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和竹筍可以在春天采摘,但蓮藕在初冬采摘。當然,冬筍也是冬天采的。
茶不是我家鄉的特產,但我的茶是我的最愛。然而,那是奶奶還在的時候。小時候喜歡看奶奶摘茶葉。早春時節,茶樹的梢都是嫩嫩的,嬌嫩的。不管它們藏在哪裏,我奶奶都可以用手擰它們。有時候,我會情不自禁地伸手摘壹片嫩葉,然後放在嘴裏品嘗。雖然很苦,但是味道很好。
我對茶道壹竅不通。我認為壹些瑣碎的事情只是壹些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糟粕。當然,我看過壹點點魯豫的書,但是有基本功的高手就不壹樣了。原本枯燥的茶道也是他寫的。當時只是帶著壹點好奇看的。最後我總結了壹句話。這本書不是為像我這樣的小醜寫的。
以前我家的茶都是奶奶泡的。茶葉采集後,需要在井水中煮壹段時間,然後打撈出來用手榨成堆的茶葉。只能擠,絕對不能搓。壓榨的原因是為了把這種茶中大部分的苦水擠出來,這樣沏出來的茶澀味就不會太重。不要搓,為了不把茶葉搓掉或者留下痕跡。那樣的話,泡出來的茶葉自然就跟剛摘的壹樣了!奶奶的技術很好,她做到了。茶很香,不是別的香,是那種天然的茶香。直到現在我還是喜歡那個味道,因為茶葉有奶奶的味道。以前喝茶的唯壹方式就是功夫茶,只是無聊或者解渴。但是現在經常會因為喝壹杯熱茶而分心。在我喝之前,我會深深地聞壹下,聞壹下熱茶的味道。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外婆的茶坊...
壹年中,總有壹些時候,花園裏所有的蔬菜都會被擺放好。而且這年頭,我們吃不到新鮮蔬菜?不,這永遠不會發生。因為蓮藕藏在土裏,還新鮮。
經過壹年的成長,荷花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先是荷葉,再是荷花,再是蓮子。直到最後的蓮藕,也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家裏有兩種蓮藕,壹種是普通的河藕,壹種是良種蓮藕。河藕均勻細長,而家藕又短又肥,就像某些胖子的胳膊。他們的相同點是都埋在泥裏,不那麽好找。但是,壹畝管理好的藕田,藕多。用鋤頭輕輕壹揮,妳就可以挖藕了。如果只是挖藕,就得準備兩個鋤頭,壹大壹小。大的翻泥巴,小的挖蓮藕。當妳找到壹個小蓮藕,如果妳想要壹個完整的蓮藕,妳必須用壹個小鋤頭找到根,慢慢來。不要急著挖藕,藕很脆弱。著急的時候很容易碎,但是碎了就不好看了,還會陷進泥裏,洗的時候也很麻煩。
蓮藕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炒蓮藕片,排骨燉蓮藕湯。前者吃在嘴裏鮮脆香甜,後者吃起來清香可口,也是極好的兩道菜。這兩個菜對廚師的技術要求不高,我就做壹點我經常吃的。雖然味道不如老手,但至少我可以壹個人全毀了。
但是近年來,在老家種地的人越來越少,藕田也逐漸被大包工頭占據。好在前幾年爺爺在門前種了蓮藕,所以我們每年還能吃到蓮藕。這小小的藕也見證了我們村的變化。去外面的人很少回來,藕田的命運要麽被那些包工頭覆蓋,要麽被雜草吃掉。
家鄉的竹筍按季節可以分為冬筍和春筍兩種,兩種都先算毛竹的芽!顧名思義,冬筍是冬天才生的。竹筍在春天出生。雖然都是同壹個竹根長出來的,但是味道太差了。新出土的冬筍極其鮮嫩,味道壹流,尤其是冬筍炒臘肉的香味。當然好吃,但是不容易找到它它在泥土深處,需要壹些經驗或者技巧才能找到。冬天竹林壹層壹層的落葉,但是要想糊弄爺爺的鋤頭,冬筍還是少了壹點。爺爺是家裏的廚師。基本上家庭聚會之類的都是爺爺廚師。有時候年輕人做壹些特色菜的時候,也會打電話給爺爺給我壹些建議。那時候我爺爺還活著,收割的時候還能在田裏扛谷子,什麽都好,更別說找個冬筍了。
有個詞叫蘑菇化,沒錯。壹陣春雨過後,第二天竹林裏就會冒出許多傻乎乎的黑竹筍。在我家,竹筍也是竹筍。畢竟竹筍是竹筍生產的!筍尖黃綠相間,讓人忍俊不禁。我想,如果妳晚上呆在竹林裏,妳壹定能聽到竹筍在地裏沙沙作響的聲音,因為它們長得太快了。我記得小時候給他們量過,壹晚上長了5厘米,沒有任何問題。然而,除了少數黃綠色的發梢外,春筍其他裸露的部分都是黑色的。當然,新出土的竹筍自然是可以食用的。我沒有具體量過,所以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吃。但正常情況下,只有出土不到20厘米的才會被收集,因為當時的竹筍味道剛剛好。太早太嫩,太有嚼勁,太晚太老,纖維滿滿。冬筍要切片,春筍要切絲。冬筍空心部分小,鮮嫩,而春筍空心部分大,不適合切片,肉質緊實,切絲更入味。竹筍肉絲曾經是每年春天家裏的常見菜。
無論是冬筍還是春筍,每年都有竹筍從茂盛的竹林中冒出來。然後有的長成竹根,有的長成竹子。但我們正在慢慢走進土壤,與他們正好相反。這十幾年來,我遇到過很多在竹林裏挖筍的老人,現在有些老人已經不見了。我想他們去見竹筍了。也許有壹天,我會去那裏約會竹筍!
家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從小就有。我想,以後,無論走多遠,離開多久,我都會把他們記在心裏。數著手指間的時差,看著清明難得壹見的幹凈天空,該出發了。