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浴友》,第壹個想到的片子是17的絕世高手。
兩部電影本身無關,但看盧正雨和易小星這兩位更早的“短視頻網絡名人”,還執著於大銀幕的喜劇夢和感覺,還是挺復雜的…
好的壹面是,作為導演,易小星確實提高了——這是事實——電影手法和電影感,包括講述壹個相當完整的故事,這些都屬於電影思維,比上壹部好很多。
問題自然是電影思維再怎麽進步,還是鋪天蓋地,骨子裏的網劇邏輯啊。
當然,對於大多數買票的人來說,笑不笑是評價壹部喜劇的唯壹標準——所以貓眼淘寶片還是有8.8的高分。
我對國產喜劇沒有偏見,給《浴友》打6分也能及格,電影本身也沒有太多值得說的。之所以在上映快壹周後才最終決定談,是因為我想把三年前對盧正雨和《美麗師父》說的話告訴易小星:
我知道在大銀幕上拍喜劇很難,但是拜托,我們真的不要再模仿周星馳了。
1.
易小星比盧正雨聰明在哪裏?
先說浴霸的優點。
或者說,與盧正雨相比,同樣以網劇思維起家的易小星是聰明的。
不知道妳還記得多少當年的《絕世高手》。宣傳的時候氣勢十足,爆款滿滿。但是夏天上映的時候畏首畏尾,最後勉強過億。在類似貓眼淘寶片這種評分寬容的平臺裏,它只有7.5分左右的低口碑。
為什麽會慘敗?
總之,我從壹開始就不知道現在主流觀眾想看什麽。
作為周星馳的超級粉絲,盧正雨模仿《功夫》從結構到細節都不成問題。把大部分笑點集中在致敬和懷舊上,是口碑票房的致命原因。
比如下面這首借用老歌《說點心裏話》的梗,我確實笑了,但年輕壹點的觀眾可能真的看著無所謂...
另壹個例子是兩個配角的表演,魏凡和倉田保昭。我也被逗樂了幾次,但是有多少年輕觀眾知道倉田保昭呢?魏凡的角色扮演能賣多少錢?
這不是嚴厲的批評,這是代溝。
既然是拍商業片,服務主流觀眾是理所當然的。
巴斯巴迪顯然吸取了教訓:
易小星的聰明在於他的聰明。他出道時並沒有沈溺於自戀和小肚雞腸。他有明確的目的,他壹點都不重要。服務主流觀眾是第壹位的。
結果階級矛盾,失憶和謊言,家庭溫暖,兄弟情深,以弱勝強,整套流水線都做了,沒什麽亮點,但勝利在於整潔和理解,觀眾似乎沒有門檻。
最後包裝了壹個中國博大精深的洗浴文化,把關於洗澡的12345個字寫在字裏行間,有所作為,提高了好感度。
而且,很少有機會領銜主演這部電影的喬杉,撐起了影片中的大部分笑點。如果他換了演員,整體笑點會大打折扣。
優點大概就是這些。
接下來,該說說周星馳了。
2.
浴友和美食家有什麽區別?
浴友和周星馳的《美食家》很像,應該很多人都看過。
周星馳筆下的人物周誌穎,在彭昱暢那裏被分裂成了富二代私生子,在喬杉被分裂成了落魄的洗浴工人。他們壹起完成了從霸氣到落魄再到崛起的成長路線。
從片名到整個故事的轉折,我們大概可以從《食神》中找到壹個對比。
我不想詳細列舉細節,但我有興趣自己對比壹下。相反,我想問壹個問題:
還有邏輯不通的問題。為什麽浴友的邏輯問題如此刺眼,而美食家卻能被我們大多數人忽略?
浴友的邏輯問題主要集中在彭昱暢這個人物身上:
和彭昱暢的矛盾開始了,因為彭想在穿宇航服飛行前洗個澡放松壹下。富二代這種奇妙的習慣是什麽?
後來失憶被喬杉忽悠去洗澡,壹個樂隊隨便放個碟播晚會,馬上要倒閉的澡堂瞬間活了。這是哪個平行世界的創業奇跡?
之後憑記憶檢索基本都是壹路被逼,最後靠著奶奶+哥哥的硬感情,成了洗澡王,雖然敗了。所以就是要告訴觀眾,在大街上練幾天的中國業余高手,是壹手不輸肌肉的韓國職業高手。
有壹種說法是“食神”的故事其實有些邏輯問題:
比如周星馳被陷害,成了富翁,壹夜之間落得個身無分文流落街頭?
比如為了奪回食神寶座,壹個人毫無頭緒的跑到大陸,找什麽野雞中國烹飪學院?還有為什麽是湖南?
比如食神大戰的最後,各種廚藝比拼內力就更不用說了,最後突然出現了壹個觀音菩薩。這是什麽意思?
為什麽很多人,比如我,看不慣巴斯哥的爛邏輯,但是看食神的時候卻笑中見淚?
無論是爆漿在牛丸裏撒尿,還是吃了壹頓令人著迷的飯,這些難忘的經典回憶其實都只是表面的。
我就說答案吧:
因為周星馳那些個人痕跡很重的喜劇,骨子裏都是悲劇。
或者比較壹下“美食家”和浴友:
周星馳生活在壹個怎樣的世界裏?富人不誠實虛偽,羞辱責罵下面的人沒有底線;窮人醜陋愚蠢,庸俗無知,動不動就自相殘殺。
說白了,無論貧富,都是小人。
即使是充滿人性亮點的火雞妹妹,也只有最終變美了,才能得到食神的愛。
搞笑是搞笑,但這笑容裏也飽含著傷心的淚水。
浴友的世界呢?
彭昱暢上來就是個混蛋,喬杉是個被騙去賣澡堂的大好人。但這些東西完全是表面文章,故作姿態。
彭昱暢到底有多混蛋?無非是對浴主無禮,還因為我被刺中了心臟。
喬杉被騙的有多慘?沒有,我還是和奶奶姐姐壹家三口住在壹起,生活好像沒什麽影響。
有人說奶奶不是去治病的?是的,但是電影沒有把重點放在生活的困難上,奶奶的病更有喜劇性。
所有後續的發展都比較理想化。
拋開其他細節,只說富二代和洗衣婦真的成了兄弟,澡堂還開到了拉斯維加斯。這種童話情節只會出現在電影裏。
還是要強調壹下:
對比這些,不是說浴哥不能這樣拍,更不是搬出周星馳來欺負小的。導演水平不高,野心也不高。觀眾玩得開心,得償所願,沒有錯。
我想說的是:
雖然借鑒了《美食家》(以及其他港片,如《愚人慶生》、《幸運星牌坊》)的很多東西,但本質上《浴友》走的是好萊塢家庭喜劇和周星馳喜劇的路子,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氣質。
我很沮喪,甚至憤怒,在這裏:
既然走的是這麽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為什麽還要強行模仿呢?
3.
為什麽周星馳不能被模仿?
妳們這些受周星馳影響很大的內地喜劇演員已經致敬夠了,就放他走吧。
而且,妳喜不喜歡周星馳的喜劇並不重要,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確實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不可模仿,不可復制。
仔細分析後我們會發現:
而周星馳個人烙印的喜劇,不僅性質悲壯,表面上也極其殘酷。
而很多人直到《西遊記·妖魔化》和《美人魚》的最後十年,才真正感受到他的殘忍。
唐僧的頭發被壹根壹根地拔掉,黃波的孫悟空醜陋而殘忍,被捕的美人魚渾身是傷。
包括《食神》,有風景的食神無休止的羞辱員工,那種惡劣的表現已經超過了做人的底線。
落魄的食神在街上被窮人暴打,直接昏倒在滿是垃圾老鼠和路人隨地小便的街角。
看著這樣的畫面,妳會覺得這樣拍有點殘忍。
但是周星馳,就是要給妳看生活中這些殘酷、醜陋、不堪、絕望的東西。
這些都是現在的國產喜劇絕對不會去碰,也沒有能力去碰的東西。
周星馳電影裏的人物往往透露著壹種“我是流氓我怕誰”——多少段子就是這麽來的;
但這背後,往往有壹種“我會為妳毀掉它”的悲傷——這是多少眼淚來的。
越是反復看他的喜劇,越能感受到影評人梅雪峰形容的“斷骨接筋”之痛。
妳什麽意思?
看看《功夫》裏的棒棒糖,妳就全明白了。它不僅代表了阿星童年時的善良,也代表了他長大後作為壹個街頭混混的墮落和墮落,甚至代表了他對生命最後的堅持。
阿星的人生看起來是如此的失敗,如此的可笑,卻又是如此的絕望和心碎,以至於我們剛剛笑出來的眼淚很快就夾雜了很多悲傷。
這樣的周星馳,任何壹個電影商刻意模仿,無異於褻瀆。
標簽
其實從去年《新喜劇之王》的票房表現來看,周星馳或許還是那個周星馳——依舊殘忍血腥——但這個時代顯然已經不是他自己的了。
壹個對比:
《新喜劇之王》豆瓣評分,5.7;
浴友的豆瓣評分是6.6。
沒有撿東西的意思,只是感慨:
如今,從短視頻到長片,所有被剝去殘酷壹面,塗上壹層美麗濾鏡的美化喜劇,真的讓妳我都開心嗎?
如果妳快樂,就讓周星馳和他的喜劇在風中被遺忘吧。
只是,請,請停止模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