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有8萬平方公裏的天然草原和654.38+0.2萬平方公裏的天然林。呼倫貝爾地處生態屏障帶,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3000多種植物,400多種野生動物。大興安嶺從北到南貫穿其中,成為天然的南北分界線。舉世聞名的廣袤無垠的呼倫貝爾草原,有“綠色凈土”、“北方碧玉”的美譽。呼倫貝爾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港口,大民俗,大空調,大氧吧,這些都構成了呼倫貝爾大旅遊。
春天,五月,興安嶺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尚未融化的白雪映紅了杜鵑花,這是地球上罕見的景象。呼倫貝爾夏季氣候宜人,平均氣溫16℃-21℃。這是避暑的最佳去處。醉人的綠色吸引著妳。站在草原上,看著藍天上翻滾的雲朵,妳的胸懷會像草原壹樣寬廣。鄂倫春族篝火晚會、草原那達慕、鄂溫克族薩賓節、敖包節等民族節日豐富多彩。秋天讓人眼前壹亮的是森林的秋色,聽著林間陣陣松濤,欣賞著纖細的白樺樹,看著四方山和達爾賓羅的日出日落。大自然的美令人難忘;走近冬日的呼倫貝爾,冰雕玉雕的世界,冰雪節的聖會,讓妳充分領略雪中宋慶的豪情,以及由冰峰、雪嶺、冰雕組成的雪韻風情。
目前,全市有星級賓館飯店30家,國際國內旅行社27家,旅遊景區(點)50多個。每周有6個往返北京的航班,5個往返呼和浩特的航班,旅遊旺季每天增加航班。每天都有火車直達北京、哈爾濱、沈陽、齊齊哈爾、包頭、大連,觀光車可以直達市內所有景點(點),從滿洲裏到俄羅斯。
重點景區(點):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北山侵華日軍要塞遺址、金掌罕蒙古部落、鄂溫克族博物館、巴彥胡碩旅遊風景區、西齊知青文化展、胡巴博物館、董琦甘珠爾寺、諾門罕戰爭遺址、埃爾貢俄羅斯家庭遊客、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敖魯古雅狩獵點、嘎仙洞、達斡爾風情園等
其他主要旅遊景點:呼倫貝爾草原滿洲裏中俄貿易區滿洲裏國門呼倫湖紅吉拉蒙古大營鳳凰山莊伊敏河金帳汗蒙古族部落石圍蒙古族出生地埃爾貢河呼倫貝爾草原謝賢洞白銀胡碩草原太平間樂和巴彥胡碩草原布裏亞特蒙古族摩爾達嘎森林公園紮蘭屯吊橋公園。黑山頭古城奧盧古雅馴鹿故裏那威河修復區烏蘭泡惠河口靈泉仁美湖雄谷木易九嶺樟子松林大研五泉山奧盧古雅鄂溫克族滄浪白鹿島度假區汗掛九曲宋風喇嘛山龍巖參觀烏爾其漢原始森林西山自然保護區嚴嵩遊井白湖西山生態濕地。世界著名的馬(業)界卡要塞遺址黑山頭中俄界河巴圖灣中國達斡爾族國家公園鄂倫春族博物館鹿鳴別墅柴河風景區布蘇裏軍事要塞紮蘭屯秀水山莊紮蘭屯柴河月亮湖紮蘭屯九龍泉熊峽子洞巴林喇嘛山紮蘭屯黃金長城邊溝。
最佳旅行時間
呼倫貝爾盟北部為林區,最佳旅遊季節為5月5-20日和9月中下旬。五月,綠樹成蔭,滿山都是杜鵑花。九月,秋色染遍大興安嶺,正是攝影的好時節。南方以草原為主,最佳旅遊季節為7-9月。165438+10月至2月中旬是冰雪遊的最佳季節。
每年3月15至6月15為防火期。這期間妳要辦理呼倫貝爾盟大部分地區的防火證,這也是呼倫貝爾盟大部分地區最蕭條的時期。只有在5月初,山野各地才能觀賞到大興安嶺林區的杜鵑花。
去買東西
呼倫貝爾的民族手工藝品以手感粗糙、用途廣泛而聞名。
呼倫貝爾內蒙古外貿工藝品廠生產的銀飾藝術品,海拉爾民族(呢絨)服裝廠生產的牧羊人蒙古袍,海拉爾民族制品廠生產的蒙古刀——主要有蒙古刀和王業腰刀,海拉爾龍藝雕刻廠開發的木雕壁畫,木雕壁掛,根雕,瘤雕,木帖雕刻,板畫,馬賽克畫,鑲嵌書法,樹皮畫等系列藝術品,風格自然。海拉爾區購物相當方便,市區有很多專業市場。
友誼大廈位於三角中心,規模宏大,環境優雅。是壹家以銷售中高檔百貨為主的大型企業。
土特產黑木耳炒飯飛烏瑞塔甘草
特征活動
除了遍布內蒙古的那達慕和敖包,呼倫貝爾盟特有的節日還有:
木易節
“鴯鶓”在蒙古語中是“收獲”的意思。顧名思義,鴯鶓節也是豐收節,在每年的5月22日。此時,草原上的羊、牛、馬、駱駝剛剛收到春天的羊羔,壹片熱鬧的豐收景象。牧民用刀在母羊左耳處切開缺口,放回壹大團。沒養的公羊被閹割成了摩羯座。給壹匹2歲的小馬打上烙印。
米庫魯節
米庫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墨子格勒河谷鄂溫克族牧民的豐收節。每年5月下旬舉行,內容和形式與“伊瑪目節”大致相同。唯壹的區別是下班後舉行宴會慶祝豐收。
塞爾賓節
“薩賓”是鄂溫克族語,意為“幸福安寧”。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以圖騰為特征,16世紀鄂溫克族信仰薩滿教後逐漸消失。1994 6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巴彥胡碩敖包山舉辦了首屆“薩賓”節,主要內容包括鄂溫克族民間歌舞表演。之後,6月18成為鄂溫克族的“薩賓”節。
篝火節
6月18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鄂倫春人崇拜火神由來已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除汙的作用,對火有壹系列嚴格的禁忌,如:不可隨意向火上潑水、潑汙、吐痰,不可用刀、棍等鋒利的東西捅入火中,以免冒犯和傷害火神。
呼倫貝爾的漢族大多來自山西、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農村地區形成了嶺東、山東屯、莊河屯、支北村等同源村落。這些地方的生活習俗,如語言、餐飲、居住格局、人際交往、婚喪嫁娶、年節活動等。,基本保持了原居地的風俗習慣。而靈溪則不同,地大物博,地廣人稀,氣候寒冷,與少數民族和俄羅斯華僑聯系密切,交流頻繁,兄弟民族的優點和習俗都被漢族人壹壹吸收,生活和習俗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1)飲食
大部分人還是保持原生習慣,主食是粥、面、饅頭。但喝奶茶、吃牛羊肉在靈溪很常見,和當地的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同胞壹樣。不同的是漢族人多吃蔬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無論嶺東、嶺西,大米都成了主食。
(2)服裝
1945以前和50年代初,漢族人的衣服以棉布和棉花為主,顏色多為黑、藍、灰、白。夏天單衣單褲,冬天棉褲蒙古袍,野外放牧或生產白茬羊皮襖、氈疙瘩。之後生活越來越富裕,尤其是1978之後。著裝取決於氣候變化,大多數人都有單衣、雙衣、薄衣和厚衣。年輕女性冬天喜歡穿花花綠綠的衣服,各種長裙連衣裙,鮮艷的圍巾,各種新款羊毛圍巾;男女西裝、長短皮大衣、夾克、牛仔褲、羽絨服等服裝新款式常見。服裝不再以“棉”為主,而是由毛絨、呢子、毛皮、纖維、羊毛以及質地較好的混紡面料制成。男的戴高頂帽、前進帽、針織毛絨帽,女的新帽子比較多。近年來,他們更加註重帽子的高檔和款式。女性佩戴金耳環、項鏈、戒指、手鐲等首飾,男性佩戴金戒指也並不少見。
(3)住房
我早年住過窩棚,土坯房,或者土木結構的房子。1949以後居住條件逐年改善,房屋壹般為土木結構和磚結構。80年代中期以後,土木結構房屋數量減少,大部分是磚結構,也有住樓房的;郊區的農民大多住在紅磚瓦房裏(有的還蓋著鐵皮)。靈溪各鄉、鎮、蘇木的住戶,都是定居的,住的是石板蘆葦間帶泥的房子,少數住的是磚房。房屋都是朝北開的,門洞處有壹個20 ~ 30平方米的防風室,稱為“風塔”或“門鬥”。冬天門防寒,夏天是廚房。大部分農區燒木柴、稭稈和薪柴,少部分燒煤;牧區的燃料主要是牛羊糞,有少量的煤。壹般用柳條籬笆或者樺木桿子組成壹個院子,就是壹個單體的房子。在野外放牧或生產,住在蒙古包或鐵皮房裏。
(4)運輸
1945以前和50年代初,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壹樣,以馬和畜力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家庭都買了自行車,長途步行靠火車或公交車。1978之後,很多家庭買了摩托車、小型拖拉機、汽車,既是生產機械,又是交通工具,既用於生產,又用於生活。
第二,經濟生活
在嶺東,早期的“闖關東”和後來的自漂基本都是耕地。直到20世紀70年代,它的生產方式還是以繁重的手工操作為主。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了生產關系,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農業生產連年豐收,農民生活明顯改善。購買了大量小型拖拉機(少量大中型拖拉機)和機耕農機具,實現了部分農業生產項目的機械化。建國後,農業、林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煤礦和社會服務業,以及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漢族是主要從業者。家庭副業,像嶺東嶺西,種園子,種瓜果蔬菜,養牛、豬、雞、鵝、鴨。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它主要是供個人使用。20世紀80年代後,相當壹部分被賣到城鎮或市場,以改善他們的生活。
第三,婚喪嫁娶
(1)婚姻
1949以後,婚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包辦婚姻向自由戀愛婚姻、合法婚姻轉變;過去那種窮人和富人相差甚遠的婚禮禮儀,變成了只有城鄉差別的同壹種禮儀。壹般會經歷相識、戀愛、結婚三個階段。相識,是壹起工作產生的,自然到了戀愛階段,通過第三者的介紹而愛上對方。戀愛有長有短,覺得戀愛了就可以結婚了。在農村,壹般保留“訂婚”的形式,即宣布戀愛關系正式形成。禮儀上主要是男女雙方父母相互宴請,有的只是男方宴請,彩禮和酬金都給女方和介紹人。壹男壹女在政府指定的部門登記後就合法結婚了。結婚還是沿襲女的去男的家的習慣,男的去女的家叫“招老年女婿”。婚禮當天壹般都是男方包辦,招待客人,接受禮物,有壹套復雜的禮儀。婚車以前大多是畜力車。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城鎮開始使用汽車,農村開始使用拖拉機,汽車和摩托車也開始使用。結婚第三天是新娘的“回歸日”。新郎將陪新娘回家,新娘的父母將招待她的新丈夫和客人。近年來,壹些西方習俗被加入到城鎮婚禮中。也有革新者摒棄奢華婚姻的舊習,采用群婚或旅行結婚的方式。
(2)葬禮
人死了,有當天去參加葬禮的,也有在那裏待了3 ~ 5天的。在哀悼期間,親戚和朋友哀悼並接受祭品,如花圈,手捧和現金。死者的年輕壹代穿著喪服(現在多為白布腰帶或頭巾),燒紙。漢族歷來實行土葬,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城鎮推行火葬。在城鎮死者的葬禮上,壹般會舉行親友參加的告別儀式或追悼會,介紹死者的生平。近年來,農村也在模仿城鎮的喪葬儀式。按照舊的做法,葬禮使用木制棺材,並有壹套葬禮,埋葬,守靈,吊唁和紀念儀式;該墓地以前是自選墓地,現在由當地鄉鎮和蘇木政府指定。
第四,節日和年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元旦、春節、“五年計劃”等法定節假日外?“國際勞動節”、“十?在國慶節之外,漢族人壹般慶祝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與東北和中國其他地區的情況大致相同。
80年代以後,無論在城鎮,還是在農村、牧區、林區,普遍出現了壹年幹三年的現象,影響深遠,活動範圍廣,自覺程度高。壹個是“清明節”。這壹天,每個家庭,甚至是壹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都要去死者的墳前“掃墓”。骨灰在火葬場,家屬子女也去“掃墓”。壹整天車水馬龍,車水馬龍,壹整天都是假期,沒有節假日。第二個是農歷七月十五,俗稱“鬼節”。家家戶戶也要去掃墓,去火葬場填墳。在河邊,晚上會亮起河燈,在十字路口焚燒紙錢紀念逝者。第三,農歷十月初壹,給死者“送棉衣”,晚上在十字路口焚燒鬼物,如鬼衣、鬼錢、鬼馬、鬼牛,以及現代的鬼物如鬼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手表等,稱之為表達對死者的哀思。
動詞 (verb的縮寫)家庭的
長期以來,呼倫貝爾的漢族家庭多為夫妻子女。通常情況下,長輩就是父母,掌管壹切家務。
民國時期呼倫貝爾的漢族家庭基本沿襲了清朝的大家庭形式,大多是幾個哥哥及其家族和幾個弟弟及其家族的組合,或者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的大家庭,以人數多為榮。
新中國成立後,多代結合的家庭數量逐漸減少,家庭結構趨於小型化。三代四世同堂,實屬罕見。從1980開始,家庭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家庭成員逐漸以兩代人為主,成員較少。主要是孩子結婚後,家庭壹般都是分開建立的,多代結合的大家庭解體了。父母的稱謂也有很多變化。過去,從各地來到呼倫貝爾的漢族人,大多稱父母為“爹”、“娘”,也有稱父親為“大”的,後來改為“爹”、“媽”。尤其是在靈溪,都是這麽叫的。
第六,民間藝術
在呼倫貝爾漢族比較集中的城鎮、農區和林區,春節、元宵節和農村休閑季節,群眾娛樂活動比較活躍。主要形式有秧歌、二重唱、獨唱、冰雕、冰燈、燈展等。近年來,該市也出現了焰火晚會。
秧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龍燈、腰鼓、踩高蹺、跑驢、劃旱船、擡花籃、大頭娃娃、耍獅子、戲曲人物服裝造型等。壹些秧歌穿插著現場新聞劇。表演者濃妝艷抹,形象誇張,服飾五顏六色,光彩奪目。男女都穿緞子內衣,腰間是彩色的絲綢。鑼鼓隊多為男性,穿著五顏六色的絲綢衣服,戴著白色的羊肚巾。壹些秧歌的內容包括武術、服裝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秧歌已成為城鎮、農村和林區人民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冰雕,彩燈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年元旦、春節、元宵節期間,呼倫貝爾的城鎮和林區都有藝術展覽,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塊進行雕塑。每年冬天,各種造型的冰雕層出不窮,人物、動物、建築、風景等各種形態的作品栩栩如生。在呼倫貝爾的幾個城市,每年冬天都會舉辦不同規模的冰雕比賽。
民間戲劇“二人轉”
“二人轉”,又叫“跳彈”,是漢族傳統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由壹男壹女兩個人載歌載舞,然後發展為“獨唱表演”。1924、1925“二人轉”流入紮蘭屯、阿榮旗地區。主要的表演形式有“脫穎而出”、“拉脫”和“二重唱”。主要劇目有《二人轉》、《西廂記》、《答杯》、《地上的豬八戒》、《山頭》、《王思福姐姐》、《紅月亮的夢》等。這種表演具有人數少、道具簡單、行走方便、歌詞通俗易懂、民間口語多、音調高、聲音大、形式活潑等優點,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喜愛。
中俄後裔的民間舞蹈
額爾古納市、呼倫貝爾市、根河市、海拉爾等地的中俄後裔中,保持著傳統的俄羅斯民間舞蹈。有什布裏哈、巴達漢拉納、加巴喬克、木協、奧吉諾奇卡、茲岡涅卡等單人、雙人、團體表演。舞曲有《什布日哈》、《納林欽卡》、《勒賽》、《嘎巴柯瑟》、《叠歇斯》等。舞步多變,跺腳多,單個舞者腿功高。每種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通常只有手風琴伴奏,有的群舞有歌手伴奏。
每逢節假日或閑暇時間,男女老少聚在壹起,瘋狂地載歌載舞,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七、吸收外來詞
呼倫貝爾的漢族,由於長期與民族同胞、外國人生活在同壹條街上,不僅在生產生活上取長補短,在語言上也相互滲透融合,借用的語言較多。比如:
“思密丹”,俄語,“烏魯莫”,蒙古語,是牛奶上的冷凝物,漢語叫“奶皮”,無臭,香甜可口,大家都喜歡。秋冬季節,家家戶戶都儲存壹些備用,漢族人稱之為“思密旦”或“烏魯莫”。
“嘎拉哈”,又名“嘎哈”,滿語,是豬、羊、麅子、羚羊後腿的膝蓋骨,俗稱“背骨”,學名“髕骨”。是呼倫貝爾各族婦孺的玩物,人們稱之為“嘎拉哈”,如彈。
“Fenlizi”在俄語中是警察的意思,現在泛指監獄。如果罪犯被捕判刑,都說是“蹲在籬笆裏”。
“芒格”,蒙古語,是壹種野菜,外觀和味道都像韭菜,但葉子比韭菜葉更寬更淡,沒有中文名。
“哈”,蒙古語意為寬大的鬥篷,是羊皮制品。現在俗稱“皮達哈”。
值得壹提的是,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鼓勵漢族幹部學習蒙古語,少數民族幹部學習漢語。所以很多漢族幹部去牧區都講壹口流利的蒙古語,有的漢語中夾雜著少量的蒙古語,以後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