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通過勸說吳郎讓寡婦約會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窮人的深切同情和關懷。
全詩樸實、真摯、樸實,詩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激勵著對方,用散文中常用的虛詞,在委婉曲折的敘述中表現出詩人的心理和品質,使作品既有韻律詩的形式美和音樂美,又有散文的靈動,抑揚頓挫,發人深省,有壹種活潑疏散的美。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歷二年(767),也就是杜甫漂流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秦西的壹間草堂裏。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方有個寡婦經常來玩棗,杜甫從不幹涉。後來杜甫把草堂給了壹個姓吳的親戚(也就是詩中的吳郎),他就搬到了離草堂十幾裏的東屯。沒想到,這個姓吳的壹來,就在草堂裏安了柵欄,禁止約會。
寡婦向杜甫告狀,杜甫寫下這首詩勸誡武郎。杜甫以前寫過壹首詩《正義的吳靖萱郎》,所以這首詩的題目是《再武郎》。武郎比杜甫年輕。杜甫沒有說“吳靖萱郎”,而是故意用了“呈上”這個敬語,顯得與對方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稱,讓吳郎很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