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現在的老師由於工作壓力等各種原因,教書育人很累。如何面對教師的這種職業倦怠,往往讓壹些校長和老師感到無奈,甚至心疼。作為校長。妳如何看待教師職業生涯中的職業倦怠?
於坤真:國內外各種研究表明,工作倦怠最容易發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這是因為從事這類職業的人過於執著於理想的生活方式,卻未必能得到預期的美好,從而產生疲勞和情緒衰竭。
職業倦怠對教師自身、學生、學校和社會的危害都很大。對於教師來說,會導致情緒、認知、行為上的疲憊、冷漠、消極、緊張。對學生來說,會受到身體上的懲罰或心理上的虐待,影響學習興趣和成績;對學校來說,會導致教學質量下降,人心浮動,師德淪喪;對社會而言,會嚴重影響師資隊伍建設,浪費教育資源,從而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和國家發展。因此,解決教師職業倦怠問題迫在眉睫。
苗:教師由於重視情感投入,工作量大,已經成為職業倦怠的高危人群。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職業倦怠越來越明顯,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師都可能出現職業倦怠。教師的職業倦怠不僅阻礙了自身的發展和進步,而且對教育教學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深入分析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和表現,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洪: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由來已久。在中國,壹段時間以來,它已成為壹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在未來的壹定時期內,教師職業倦怠的現象仍然會存在,甚至可能會更加普遍。
教師職業倦怠不僅要從思想意識或職業道德層面來分析,還要從生理、心理、情感、價值觀等方面來分析。這是為了更好地分析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本刊編輯:作為校長,只有深入了解教師的職業倦怠,才有可能進行幹預,進而給予指導和影響。那麽,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有哪些呢?請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它的情況。
洪:第壹,是長期高壓造成的。首先,壓力的來源是社會的高期望造成的。壹是社會對教師道德形象的期待越來越高;其次,社會對教師工作成效的期望越來越高;第三,基於社會對教師形象的期望和工作要求日益提高,教師塑造自身更高職業道德形象、實現更高工作價值的自我意識不斷強化,產生了更大的壓力。同時,教師不僅要處理好學生的繼續教育,還要處理好學生的安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品德和習慣的培養。其次,壓力來源是工作量過大、工作時間長、重新學習造成的。現在教師升學壓力上升,導致教師教學任務過重,工作時間過長;面對課程改革和不斷變化的學生,教師需要不斷“充電”,這使得他們的學習壓力增加。
二是角色扮演過多造成的。教師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和家長,領導和同事,工作中角色轉換頻繁,每個角色都有較高的要求。這使得教師的情緒、心理和工作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三是工作環境和工作成績單壹造成的。現在學生只關心自己有沒有好好學習,有沒有考出好成績,老師和家長交流的話題主要是學生的學習。教師的工作成績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上。這使得教師原本良好的工作環境變得非常單壹。
四是評價機制不完善,發展空間有限造成的。為了升學率,很多學校基本都建立了評價機制,但在實施過程中,往往過於突出升學率(教學成果),而對升學率以外的工作成效的評價,比如對學生思想品德、良好行為習慣、審美能力的教育,基本都被忽略了。同時,老師在學校教書育人多年,需要付出很多情感。他們對“做別人的嫁衣”、“做別人的梯子”的感受很強烈。如果學校不能為他們提供進壹步鍛煉和豐富精神生活的有利條件,教師就會強烈地感到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職業倦怠、生活枯燥和情緒衰竭的發生就成為必然。
第五,造成教師價值取向的偏差。雖然近年來教師的待遇提高了很多,但由於分配制度不完善,貧富差距壹直在擴大。與其他行業相比,很多教師覺得自己的付出與經濟回報極不相稱,因此對工作要求持“差不多夠用”的態度,這是職業倦怠的壹個價值基礎。
苗:第壹,由於教育發展不平衡,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稀缺,人們對教師的期望過高。他們認為孩子進了“名校”,找了“名師”,成長就有保障了。這無形中誇大了學校教育的作用和責任,也讓很多老師心理負擔很重。
二是社會對教師的嚴重不信任。應該說,絕大多數教師是敬業無私的,但如果少數教師有了越軌行為,或者有了違法違紀行為,輿論往往會上升到對教師群體的道德批判。這讓老師覺得辛苦卻不被理解,覺得各方面都很委屈,進而有壹種教學厭學的感覺。
第三,家長對老師工作的誤解和不配合態度。因為有些家長渴望孩子的成功,他們都希望老師能給孩子特別的照顧,無論是在學習上、思想上還是生活上。當這些要求不能完全滿足,或者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現問題時,壹些不理智的家長往往會拿老師出氣,甚至為了保護孩子的某些缺點而和老師發生矛盾。壹旦出現這種情況,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教師的情緒會變得很低落,職業挫敗感和職業倦怠感會越來越大。
第四是學校的現實環境。現在很多學校還是實行舊的評價體系,很難評價老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塑造。最容易量化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是唯壹的評價依據,這使得相當壹部分教師不得不像學生壹樣在升學的壓力下工作。同時,學校教育管理中的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制、績效獎勵等措施,讓每壹位教師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