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如何念佛不迷茫

如何念佛不迷茫

禪宗產生後很久才出現凈土宗。凈土宗是東晉時期廬山托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當時慧遠大師看到很多人參與打坐的位置不對,就設立了兩個佛堂:壹個是禪堂,壹個是以三經(阿彌陀佛經、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為藍本的禪堂。讓位置不對的人進佛堂,於是凈土宗出現了。凈土宗利用佛的慈悲力量,穿越三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居住,更方便。但是真正的壹心壹意是必須的。凈土宗內部有壹個關於壹心不亂的爭議。有人說:“讓我們依靠佛的力量,不要分心,只專註於佛。”還有人說:“恐怕不行!”佛說要持名不亂,這樣才能把佛引向未來。”因此,景宗行人也有差異。有必要專壹不亂嗎?如果不經意念佛就能走向人生,為什麽寒山大師還說“心壹散念托米,嗓子喊啞了也沒用”?所以妳還是需要不專註。也有壹心壹意的深淺之分,可分為細節:壹心壹意做某件事,壹心壹意做管理,壹心壹意做導演,壹心壹意做壹切。我們不談深淺,最簡單的就是佛號要壹直念在心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境界再好,也不快樂,忘乎所以。我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遇到再壞的境界也不擔心。我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的心是不可動搖的。這是壹件需要全神貫註的事情。妳必須能夠做到這壹點。如果我連這個都做不到,我就很難見到西方了。因為佛不是跑來接妳的。雍明壽禪師在《景宗記》中曾說:佛如天上之月,出現在千萬條江河水中,我們的心也如千萬條江河水。壹心如清水,阿彌陀佛只能出現在清水裏。如果我們的心像渾水壹樣亂,那佛來了妳也見不到。因為大家都不肯好好學習,所以這本書上說:末法的現時代,連“凈土宗念佛的普遍方法,也很難順手實行”。凈土宗其實很容易也很方便實行,就是念壹個佛號:“阿彌陀佛”。但是為什麽說“執行難”呢?因為現在的修行人不肯好好學習,都是裝裝樣子,上早堂,上晚堂,就算功課做完了也要敲門唱歌。這更好,但更糟。我甚至不去寺廟。我就是想通過通經來掙錢。這樣練有用嗎?沒用的!要靠念佛在西方生活,就得正念。佛說:“欲凈其土,先凈其心;“讓它清凈,就是佛清凈。”如果心不清凈,與凈土不對應,是不可能去凈土的。佛陀在《觀經》中說,觀佛的方法有十六種,最後壹種叫佛觀。應該怎麽看?就是念佛的時候壹定要聽心,就是念佛的時候耳朵能清晰的聽到自己念佛的聲音。這種觀點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來觀察我們誦經的聲音。以耳根取心根,這樣就能達到進入念佛三摩地而不產生妄想的目的。真的能進入念佛三昧,臘月來了,壹定會西方出世。不然就不好說了。所以念佛的時候,壹定要放下壹切,靜靜地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同時可以用耳朵聽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從而捕捉到自己的心意,進入視野。現在的人對佛教漠不關心,拒絕按照佛教指導的方法去修行,所以效果很小。菩薩教導我們:“取六,凈念隨。”就是教我們念佛,壹定要把眼、耳、鼻、舌、身、心放在這個佛名上。眼睛不看別的,耳朵不聽別的聲音(只有我念佛的聲音),鼻子聞不到什麽,舌頭嘗不到什麽,也不說話。拼盡全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壹直安靜的讀下去,自然逐漸擺脫妄想,安穩下來。可惜景宗的行人現在拒絕這樣做。說到“壹個接壹個”這句話,意思很深刻,真的很難做到。因為這並不像字面上看起來那麽簡單,也不僅僅是靜靜的默念這個佛號,叫凈讀壹個接壹個,但是很有深度,就像禪宗開悟後的持家功夫。所謂網,要能兩敗俱傷,根塵脫落才叫網。念佛時是心可念,念佛名可念,壹時脫落無能,輪廓清凈,是純念。有念佛的心和念佛的名,有做事情的能力是相對的。相對的都是虛幻的。絕對是真的。只有我們的佛性是絕對的。既然是念佛,心、法、佛名都是相對的,所以這不是純粹的禪定。我們要等到能禪修佛,能解脫,就像我們修心法壹樣。我們持咒到最後,“啪——”的壹聲脫了,佛法沒了,人沒了,心沒了,世界沒了,壹切都空了,但是當我們知道了心,這就是清凈心。壹個純粹的思想就是對應的思想,這個思想就是佛。念壹個對應的佛,念壹個對應的佛。思念就這樣不動,思念就是佛,這叫綿綿!妳看這是什麽功夫!說到“對應”,靜態的對應和動態的對應也有區別。寂靜對應是指我們打坐的時候,都可以死,開本,對應佛。可是我忘在隔壁座位了,跟外界跑了,不對應。所以只是靜態的反應,在動作上還是不太合適。功夫必須是動如其境,動中不隨境界,靜如其境,這就更難了。壹個接壹個就是繼續走下去,就是保持安靜,壹直,不只是壹段時間,而是為了他。因為我們深深習慣了舊習慣,在禪修中努力學習,往往今天能改掉,明天就改不掉。要過多少天我們才能擺脫他們,然後我們就不會再擺脫他們了?那是瞎貓碰死耗子,不是持續努力,也不是開悟。就算功夫提高了,也能在沈默中成功,在運動中行走,這不是壹件功夫。真正的繼承,必須移動,也是靜態的繼承。也就是說,雖然妳在做壹件事,但相當於沒有做,根本沒有活過。做了之後就沒有做過的痕跡了。壹個接壹個地做這種運動,叫做壹個接壹個地網讀。禪宗功夫也是為了達到這壹點。禪定開了之後,還要進壹步護崗,養聖胎,使其成長。留任有兩個階段。保護就是保護,就是當我們開原,知道法身的時候,要緊緊保護他,不讓他粘在物質環境裏,停滯不前,要時時照應,不忘。保護成熟了,就沒必要保護了。隨他去吧,獨立不碰,順其自然,不刻意做作。功夫做到這裏——動作和後繼功夫壹樣,既是純禪,又是純禪,禪不離家。就連儒家的孔子最後也說:“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可見功夫到家,不管什麽教派。有些不懂佛教道理的人總說:“妳是禪,我是凈土。”其實無關緊要。還有人分別說:“凈土好,安全;禪不好,危險!”我不知道。都壹樣。妳說禪是危險的,因為妳不盡力去修行。如果妳不專心佛,凈土也壹樣危險。妳沒看到蓮池大師說的“讀佛的人多,西方出生的人少”嗎!妳說凈土好,禪也壹樣好。從六祖開始,已經有很多人看到道了吧?所以我們不要再互相誹謗了。法律是好的。要看這個方法是否適合妳的根管,是不是壹個好方法。另外,人與人不同是因為法律不健全,固守壹門,專註壹點,導致了差異。如果妳真的打開來看本質,它就完整了,妳就知道所有的情況都是壹樣的,沒有異議。所以我們心中心的秘法是禪,是凈土。和國內十大門派沒什麽區別,但是努力了就不壹樣了。我們以心為中心的秘法的道理和禪宗的道理是壹模壹樣的。還說開悟見性之後,能見、能想、能惑,完成我們的三體四心,甚至說我們心凈、佛土凈,發願住在西方極樂世界,更進壹步,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住在其他凈土,而不只是壹個凈土。所以我們心中的心態,既是禪,也是凈土。但真正的落實是集中精力去努力,而不是空談。其實凈土宗也是壹樣,要專心念佛名,不能懈怠。然而,人們所談論的凈土宗的本意與凈土大相徑庭。他們不但不打坐,連三昧都不想打坐,就算不打坐也沒關系。他們只要聽到壹個佛號,就可以死在西方。真的是逆種,是毀凈土宗的惡魔。這種人不下地獄,受刀山之苦,真奇怪!凈土宗原本修持佛法,如“十六觀”、“佛教三昧”、“三昧如舟”,可見行人需要認真修持。要修習沙門,就得整天走路或站著念佛。不準坐著,不準睡覺。這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這本書上說:“凈土宗念佛的普遍方法,也是很難方便實行的。”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實施起來很難。所以在我生命的盡頭是壹片混亂。更不可能放棄安心不迷茫,因為他沒練好。當然,也有人可以安全地、毫無阻礙地走開。不能說沒有,但是很少。我曾經遇到過壹個老太太,她靠福利生活,生活艱難,沒有錢。當時政府壹個月只給她八塊錢。她不得不去菜市場撿些葉子吃。把壹些吃剩的米飯放在保溫瓶裏,在開水間要些開水膨脹,變成粥喝。她不停地念叨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提前壹周就知道她要走了。這是預測的時候了。她對開水房的男人說:“我今天泡了,明天就不來了。”鍋爐問她:“妳要去哪裏?”她說:“好吧,我要走了。”壹個星期沒有人再見到她。有人說老太太晚上進屋就再也沒出來過。所以,當我打開她的門時,我看到那個老太太正坐在床上。這很好!可見,純教派行人為了在西方極樂世界生活,還是需要不專註,而禪宗的人為了成佛,為了逃避生死,還得被迷惑去證明真相。真的要脫離見惑、思惑、無明,證明本質。開悟是指妳看到了本性,但剛到佛法,很迷茫(即知見)。知見正心就不會再動搖了,但是迷茫(也就是思想)還沒有結束,妳得正念著形勢,不能分階段生死。所以凈土宗常說禪不好:“禪者雖禪定,不能生也不能死。做凈土宗還是安全的,‘但能見托米,不愁不開悟’?妳死在西方極樂世界,就證明妳是壹個和尚,妳會壹輩子彌補(也就是成為壹個等覺菩薩),妳就不再在業障輪中的六大司了。”在禪宗裏,很多人在獲得了壹點知識之後,以為自己開悟了,但實際功夫並沒有跟上。有些人努力開拓自己原本的天性,那只是第壹次來法國。就像剛剛踏上舞臺邊緣,還沒到舞臺中央!妳必須繼續努力學習,內心徹底空虛,才能真正覺悟。所以要在境界中鍛煉身心。達摩第二代創始人申光大師是在妓院和餐館裏鍛煉身心。還有人說:“妳是和尚,怎麽還跑進妓院和飯館?”他說:“我是來鍛煉心臟的,看看我的心臟是不是還在動。”所以這才是真功夫。當然凈土人把禪說的這麽難聽是不對的,因為說了別人就沒心思學禪了。其實禪宗的立足點和凈土宗是不壹樣的。禪若真見本性,即使習氣未盡,也只需七升天七凡間。他會在會中崛起,不會再走入三惡道,很好!現在有人說:“五祖戒,草堂青。”意思是五祖山的和尚雖然開悟了,但是不生不死,然後投胎為蘇東坡。還說蘇東坡娶了幾個老婆,不能出家。其實蘇東坡還是不錯的,不忘修行。他是和尚,是佛教徒,他很努力!他寫了許多詩和歌,都與佛教有關。據說他再轉壹圈就是寒山大師了。這不是很好嗎?所以禪與禪不同,不要互相詆毀,要互相贊美,因為各有各的命運和根基。就像我們吃飯的時候,妳愛吃甜的,他愛吃辣的,各取所需。所以說法律是平等的,沒有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