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是世界上所有文字的* * *性質。特定文字的性質,比如漢字的性質,是指這個文字區別於其他文字的本質屬性。
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所以要聯系語言來研究文字的屬性。確定壹個文字性質的標準是看這個文字的基本單位記錄的是什麽樣的語言單位。語言是壹個層級系統:下層是語音層,分為音位和音節兩個層次;上層是音義結合的語言符號層,分為四級:第壹級是語素,第二級是詞,第三級是短語,第四級是句子。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角色。從文字基本單位中記錄的語言單位來看,主要有三種:記錄音素文字,如英語;記錄音節的是音節詞,比如日語假名;語素記錄在語素字裏,比如漢字。音素和音節詞合在壹起稱為音標,也叫拼音。形聲字的基本單位是字母,語素書寫的基本單位是字。
壹種語言的音位數量是有限的,只有幾十個,所以音位書寫的基本單位——字母也是有限的,只有幾十個。例如,有26個英文字母、27個德文字母和33個俄文字母。壹個字母代表的音位就是這個字母的音值,每個字母都有確定的音值,沒有意義。書寫時,根據字母的音值記下單詞的讀音,語言中的單詞就成了書寫中的單詞;閱讀時,把字母的音值放在壹起,就知道它記錄的是哪個單詞。
語素字的代表是漢字。漢字記錄的語言單位是漢語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組合。比如“過、走、大、很、馬”就是現代漢語的語素。漢字作為壹個語素,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示不同的語素。它可以區分讀音不同的語素,比如“買”和“賣”是不同的語素,需要用不同的漢字書寫,它也可以區分讀音相同的語素,比如“黃、春、黃”是不同字形的不同語素。我們用漢字來記錄漢語中的語素,語素的音義成為相關漢字的音義。漢字的形體與其所代表的語素的音義緊密結合,所以漢字是形、音、義的統壹。少數漢字單獨不表示語素,如“徘徊、纏綿、琵琶、琵琶、葡、葡萄”,只有形、音,沒有義,不是形、音、義的統壹。但這樣的字數量很少,沒有體現漢字的本質。這類詞的存在並不妨礙漢字是語素的結論。
作為語素,漢字有以下特點:
(1)對漢語的基本適應。漢語語素以單音節為主,漢字是單音節字。用單音節漢字記錄單音節漢語語素基本合適。印歐語的形態變化往往是通過音位來表達的。比如英語名詞的復數後面壹般都是-s,比如book→books,pilot→小學生。這種變化用字母表達很容易,用單音節漢字表達很難。漢字基本適應漢語,這是漢字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漢字使用了幾千年,仍然充滿活力,仍然可以為各項建設事業和人民生活服務。相反,如果漢字不適應漢語的特點,使用起來非常困難,漢族的祖先就不會執著於壹種不適應漢語的書寫體系。
(2)是形、音、義的統壹。拼音的字母只有形和音,漢字的字不僅有形和音還有義,這是漢字的特點。雖然“衣、藥、靠”都讀作Y:,但意思不同。“衣”是衣服的衣,“藥”是醫生的醫生,“靠”是基礎,壹目了然。如果是用漢語拼音Y:,寫的話,不知道什麽意思。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所以它的形式可以承載更多的文化因素,這也是區別於拼音文字的。
(3)它具有壹定的時間和空間。現代英美人看喬叟(傑弗雷·喬叟,1340?-1400)比較難,有點像外國詩歌。相反,兩千多年前的《論語》、《孟子》,漢族人更容易讀懂。“若不時學,何不言(曰)?”“哎,路漫漫其修遠兮,對我們國家也有好處?”稍加引導就很容易讀懂。這是因為漢語語素義的變化比發音慢,即詞的變化比發音慢。這就是漢字的超越。如果北京人、上海人、福州人、廣州人不說普通話,互相學習對方的方言,語言交流會有困難,但通信沒有困難,可以看同壹個人民日報。這是因為方言之間語素義差別小,發音差別大,也就是說每個方言用的詞大致相同,但發音不同。這就是漢字的超級方言。
(四)數量眾多,結構復雜。壹種語言有幾千甚至幾萬個語素,所以壹定有幾千甚至幾萬個語素。如果加上異形和古風,那就更多了。現代漢語共有7000個常用字,而《漢字之海》收集的古今漢字多達86000個。在表音學中,字母只有幾十個,比漢字的數量少得多。從形式上來說,人物都是由不同的線條組成的。表音文字使用的線條類型較少,但漢字使用的線條類型較多。漢字的線條變成筆畫,筆畫組合成部件。現代漢字的筆畫和部件種類繁多,包括560個漢字基本部件。筆畫和部件的組合很多,使得漢字的結構非常復雜,比表音復雜得多。漢字數量龐大,結構復雜,給學習和使用帶來了困難。
(5)難以開展國際文化交流。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語言是壹種重要的交流工具。拉丁字母是壹種世界性的字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使用。與使用拉丁字母的國家交流非常方便。科技術語可以音譯,人名地名也可以音譯,比較方便。轉換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並不難。漢字不同於拼音字母,所以要把漢字變成拼音字是非常困難的,只能靠漢語拼音。例如,將“北京”寫成北京,將“鄧小平”寫成鄧小平。同樣,字母文字中的科技術語、名稱、地名也很難弄成漢字,要靠翻譯。有時候意譯,有時候音譯,很復雜。比如science寫“science”是意譯,寫“Sains”是音譯。網文寫“互聯網”是意譯,網文寫“互聯網”是音譯。這種復雜性不利於國際文化交流。
世間萬物都有利弊,漢字也不例外,有利也有弊。上面提到的漢字的五個特點,前三個是優點,後兩個是缺點。要充分發揮漢字的優勢,同時想辦法彌補漢字的不足,使漢字更好地為我國各項建設事業服務。
自古以來,有兩種書面語,即文言和白話文,白話文又分為古代白話文和現代白話文。文言文記錄古代漢語,古代白話文記錄現代漢語,現代白話文記錄現代漢語。這裏不說現代漢語,但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有很多區別。因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不壹樣,書面語也不壹樣,用的漢字也不完全壹樣。就用詞而言,可以分為三類。第壹類是古今常用的詞,如“人的手和水漲得很美很清”;第二類是文言文中的特殊詞語,如“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等;第三類是現代白話文中的專用詞,如“跳跳表啤酒泵社代點”,產生於近百年。另外,有些詞在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中都有使用,但讀音和意義都不壹樣。比如“聽”,文言文讀yǐn就是笑,現代白話文讀tóng就是“聽”的簡化字。再比如“胺”。在文言文中是指肉腐爛發臭,在現代白話文中是指有機化合物。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要聯系語言來研究。既然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在用詞上有很多不同,我們就有必要區分這兩類詞。立足現代,把古今通用字和現代白話文的特殊字結合起來,稱為“現代漢字”;把文言文專用詞作為壹個單獨的範疇,稱為“古漢語詞”。現代漢字是現代漢字,即現代白話文;文言文用的古語,是古漢語專用詞,也就是文言文專用詞。我們把古代漢語特殊字稱為文言古體字而不是古文字,是因為人們習慣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體稱為古文字。文言文中漢字的使用是基於記錄的語言,而古文字是基於字體的特性,兩者是不壹樣的。現代漢語課程的寫作部分只研究現代漢字,不研究古代漢語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