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為什麽不能好好說話?
我們從小學習,長大後工作,腦子裏灌輸最多的觀念就是:對與錯,好與壞,義務與責任,判斷與需求,控訴與控告,懲罰與獎勵等等。我們從來沒有被灌輸過需求,不知道如何滿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觀念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所以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通常會把這些概念作為交談的基礎,而忽略了交談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滿足雙方的需求。所以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妳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是與非)。
當眾大吵大鬧是壞孩子(好還是壞)
妻子是幹什麽的?有老公有什麽用?(義務和責任)
他很笨(評論和要求)
妳覺得無聊嗎?(抱怨和指責)
妳不聽話媽媽就不愛妳了?(懲罰和獎勵)
談話的壹方通常以評論、抱怨和指責的方式與另壹方交談。當對方不被尊重時,本能的自我保護就開始抵觸,然後爭吵就開始了。即使員工在工作中被領導的權威所迫,也不代表他對尊重的需求消失了,只是被壓抑了而已。這個需求壹定會在某個時候爆發。比如每個員工都是因為領導的壹句話突然辭職,很多人看起來好像。
第二,我們演講的目的是什麽?
說話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包括談話的雙方,而這種需求包括兩個方面:
提供信息和知識,促進理解,激發行動。
被尊重,被認可,被平等對待。
三、怎樣才能好好說話?
梁秋實說:“說話和寫作壹樣,有主題,有草稿,有層次,有始有終。古人說“話到嘴邊咽下壹句話”是對壹篇演講的主題、層次、頭尾思考的結果。具體來說井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描述事實而不加評論:精神導師克裏斯蒂安·克裏希那穆提(Christian Krishnamurti)曾說,“觀察而不加評論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描述事實時,不帶註釋的描述也是描述的最高形式。
2.不指責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明確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解讀別人的行為,不要暗示對方的責任,也不要試圖讓對方責怪自己,因為這些會引起對方的自我保護,引起爭吵。
3.用積極的語言問:問妳想讓別人做什麽,而不是什麽都不做。積極的語言傾向於請求,而消極的語言傾向於命令或請求。
4.要求合作而不是操縱:要求對方支持和幫助,而不是試圖操縱對方。警惕使用“必須”“應該”等詞語。
不評論,不指責,積極的語言,尋求幫助,都需要我們在交談中滿足對方被尊重和重視的需求。這樣才能真正滿足談話的需求。
體驗兩種不同的溝通方式。
情況
男的被工作上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回家在飯桌上板著臉壹言不發。
通常的交流方式
女人看到了,不高興地說:“我辛苦了壹天。在外面很容易忙嗎?等我回家,就看妳的臉色了(指責)。說說妳的想法(操縱)。”那人惱了,生氣地說:“妳有病。於是壹場爭吵開始了。
壹種很好的說話方式。
婦女
描述事實不加評論:親愛的,妳今天在飯桌上壹句話也沒說,臉色也不好。
不加指責地敘述感受:感覺家裏氣氛有點壓抑。
用積極的語言提出要求:我們每天工作都很忙很累。當我們回家的時候,我希望我們全家都能開心。
要求合作而不是操控:妳覺得妳能告訴我妳今天怎麽了嗎?
男人
不加評論地描述事實:我在考慮工作。
不帶指責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沒什麽大不了的,別擔心。
用積極的語言提出要求:我想壹個人待會兒。
要求合作,而不是操縱:妳和妳的孩子暫時不要打擾我。
第四,好好說話,警惕以下誤區。
即使我們知道如何很好地說話,我們通常也會陷入以下誤解,並導致爭吵。
概念混淆的誤區
李笑來說:概念是壹切認知的基石。所謂獨立思考,就是能夠獨立正確地運用正確的概念。只有正確的觀念才能引導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行動。
1,混淆想象與事實
單看想象和事實,很多人覺得這個很好區分,但在現實生活中,壹不小心就會混淆。而且引起了壹場爭吵。比如上面例子中女人說的:“妳對我有什麽看法”就是想象。男人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家裏,女人想象男人的情緒對她有意見,把想象當成事實,導致吵架。
2.混淆事實的評論。
事實是現實生活中的客觀情況,評論是主觀判斷。這兩個概念經常被混淆。比如老公陪老婆逛街逛累了,走了壹下午都沒買到合適的衣服,有點不耐煩,脫口而出“妳真難伺候。買件衣服就這麽難嗎?”這個“難伺候”是老公給老婆的評語,也是老婆被貼上標簽之後。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和不滿,開始了和丈夫的對抗,開始了爭吵。
3.混淆控制和需求。
比如壹個公司的老板,為了讓員工即使工資很低也能努力工作,在公司群裏轉發了壹篇文章《所有假裝高能的公司都死了》(文章的意思是那些假裝高能的公司因為工資福利太好倒閉了),在公司會議上告訴員工:“我們不需要最貴的員工,我們需要努力工作的員工。”本來他是想通過這樣的溝通來操縱員工的思想。由於地位不對等,員工當時並沒有和公司領導吵架,但隨後很多重要員工開始用腳投票,紛紛離職,表達對公司操縱他們思想的不滿。
自言自語的誤區
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壹張嘴,讓我們多聽少說。卡內基說,“如果妳想成為壹個好的健談者,首先要做壹個願意傾聽的人。”。愛默生說:“所謂‘聽’,就是‘聽’。”可見,傾聽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在交流的時候,很多人只會說而忽略了傾聽。就像“雞和鴨”壹樣。
妳去哪裏了?
我剛吃過晚飯。
在這個例子中,A和B都在自言自語,根本沒有交流。
人為設定標準
說話不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誰好誰壞,而是為了滿足需求,解決問題。而且生活中很多事情本來就很難分清對錯好壞,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立場和角度不同而已。直接指出對方的做法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很容易引起對方的防禦性反擊,最後大家分手。比如有的人喜歡給別人做形象指導。“妳這樣穿不合適,那樣也穿不好。”很容易引起不滿,甚至是吵架。
道德劫持的誤解
道德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良好關系的橋梁,是人的主動選擇。我們不能用道德來挾持他人。比如A在地鐵上看到有人隨便扔瓜子,就上去制止:“在公共場所亂扔垃圾是壹種缺乏社會公德的行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甲方試圖通過打壓來阻止對方亂扔垃圾。但對方不僅不理會甲方的要求,還和甲方展開了爭吵:“不關妳的事,管好妳自己”。
對強制處罰的誤解
說話時可以通過提出懲罰的方式讓對方害怕,從而達到溝通的目的。這樣,即使對方滿足了妳的需求,也是在壓制了自己的被平等對待、被尊重的需求後,被迫做出讓步的。所以很容易把不滿堆積起來,造成以後的爆發。比如:‘妳再這樣,妳信不信我打妳’,對方可能會說以後不會了,或者出於自尊回應:‘好吧,我看誰打誰’,壹場架就不可避免的開始了。
以上所有的誤解看似簡單,只有通過有規律的刻意練習才能避免。
有句話說得好:“妳說的不是妳說的,而是對方聽到的,對方聽後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