助使。宋哲宗即位後,歷任翰林學士、讀書學士、禮部尚書,在杭、潁州、揚州、定州等地皆知。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至惠州、儋州。宋徽宗獲大赦,返回北方,途中死於常州。宋高宗追授太師,謚號“文中”
2.文學成就
居裏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壹種文體本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貢獻已經超過了蘇文和蘇軾。繼柳永之後,蘇軾對詞風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柯巖”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變為獨立的抒情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詩歌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在他的文學作品中是毫不掩飾的,其中以詩歌最為酣暢淋漓。在2700多首蘇詩中,幹預社會現實、思考人生的主題十分突出。蘇軾對社會現實中各種不合理現象的態度是“不合時宜”,他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不局限於新政,也不局限於當下。他批判了封建社會長期存在的弊端和陋習,體現了更深刻的批判意識。
文章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他從文學和道學兩個方面贊揚了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但是,蘇軾的文學觀和道學觀在北宋是非常獨特的。首先,蘇軾認為文章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如“純金美玉”。文章不僅僅是承載道的工具,其本身的表現功能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高級形式。其次,蘇軾心目中的“道”並不局限於儒家,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所以蘇軾主張文章要像客觀世界壹樣自然,以自然的態度。他主張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生動性,反對文風的壹元化,認為這會造成文壇像“黃毛白葦”壹樣貧瘠。
第三,藝術成就
書法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他曾師從晉唐五代名家,將王僧虔、徐浩、李詠、顏真卿、楊凝式的創作風格融入自己的家庭。他曾聲稱:“我不能在書本上創造思想”,“我是創新的,不實踐古人”。黃庭堅叫他:“早些年,筆鋒精煉,不像老板那樣自然。”這說明蘇軾的壹生充滿了坎坷,導致了他的書法風格大起大落。現存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黃河祭》幾篇。[26]?
畫
蘇軾擅長畫墨竹,其畫重神似。他主張畫要有畫外之情,畫要有寄托,反對雷同和程序約束。他主張“詩畫合壹,巧清新”,明確提出“文人畫”的概念,為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壹定的理論基礎。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冊》《瀟湘竹石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