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壹個古老節日。它既是掃墓祭祖的莊嚴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踏青、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位於公歷4月5日左右,即春分後的15日。
2.端午節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起源於中國。它最初是古代先民以賽龍舟的形式祭祀祖先的節日。戰國時期的楚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投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有些地方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的說法。
3.七夕節
中國情人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坐觀牽牛花與織女,閨中訪友,拜織女,求姻緣,學針線,求福祈福等,是中國的傳統民俗。
4.中秋節
中秋節,也就是七月半的祭祖節,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祭拜死者、燒紙錠等。中秋節是由古代的“七月半”演變而來,在秋天收獲莊稼,祭祀祖先。
七月半是初秋慶祝豐收、回報大地的節日,部分農作物已經成熟。按照法律,人們應該祭拜他們的祖先,並用新米向他們的祖先報告秋成。它是壹個紀念祖先的傳統文化節日,其文化核心是尊重祖先和孝順父母。
5.中秋節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壹。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壹些國家的華僑,尤其是當地華人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以來,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