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關於貝多芬的故事

關於貝多芬的故事

壹.童年

貝多芬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大部分時候,他爸都是醉醺醺的,對家裏人不太好,甚至從來不問家裏人是否吃飽穿暖。壹開始,壹個善良的爺爺可以讓這個家庭免於太多的苦難;另壹方面,他的長孫的音樂天賦也讓老人感到非常欣慰。但是當貝多芬只有四歲時,他的祖父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過去常常把孩子拖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裏苦練幾個小時,每當他彈錯了就給他壹巴掌。鄰居經常聽到孩子因為疲勞和疼痛而抽泣著入睡。不久,Faifr,壹個貧窮的旅行音樂家,來到這個小鎮,並被帶到貝多芬的家裏。他和老貝多芬曾經在外面的酒館裏喝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從床上拖起來,開始上課,有時要到天亮才結束。為了讓他看起來像個神童,他的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八歲的時候,六歲的時候帶他出去聽音樂會。但是世界上沒有神童。盡管付出了很多努力,老貝多芬始終沒能把兒子變成另壹個年輕的莫紮特。與莫紮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紮特在童年時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訓練時間愉快而安靜,有壹個慈愛的父親和壹個心愛的妹妹。而貝多芬則以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民的尊重,但他的世界範圍的旅行表演遠沒有莫紮特的那麽驚艷。

第二,導師

父親帶著男孩從壹個老師到另壹個老師,讓他學習不同的樂器和作曲的藝術。在他落入宮廷鋼琴家兼波恩劇院經理尼夫的手中之前,這些老師都不能稱之為好老師。這是壹位令人尊敬的音樂老師,壹位友好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這真是貝多芬的壹大幸事。因為盡管波恩有最好的學校——即使是善良的老巴赫也會高興地送他的許多孩子去學習——貝多芬的父親從來不認為值得送貝多芬去那裏學習哪怕是兩三個月。在他眼裏,讀書遠不如學音樂賺錢。年輕的貝多芬生平第壹次發現上課是令人愉快的。尼菲老師對他很好,不僅教音樂,還教他世界上很多其他的東西。為了支付他的學費,當尼菲先生忙或離開城鎮時,貝多芬代替他的老師擔任管風琴師。所以當他剛滿十四歲時,他被任命為劇院的助理宮廷風琴手和古代鋼琴家。那個可惡又不幸的父親,看到兒子的音樂終於賺了點錢,是多麽自豪啊!

三。拜訪莫紮特

大約在這個時候,他生平第壹次造訪維也納,為他最喜愛的偶像莫紮特演奏。莫紮特以為這孩子只是在玩壹個為這種場合練習了很久的展品,出於禮貌,只好禮貌而冷淡地誇獎他。小貝多芬生氣了,讓莫紮特給他壹個主題,然後他用了那麽多的情感和天才在上面即興創作。莫紮特大吃壹驚,立即跑到隔壁房間的門口。“註意這個年輕人,”他對壹群正在裏面聚會的朋友喊道。“有壹天全世界都會聽到他的聲音!”

第四,貝多芬和海頓

貝多芬終於意識到他不可能在家鄉取得更大的進步,於是他決定再次去維也納碰碰運氣。此時莫紮特已經去世,但海頓剛剛在倫敦贏得了他的第壹次勝利,正處於他的聲譽巔峰。途經波恩時,海頓曾聽過貝多芬的壹首合唱,並大加贊賞,於是貝多芬決定先轉向海頓學習。海頓已經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勤奮地寫作和指揮他最偉大的作品。難怪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學生每節課只交兩毛錢,他大概覺得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練稿紙。所以貝多芬經常在練習中發現壹些沒有改正的錯誤,他非常生氣。當這位老教師第二次去倫敦時,貝多芬轉向壹位天賦稍差但要求嚴格的老師學習。後來,他經常大聲宣稱自己從海頓身上什麽也沒學到。但是,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漸漸覺得,如果說他沒有從糾正練習中得到什麽,那就是他從海頓那裏得到了靈感,因為他把自己的第壹首鋼琴奏鳴曲獻給了海頓。當海頓最後壹次出現在舞臺上表演《創世紀》時,他被幾個仆人攙扶著走出來,貝多芬彎下腰,親切地吻了這位虛弱的老人。

五、走自己的路

貝多芬不想成為客廳裏的寵兒。他寧願呆在自己的住處,能夠隨心所欲地進出、起床、穿衣和吃飯。他喜歡根據自己的興趣在房間裏擺弄壹些瑣事。有壹次,為了通風換氣,看看窗外的風景,他故意把窗戶切掉壹塊。他總是和地主們鬧矛盾,總是四處走動。每當他創作高潮的時候,他總是把壹盆盆的水潑在頭上降溫,直到水浸透了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象房東和其他房客的心情!有時他移動得如此頻繁,以至於他甚至不想擔心把腿放在鋼琴上,只是坐在地板上彈鋼琴。因為他每次租新房都要簽租約,註明租期,所以經常同時交4套公寓的租金。這大概就是他雖然賺很多錢,但總是沒什麽積蓄的原因吧!

六、耳聾

當他真的覺得自己耳朵都快聾了的時候,他幾乎絕望了。生活似乎不值得活下去:對於壹個音樂家來說,還有什麽比聽不到他喜歡聽並賴以生存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嗎?起初,只有幾個老朋友,如威格勒博士和斯蒂芬·馮·布羅伊寧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了去宮殿聽他非常喜歡的歡快的音樂會。他害怕人們註意到他的耳聾,認為壹個聽不見的音樂家寫不出好作品。不要!他記得所有他想寫的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也許他在失聰的情況下創作音樂並不像其他音樂家那樣困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聲音模式,更是壹種表達最深層思想的語言。

貝多芬和他的朋友

沒有壹個音樂家壹生中有如此多的成功和如此少的快樂時光。他的朋友

他善良忠誠,但他該死的耳聾使他與他們分離。就連他的助聽器也經常讓他失望,所以他和它們保持聯系的唯壹方式就是他壹直隨身攜帶的“談話本”和鉛筆。他看見他們互相交談,以為他們總是在談論他,說他的壞話,密謀反對他。有壹天他寫道:“再也不要在我面前露臉!妳是壹條卑鄙的狗,壹個不誠實的家夥!”第二天,當他發現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朋友是真誠的,他又寫了壹張紙條:“親愛的朋友,妳是壹個誠實的人,妳是對的。我現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來找我,接受妳的貝多芬之愛。”而他的朋友們——他們是多麽好的人——總是原諒他粗魯的爭吵,陪他到最後。他的家庭生活從頭到尾都很悲慘:他從未結過婚。當他第壹次來到維也納時,他向家鄉的歌手瑪格達琳·威爾曼求婚,但她拒絕了,因為貝多芬“太醜了”。從那以後,他愛上了幾個貴族女人——名字可愛的可愛女人——他用音樂向她們傾訴,她們卻接受了他的音樂,拒絕了他的愛!

[大師風範]

第壹,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情支持者。1798年,貝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經常拜訪他的家,並與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貝納多特的建議下,開始創作獻給拿破侖的第三交響曲。在他心目中,拿破侖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就在他準備獻給拿破侖的時候,拿破侖稱帝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當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裏得知這個消息時,憤怒地咆哮道:“他只是壹個普通人。現在他會踐踏人權來顯示他的個人野心。他會騎在所有人的頭上,成為暴君!”他壹邊說著,壹邊走到桌前,把獻給拿破侖的獻辭撕了扔在地上,誰也不許撿起來。過了許多天,貝多芬的怒氣漸漸平息,他被允許公開這部作品。1804 65438+2月,這首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柯維茨王子的宮廷中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首次公開演出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節目單上寫著:“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先生創作的D大調新交響曲,獻給羅伯·柯維茨王子殿下。”奇怪的是,貝多芬說不是降E大調,而是降D大調。《1806》6月刊樂譜時,扉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壹位偉人而作。此後,第三交響曲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第二,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C小調交響曲》(作品67)的前四個音符,就像命運敲門的聲音壹樣強烈而沈重。這部作品因此被稱為“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寫於1805到1808。貝多芬在11年6月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08)寫信,他已經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永遠不會把我完全壓倒!”命運的叩擊出現在1798年創作的《C小調鋼琴奏鳴曲》(Op.10)第三樂章,後來又出現在《D大調弦樂四重奏》(Op.18 No.3)第三樂章和《激情奏鳴曲》(Op.57)中,可見通過鬥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壹貫的創作思想。《命運交響曲》中表現出來的奮鬥激情有著強烈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手瑪麗·博蘭第壹次聽《命運交響曲》時被嚇死了,不得不離開。老衛道士拿破侖聽到第四樂章開頭的主旋律,忍不住跳起來大喊:“這是皇帝!”“柏遼茲將《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鬥爭場面,視為“奧賽羅聽信小我的讒言,誤以為苔絲狄蒙娜有了外遇時的可怕狂怒。"舒曼說:"雖然妳經常聽到這首交響曲,但它對妳來說總是有壹種不變的力量--就像自然現象總是會嚇到人壹樣。“1830年5、6月間,門德爾松在魏瑪逗留了兩周,最後壹次見到歌德,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壹樂章後非常激動。他說:“這是宏偉的,驚心動魄的,幾乎要把房子壓塌了。不知道很多人壹起玩會怎麽樣。“1841三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在給姐姐的信中,他稱贊了這部作品,並說:“如果妳不知道這個奇妙的東西,那麽妳這輩子就什麽也沒聽過。”他說,在第壹樂章中,他聽到了“那種徹底的絕望和悲哀,那種悲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我聽到了“愛的溫柔哀愁”;第三、第四樂章,“小號所表達的強大、年輕、自由的喜悅”是如此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命運交響曲》的實質。

三、月光歌的傳說

“壹百多年前,有壹位名叫貝多芬的德國音樂家,他寫了許多著名的歌曲。其中有壹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的:有壹年秋天,貝多芬周遊列國,在萊茵河畔的壹個小鎮上演出。壹天晚上,他走在壹條安靜的小路上,聽到從壹間小屋裏傳來斷斷續續的鋼琴聲,演奏著他的音樂。貝多芬走近小屋,鋼琴聲突然停止,房間裏有人在說話。壹個女生說,‘這首歌多難彈啊!只聽過別人彈過幾次,不記得怎麽彈了。“要是我能聽聽貝多芬如何演奏他自己就好了!”壹個男人說,'是的,但是音樂會的票太貴了,我們太窮了。'女孩連忙說:‘兄弟妳別難過,我只是隨便說說。’聽到這裏,貝多芬輕輕地推開門走了進來。小屋裏點著蠟燭,昏暗的燭光下,男人正在做皮鞋。窗前有壹架舊鋼琴,鋼琴前坐著壹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她的臉很英俊,但她是個盲人。鞋匠看到壹個陌生人走進來,站起來問道:“先生,妳找誰?”走錯門了,對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為這個女孩演奏壹首曲子的。那個女孩很快站起來給她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彈奏了盲女剛剛彈奏的曲子。這位盲女聽得非常入神,當曲子結束時,她激動地說:“妳彈得多好啊!感情多深啊!妳,妳壹定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那個盲女,“妳喜歡嗎?”讓我為妳播放另壹首歌。壹陣風吹滅了蠟燭。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小屋裏的壹切似乎都披上了銀紗。貝多芬看著站在身旁的可憐的兄弟姐妹,在靜謐的月光下按下琴鍵。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朝大海,月亮從水與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在微波閃閃的海面上,銀光壹會兒撒得到處都是。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壹縷薄紗般的魏雲。突然,海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波浪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壹個接壹個地沖向岸邊...鞋匠看著妹妹,月光正照在她安靜的臉上,眼睛睜得大大的。她似乎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東西,月光下波濤洶湧的大海。兄妹二人被美妙的鋼琴聲陶醉了。當他們醒來時,貝多芬已經離開了小屋。他飛回客棧,花了壹整晚的時間錄下了自己剛剛即興創作的《月光音樂》。這是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的壹篇文章,講的是貝多芬為盲女演奏《月光》的故事。這的確是壹個美麗的傳說。貝多芬的這首曲子(op . 27 no . 2——C小調鋼琴奏鳴曲)描述的是海上月光的景色,這首曲子源於德國樂評家雷爾·斯塔布(1799-1860)。俄羅斯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1829—1894)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詮釋這首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上應該是有思想的,有思想的,安靜的。簡而言之,就是壹種柔和明亮的心情。《c小調奏鳴曲》的第壹樂章,從第壹個音符到最後壹個音符,完全是悲劇性的(小調所暗示的),壹片烏雲密布的天空,壹種陰郁的情緒。最後壹個樂章是激烈而熱情的,它表現出了與溫柔的月亮完全相反的壹面。只有很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月光下的壹瞬間。”在德國,也有人把這種音樂稱為“花園亭”奏鳴曲。園亭是建在樹蔭下的亭子。顯然,這個標題對於這首奏鳴曲來說也是不準確的。看來這首曲子絕不是壹幅清晰的風景畫,而是壹種內心的陰郁情緒。貝多芬傳記的作者蒂爾(1817-1897)說,第壹樂章是“少女為生病的父親祈禱”,無論如何比“月光”和“園亭”更貼切。這首貝多芬的作品寫於1801年,當時他還是個少女。這壹年的11月16日,貝多芬給韋格勒寫信時,提到了她,說:“她愛我,我也愛她。”但到了1802年初,她已經愛上了安德魯·哈倫堡伯爵,並在1803年嫁給了他。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將這首歌與貝多芬的失戀聯系起來,說“幻想沒有持續多久,奏鳴曲中的痛苦和憤慨已經超過了愛情。“羅蘭把第壹樂章解讀為憂郁、哀嚎、哭泣。俄羅斯音樂家奧勒·比伊舍夫(1794-1858)認為第壹樂章是失戀的“深深的悲哀”,就像“上吊的火”。但是,1801是貝多芬和吉沙爾迪戀愛的時候。說這部作品講的是失戀的痛苦,可能不太真實。對於這部作品的解釋,或許俄羅斯藝術評論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觀點更為合理。回憶起在彼得堡聽李斯特的演奏後,他認為這首奏鳴曲是壹部徹頭徹尾的悲劇,第壹樂章是溫情脈脈,有時是充滿黑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表演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仿佛從壹個看不見的靈魂深處,突然升起壹個無聲的聲音。

有些聲音是憂郁的,充滿了無限的悲傷;其他的是沈思,無盡的回憶和陰郁的預兆...“C小調奏鳴曲尤其以‘月光’的標題和傳說而聞名。貝多芬曾說,“人們經常談論c小調奏鳴曲,但我寫過比這更好的東西,比如F大調奏鳴曲(作品78)。”可以看出,貝多芬本人對《月光之歌》並不十分滿意。

第四,激情奏鳴曲

當辛德勒有壹次問貝多芬D小調奏鳴曲(作品31 ^ 2)和F小調奏鳴曲(作品57)的內容時,貝多芬回答說:“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此,前者被稱為“暴風雨奏鳴曲”,後者被漢堡音樂出版商克蘭茨(1789-1870)冠名為“激情奏鳴曲”。(另壹方面,“熱情”這個稱號是由德國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揮家賴內克(1824-1910)加上去的,似乎沒有根據。)貝多芬並不認可《熱情》這個標題,但對於這部英雄壯麗的作品來說,這個標題還是挺貼切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曾在莫斯科聽過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多布羅萬(1894-1953)演奏這首奏鳴曲,並說:“我不知道有什麽比《激情奏鳴曲》更好的了,我願意天天聽下去。這是美妙而前所未有的音樂。我總是帶著也許是孩子氣的誇耀想:人能創造出什麽奇跡!”1870年10月30日,巴黎在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軍隊包圍了三個多月。鐵血宰相俾斯麥在凡爾賽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大本營,與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首腦梯也爾談判停戰條款。那天晚上,德國前駐意大利大使格特爾在維漢姆壹架破舊的鋼琴上為俾斯麥演奏了《激情奏鳴曲》。俾斯麥聽完最後壹個樂章後說:“這是整整壹代人奮鬥的哀號。”他從壹個嗜血野心家的立場理解貝多芬的“熱情”。他曾說:“如果我能經常聽這首曲子,我的勇氣就不會耗盡”,因為“貝多芬對我的神經是最好的”。貝多芬在1801年6月29日說:“我的藝術是用來改善窮人命運的。”如果貝多芬知道地下的東西,聽說他的音樂被俾斯麥用過,那他壹定是死了。

五、打節機、友誼、大炮

貝多芬的朋友梅爾策(1772—1838)以發明和制造機械樂器而聞名。1813年秋,貝多芬為梅爾策發明的萬能鋼琴(即機械樂隊)寫了壹首名為《惠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的戰爭交響曲,描述了同年6月21日,英軍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擊敗拿破侖的場景。在Winkle發明(1776—1826)的基礎上,Meltzer曾經創造了今天的萬能拍擊機。貝多芬第壹次采用它,並根據每分鐘的節拍數來標記他的作品的速度。貝多芬的助聽器也是梅爾策在1810年左右制造的。有壹次,貝多芬派梅爾策去旅行,他寫道,最富有的人是滑稽的大炮,以此來贊美節日機器的創造者。這首象征貝多芬與梅爾策友誼的佳能,後來被貝多芬選入他的第八交響曲(作品93),成為第二樂章的主題。六、芭蕾上的第七交響曲瓦格納把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Op.92)稱為“終極的舞蹈”、“舞蹈的最高形式”、“身體運動按照理想形式的最美妙的體現”。據說他曾經想象過,第七交響曲會以李斯特鋼琴伴奏的舞蹈來表現。瓦格納的理想後來被俄羅斯編舞家馬欣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首交響曲拍成芭蕾舞劇來表現壹個寓言故事——世界的創造與毀滅:

第壹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的世界變成了動植物有序的居所。有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第二樂章:大地——仇恨和強奸出現在大地上。壹群男男女女哀悼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上的神和女神對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自得其樂。第四樂章:放蕩與毀滅——人們沈溺於放蕩。上帝看到他們拙劣地模仿著上層世界的歡樂,因憤怒而用火毀滅世界。1938年5月,這部芭蕾舞劇在摩納哥蒙特卡洛首次由俄羅斯的巴西雷芭蕾舞團演出。

七。歡樂頌和合唱交響曲

1793 65438+10月,德國詩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的法學教授費雪尼克寫信給席勒的妻子夏洛特,信中說:“有壹個年輕人...懷著偉大而崇高的誌向,誰想把席勒的《歡樂頌》壹段壹段地譜成曲子。”這個年輕人就是貝多芬,當時住在波恩,年僅23歲。貝多芬在1798和1812年貢獻了《歡樂頌》的音樂。寫於1812的《歡樂頌》主題,後來被用在1814完成的《c大調命名日節前奏曲》(Op. 115)。貝多芬為1795左右的比格詩創作的歌曲《相愛吧》與合唱交響曲最後壹樂章的《歡樂頌》主題在音調上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是《歡樂頌》主題的前身。後來貝多芬在《C小調鋼琴合唱幻想曲》(op . 80)65438-0808中以此曲調為主題,演唱了庫夫納贊美音樂魅力的詩歌。鋼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合唱交響曲終曲的壹次嘗試。1824年3月,貝多芬寫信給普羅布斯特:“合唱交響曲的終曲是以鋼琴合唱幻想曲的風格寫成的,但規模要大得多。”可見貝多芬為《歡樂頌》作曲的意圖始於1793,琢磨了30年才最終在《合唱交響曲》中完成。合唱交響曲是在卡爾斯巴德決議後的反動時期完成的,當時壹切自由思想和民主運動都遭到殘酷鎮壓。1824年5月維也納Lentner Thor劇院首場演出期間,觀眾熱情空前高漲。貝多芬出場時觀眾鼓掌歡呼了五次,以至於警察不得不介入。但是背對觀眾站在樂隊裏的貝多芬什麽也聽不見。幸好女低音歌手洪熱牽著他的手轉過身來,“看到”了觀眾的歡呼聲。從第壹次演出引起的不同尋常的情緒,可以看出歌唱的快樂,也就是歌唱的自由,在當時的現實意義是多麽的深刻。[音樂領域]

第壹,開心地忘了吃飯

壹天,貝多芬來到壹家餐館吃飯。點餐後,他突然有了靈感,於是抓起餐桌上的菜單,在菜單背面做了壹首歌。不壹會兒,他完全沈浸在美妙的旋律中。看到貝多芬如此投入,服務員也不敢打擾,打算等會再為他服務。大約壹個小時後,服務員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您準備好上菜了嗎?”貝多芬像剛從夢中醒來壹樣,立即付了帳。服務員像個和尚——迷茫:“先生,妳還沒吃飯呢!””“不!我確定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不聽侍者的反復解釋。付了菜單上的價格後,他抓起寫滿筆記的菜單沖出了餐廳。

第二,日本已經入鄉隨俗。

晚年,貝多芬曾聽壹位朋友演奏他的C小調變奏曲。聽了壹會兒,他問:“這是誰的作品?”

“妳的。”朋友回答。

“我的?我寫了這麽笨拙的歌?”然後他補充道:“啊,貝多芬是個傻瓜!”歌德對席勒的評價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周都在變化和成長。每次見到他,總覺得他的見識、見識、見解都比上壹次有所提高。”貝多芬甚至壹度想毀掉自己年輕時寫的歌曲《阿德萊德》和《降E大調七重奏》(Op. 20)。這絕不是偶然的。像貝多芬,真的可以說是“五十知四十九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