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美麗富饒的德克薩斯州。很可愛,有山。有水。有大樹。有景點。他們都是我生活的壹部分,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讓我們這壹代人快樂成長。
德州有很多特產。讓我把他們介紹給妳。
我們這裏生產黑陶,是瓷器的壹種。它
表面發光,胎質薄,常用作陪葬品。它
英文名是:black Potter。
我們這裏也有五香去骨扒雞。德州五香無骨扒雞,簡稱德州扒雞,以熟爛無骨肉,嫩滑軟糯,香而不膩而聞名,有中華奇觀之美譽。
德州扒雞已有300年歷史。早在明代,德州城裏和水旱碼頭上就有人賣燒雞。1692出現了扒雞,出現了扒雞和燒雞共存的情況。1702年,康熙帝南巡時,嘗了五香無骨扒雞,喜出望外。從此德州扒雞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乾隆年間,扒雞匠被召入皇宮,使德州扒雞名揚天下。
20世紀初,以德州寶蘭齋掌櫃侯和烤雞店掌櫃韓世功為代表的幾個作坊,認真總結祖先的生產經驗,多方摸索試制,改進工藝和配方,逐漸形成了新壹代扒雞雛形。到建國前夕,德州已有“福順齋”、“德勝齋”等20多家扒雞店,年銷售額約40萬只。新中國成立後,德州成立國營食品公司,集名師於壹家,博采眾長,保持和發展了這種傳統名吃的獨特風味。
德州五香去骨扒雞采用烤、熏、酥、炸、鹵等傳統工藝制作而成。制作過程如下:將健康的活雞宰殺、放血、脫毛、掏膛,加工成白條雞,然後放入坐位,口含雞翅,徹底冷卻,均勻裹上糖,用滾油煮熟炸熟,再根據雞的年齡和嫩度放入鍋中,加鹽。
我們還有金絲小棗。樂陵大棗又名金絲小棗,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始於商周,盛於魏晉,盛於明清。北魏賈思勰所作《齊·姚敏疏》中記載:“青州有施樂棗,筋多核細,膏豐美,居天下之首。相傳樂毅破齊時,從閻誌種下。”(當時樂陵屬青州郡)距今已有2200多年。現在,在樂陵市的東北部有壹棵“長壽”棗樹。相傳隋末農民起義軍羅成曾在此樹上拴馬。清乾隆《樂陵縣誌》記載,明萬歷十九年,樂陵縣令王“教百姓種樹,勸百姓種棗。有人種了棗來贖,所以城裏有許多棗。”清代,樂陵成為“爭石爭糧”、“壹年登頂三秋”的寶地。詩人吳太胖在詩中寫道,“六月,鮮荷花接水,千棗射紅雲”。反映了樂陵的棗樹數量。到了20世紀30年代,樂陵大棗已具相當規模。據1935《中國工業誌》記載,“棗和樂陵縣最多。全縣有棗樹136萬株,生產幹棗27.2萬噸,出口20萬噸。”1937期間,日軍侵華,砍伐棗樹70余萬株,導致棗樹產量銳減。
樂陵金絲小棗質量上乘。打開半幹棗,可以清楚地看到果膠和糖組成的金線附著在果肉之間,綿延1-2寸,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故名金絲小棗。樂陵大棗壹般為橢圓形或鵝形,平均重量5-7克。核小皮薄,肉飽滿,肉質細嫩。鮮棗鮮紅、脆、甜、微酸。幹棗皮深紅色,薄而韌,皺紋較淺,利於貯運。樂陵金絲小棗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每100克鮮棗漿中含維生素C約C500毫克,是橘子的十幾倍,比蘋果高幾倍。它被稱為“活維生素丸”。總糖含量64.4-69.2%,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鐵、鈣、磷、維生素A、P、蘆丁、氨基酸等有18種。具有滋補身體和輔助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虛咳嗽、貧血等疾病的作用。
樂陵大棗有金絲小棗、無核紫棗、龍紫棗、圓鈴菊嬌、馬嶺棗、大棗、鈴菊嬌、破棗、梨棗菊嬌、贛川菊嬌、臥菊嬌、木棗、磨盤菊嬌、龍爪菊嬌、凍菊嬌等23個品種。其中,大棗占80%以上,經濟價值高,是這壹地區出口的王牌之壹。出口28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超過500噸。樂陵大棗還可制成棗切糕、棗粽子、棗豆蜜、棗糕點、醉棗、酥棗、牙棗、棗茶、阿膠蜜棗、黑棗、蜜棗等20多種食品。其中阿膠蜜棗有養血安神的作用。
無籽棗,又名“謙棗”、“空心棗”,是德州樂陵、慶雲兩縣紅棗產區的稀有珍貴品種。因其核-殼在沒有堅果的情況下退化,只留下隔膜形成無核腔而得名。棗果小,圓柱形,中間略薄,皮薄而鮮紅,肉質疏松,汁少甜,含可溶性固形物33.3%左右,適宜蒸幹,也可曬幹貯藏。清朝把它作為貢品。
我們還有羊腸湯,也叫羊血腸,俗稱羊腸。將羊血加澱粉和蔥花香料香油倒入羊腸,煮熟切段加湯食用。味道涼而不膩,沒有魚腥味,有祛哮、胃寒的功效。羊腸湯始於清末滿族櫥櫃,80年代初推向市場。
德州西瓜很甜。德州西瓜以個頭大、皮薄、肉嫩、味甜而聞名全國。主產區為德州市及平原、武城、陵縣三縣部分鄉鎮。
西瓜在德克薩斯州已經種植了300多年。據田文考證清代康熙年間的《長河記》“觀音園位於城東二十五裏的圖海河畔,江珊村亦有壹園”。據考證,當時江珊村的觀音園應位於德州市東南部馬家河北岸的楊虎店、劉集、溝裏壹帶。1939山東大學農學系吳更民教授在調查後寫道:“德州種植西瓜歷史悠久,但聞名於世。近幾十年來,由於引進了優良品種喇嘛瓜,因其品質優良,名聲大振,賣瓜人紛紛到北方的平金和南方的京滬來要貨。”當時每到瓜熟蒂落的季節,德州、黃河涯火車站、運河碼頭、汽車裝車,好不熱鬧。後來由於連年戰亂,西瓜產量受到嚴重影響。
歷史上德州西瓜的主要品種有喇嘛瓜(長米,西洋枕),梨皮,三異(三義)白皮,三白,巾條,五月鮮。其中喇嘛瓜呈長方形,兩端略尖,果皮黃綠色,表面有茴香葉紋,皮厚略厚,瓜籽鮮紅,果肉深黃淺黃,細如絲,入口脆沙,是歷代瓜中之寶。因為西瓜是雌雄同株,所以很容易退化。目前大部分老品種已經退化,不復存在,除了壹些大梨皮和喇嘛瓜。從70年代後期開始,陸續從外地引進米寶、旭東、慶豐、中育6號、鐘勉1號、鄭州3號、福久光等優良品種,均獲得豐收。
最後壹句,誰不說我家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