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說說普陀山適合什麽?

說說普陀山適合什麽?

“然後他聽說了海上有壹個迷人的島嶼,是無形世界的壹部分”,普陀山的禪和山水畫都在白居易的詩中。眾所周知,提到這個神聖的地方,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

普陀山是浙江舟山群島的壹個特殊存在,四面環海,風情迷人。難怪觀世音菩薩早在唐朝就選擇此地作為道場,而且她的眼睛很毒。後來她以她的“三神”(神奇、神聖、神秘)名揚天下,是壹個人人向往的地方。

海天壹個佛教國家,幾乎已經覆蓋普陀。島上名勝古跡眾多,流傳著許多奇妙的傳說,吸引著無數人前往瞻仰。甚至歷代很多皇帝都放下了高貴的架子,前去朝拜。

在這個“地球上第壹個安靜的地方”,誦經、打坐、音樂此起彼伏,妳不僅能感受到佛教的神奇,還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安寧。看起來,禪修其實是在解放妳的心靈,但當妳平靜下來的時候,微風就來了。

心中的凈土

到處都有神。

無意義的南北

觸及靈魂的禪意之旅

就這樣開始了。

……

船是去普陀山的唯壹交通工具。趁早拜佛,去沈家門碼頭,坐第壹班早班船,去佛教徒心中的聖地。

也就是說,中國女排在裏約奧運會上奪回了失去多年的金牌。妳知道他們為什麽再次獲得金牌嗎?因為他們是在離開北京之前來到普陀山的。中國男子足球隊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想來。普陀山主持回復:不要為難佛祖。

當然,這只是壹句玩笑話,但足以說明普陀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下船後,我們進入了“海天佛國”。山門牌坊上有“普陀聖地”牌匾,由書法家沙孟海先生題寫,背面寫著“觀音道場”。

島上沒有出租車,往返景點都用旅遊大巴。門票偏高,看起來5元,10元不多。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我選擇整天走路,不是因為腿腳不靈便,而是因為貧窮。

過了碼頭廣場就能看到這塊石頭了。很多遊客會在這裏拍照,大多是為了簽名者的名字。

避免從眾,不走正常路線,從客運站沿海壹側向左走,先從西部景區開始遊覽模式。

西天景區的景點有芥子瓶寺、盤陀石、觀音古洞、二桂聽法石、美福寺、童淵禪林、千年古桂、達摩峰、心石等。這裏沒有觀光車,都是徒步路線。

第壹個景點是芥子瓶寺,也叫芥子寺,壹個微小的尼姑。因為殿小,沒有天王殿,四大天王直接模壓在墻上,保證了造型的完整性。

黃墻山門外的大樹很壯實,耀眼的陽光給人強烈的沖擊感。

告別芥茉寺,很快就到了觀音古洞的山門,爬上樓梯。幾棵古樟樹在樹蔭下鋪滿地面,樹葉發芽,其實有壹種禪意。

普陀山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師。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出世、出家、得道的三大香火節。那時候山上的人都在隨大流,通宵誦經拜佛,被學者們稱為“半個世界的信仰”。

古觀音洞看起來像壹個巨大的石室。洞內石乳倒掛地上,如雲,四面墻壁、石柱上嵌有許多觀音像。

洞後樹木成蔭,巨石堆積,據說觀音洞頗有功效。信徒們不妨壹試。

洞內有轉運洞,新人大多會雙手合十,半閉雙眼,順時針轉圈。那些執著的事情就暫時放壹邊吧。

洞外的觀海平臺很棒,是攬勝的好去處。山海相視,碧海藍天洗滌眼和心。就算不是朝聖,也只是為了看看這個小島上的山和海,也很高興妳來了。

安靜在亭子裏,邊看風景邊休息,心情舒暢。亭上有對聯,曰:貪宇宙之通,安於天地之寬。哲學也!

在山頂的壹個平臺上,有壹對巨大的石頭好像要掉下來。相傳九華山藏金地之前,他們曾在此打坐。後人稱此“禪定石”為盤陀石,“盤陀石”二字為抗日名將侯所書。這家夥不僅會使槍,還會玩筆墨,筆力強勁,石如飛。

很多人和我壹樣,認為盤陀石就是上面的小石頭。這是錯誤的。盤陀石是指兩塊石頭,壹塊立在另壹塊上面。看似無處,卻幾億年不動。臺風每年都要摧毀無數的建築,但也沒什麽辦法。看到它就只能繞過去,所以有“天下第壹石”的美譽。據說大年初壹零點,上石會浮起來,可以用壹根細線穿過。

繼續往上走,第二只烏龜會聽石頭的話。大家看到那兩只烏龜了嗎?

壹塊巨石上,連著兩塊形似烏龜的巖石,壹只腳伸著在爬,壹臉焦慮;另壹個站在巖石頂上,回望對方,壹副勝利者的樣子。他們是東海龍王派來普陀山聽觀音菩薩講經的兩只龜象。沒想到,他們被迷住了,不想回龍宮了。龍王得知後非常生氣,後果就是他們受到懲罰,變成石頭,永遠留在這裏。

相傳《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通靈寶玉”發源於靈石寺,因寺內四周都是盤陀石和二桂聽法石,故名靈石寺。

前面提到的平臺就在附近,平石屋頂,有壹尊漆成金色的觀音像。就是在這裏,那個善於理財的男孩拜了觀音大師。

往山下看,有西山新村和金融區。普陀山真的是任何壹個角落都很美的地方。

放眼望去,是南海的巨型觀音像。我以後會去那裏。從這個角度看,觀音身體微微前傾。

再往前走壹點,就來到了梅浮寺,據說是西漢隱士梅浮所煉丹的地方。山門前的指示碑上寫著“煉丹洞”和“從此處的路”。當妳進入這個地方,妳練習。空靈的鐘聲只是引路,鳥鳴才是真正把禪引入妳的內心。

背面的標題是“華藏莊嚴”,讓我們想起了這座寺院的重點。這是普陀山唯壹壹座以大乘大雄寶殿為主殿的尼姑庵。

院內有靈遊洞,名為“神仙水”,有出水口。都說洗完手回去打麻將就能贏,到處吃飯不是夢。

山中全是藏廟,路窮時僧會。如果妳繼續往上走,妳會發現童淵禪林,它位於西天景區的頂端。它建於明朝,並在清朝進行了擴建。這座寺院三面環山,壹面臨海,樹木蔥郁,環境優雅,是陶冶性情、升華人格的地方,也是普陀山上唯壹傳說中的僧尼共同修行的地方。

禪寺的壹草壹木,壹磚壹瓦,看似無意,實則都是精心布局。1919年,康有為入住該寺,被其美景所折服。他心血來潮寫下了“海天第壹寺”的碑文。

寺內供奉的佛像均為純銅制作,是普陀山唯壹壹座供奉青銅佛像的寺廟。這座“如來寺”是中國最大的純銅寺廟。

壹路走,壹路是綠道,自由行就是舒適。往前走是壹扇由三塊石頭砌成的石門,很窄,只夠壹個人彎腰。橫石上寫著“西天法界”,豎石上刻著“證菩提道”和“世道澄明”。“菩提”是梵文,意思是“悟”,意思是當妳走過這道門,妳已經到達了沒有煩惱只有快樂的極樂世界,而我走的是相反的方向,所以我走出了極樂世界。

好在我並不執著於心,因為我面前有壹塊巨大的“心石”,是普陀山上最大的石刻。據說觀音菩薩曾經在這塊石頭上講過《心經》。中間的點可以容納八九個人,整個字可以容納近百人。真是“曠達”,用我來形容此時的龍符再合適不過了。

這首詞寫於何年,出自何人之手,至今無人考證。

情侶們會在心石上留下壹張照片來表達愛意。

沒想到普陀山還有電影院,而且還是普陀山的重要寺廟:拒絕去觀音寺。

風水好的地方都被佛教徒占了。福賽基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廟,也是最大的寺廟。是全山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廟,也是唯壹壹座供奉觀音的主廟,是朝拜者的必經之地,人氣最旺。

寺廟的正門常年關閉。這是什麽操作?

這裏有壹個硬核故事。據說清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普陀山時住在福賽吉,白天遊到佛頂山,興奮得忘了歸家。回到福塞寺,寺門緊閉,皇帝敲門想從正門進來,被拒絕了。開門的小和尚道:“國法有之,廟裏有廟規。除非皇帝來,否則妳不能打開這扇門。”因為是微服朝覲,乾隆聽後無言以對,只好遵守殿規,從東側的小門進入殿內。極為不悅的乾隆回到宮中,頒布聖旨:從此,此門不可開。從此以後,扶桑寺的主山門就不輕易打開了,只有皇帝、國家元首或新方丈第壹次進門才能打開。普通遊客只能從兩個側門進入。

看壹個寺廟的大小和它的放生池,兩者是成正比的。扶塞吉前的放流池,又名海印池,由山泉堆積而成,寬約15畝。它始於明朝。每當仲夏夜來臨,月光照池,荷香襲人。這就是普陀十二景《蓮池夜月》所說的。晚上住在普陀山的遊客和朝聖者壹定要來欣賞這個偉大的景點。

扶手姬太美了,仿佛從畫中走出來。我覺得是普陀山價值最高的寺廟,也是拍電影的好地方。

蓮池三座石橋橫臥其上,橋通向大廟,中間的橋是皇帝巷。這座橋現在被稱為“傅貴橋”;東橋由文武大臣修建,名曰“長壽橋”。西邊的橋是普通人走的。人們稱它為“和平橋”,他們都有壹個好名字。佛陀沒有虧待任何人。

橋中間有個亭子,叫芭蕉扶塞吉廳亭,正對扶塞吉山門。傳說康熙皇帝每次來拜佛,都會來這個亭子。無論皇帝走到哪裏,遊客們肯定都會來湊熱鬧。

與其他寺廟的宏偉不同,扶桑寺有壹種精致細膩的氛圍。廟前有百年老樹,碧綠的湖水像壹幅山水畫。真的很適合“朝聖”和“觀賞”。

普濟寺的建築雖然不算咄咄逼人,但建築格局嚴謹分明,不同的寺廟各有各的功能,燒香拜佛的香客都能各取所需。

主殿是大童淵寶殿,供奉8.8米高的男性觀音菩薩,這是世界上唯壹的壹個。寺廟無比的大,百人* * *千人擠在壹起,所以被稱為“活館”。就是,不然怎麽會有那麽多人上早課?

經過五代的寵愛和不斷的香火,朝拜者的數量不是以萬計的。妳見過大海的潮汐嗎?只是醬紫而已。無數香客在此焚香、焚香、焚香,拜佛。

從另壹個角度看著夫塞吉,我是超然的。

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相比,普陀山不能公開稱為山,說它是島更恰當。山上有很多不知名的佛寺,也很值得壹去。隔壁的天華佛寺就是這樣的佛寺。建於清朝鹹豐年間,正殿供奉黑霧、文殊、普賢華嚴。修道院很小,很少有人進來,和扶桑寺的人流完全不壹樣。

我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但既然來了觀音的地盤,我就得遵守這裏的規矩。

扶塞吉東100米處有許多寶塔,俗稱太子塔,建於元代。每座塔的四面都有雕刻的壁龕,裏面供奉著全坐佛像。屬於古代蒙古統治者信奉的佛教密宗風格。它是普陀山唯壹最古老的建築,也是浙江省唯壹的元代石塔。它非常珍貴。它與法雨寺的九龍堂、楊誌安的觀音碑和大佛是壹樣的。

大門壹直沒開,院墻隔著,沒打擾我。我踮起腳尖,把相機舉過頭頂,拍了下來。

多寶塔旁邊是普陀山佛教博物館,這是中國宗教界開辦的第壹所宗教博物館。它的前身是福塞基的文物陳列室,裏面有許多佛教文物和物品。

看到他們,我以為我在西藏。

對面是普陀山的舟山市,也是臨海,但是海灘很少,更別說美麗的海灘了。但是普陀山有很多海灘,比如百步沙、千步沙,遊客經常去。這壹次,我只去了百步沙。

妳還記得1986版西遊記裏,四人佛經在沙灘上散步的場景嗎?是在百步沙拍的~

這個巖石斜坡,位於百步沙中部,延伸入海,將百步沙壹分為二,俗稱獅尾。

受潮流和取向的影響,大海在這裏改變了性格,變得像個溫順的女人。

海洋和陸地在這裏和諧地交接了。百步沙是沖浪和看日出的最佳地點,也是觀看海上臥佛羅家山的最佳地點。

這裏的沙子很純凈,沙灘形狀也很美。清代杭人胡少佳《百步沙》詩雲:“太子樓前沙散如夕陽。至今石頭在滾動,沒有壹點瑕疵。”

沙灘上的遊客,或在沖浪、追逐嬉鬧,或靜靜地踩在沙灘上,都其樂融融。

自拍,或者亂拍。......

在海灘的壹端,壹座精致的六角亭聳立在巖石上,被稱為“自由亭”。相傳觀音菩薩是悲智滿身。從悲,謂之觀音,從智,謂之自由。坐在亭子裏,聽潮聲看海,聽佛聲,洗滌心靈。

百步沙是最著名的石頭,被海水沖刷成了奇形怪狀,也是普陀山的奇石之壹。如果妳認為“老師的石頭”是老師搬動的石頭,那就淺薄了。意思是這塊石頭可以磨倔強的鐵,可以擊洶湧的波濤,它的精神可以為人師。

石頭上刻著“回頭是岸”的字樣。

看看天空,雲彩,大海,

佛陀的內心感受,

沒有人會記得世間的煩惱。

來到嶽靈寺,沒有看到壹個信眾,遊客也不見了,讓我懷疑是不是在普陀山上。

在尼姑庵裏,我聽到了兩種聲音,壹種是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壹種是清脆的鐘聲。

山上的寺廟數不勝數,轉眼間就來到了大乘寺,這也是規模較大的寺廟,僅次於扶塞寺和法雨寺。

入口是彌勒韋陀的四大天王,然後是童淵大廳,裏面供奉著被稱為東方蒙娜麗莎的“水月觀音像”。據說這是觀音造像中的壹等品。

上面的匾額寫著“甘露涼”,指的是寺內的水月觀音。爽字是三分水,但不是錯別字。

後面是臥佛殿,壹樓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原為檀香木雕成。現在是緬甸請來的白玉臥佛像,是普陀山第二大佛像。臥佛身長7.6米,右手枕耳側臥,神態安詳愉悅,代表佛教涅槃的最高境界。

左邊是另壹座寺院,叫何銘寺,現在和大乘寺合並了,院前還有壹個水池。

之後去了雙泉佛寺,打醬油路過。原諒我,阿彌陀佛。

看到前面的路就壹直往前走,不知怎麽就到了法雨寺。佛教徒認為“佛滋潤眾生,猶如雨滋潤萬物”,所以有“法雨”之說。法雨寺是普陀山的後殿,也是全山第二大寺。

進法雨寺前,有壹座石牌坊,高聳於藍天,正面寫著“海天佛國”,背面寫著“普陀聖地”。

牌坊後面是放生池,叫日蓮池,比扶桑寺的海印池小得多。池塘上有壹座海惠橋,建於清光緒年間。“海會”是菩薩相聚,功德深似海。

進寺的山路,全是臺階。這種高架布局,不僅精致華麗,而且體現了建築美學。

我走上彎彎曲曲的石階,兩邊是黃色的墻,飽和度相當高。

中軸線上的第壹個大殿是天王殿,墻上寫著“法雨寺”四個字,書法靈動古樸,有曹彰之韻。

這是壹座重檐、依山而建的建築,檐間刻有“天王廟”字樣,供奉彌勒佛、韋陀菩薩和四大天王。這裏還有壹個硬核的傳說,說的是朱元璋早年做小和尚的時候就住在這個廟裏。他在打掃天王廟的時候偷懶,對天王說:“天王,妳能不能把妳的腳擡起來,我好打掃壹下?”知道這是未來的天下皇帝,四王聽了他的話,把腳舉了起來,但是朱元璋洗幹凈後忘了叫天王把腳放下來,於是四王的腳就懸著。

法雨寺的古樟樹形成了壹片森林,上演了壹場寺廟與樹根的合奏。兩者相觸,密不可分。有的建築被樹枝吞沒,陽光透過樹縫照進來。太棒了。

全寺雄偉高大,氣象非凡,包括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禦碑殿、大雄寶殿、尹光大師紀念館等。北宋王安石曾贊其為“秋樹滿書,鈴波應”。

女信徒正在虔誠地拜佛。我猜她是在和菩薩討論人生大事。那我該怎麽跟佛陀說呢,龍符?

抓住時機做正義的事,不要關註未來。安全健康,總比要幾千好。

出了法雨寺,跟著牌子走,比馬還快。立刻,我看到了紫竹林花園。

西遊記裏的唐僧每次被妖怪抓住,孫悟空處理不了的時候,就會翻個筋鬥,飛到紫竹林去求救。壹來二去,孫成了普陀山的高級有緣人。

在我的想象中,紫竹林裏應該有壹片美麗的竹林。菩薩坐竹林,它騙我。紫竹林裏沒有紫竹。所謂紫竹林,是因為這裏的石段有竹葉壹樣的紫色花紋。

紫竹林佛寺背山面海,面對波光粼粼的蓮花海洋,與羅家山隔海相望。

往下走,有壹個安靜的亭子,是看海的絕佳地點。感覺普陀真的是修行聖地,充滿了空靈的仙氣。妳怎麽能不在這裏冥想呢?

紫竹林寺前有壹片廣闊的海角谷,海天壹色,無敵海景。

這個外來的和尚在全陀打坐,吸收天地靈氣。那壹刻,我的心被震撼了。

眾所周知,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那麽它是怎麽成為觀音菩薩道場的呢?這就不得不提“拒上觀音寺”了。

不肯去觀音寺,旁邊是紫竹林,普陀山第壹寺,建在巖壁上,離海只有幾步之遙。

據說這個寺廟的名字很有意思。簡單來說,菩薩寧死也不去日本,故取名“不肯去”。原來觀音菩薩也不喜歡日本人!

寺外有大石橋、蓮亭、光明池、抗日石刻、陰超洞,構成了集院、橋、亭、池、碑、洞為壹體的精品景區。院子裏有三座簡單的佛寺。

大石橋,壹座漢白玉跨海大橋,據說是觀音跨過的。

觀音過去不肯走,今天遊客也不肯走,紛紛拍照。

全民玩手機,俗人和尚都壹樣。

潮洞是島上最適合聽潮聲的地方,是普陀山“三大洞天”之壹。這是壹個天然的洞穴,名字是雙關的,因為洞穴日夜搖擺的潮汐,馬立克奔騰,它被“潮汐聲”比作“佛的聲音”,像成千上萬的僧侶誦經,日夜不停。

這個洞口是通向大海的,洞口頂部有兩個缺口,稱為“天窗”。漲潮時,潮水流入洞內,浪石碰撞發出的聲音如同錢塘江的潮音,形成普陀十二景之壹的“古洞潮音”。

明朝嘉靖年間,普陀山有“舍生成佛,焚指以示誠意”的說法。壹些人為了向菩薩表示誠意,在陰超跳崖自盡,而另壹些人則在觀音寺前燒傷手指,每年都造成許多悲劇。為了勸導人們的行為,鎮督李奮、寧紹將軍陳等人在觀音寺與洞之間立了壹塊石碑,上面刻著“勿以命燒手指”四個字,還有壹行小字說:“觀音慈悲,是救苦救難,難道妳不想別人以命燒手指嗎?”現在皈依佛門的人,都有信心實踐群眾的善行,是自然的、圓滿的。如果他們獻出了生命,燒傷了手指,就犯了汙染禪林的罪。為此,豎立了壹座紀念碑,以示仍有愚人敢在陰超洞燒手指,禁止住持和尚阻攔。如有違者,必查。“從那以後,這些荒唐的行為就被制止了。

也許謀殺太多了。這裏的海並不藍,更談不上清澈。渾濁到覆蓋黃河。沒見過黃河的可以先欣賞壹下。雖然是黃湯,但依然洶湧澎湃。

來普陀山,總要遇到師父。南海觀音是普陀山的新標誌。就在拒不去觀音院的不遠處,矗立在雙峰山南端的山頭上,視野開闊。難怪觀音大師喜歡這個地方。

南海觀音像總高33米,意味著觀音有32個化身,1個全身像。這座雕像太帥了!他俯視著人類的悲歡離合。時隔多年,他還是笑著不挑人。

與通常的觀音像不同的是,她拿著壹個舵,而不是拿著壹個幹凈的瓶子,想必是為了保護因地制宜出海的漁民。

觀音像下方是多個供奉佛像的圓形大廳,裏面有各國信眾供奉的佛像。香客熙熙攘攘,在世界各地朝拜。

這南海觀音雖然沒有歷史,但是站在這巨大的金碧輝煌的觀音像前,整個人都不禁肅然起敬。

據說南海的觀音銅像是在農歷1997年9月29日開光的,那天烏雲密布,絲毫沒有放晴的意思。原定8點鐘的開館時間推遲了15分鐘。15八點,任潔大師宣布:“南海觀音聖像開光儀式正式開始!”話音剛落,大佛南面蓮花洋上空的烏雲散去,壹抹陽光從雲層中浮現,直射在佛像上,金光閃閃。海內外4000多名信眾男女看到這壹奇特現象,紛紛跪拜,給予佛光。這種奇怪的現象壹直持續到九點法會結束,被當地電視臺在直播時抓拍到。想壹想,佛教聖地,出現有點不合理的場景是很正常的,不要用科學原理去糾結這樣的自然景象。

從另壹個角度看南海的觀音,寶藏是莊嚴的。如果妳心中有美好的想法,那麽南海無處不在。

這是著名的南天門景區,離返程碼頭不遠。傳說這裏是八仙渡海的地方,普陀山祖師謝榛禪師曾在這裏揚名立萬。

南天門還有壹座慈雲寺,離“矮大媽道頭”很近。

由於腿力差,最後壹趟輪渡不準,所以沒去山頂第三大寺惠濟寺。如果我壹時沖動,就把市區的酒店預訂給浪費了。另外,我也不想放棄寶陀講經寺、珞珈山、梵天洞。如果有機會,我會再來的。

上船就走,普陀山,只是靜靜的躺在茫茫大海之間,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不問路線,也不問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