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香港電影評論協會會員

香港電影評論協會會員

羅卡: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曾任第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策劃。

羅偉明:多媒體創作者。前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電視導演、《電影雙周刊》主編、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總監。著有影評集《電影神話》《電影文章》。

李卓濤:影評人,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藝術總監。曾任《電影雙周刊》主編,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曾擔任柏林電影節、溫哥華、鹿特丹、釜山電影節,甚至臺北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委。著有八卷影評,如《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劄記》、《觀影逆》、《滴水影城》等。近年編有《香港電影79-89》、《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安二郎百年展》等專刊。

李曉賢:紐約大學電影研究系博士生。他現在是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助理教授。

黃愛玲:電影文化人。編輯了費穆導演的《詩人》,出版了詩集《戲》。他目前是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研究主任。林金波:曾任《PC home》副出版人兼總編輯,《電影雙周刊》《超越邊界》《東方周刊》主編,《S-team制作》出版總監,《星島日報》采訪總監。從事電影和科學網絡評論。現為香港影評人協會董事、理事。

黃:曾任香港電影資料館編輯部主任,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現為日本東京大學中文系客座研究員。《女性寫作_電影與文學》作者。

樂福:香港資深影評人。曾任《南方電影》主編;中外圖片創始人兼主編;影視主編。著有《十年指導》、《中國大陸電影綜評》。

舒鳴:1965開始發表影評,特別關註歐洲電影和亞洲電影。著有《日本電影風格》(臺北,聯合文學,1995)、《平成時代的日本電影》(2007)。

張建德:影評人和作家,英國電影協會出版的《香港電影-額外維度》的作者,多個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英文編輯。

朗天:我以前在報社工作,現在是評論家和創作者,文化策劃人。他的作品包括《基督教的貧困》、《喜歡被欺騙的人》、《後虛無時代》、《後九七》和《香港電影》等。主編著作包括2000年、2002年、2003年香港電影評論。香港電影評論協會主席。蒲風:影評人,前香港影評人協會主席。他曾在星島晚報、現代日報、星島日報、經濟日報、快報、明報及電影雙周刊發表影評。現在他為《信報》寫影評專欄。歷任1997香港影評主編,經典200-200最佳華語片主編,世紀回顧-華語電影經典作品展中文主編。

龐奴:原名李肇星,曾任報社編輯、記者、香港國際電影節主編。畢業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傳播藝術系。擅長寫影評,城市現象和流行文化等文化觀察。主編作品有《香港101》《洶湧中的裙子》《經典200-200最佳華語電影》《上海101》。個人作品有《男人的事》、《酷香港》、《後現代香港》等。

張書豪:現任香港影評人協會副會長,自稱電影作者,從評論到劇本都寫了《飛得低》。從65438年到0997年,他開始創作獨立電影。導演作品有《月亮不老》(1997)、《迷茫的星星的軌跡》(2000)、《太陽無知》(2003)。

肖敏:她是香港國際電影節的中英文編輯。在《明報》、《紅報》、《星島日報》、《聯合報》、《四海為家》等媒體上撰寫與電影相關的文章,在《黃巴士》上發表短篇小說。電影劇本有《失蹤的人》(1995)、《那青峰》(1996)、《我的貓——我的龍貓是貓嗎?(1996)、強壯健康(1997)、胖五月的真實故事(1998)、姬伯解鎖(2000)。他的書面作品包括《我的貓的故事》(2003)。2003年,他創辦了圖書節和傳播活動公司藍天。趙嘉瑋:原百老匯電影中心助理導演、香港國際電影節出版統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經理兼理事。他現在是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編輯。

何:壹個往返於香港和休斯頓的作家。他是幾個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英文編輯。現任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

林超榮:目前是自由撰稿人,香港電臺頭條新聞節目主持人,電影編劇。他曾是TVB的資深編劇,後來加入亞視擔任編劇,並晉升為電視制片人。小說作品有《男做女愛》、《笑裏藏刀裏的感情總是傻傻的》、《頭條故事》、《小幽靈》。

原名張,畢業於中國大學研究生院,後赴法國索邦大學完成博士預科課程。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他目前在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教。他的課程包括:中國藝術與設計、電影等。他是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和香港電影評論協會的成員。影評人散見於香港影評人協會網站和各大院校出版的電影隨筆。

Binny:原名李,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後留學英國斯塔福德郡大學,獲傳媒與文化研究碩士學位。曾任TVB娛樂+生活文化副總編,現為雜誌編輯,自由撰稿人。他的文章散見於學會的網站、報刊雜誌上,並參與撰寫了多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電影書籍。個人作品有《千年蟲英雄——李小龍》(2001)。

Pia:獨立電影人,策劃電影版《明報》。香港中文大學碩士,赴紐約大學深造電影制作。他的作品包括《人造色素》(2002)和《我是壹只貓》(2004)。電影劇本有17歲的夏天(2005)、江湖中人(2006)、阿飛(2006)。潘國玲:文學作家,文化評論家,大學兼職講師。文章發表在《廣州城市畫報》、《深圳商報》、《臺北誠品易讀》、《明報》、《經濟日報》、《號外》等中港臺媒體及其他報刊雜誌上。主編:銀河的形象,很難想象,還有王家衛如畫的世界。個人作品有《小說集》、《被疾病遺忘的書》、《受傷城市的故事》、《城市研究集》等。曾獲第七屆香港華語文學雙年展小說組推薦獎、華語文學創作獎季軍及優秀獎、青年文學獎小說先進組冠軍。歷任青年文學獎評委、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評委、FIPRESCI評委。香港影評人協會理事,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登徒子:原名單誌敏。影評散見於《越界》、《紅報》、《電影雙周刊》、《經濟日報》、《明報周刊》。現為《經濟日報》副刊電影版編輯,主持香港電臺影評節目。曾任《1996香港電影評論》主編,代表香港影評人協會負責《中情局三面》放映研討會。

唐:香港電影評論家和作家,主要從事電影和日本研究。近期有日本電影研究《日本繪畫講座》(2003)、香港文化隨筆《流浪香港》(2004)、日本AV研究《AV Live》(2005)。香港電影研究《香港電影血與骨》(2006)。馮若誌: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電影。曾任多個香港國際電影節助理編輯,商業電臺電影節目《好聲音好戲》主持人。現在是專業翻譯和影評人。

徐寬:美國哈佛大學碩士。曾在亞洲電視世界、香港電訊互動電視及PCCW內容策劃工作。現在他在全亞洲電影制作部工作。

黃智慧: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影像藝術和視覺藝術的獨立創作者,影像的創始會員。曾任《越界》雜誌美術總監;設計制作《低飛》、《從新浪潮到後現代主義》、《經典200-200最佳華語電影》等書籍。

黃國兆:資深影評人,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策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理事。

王迅:現任編劇、影評人。他出生於香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寫影評。曾任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電影系記者兼助教,現為自由撰稿人。

劉嵐:我做過十多年的編劇、周刊記者和編輯。影評主要見於《東方周刊》、《東方新天地》、《影評社年度選集》。除了影評,他還用不同的筆名發表散文、小說和兒童文學。

葉: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助理教授,著有《歌唱的幻影-歌唱敘事與中國電影》。

劉滿九:曾任報社記者、電影網站主編,現從事電影評論、寫作、視頻創作。

遊靜:香港大學英語及比較文學學士;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媒體系碩士;倫敦大學皇家克洛維斯學院媒體藝術系博士。他曾在加州聖地亞哥、密歇根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倫敦大學等任教。現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統籌「設計、文化與理論」課程。同時也是影視導演、多媒體裝置藝術家、散文作家、詩人。曾任紐約電視臺導演、香港廣播電視部特聘導演,執導過多次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故事片《浩宇》。著有《文化評論集》、《散文集》、《詩集》、《不可能的家》和電影劇本《浩宇》。研究範圍包括電影理論與創作、紀錄片、小眾媒體、酷兒理論、影像藝術、飲食文化。2004年獲得洛克菲勒博士後人文獎,赴美研究。陳佳明:我做過廉價的兼職講師,教授電影、流行文化和其他科目。我還在牛棚學院做過雜誌E+E的編輯。我寫小說,笑,寫影評,搞文化很多年了。小說作品有《野心》(1998)、《去壹個沒有人的地方》(1998)、《積木屋》(2001)、《無緣無故的遠行》(2004)。個人董的作品有《和失業者約會》(2002)、《愛上香港盲人》(2004)、《瞎了》(2004)、《家明!站起來!-也許是文化》(2006年).文章多見於《明報》和香港影評人協會網站。現在他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博士生,研究香港電影業,並以在中國合拍為榮。我還參加了主題為“迷失,文化沖擊”的“2005墨爾本國際喜劇節”進行觀察。

清心:影評人,自由撰稿人,從事廣告營銷文字創作。影評和散文作品可見於《都市日報》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的刊物。

羅楓:原名陳韶虹,生於香港;1987年獲香港大學文學院學士學位,並在香港大學攻讀哲學碩士學位。1992年赴美深造,先後獲得美國南加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系文學碩士學位,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隋欣詩刊》和《九分壹詩刊》編委。他曾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系助理講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中文系高級導師。他是香港著名的詩人和影評人。作品以詩歌、小說、評論為主。作品散見於《港文學》、《蘇葉文學》、《詩歌雙月刊》、《星島日報》、《星島晚報》、《快報》、《越界與突破》。臺灣省的《藍星詩刊》、《創世紀詩刊》、《中國日報》、《當代》、《中國文學雜誌》、《洛杉磯世界日報》等。作品有《世紀末的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文化批評)、《繁榮的邊緣》、《最後的童話》(短篇小說)、《距離》(詩集)、《思念》(詩集)。評論文章收錄於《香港文學》、《香港現當代文學》、《文學與表演藝術》。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香港的文化,包括詩歌、小說、電影、流行音樂等。

家明:原名馮家明,1995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大學開始寫影評,作品散見於電影雙周刊、信、變形蟲、Homenet、Magpaper、臺灣省的《廣電》和令人大開眼界的電影《E周刊》等。1993到1997,在《青年周刊》寫電影專欄。2001以來,在青少年中心、百老匯電影中心、藝術俱樂部、學院、香港演藝學院等舉辦電影講座和短期電影課程,主題涉及電影歷史、電影欣賞、類型片、新媒體分析等。他現為香港電影評論協會會員。

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專攻電影音樂。電影音樂和電影專欄可以在看電影(上海)和深圳商報(深圳)以及電影欣賞(臺灣省)、中華讀書報(北京)和香港商報找到。作品有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畫X樂》(有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的簡體版)。現分別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和香港藝術學院。

呂永嘉: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獨立文學創作雜誌《平臺》編委。曾獲中國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大學文學獎、城市文學創作獎、浸會大學最佳成就獎。

陳誌華:自由作家,出版集團“二十九”成員,香港影評人協會會員。曾獲中國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

肖珩:早年畢業於商業電臺DJ培訓班,後獲港大文學學士(比較文學及翻譯)及文學碩士(文學及文化研究)。曾任職於香港大學,負責多項電影文化活動的協調與溝通;2002年至2004年,他擔任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電影組的執行總監。他目前是在線DVD和唱片零售商的高級編輯,編輯關於電影和音樂的文本,偶爾出現在報紙和雜誌上。曾與人合著《沙巴的城市漫遊》壹書,編輯過文集《電影煙火》。

翁子光:影評人熱愛寫作。文章偶爾在AM730和雅虎的博客《光明正大》上看到,現任東亞衛視影評節目《光影三面》主持人。自編自導舞臺劇,今年將推出話劇《三色紅》;參與影視制作,剛完成故事書《愛與欲的港口》的獨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