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黃河是如何變化的探究教學課堂實錄

黃河是如何變化的探究教學課堂實錄

主要內容提示: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的壹篇閱讀課文。文章介紹了黃河變遷的過程和原因,告訴人們要保護環境,否則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學要求:

1,了解黃河的演變及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自然的意識。

2.明白黃河給人類改變了什麽教訓。

3.帶著感情讀課文。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了解黃河的演變及其變化的原因。

課前準備: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和CAI課件。

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蜿蜒的長江岸邊,對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非常熟悉。那麽妳對離我們很遠的中國第二大河流黃河了解多少呢?課前,學生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許多關於黃河的信息。今天,老師還收集了壹份關於黃河的資料,現在請大家看看這份資料。

播放蔡課件(黃河從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了多災多難的河流)。

老師:好!看完資料後,請談談妳對黃河的理解。妳覺得這是什麽河?

生:我覺得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覺得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

生:我覺得黃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

老師:是的!妳說得對。黃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流。那麽,黃河是如何從“搖籃”變成“災害河”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壹課,黃河是如何變化的。(板書題目)

點評:課前介紹了關於黃河的CAI課件,啟發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為探究性學習做鋪墊。

第二,看題目,提問

老師:同學們,請壹起讀題目。

學生壹起讀題目。

老師:看完題目妳想問什麽問題?

生:黃河的發源地在哪裏,流經哪些省市?

生:為什麽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板書)

生:為什麽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板書)

生:黃河從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災難河的原因是什麽?(板書)

生:黃河為什麽叫黃河?

生:應該如何治理黃河?(板書)

生:我們治理黃河取得了哪些成果?

點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探究式學生的第壹步,是為確定探究式學習目標做準備。

三、確定探究學習的目標,合作研究。

1,探索學習目標

老師:同學們,剛才妳們的問題都很好!現在我們將這四個問題(已經寫在黑板上的四個問題)確定為我們這節課探究學習的目標。請自由選擇壹兩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作為重點探究對象,通過閱讀文本,結合手頭資料進行學習。

2.學會在小組中自由討論,合作解決關鍵問題。(學生自由討論,老師巡視輔導)

點評:課前學生收集黃河資料,就是建立學習包,為探究性學習提供學習資源。這些學習資源為學生在探究學習和協作研究的過程中提供資源,並幫助鋪平道路。

第四,交流學習,享受成果。

老師:好!剛才,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們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來說說學習情況吧!

先交流第壹個問題:為什麽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從正文第三段的這些話中知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當時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特別是下遊地區自然條件更好。因此,我們的祖先選擇在這裏生活繁衍。

老師:我們應該用什麽樣的語氣讀這些單詞?

生:我覺得應該用驕傲自豪的語氣去讀。

生:我覺得應該用愛和贊美的語氣來讀。

老師:好,那麽讓我們自豪地贊美地讀這兩句話吧!

生:這兩句話壹起讀。

老師:妳還能從手頭的材料中發現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嗎?

生:對!

老師:那請結合資料來說說。

生:我是從《十萬個為什麽的新科學》這本書上找到的:“據書上說,古代的黃河流域被郁郁蔥蔥的森林和草原所覆蓋,以前的黃土高原也是郁郁蔥蔥,氣候濕潤,河流清澈,為各種動植物的繁衍創造了極好的條件。西周時期,這裏的森林面積達到56萬平方公裏,植被覆蓋率高達53%。這些數據表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在中國青少年百科上找到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考古學家在黃河流域的陜西藍田、陜西丁蜀發現了猿人化石,在xi安半坡發現了母系氏族遺跡。這證明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從事生產生活。“所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從黃河資源網上查到:“中國的古都鹹陽長安(今Xi長安)、洛陽、開封,都在黃河流域,歷史上北京也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有3億多畝良田,黃河用自己的奶和汗哺育了中華民族。”所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老師:是的!壹系列材料證明,黃河的確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母親河。(黑板:搖籃)那妳為什麽說她是多災多難的河流?下面,我們來交流壹下第二個問題的學習情況。黃河為什麽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

生:我從課文第四段知道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後來黃河變了,開始變得兇猛暴戾,引起兩岸人民怨聲載道。黃河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憂患。

生:從正文第壹自然段的這句話我知道,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流:2000年來,黃河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

老師:我們應該用什麽語氣讀這個句子?

生:用痛苦的語氣讀。

生:用惋惜的語氣讀。

老師:好!那我們就用悲傷和遺憾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吧。

生:讀“黃河近2000年來大受其害”這句話。

老師:好!除了文中介紹的,從資料中可以知道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流嗎?

生:對!

生:我是從《中國河流》這本書上找到這個信息的:1993年黃河泛濫,下遊決堤72處,使河北、山東、河南三省67個縣的受災面積達到12000平方公裏,364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18000人。由此可見,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流。

生:我是從黃河資源網找到這個信息的:1935,鄭州花園口洪峰流量14900立方米每秒,山東鄄城東莊決口,蘇茹27個縣被淹,341938人受災。更讓人震驚的是1938。所以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

生:我是從課本《中國河流》上找到這個信息的:黃河流域也是中國幹旱嚴重的地區之壹。從公元前1766年到公元3710年1944年,歷史上記載的幹旱有1070次。清朝268年,有201次,幾乎每年都有旱災。1976年至1879年,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四省連續幹旱,13萬余人死亡。所以黃河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

老師:是啊,同學們,我們的黃河變了。無數水旱災害讓兩岸人民叫苦不叠,我們的母親河成為中華民族的憂患。(板書:禍河)那她是怎麽從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中華民族的憂患的?她改變的原因是什麽?(板書:原因)接下來我們來交流討論壹下第三題的學習情況。是什麽原因讓黃河從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了多災多難的河流?)

生:我從課文第五段知道,黃河之所以成為災害河,根本原因是泥沙多。(學生讀第五段)。

老師:作者在介紹黃河泥沙超標時,用了什麽樣的解釋方法?

生:我覺得作者用了列舉數字的解釋方法。

老師:作者列出了哪些數字?

生:68次,1.6億噸,1.2億噸,4億噸,3-4米,10以上。

老師:列出這些數字有什麽好處?

生:強烈說明黃河泥沙多。

生:有充分的理由說明黃河泥沙多。

老師:作者用列舉數字的方式告訴我們,黃河之所以成為災害河流,根本原因是泥沙多。那麽,妳能從手頭的資料中找出黃河淤泥過多的情況嗎?

生:對!

老師:好!芮讓同學們說說。

生:我是從《十萬個為什麽》這本書上找到這個信息的:“黃河年平均徑流量560多億立方米,僅為長江年徑流量的二十分之壹,而年平均輸沙量卻高達654.38+06億噸,是長江年平均輸沙量的4倍,因此成為世界第壹大河。如果把1.6億噸沙子堆成高1米寬的土堤,可以繞地球赤道27周。”這說明黃河泥沙多。

生:我是從中國兒童百科上找到這個信息的:黃河不僅以“地上懸河”聞名,也是輸沙量最大的河流,號稱“壹碗水半碗泥”。最大年輸沙量也是6543.8+06億噸。如果這些泥沙用載重4噸的卡車水平運輸,壹天運壹次,壹年就要運1,654,38+萬輛卡車。654.38+0.6億噸泥沙中,有4億噸沈積在河道中,654.38+0.2億噸被帶到河口。因此,河口每年向海裏推進3公裏。近百年來,黃河在河口處被推擠成壹個面積為5400平方公裏的三角洲。如果渤海沒有下沈,黃河的泥沙會填滿77000平方公裏的渤海。這說明黃河確實有很多泥沙。

老師:是的!壹系列驚人的數據表明,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那麽黃河含沙量高的原因是什麽呢?

生:從正文第六段知道黃河含沙量高的原因有兩個:壹是秦以來黃土高原氣溫轉涼,暴雨集中。此外,黃土本身結構松散,容易被侵蝕坍塌,助長了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進入黃河。第二,人口的快速增長,無限制的開墾和放牧,造成了森林、草原的破壞,綠色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了天然保護層,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老師:請壹起讀這些句子,想想這兩個原因屬於哪兩個原因。

學生讀和寫句子有兩個原因。

生:第壹個原因屬於自然條件的變化。(板書:自然條件的變化)

生:第二個原因屬於人為破壞。(板書:人為破壞)

老師:自然條件變化的具體原因是什麽?

生:氣溫轉涼,暴雨集中。

生:而且黃土本身結構松散。

老師:什麽是人為損壞?

生:人口增長迅速,墾荒放牧無限制。

生:森林被破壞,草原被破壞,綠色植被破壞嚴重。

老師:黃河之所以變了,既有自然條件本身的變化,也有人為的破壞。那麽妳還能找出解釋這個的資料嗎?

生:對!

生:我是從《中國的河流》這本書上找到這個信息的:“黃土的特點是顆粒細,孔隙多,含鈣量高,有垂直節理。幹了以後,遇到水就變成泥,抗侵蝕性很差。這些特征是造成黃土高原土壤侵蝕的內在因素。這是自然條件變化的原因。”

生:我是從《中國地理知識》這本書上找到這個信息的:“秦朝統壹中國後,流經黃河中遊的黃土高原,乃至漢朝,不斷向這裏移民,推行開墾草地作農田,發展農業的政策,使林草遭到嚴重破壞,形成了大面積的黃土裸露區。黃土質地疏松,垂直節理發育,易被侵蝕和分割,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這是人為破壞的原因。”

生:我是從《黃河與長江》這本書上找到這個信息的:“不合理的農業結構,人為的砍伐和戰爭的破壞,嚴重惡化了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缺乏植被的黃土,被暴雨沖刷後流失很多。這是人為破壞的原因。”

生:我是從黃河信息網找到這個信息的,是人為因素:“人類對土地的不當置換和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主要有兩個方面: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地面植被。(2)采礦、築路等基礎建設中對水土的不經意註意,保持了地面上的植被和穩定的形狀,同時將廢土石方隨意傾倒入河溝,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

老師:同學們,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和人為的破壞,我們的母親河就這樣變成了壹條多災多難的河流。我們做什麽呢我們做什麽呢

健康;我們必須管理她。(板書:治理)

老師:好!現在說最後壹個問題:應該如何治理黃河?

生:從課文第七段我知道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控制泥沙,不能讓它隨意流入黃河。

老師:請壹起讀這個句子。

生:念這句話。

老師:我們必須做什麽來控制泥沙?

生:堅持黃土高原地區畜牧業和林業的經營方向。

老師:還有誰想補充?

生:要保護森林資源,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建設壹大批水利工程。

老師:除了課文中介紹的治理黃河的方法,妳從材料中還知道哪些方法?

生:我是從初中地理課本上找到這個信息的:“進行水土保持的方法就是種樹種草,讓土壤不走下坡路,讓清水永流。”同時結合築壩淤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減少入河泥沙。在組織管理上,把黃土高原的治理“分”到壹家壹戶,治理後獲得的經濟收益歸農民自己所有,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經過近幾年的綜合治理,晉陜黃土高原流入黃河的泥沙每年減少2億噸。"

生:我是在《新十萬個為什麽》這本書裏找到這個信息的:“要減少黃河泥沙,首先要恢復黃河流域的植被,然後因地制宜地科學合理利用當地資源,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

生:我是從《中國的河流》這本書上找到這個信息的:“為了搞好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0年來,在黃土高原上修建了上萬座壩庫工程,進行了植樹造林,綠化了許多荒山荒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54.38+0.3萬平方公裏,修建了1000萬畝水平梯田、條壩,使黃土高原。

老師:是的!解放以來,我們黨在治理黃河方面進行了許多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點評:學生在討論每壹個探究性學習目標時,不脫離課本,結合課前準備的學習包,對課文理解透徹。學生交流和匯報學習情況的過程,也是成績分離的過程。

第五,總結課堂上的發言,實現理解。

老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課,我們知道了黃河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條件的變化和人為的破壞。在這裏學習,妳收獲了什麽?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對黃河有了更深的了解。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收集和積累材料。

老師:還不錯!註意積累素材是我們這個單元訓練的重點。其他人說點什麽。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和自然。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破壞森林是徹頭徹尾的自殺。

老師:是的,同學們,讓我們壹起保護自然和我們的生態環境吧!(板書:保護環境,保護自然)雖然把黃土高原染成綠色,把黃河水還以清白,仍然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每壹代人都壹定會超越下壹代。我相信,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黃河會治理得越來越好!這堂課就講到這裏。

六、拓展練習(或開放練習)

老師:請課後完成這兩個作業:

1,舉辦治理黃河研討會。

2.請根據手頭的資料寫壹份治理黃河的設計方案。

點評:課後開放作業是課堂探究學習的延續,是將課堂上探究的問題延伸到課外,進行進壹步深入完整的探究。

總評:這是壹個探究學習的實驗班。根據教材特點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建立學習包,為探究性學習提供學習材料。在教學設計上,首先,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二是確定探究學習的目標;其次,讓學生通過閱讀課堂上的發言和課前準備的學習資料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第三,交流討論學習情況,享受成果;最後,開放式家庭作業旨在擴展課外活動的探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完全自由地進行探究性學習,既突出了閱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又突出了探究性學習的特點。

黑板設計:

10*黃河是如何變化的

1.為什麽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黃河為什麽是壹條多災多難的河?

3.黃河從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災難河的原因是什麽?

4.我們應該如何治理黃河?

自然條件的變化保護了環境

搖籃→災難河→治理→

人為破壞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